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環保部:治理霧霾艱巨 企業拿補貼仍偷排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環境保護部計劃財政司司長趙華林在接受筆者采訪時表示,霧霾治理是長期的、艱巨的。

    最近,一些省份要求污染嚴重的城市在一兩個月內摘掉最臟城市的帽子。一些地方還試圖通過緊急措施在短時間內看到更多的藍天。

    在13日出席“環保”年會“加快霧霾綜合治理,改善空氣環境質量”主題論壇時,趙華林援引中央政府最高領導的話稱,“面對問題不要著急,要以生活的平靜面對這些問題”。“老問題已經解決,我們仍然面臨新問題。事實上,中國社會中的老問題和新問題并存。”

    PM2.5和臭氧污染嚴重。

    2012年,我國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為2117.6萬噸和2337.8萬噸,工業煙塵排放量1278.8萬噸,居世界前列,遠遠超過環境承載力。

    目前,中國經濟增長方式仍然粗放,能源資源利用率較低。城市SO2和PM10污染仍處于較高水平,是歐美等發達國家的2~4倍。趙華林告訴筆者,隨著重化工的快速發展和機動車保有量的快速增長,我國以細顆粒物、臭氧和酸雨為特征的二次污染正在增加。

    環境保護部今年上半年的空氣質量監測顯示,中國只有拉薩、海口、惠州和舟山四個城市達到了新的空氣質量標準。8月,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地區和直轄市、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等74個城市的空氣質量監測顯示,74個城市平均超標天數為33.3%,京津冀地區13個城市平均超標天數高達65.4%。

    除了PM2.5,臭氧也非常突出。特別是在珠三角地區,經過五年的努力,可能達到國家PM2.5標準,但要達到臭氧標準非常困難。趙華林表示,環保部臭氧監測試點顯示,部分城市臭氧超過國家二級標準的天數達到20%,部分地區臭氧最高小時濃度多次超過歐洲預警水平(240ppb)。

    根據環境保護部今年8月公布的監測數據,臭氧是珠三角地區的首要污染物,占超標天數的98.5%。其次是PM2.5,占1.5%。

    工業污染防治任務艱巨

    “減少污染,長征之路是神圣而漫長的。趙華林分析說,除了廣泛的經濟增長方式外,中國城市化和工業現代化的提高也加劇了環境壓力。例如,他說,當美國實現工業化時,人均電力裝機容量為4千瓦而日本為2千瓦。然而,即使中國的人均容量為1千瓦,并盡可能使用水電、核電和可再生能源,也至少需要10億千瓦的煤電,并增加超過15億噸的煤炭。情況非常嚴重。

    趙華林表示,工業污染防治仍然是最重要的領域,但目前企業在穩定排放方面還存在很多問題。例如,他說中國西北部一個城市的空氣污染在冬季非常嚴重。“50米外看不到對面的建筑。”當地主管領導請專家診斷。結果發現,這座城市主要有三家發電廠、兩家煉油化工廠和五家大型企業。

    然而,對于這一結論,該市的主要領導人有點懷疑。“我有一套完整的在線監測和減排評估方法。怎么會是這樣?”后來,領導派人盯著這些企業看了24小時。因此,企業無法竊取……

    安排好了,藍天出現了。

    “你不會認為有污染控制設施的企業,得到電價補貼,就會運行污染控制設施。趙華林說,如果一臺60萬千瓦的脫硫機組滿負荷運行,每年的運營成本將達到7000萬元,但只要推遲一天,就會增加很大的效益。一些發電廠,即使環境保護人員盯著他們,不得不被迫出院。偷發電廠的好處是如此之大,以至于領導人寧愿冒被解雇的風險。

    趙華林表示,在當前經濟發展過程中,企業不僅要保就業,還要保利潤,污染治理設施運行不足的問題勢必日益突出,合規率也有進一步下降的風險。

    在這種背景下,我們必須認識到霧霾治理的長期性和艱巨性。趙華林說,美國、英國等發達國家在上個世紀經歷了非常嚴重的空氣污染,用了40到50年的時間才取得成效。“中國的空氣質量在幾十年內都無法達到歐洲現有的水平。”

    PM2.5污染控制是一項系統工程。PM2.5的形成機制復雜,到處都是“敵人”,PM2.5無處不在。你甚至不知道“敵人”在哪里。你怎么能戰斗?趙華林認為,在大氣污染防治中,必須堅持“三控”原則,統籌治理SO2、PM、VOCs等污染物。在控制領域,對工業源、非點源和移動源進行綜合控制;

    在管控方式上,實行市、省、區聯防聯控。

    “從根本上改變,或者從產業結構和經濟結構調整的角度,實施綜合治理、重點突破、全面推進。從生產、生活、生態等方面采取聯動措施,改善生產方式,改變生活方式,改善生態環境。”趙華林說。環境保護部計劃財政司司長趙華林在接受筆者采訪時表示,霧霾治理是長期的、艱巨的。

    最近,一些省份要求污染嚴重的城市在一兩個月內摘掉最臟城市的帽子。一些地方還試圖通過緊急措施在短時間內看到更多的藍天。

    在13日出席“環保”年會“加快霧霾綜合治理,改善空氣環境質量”主題論壇時,趙華林援引中央政府最高領導的話稱,“面對問題不要著急,要以生活的平靜面對這些問題”。“老問題已經解決,我們仍然面臨新問題。事實上,中國社會中的老問題和新問題并存。”

    PM2.5和臭氧污染嚴重。

    2012年,我國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為2117.6萬噸和2337.8萬噸,工業煙塵排放量1278.8萬噸,居世界前列,遠遠超過環境承載力。

