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成都市電動汽車產業化行動方案(2010—2012年)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文件編號:成辦發[2010]17號

    發證機關:成都市人民政府

    發布日期:2010年3月30日

    生效日期:2010年3月30日

    區(市)縣政府和市政府部門:

    市經濟委員會《成都市電動汽車產業化行動計劃(2010-2012年)》已獲市政府批準,現轉發給您。請認真執行。

    2010年3月30日

    成都市電動汽車產業化行動計劃

    (2010-2012)

    市經濟委員會

    為促進我市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加快電動汽車產業化,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根據國務院《關于印發汽車產業調整振興規劃的通知》(國發[2009]5號)和《成都市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2009-2012年)》,制定本行動計劃。

    第一,發展思路

    按照“市場換投資、技術換投資、科技換技術,共同促進產業發展”的總體思路,結合國家節能新能源汽車試點示范推廣,大力實施“千輛電動汽車示范推廣工程”,建立電動汽車能源供應體系,積極創造和改善電動汽車上路、使用和管理的外部環境,重點培育和引進電動汽車及關鍵零部件生產領軍企業,形成市場與產業有效互動的良性發展機制,積極推動我市電動汽車產業發展。

    第二,發展目標

    到2012年,我市將在公共交通、出租車、旅游、綠化、市政、環衛、城市管理等行業(領域)推廣應用1000余輛電動汽車,建成與電動汽車規模相匹配的電動汽車充換電站網絡;

    培育引進1-2家電動汽車整車生產龍頭企業、2-3家動力電池生產龍頭企業和1-2家電機及控制系統生產龍頭企業,形成年產2萬輛電動汽車整車的產能,3億安培小時的動力電池和2萬多套電機及控制系統,實現銷售收入100億元。

    第三,重點工作

    (1) 應用程序演示。

    1.公交車示范。將在全市公共交通系統中開展電動公交車應用示范,一期投資50輛,2012年投資250輛。

    2.出租車示范。在我市出租車行業,電動出租車應用示范將投入運營,到2012年,一期300輛,累計1300輛。

    3.特種車輛演示。在全市旅游、綠化、市政、環衛、城管等行業(領域),投入電動專用車應用示范,到2012年,一期投入50輛,累計投入350輛。

    (2) 環境建設。

    1.2010年,編制了《我市電動汽車充換電基礎設施布局規劃》,加快推進國內知名電動汽車能源供應運營商,建立電動汽車“電池租賃”商業模式,支持運營商在汽車站和專用停車場建設充電站(列),用于觀光、綠化、市政、環衛和城市管理。到2012年,全市將有4-5個充電配送中心、30-50個充換電站和5000-10000個充電柱,從而形成與我市電動汽車發展規模相匹配的相對完整的電動汽車充換電站網絡。

    2.我們將盡快制定并頒布《電動汽車使用與管理試行辦法》、《電動汽車報廢電池技術標準》、《電動車報廢電池回收管理辦法》等規范和標準,《電動汽車充換電配套設施建設地方標準》和《電動汽車運營收費標準》,解決電動汽車的上路、使用和管理問題。

    (3) 產業規劃。規劃建設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電動汽車產業基地,重點發展電動汽車整車項目和電動客車、專用電動汽車、電動汽車等關鍵零部件項目,建立健全成都市電動汽車技術研發體系,大力培養電動汽車專業人才和技術工人。

    1.電動汽車整車。

    (1) 電動公交車。依托當地公交車制造商開發電動公交車,支持企業實施自主創新、技術改造和合資合作,形成年產1000輛電動公交車的產能。

    (2) 電動汽車。培育引進1-2家國內外知名電動乘用車生產企業,鼓勵當地車企發展電動汽車,形成年產2萬輛電動汽車的產能。

    (3) 專用電動汽車。支持當地電動汽車制造商與特種車輛制造商合作,通過自主研發和技術改造,形成1000輛電動汽車的年生產能力。

    2.關鍵部件。

    (1) 車輛動力電池。引進1-2家國內外先進的鋰離子電池生產企業,鼓勵當地鋰離子電池和無釹稀土鎳氫電池企業與車企合作開發配套的車用動力電池,形成年產3億安時動力電池的產能。

