4月20日,中國一汽集團董事長徐建一在北京車展上正式發布《中國一汽新能源汽車戰略規劃》,進一步明確了中國一汽新能量汽車產業化發展的思路、目標和措施,并提出要繼承歷史積淀,實踐創新,扎實推進“藍色戰略”,全力打造“安全、環保、智能”的中國一汽新能源汽車優秀品牌。
與此同時,中國一汽首批四款新能源汽車奔騰B50-PHEV、奔騰B50-EV、威志-EV和歐朗-EV也宣布上市,正式進入市場銷售階段。
敢于爭先恐后地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化。
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不僅是緩解汽車消費過程中能源和環保壓力、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的有利機遇,也是提高我國汽車產業制造水平、實現汽車強國戰略的有效途徑。
作為中國汽車工業的重要成員,中國一汽始終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國家發展新能源汽車的重大戰略部署。在中國一汽“質量、技術、創新”品牌戰略的指導下,扎實實施“藍色之路戰略”,將發展節能環保汽車和新能源汽車作為戰略使命和責任,勇于爭當行業排頭兵和引領者。
為全面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中國一汽在集團層面成立了專門的新能源推廣領導小組,并建立了包括規劃、研發、生產、采購、質量保證和營銷在內的架構。不僅如此,先后立項261個科研項目,系統解決了新能源汽車平臺、電機、電池、電控等關鍵組件開發中的大量技術問題。建成了包括整車、電機、電池、電氣和電子控制系統在內的國際先進的新能源汽車測試和試制基地。
同時,中國一汽作為聯合國中國電動汽車安全法規專家組組長,一直積極參與國際電動汽車安全規范的技術協調。在企業內部,制定了完整的新能源汽車及關鍵組件產品開發流程,有500多個設計規范和300多個測試驗證標準支持該流程。
通過這些努力,中國一汽為未來新能源汽車的產業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目前已具備整車產品規劃、概念設計、技術設計、試制驗證、實驗驗證和量產能力。
奔騰B50-EV
《新能源戰略》明確了2020年的發展目標。
面向未來,在國家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的指導下,中國一汽提出了明確的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規劃。即到2020年,完成關鍵裝配資源布局,熟悉插電式混合動力和純電動平臺,掌握核心裝配資源;實現6個新能源汽車平臺、16款車型的全方位產業化準備,具備批量投放市場的能力;市場占有率超過15%,在自主新能源汽車中具有領先的技術和市場優勢,已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領導者,用戶滿意。
為了實現2020年的總體目標,中國一汽制定了兩個階段性目標。中國一汽計劃在2016年初步形成電機和電池系統的產業化能力,并完成關鍵車型的商業化開發;
2018年,通過新能源產品的規模化、產業化開發,支持實現四階段限油目標。
為了實現新能源汽車戰略規劃的目標,中國一汽規劃了具體的實施路徑。一是建設四個新能源乘用車產品平臺,實現A0到C的新能源汽車全覆蓋,可滿足城市、城際、運動等各類用戶需求,完善兩個新能源商用車產品平臺,覆蓋城市公交車和城市貨車。
此外,通過系統和總成的模塊化設計,實現了新能源汽車與傳統汽車總成資源的最大共享,這充分支持了中國一汽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同時,針對高功率密度濕式離合器耦合電機設計、低成本鋁代銅高壓電氣技術、增程電動汽車發動機等核心技術,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保證一汽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領先地位。
無論是產品平臺的豐富和完善,還是核心技術的突破,都必須依靠建立完整的新能源汽車研發專業體系,全面提升研發能力。同時,依托現有資源,培育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的生產能力,然后通過高效的產業合作,積極探索多種集成創新模式,充分利用央企電動汽車聯盟的平臺,發揮引領作用,尋求與上下游產業共同發展。
“新能源戰略”首批技術成果進入市場
在本次大會上,中國一汽集團副總經理秦煥明還發布了中國一汽生產的首批四款新能源汽車B50-PHEV、奔騰B50-EV、威志-EV和歐朗-EV。
這四款新能源汽車在研發設計、核心技術、配置和用戶體驗等方面均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其中,PHEV車型的節油率超過60%,可以大大降低車主的成本;
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為150公里,恒速超過200公里。它可以通過慢充6小時、快充30分鐘的方式充滿電,滿足了私人用戶的日常需求,解決了北方冬季普通電動車使用受限的問題。
四款新能源汽車的價格在21.98萬元至25.88萬元之間。同時,中國一汽還將為消費者提供6萬公里汽車3年、10萬公里動力電池5年的售后服務保障。
《新能源戰略》的發布和四款新能源汽車的量產,不僅向人們展示了共和國汽車工業的長子中國一汽強大的研發實力和高瞻遠矚的發展思路,也讓人們對自主汽車工業的現狀和未來充滿信心。4月20日,中國一汽集團董事長徐建一在北京車展上正式發布《中國一汽新能源汽車戰略規劃》,進一步明確了中國一汽新能量汽車產業化發展的思路、目標和措施,并提出要繼承歷史積淀,實踐創新,扎實推進“藍色戰略”,全力打造“安全、環保、智能”的中國一汽新能源汽車優秀品牌。
與此同時,中國一汽首批四款新能源汽車奔騰B50-PHEV、奔騰B50-EV、威志-EV和歐朗-EV也宣布上市,正式進入市場銷售階段。
敢于爭先恐后地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化。
