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3日,一年一度的兩會舉行。今年恰逢中國十年一次的汽車產業政策調整到期,因此外界更期待汽車產業是否會在兩會上出臺新政策或做出一些改變。
作為中國經濟最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汽車行業在過去十年經歷了從瘋狂增長的“黃金十年”到穩步增長的“白銀十年”的過渡。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是否放開股份制比例、城市擁堵和污染治理、國有企業改革等問題都將在未來十年占據重要地位。
自深圳、上海、北京等地相繼公布地方新能源補貼政策以來,我國第二波新能源汽車大規模推廣正式進入民間消費市場。美國電動汽車特斯拉在中國的受歡迎程度也表明,新能源汽車在中國仍有很大的潛力值得推廣。在目前的兩會上,我相信代表們還將討論新能源汽車政策的設計、商業模式的創新和配套設施的建設。
在全國兩會召開前夕,各方人士開始就實施了20年的合資企業中國股比不低于50%的政策展開熱烈討論。過去,中國的大多數汽車集團都通過與外國品牌合資賺了很多錢。然而,“技術市場”是否已經實現仍然是一個巨大的問號。究竟是“爭強護愚”,還是“自主研發還弱,政策還需繼續支持”,合資比例是否放開,將在兩會迎來新的討論。
隨著中國經濟改革進入深水區,汽車行業也面臨著轉型的機遇和痛苦。這也意味著,代表委員的議案和提案需要與社會、汽車行業和企業自身的需求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在實際操作中更加可行,從而增加了被提升到政策層面的可能性。2014年,讓我們看看汽車老板們是如何提出建議的。
2月26日,北京舉行了首屆新能源汽車牌照抽獎,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汽新能源”)生產的E150電動汽車成功進入《北京市新能源乘用車示范應用目錄》,率先進入北京新能源汽車私人消費市場。
這對近兩年致力于新能源汽車推廣的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那么如何全面加快北汽集團新能源汽車的產業布局,將考驗包括徐和誼在內的北汽集團高層的智慧。
作者:新能源是兩會的焦點之一。你認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如何?北汽對新能源的布局有什么計劃?
徐和誼:新能源是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隨著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北京霧霾現狀以及北京市領導的高度重視,治理空氣污染將成為關系國家形象和首都可持續發展的大事。推動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加強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和產業化,是汽車企業和北汽集團義不容辭的責任。作為資本行業的支柱企業,2014年,北汽集團還將通過加快新能源工作的戰略轉型和產業升級,加快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和產業化步伐,在新能源領域繼續走在中國汽車行業的前列。
首先,為了實現新能源領域的快速發展,北汽聯合國資本中心、北京工業投資公司、電力投資公司等單位共同出資成立了中國第一家股份制新能源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并搭建了北汽新能源的商業平臺……
統一管理北汽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制造和銷售。
其次,除了引入更多合作伙伴外,新能源還將繼續在研發方面進行投資。通過研發與合作,北汽希望2014年純電動汽車里程達到200公里,2015年達到300公里,2016年達到400公里。
第三,要增加產品銷售,在北京市場的基礎上,積極開拓天津、河北等周邊和全國市場。2014年,北汽集團將瞄準2萬輛新能源汽車在北京的推廣應用目標。到“十二五”末,北汽節能新能源汽車產量將達到15萬輛,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量將達5萬輛,將向國內技術領先、產業規模最大、研發能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企業邁進。
作者:業內有句話:在實施新能源汽車的過程中,最大的阻力來自基礎設施建設。你對此怎么看?
徐和誼:與傳統汽車行業相比,新能源汽車行業是一個新生事物,新生事物在成長的初始階段總會遇到很多困難,這需要媒體更多的鼓勵和關心,為其發展創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在北京和全國范圍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經逐漸開始破冰。2013年9月16日,財政部發布《關于繼續推廣和引用新能源汽車的通知》,明確提出了控制地方保護主義的措施,包括各地推廣應用的汽車中外國品牌數量應在30%以上,同時再次提出退坡機制,即,2014年和2015年乘用車補貼標準在2013年的基礎上分別下降了10%和20%。
2013年11月,國務院副總理馬凱多次強調,國家對電動汽車的支持政策、發展目標和補貼政策不變。延長電動汽車補貼制度將使2014年電動汽車市場得到快速發展。
未來要進入新能源汽車產業化,首先必須統一基礎設施的規劃和建設標準。截至2013年6月,該國已發布了57項相關標準。根據工信部《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則》的要求,目前電動汽車有22項相關標準需要滿足。
其次,國內車企最迫切的是加強技術研發,生產出質量優良的產品,打消用戶的購買疑慮。只有這樣,大規模電動汽車的時代才會到來。
在能源和環保的壓力下,新能源汽車無疑將成為未來汽車的發展方向。“十二五”期間,中國新能源汽車正式進入產業發展階段。根據《北京市2013-2017年清潔空氣行動計劃重點任務分解》,到2017年,新能源汽車規模將達到20萬輛,其中17萬輛將由私人購買。北京是首批私人汽車購置試點示范城市之一。
因此,我們必須堅定信心,在政府的正確引導下,隨著配套建設的加強和更多鼓勵性政策的出臺,新能源汽車最終將在未來進一步普及并進入普通家庭。
作者:2013年,北汽集團成為中國汽車產業的第一梯隊。作為北汽集團的領導者,您能否談談2014年的改革創新思路?