    (2) 電機和控制系統。引進1-2家國內外知名電機及控制系統制造商,加強與省內市(州)的合作,建立感應電機、永磁電機、開關磁阻電機、自適應控制系統、變結構控制系統等電機及控制體系的研發制造戰略聯盟,形成年產2萬套電機及控制系統的生產能力。

    3.研發體系。

    (1) 建立核心技術研發平臺……

    充分利用我市的科研優勢,以生產企業為重點,聯合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電池、電機和控制系統核心技術研發平臺,支持高校和科研單位推動科技成果產業化。

    (2) 建立電動汽車檢測平臺。建立區域性電動汽車檢測服務中心,為生產企業和研發機構提供全面的檢測(檢測)服務,確保“成都制造”電動汽車質量可靠、安全穩定。

    4.人才培養。與有資質的高校合作,依托高校培養我市電動汽車產業發展急需的專業人才。鼓勵我市職業技術學院開設電動汽車相關專業,培養適合我市電動汽車產業發展的技能勞動者。

    第四,配套政策

    (1) 營銷支持政策。力爭將我市納入國家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城市和民間購買節能與新能量汽車補貼試點城市。在納入國家試點之前,可以參考財政部、科技部《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財政補貼管理暫行辦法》(財建[2009]6號)的相關補貼標準,對購買我市生產的電動汽車給予財政補貼。

    (2) 環境建設配套政策。

    1.我市電動汽車供能網絡系統項目建設用地,根據項目規劃,可采取劃撥、出讓、租賃相結合的方式供應土地,并給予地價優惠支持;

    電動汽車能源供應運營企業和充電站應執行工業或非通用工業用電標準。如果有新的國家和省級法規,應以這些法規為準。

    2.對我市采用“電池租賃”經營模式從事電動汽車能源供應的運營企業,可根據其新用戶配置的電池數量和實際購買價格,給予10%的財政補貼。

    3.對落戶我市的電動汽車能源供應和運營企業,根據每年報廢電池數量,按實際收購價格的5%給予財政補貼,支持其對報廢電池進行環保處理。

    (3) 支持產業發展的政策。

    1.支持在我市注冊、產品符合電動汽車國家標準的電動汽車生產企業,將其產品納入我市地方名優產品推薦目錄。

    2.對我市在驅動電動汽車、動力電池、電機、控制系統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的重點企業和重大項目,按照“一企一策”的研究政策予以支持。

    3.鼓勵和支持電動汽車及零部件生產企業將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創新成果轉化為地方和國家標準,科技、質量監督等部門要優先設立電動汽車標準化項目。

    4.將我市電動汽車重點技術研究項目納入市級科技投入重點支撐內容,加快突破汽車集成、電池、電機、控制系統等關鍵技術瓶頸。

    5.對有資質的檢測機構新增電動汽車檢測設備的,可給予不超過新增設備總投資30%的補貼。

    五、保障措施

    (1) 加強組織領導。成立成都市電動汽車產業促進聯席會議,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領導擔任召集人,市經委、市科技局、市交通委、市城管局、市林業和園林局、,市投資促進委員會、市環保局、市質監局、市財政局、市安監局、市物價局、市交管局、成都經濟開發區,協調推進我市電動汽車的應用示范與發展。聯席會議辦公室設在市經濟委員會。

    (2) 形成產業聯盟。由市經濟委員會牽頭,成立成都電動汽車產業聯盟,成員包括成都市電力局、能源供應(電站)網絡運營商、研發機構、高等院校、電動汽車及關鍵零部件制造商。依托電動汽車產業聯盟,加強行業自律,開展電動汽車產業發展研究,參與電動汽車地方標準制定,在聯盟內部開展產業合作與協調。