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不僅是緩解汽車消費過程中能源和環保壓力、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的有利機遇,也是提高我國汽車產業制造水平、實現汽車強國戰略的有效途徑。
作為中國汽車工業的重要成員,中國一汽始終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國家發展新能源汽車的重大戰略部署。在中國一汽“質量、技術、創新”品牌戰略的指導下,扎實實施“藍色之路戰略”,將發展節能環保汽車和新能源汽車作為戰略使命和責任,勇于爭當行業排頭兵和引領者。
為全面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中國一汽在集團層面成立了專門的新能源推廣領導小組,并建立了包括規劃、研發、生產、采購、質量保證和營銷在內的架構。不僅如此,先后立項261個科研項目,系統解決了新能源汽車平臺、電機、電池、電控等關鍵組件開發中的大量技術問題。建成了包括整車、電機、電池、電氣和電子控制系統在內的國際先進的新能源汽車測試和試制基地。
同時,中國一汽作為聯合國中國電動汽車安全法規專家組組長,一直積極參與國際電動汽車安全規范的技術協調。在企業內部,制定了完整的新能源汽車及關鍵組件產品開發流程,有500多個設計規范和300多個測試驗證標準支持該流程。
通過這些努力,中國一汽為未來新能源汽車的產業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目前已具備整車產品規劃、概念設計、技術設計、試制驗證、實驗驗證和量產能力。
奔騰B50-EV
《新能源戰略》明確了2020年的發展目標。
面向未來,在國家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的指導下,中國一汽提出了明確的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規劃。即到2020年,完成關鍵裝配資源布局,熟悉插電式混合動力和純電動平臺,掌握核心裝配資源;實現6個新能源汽車平臺、16款車型的全方位產業化準備,具備批量投放市場的能力;
市場占有率超過15%,在自主新能源汽車中具有領先的技術和市場優勢,已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領導者,用戶滿意。
為了實現2020年的總體目標,中國一汽制定了兩個階段性目標。中國一汽計劃在2016年初步形成電機和電池系統的產業化能力,并完成關鍵車型的商業化開發;2018年,通過新能源產品的規模化、產業化開發,支持實現四階段限油目標。
為了實現新能源汽車戰略規劃的目標,中國一汽規劃了具體的實施路徑。一是建設四個新能源乘用車產品平臺,實現A0到C的新能源汽車全覆蓋,可滿足城市、城際、運動等各類用戶需求,完善兩個新能源商用車產品平臺,覆蓋城市公交車和城市貨車。
此外,通過系統和總成的模塊化設計,實現了新能源汽車與傳統汽車總成資源的最大共享,這充分支持了中國一汽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同時,針對高功率密度濕式離合器耦合電機設計、低成本鋁代銅高壓電氣技術、增程電動汽車發動機等核心技術,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保證一汽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領先地位。
無論是產品平臺的豐富和完善,還是核心技術的突破,都必須依靠建立完整的新能源汽車研發專業體系,全面提升研發能力。同時,依托現有資源,培育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的生產能力,然后通過高效的產業合作,積極探索多種集成創新模式,充分利用央企電動汽車聯盟的平臺,發揮引領作用,尋求與上下游產業共同發展。
“新能源戰略”首批技術成果進入市場
在本次大會上,中國一汽集團副總經理秦煥明還發布了中國一汽生產的首批四款新能源汽車B50-PHEV、奔騰B50-EV、威志-EV和歐朗-EV。
這四款新能源汽車在研發設計、核心技術、配置和用戶體驗等方面均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其中,PHEV車型的節油率超過60%,可以大大降低車主的成本;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為150公里,恒速超過200公里。它可以通過慢充6小時、快充30分鐘的方式充滿電,滿足了私人用戶的日常需求,解決了北方冬季普通電動車使用受限的問題。
四款新能源汽車的價格在21.98萬元至25.88萬元之間。同時,中國一汽還將為消費者提供6萬公里汽車3年、10萬公里動力電池5年的售后服務保障。
《新能源戰略》的發布和四款新能源汽車的量產,不僅向人們展示了共和國汽車工業的長子中國一汽強大的研發實力和高瞻遠矚的發展思路,也讓人們對自主汽車工業的現狀和未來充滿信心。
輪增壓和雙離合變速箱技術是當下傳統汽車業的熱寵,也幫助大眾、寶馬奠定了競爭優勢。但與特斯拉的電動力比較,傳統汽車動力總成技術很可能兩方面都完敗于電動力:性能和成本。
1900/1/1 0:00:004月20日,北京車展開幕當天。
1900/1/1 0:00:00北京國際車展開展首日,參展的人群中出現了不少科技作者,試圖去一睹在“特斯拉”們沖擊下的汽車行業。在互聯網成功改造手機,顛覆PC后,汽車行業被認為很可能將是互聯網下一個入侵的行業。
1900/1/1 0:00:004月18日,中共中央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新一屆國家能源委員會首次會議,研究討論了能源發展中的相關戰略問題和重大項目。中共中央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出席。
1900/1/1 0:00:00近日,奔馳開發出一款名為IntelligentHYBRID的系統這套智能能量管理系統,可以評估前方的路況,并以此為依據對電池能量進行管理最大化制動能量回收效益。
1900/1/1 0:00:00據《底特律新聞》報道,美國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正在針對一起日產聆風電動車在充電時的過熱冒煙故障展開調查,以判斷故障原因是否來自充電裝置。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