徐和誼:2013年,北汽集團整體銷量超過216萬輛,營業收入達到2659億元,成為汽車行業第一梯隊。
2014年是北汽集團的“改革創新年”。北汽應重點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提高國有企業資本證券化水平,加強研發體系改革創新,加快建立市場化的選人用人機制和激勵機制,尋求國有企業改革的新突破。
首先,能力……
自主創新是北汽集團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證。北汽應以產品開發為核心,加大研發體制機制改革力度,使企業成長轉向科技進步、工人素質提高和管理創新驅動的軌道,以創造北汽集團真正的創新動力,增強其長期發展潛力。
其次,隨著集團整車業務總部的成立和昌河進入北汽運營體系,北汽自主品牌乘用車正式進入“雙品牌”運營的新階段。“雙品牌”戰略的實施是在學習韓國現代和起亞的雙品牌運營模式的基礎上,建立北汽和汽車業務總部兩款獨立、高度協調的北汽自主品牌乘用車的車輛運營體系,從而將“北京汽車”和“昌河汽車”同時發展成為國內外有影響力的知名品牌,到2020年,這兩個品牌的總銷量將達到200萬輛,這將成為北汽集團發展的又一支柱。
此外,在資本運營方面,今年北汽將從加強國有企業改革、優化國有股權結構、完善公司治理、增強國有資本驅動力的高度,調動集團所有資源和力量,以確保北汽股份今年實現上市目標,加快北汽集團市場化、國際化改革步伐。2014年3月3日,一年一度的兩會舉行。今年恰逢中國十年一次的汽車產業政策調整到期,因此外界更期待汽車產業是否會在兩會上出臺新政策或做出一些改變。
作為中國經濟最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汽車行業在過去十年經歷了從瘋狂增長的“黃金十年”到穩步增長的“白銀十年”的過渡。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是否放開股份制比例、城市擁堵和污染治理、國有企業改革等問題都將在未來十年占據重要地位。
自深圳、上海、北京等地相繼公布地方新能源補貼政策以來,我國第二波新能源汽車大規模推廣正式進入民間消費市場。美國電動汽車特斯拉在中國的受歡迎程度也表明,新能源汽車在中國仍有很大的潛力值得推廣。在目前的兩會上,我相信代表們還將討論新能源汽車政策的設計、商業模式的創新和配套設施的建設。
在全國兩會召開前夕,各方人士開始就實施了20年的合資企業中國股比不低于50%的政策展開熱烈討論。過去,中國的大多數汽車集團都通過與外國品牌合資賺了很多錢。然而,“技術市場”是否已經實現仍然是一個巨大的問號。究竟是“爭強護愚”,還是“自主研發還弱,政策還需繼續支持”,合資比例是否放開,將在兩會迎來新的討論。
隨著中國經濟改革進入深水區,汽車行業也面臨著轉型的機遇和痛苦。這也意味著,代表委員的議案和提案需要與社會、汽車行業和企業自身的需求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在實際操作中更加可行,從而增加了被提升到政策層面的可能性。2014年,讓我們看看汽車老板們是如何提出建議的。
2月26日,北京舉行了首屆新能源汽車牌照抽獎,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汽新能源”)生產的E150電動汽車成功進入《北京市新能源乘用車示范應用目錄》,率先進入北京新能源汽車私人消費市場。
這對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他……
近兩年致力于新能源汽車的推廣。那么如何全面加快北汽集團新能源汽車的產業布局,將考驗包括徐和誼在內的北汽集團高層的智慧。
作者:新能源是兩會的焦點之一。你認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如何?北汽對新能源的布局有什么計劃?
徐和誼:新能源是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隨著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北京霧霾現狀以及北京市領導的高度重視,治理空氣污染將成為關系國家形象和首都可持續發展的大事。推動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加強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和產業化,是汽車企業和北汽集團義不容辭的責任。作為資本行業的支柱企業,2014年,北汽集團還將通過加快新能源工作的戰略轉型和產業升級,加快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和產業化步伐,在新能源領域繼續走在中國汽車行業的前列。
首先,為了實現新能源領域的快速發展,北汽聯合國資本中心、北京工業投資公司、電力投資公司等單位共同出資成立了中國第一家股份制新能源公司有限公司,建立北汽新能源汽車業務平臺,統一管理北汽新能源的研發、制造和銷售。
其次,除了引入更多合作伙伴外,新能源還將繼續在研發方面進行投資。通過研發與合作,北汽希望2014年純電動汽車里程達到200公里,2015年達到300公里,2016年達到400公里。
第三,要增加產品銷售,在北京市場的基礎上,積極開拓天津、河北等周邊和全國市場。2014年,北汽集團將瞄準2萬輛新能源汽車在北京的推廣應用目標。到“十二五”末,北汽節能新能源汽車產量將達到15萬輛,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量將達5萬輛,將向國內技術領先、產業規模最大、研發能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企業邁進。
作者:業內有句話:在實施新能源汽車的過程中,最大的阻力來自基礎設施建設。你對此怎么看?