    目前,中國經濟增長方式仍然粗放,能源資源利用率較低。城市SO2和PM10污染仍處于較高水平,是歐美等發達國家的2~4倍。趙華林告訴筆者,隨著重化工的快速發展和機動車保有量的快速增長,我國以細顆粒物、臭氧和酸雨為特征的二次污染正在增加。

    環境保護部今年上半年的空氣質量監測顯示,中國只有拉薩、海口、惠州和舟山四個城市達到了新的空氣質量標準。8月,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地區和直轄市、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等74個城市的空氣質量監測顯示,74個城市平均超標天數為33.3%,京津冀地區13個城市平均超標天數高達65.4%。

    除了PM2.5,臭氧也非常突出。特別是在珠三角地區,經過五年的努力,可能達到國家PM2.5標準,但要達到臭氧標準非常困難。趙華林表示,環保部臭氧監測試點顯示,部分城市臭氧超過國家二級標準的天數達到20%,部分地區臭氧最高小時濃度多次超過歐洲預警水平(240ppb)。

    根據環境保護部今年8月公布的監測數據,臭氧是珠三角地區的首要污染物,占超標天數的98.5%。其次是PM2.5,占1.5%。

    工業污染防治任務艱巨

    “減少污染,長征之路是神圣而漫長的。趙華林分析說,除了廣泛的經濟增長方式外,中國城市化和工業現代化的提高也加劇了環境壓力。例如,他說,當美國實現工業化時,人均電力裝機容量為4千瓦而日本為2千瓦。然而,即使中國的人均容量為1千瓦,并盡可能使用水電、核電和可再生能源,也至少需要10億千瓦的煤電,并增加超過15億噸的煤炭。情況非常嚴重。

    趙華林表示,工業污染防治仍然是最重要的領域,但目前企業在穩定排放方面還存在很多問題。例如,他說中國西北部一個城市的空氣污染在冬季非常嚴重。“50米外你看不到對面的建筑。”當地的比賽……

    領導請專家診斷。結果發現,這座城市主要有三家發電廠、兩家煉油化工廠和五家大型企業。

    然而,對于這一結論,該市的主要領導人有點懷疑。“我有一套完整的在線監測和減排評估方法。怎么會是這樣?”后來,領導派人盯著這些企業看了24小時。結果,企業無法竊取這一安排,藍天出現了。

    “你不會認為有污染控制設施的企業,得到電價補貼,就會運行污染控制設施。趙華林說,如果一臺60萬千瓦的脫硫機組滿負荷運行,每年的運營成本將達到7000萬元,但只要推遲一天,就會增加很大的效益。一些發電廠,即使環境保護人員盯著他們,不得不被迫出院。偷發電廠的好處是如此之大,以至于領導人寧愿冒被解雇的風險。

    趙華林表示,在當前經濟發展過程中,企業不僅要保就業,還要保利潤,污染治理設施運行不足的問題勢必日益突出,合規率也有進一步下降的風險。

    在這種背景下,我們必須認識到霧霾治理的長期性和艱巨性。趙華林說,美國、英國等發達國家在上個世紀經歷了非常嚴重的空氣污染,用了40到50年的時間才取得成效。“中國的空氣質量在幾十年內都無法達到歐洲現有的水平。”

    PM2.5污染控制是一項系統工程。PM2.5的形成機制復雜,到處都是“敵人”,PM2.5無處不在。你甚至不知道“敵人”在哪里。你怎么能戰斗?趙華林認為,在大氣污染防治中,必須堅持“三控”原則,統籌治理SO2、PM、VOCs等污染物。在控制領域,對工業源、非點源和移動源進行綜合控制;在管控方式上,實行市、省、區聯防聯控。

    “從根本上改變,或者從產業結構和經濟結構調整的角度,實施綜合治理、重點突破、全面推進。從生產、生活、生態等方面采取聯動措施,改善生產方式,改變生活方式,改善生態環境。”趙華林說。

    標簽:世紀發現現代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高工鋰電張小飛:鋰電需求爆發有待儲能等三大新領域

    期待已久的新能源政策已經出臺,據權威機構及知名人士了解,今年智能手機、鋰電自行車、新能源汽車等鋰電池終端應用領域的銷量都有望大幅提升,為鋰電池需求的增長帶來非常大的動力。

    1900/1/1 0:00:00
    野馬汽車為科博會提供新能源汽車

    野馬汽車攜旗下三款重磅車型為本次科博會大會提供新能源汽車,包含1輛12m純電動城市客車、16輛純電動乘用車F16及10輛傳統乘用車F12,為與會嘉賓提供貼心服務。

    1900/1/1 0:00:00
    節能補貼新政應重在推動技術進步

    據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通知,10月1日起實施新一輪推廣補貼政策,對16升及以下節能環保乘用車補貼標準仍為每輛車3000元,但入圍車型門檻提高至百公里油耗59升。

    1900/1/1 0:00:00
    日本電裝推出車輛自動移動充電系統

    日本汽車零部件巨頭電裝公司15日在智能交通系統ITS全球會議上向媒體展示了針對插電式混動車與電動汽車開發的自動移動充電系統。該系統有望為司機提供更多便利,減輕駕駛負擔。

    1900/1/1 0:00:00
    北汽集團打造夢工廠

    9月17日18日,本報在內的中國主流媒體汽車聯盟23家媒體走進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揭開了這家2012年最新進入世界500強的中國車企集團的神秘面紗。

    1900/1/1 0:00:00
    中央將投50億元治理京津冀等6省份大氣污染

    作者14日從財政部獲悉,日前中央財政已安排50億元資金,全部用于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治理工作,具體包括京津冀晉魯和內蒙古六個省區市,并重點向治理任務重的河北省傾斜。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亚洲欧美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