徐和誼:與傳統汽車行業相比,新能源汽車行業是一個新生事物,新生事物在成長的初始階段總會遇到很多困難,這需要媒體更多的鼓勵和關心,為其發展創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在北京和全國范圍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經逐漸開始破冰。2013年9月16日,財政部發布《關于繼續推廣和引用新能源汽車的通知》,明確提出了控制地方保護主義的措施,包括各地推廣應用的汽車中外國品牌數量應在30%以上,同時再次提出退坡機制,即,2014年和2015年乘用車補貼標準在2013年的基礎上分別下降了10%和20%。
2013年11月,國務院副總理馬凱多次強調,國家對電動汽車的支持政策、發展目標和補貼政策不變。延長電動汽車補貼制度將使2014年電動汽車市場得到快速發展。
未來要進入新能源汽車產業化,首先必須統一基礎設施的規劃和建設標準。截至2013年6月,該國已發布了57項相關標準。根據工信部《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則》的要求,目前電動汽車有22項相關標準需要滿足。
其次,國內車企最迫切的是加強技術研發,生產出質量優良的產品,打消用戶的購買疑慮。只有在這個……
y大型電動汽車時代將到來。
在能源和環保的壓力下,新能源汽車無疑將成為未來汽車的發展方向。“十二五”期間,中國新能源汽車正式進入產業發展階段。根據《北京市2013-2017年清潔空氣行動計劃重點任務分解》,到2017年,新能源汽車規模將達到20萬輛,其中17萬輛將由私人購買。北京是首批私人汽車購置試點示范城市之一。
因此,我們必須堅定信心,在政府的正確引導下,隨著配套建設的加強和更多鼓勵性政策的出臺,新能源汽車最終將在未來進一步普及并進入普通家庭。
作者:2013年,北汽集團成為中國汽車產業的第一梯隊。作為北汽集團的領導者,您能否談談2014年的改革創新思路?
徐和誼:2013年,北汽集團整體銷量超過216萬輛,營業收入達到2659億元,成為汽車行業第一梯隊。
2014年是北汽集團的“改革創新年”。北汽應重點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提高國有企業資本證券化水平,加強研發體系改革創新,加快建立市場化的選人用人機制和激勵機制,尋求國有企業改革的新突破。
首先,自主創新能力是北汽集團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證。北汽應以產品開發為核心,加大研發體制機制改革力度,使企業成長轉向科技進步、工人素質提高和管理創新驅動的軌道,以創造北汽集團真正的創新動力,增強其長期發展潛力。
其次,隨著集團整車業務總部的成立和昌河進入北汽運營體系,北汽自主品牌乘用車正式進入“雙品牌”運營的新階段。“雙品牌”戰略的實施是在學習韓國現代和起亞的雙品牌運營模式的基礎上,建立北汽和汽車業務總部兩款獨立、高度協調的北汽自主品牌乘用車的車輛運營體系,從而將“北京汽車”和“昌河汽車”同時發展成為國內外有影響力的知名品牌,到2020年,這兩個品牌的總銷量將達到200萬輛,這將成為北汽集團發展的又一支柱。
此外,在資本運營方面,今年北汽將從加強國有企業改革、優化國有股權結構、完善公司治理、增強國有資本驅動力的高度,調動集團所有資源和力量,以確保北汽股份今年實現上市目標,加快北汽集團市場化、國際化改革步伐。
“為進一步推進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應用,必須強化政策創新,加快技術研發,推進設施建設”3月4日下午,作者來到胡衡華代表的房間時,他正與何寄華代表交流探討,進一步修改完善兩人將要提交的相關建議。
1900/1/1 0:00:00今年是東風日產成立的第11個年頭,回顧前10年,東風日產副總經理任勇自豪地說“東風日產在這段時間內年銷量增長了14倍,做到了千億產值,發展速度連續多年保持3倍于行業的平均水平。
1900/1/1 0:00:00日前,法國最大的汽車制造商標致雪鐵龍集團正式宣布一項增資計劃,法國政府和中國東風汽車公司將作為新股東等額入股,加強該集團競爭力。
1900/1/1 0:00:00今年的上海,市民將能乘坐更多節能環保、安全可靠、經濟適用的新公交車,而蘇州河游覽船還將試驗新穎的環保船型。
1900/1/1 0:00:00近些年在谷歌、蘋果等IT企業相繼涉足汽車領域后,包括日產在內的車企也紛紛開始研發科技產品。近日,日產推出了一款安裝于后視鏡的“全景”泊車系統。
1900/1/1 0:00:00一款由美國天合汽車集團TRWAutomotiveHoldingsCorp設計制造的汽車概念方向盤昨日在日內瓦國際車展上亮相。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