    (3) 職責分工明確。該市電動汽車產業化工作由市經濟委員會牽頭,市政府相關部門(單位)按照《成都市電動汽車產業化行動任務分解表》(詳見附件)各司其職、協調配合,共同促進我市電動汽車應用示范工作的順利開展,促進電動汽車行業。

    本行動計劃自2010年5月1日起生效,有效期至2012年12月31日。 文件編號:成辦發[2010]17號

    發證機關:成都市人民政府

    發布日期:2010年3月30日

    生效日期:2010年3月30日

    區(市)縣政府和市政府部門:

    市經濟委員會《成都市電動汽車產業化行動計劃(2010-2012年)》已獲市政府批準,現轉發給您。請認真執行。

    3月30日……

    10

    成都市電動汽車產業化行動計劃

    (2010-2012)

    市經濟委員會

    為促進我市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加快電動汽車產業化,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根據國務院《關于印發汽車產業調整振興規劃的通知》(國發[2009]5號)和《成都市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2009-2012年)》,制定本行動計劃。

    第一,發展思路

    按照“市場換投資、技術換投資、科技換技術,共同促進產業發展”的總體思路,結合國家節能新能源汽車試點示范推廣,大力實施“千輛電動汽車示范推廣工程”,建立電動汽車能源供應體系,積極創造和改善電動汽車上路、使用和管理的外部環境,重點培育和引進電動汽車及關鍵零部件生產領軍企業,形成市場與產業有效互動的良性發展機制,積極推動我市電動汽車產業發展。

    第二,發展目標

    到2012年,我市將在公共交通、出租車、旅游、綠化、市政、環衛、城市管理等行業(領域)推廣應用1000余輛電動汽車,建成與電動汽車規模相匹配的電動汽車充換電站網絡;

    培育引進1-2家電動汽車整車生產龍頭企業、2-3家動力電池生產龍頭企業和1-2家電機及控制系統生產龍頭企業,形成年產2萬輛電動汽車整車的產能,3億安培小時的動力電池和2萬多套電機及控制系統,實現銷售收入100億元。

    第三,重點工作

    (1) 應用程序演示。

    1.公交車示范。將在全市公共交通系統中開展電動公交車應用示范,一期投資50輛,2012年投資250輛。

    2.出租車示范。在我市出租車行業,電動出租車應用示范將投入運營,到2012年,一期300輛,累計1300輛。

    3.特種車輛演示。在全市旅游、綠化、市政、環衛、城管等行業(領域),投入電動專用車應用示范,到2012年,一期投入50輛,累計投入350輛。

    (2) 環境建設。

    1.2010年,編制了《我市電動汽車充換電基礎設施布局規劃》,加快推進國內知名電動汽車能源供應運營商,建立電動汽車“電池租賃”商業模式,支持運營商在汽車站和專用停車場建設充電站(列),用于觀光、綠化、市政、環衛和城市管理。到2012年,全市將有4-5個充電配送中心、30-50個充換電站和5000-10000個充電柱,從而形成與我市電動汽車發展規模相匹配的相對完整的電動汽車充換電站網絡。

    2.我們將盡快制定并頒布《電動汽車使用與管理試行辦法》、《電動汽車報廢電池技術標準》、《電動車報廢電池回收管理辦法》等規范和標準,《電動汽車充換電配套設施建設地方標準》和《電動汽車運營收費標準》,解決電動汽車的上路、使用和管理問題。

    (3) 產業規劃。規劃建設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電動汽車產業基地,重點發展電動汽車整車項目和電動客車、專用電動汽車、電動汽車等關鍵零部件項目,建立健全成都市電動汽車技術研發體系,大力培養電動汽車專業人才和技術工人。

    1.電動汽車整車。

    (1) 電動公交車。依托當地公交車制造商開發電動公交車,支持企業實施自主創新、技術改造和合資合作,形成年產1000輛電動公交車的產能。

    (2) 電動汽車。培育引進1-2家國內外知名電動乘用車生產企業,鼓勵當地車企發展電動汽車,形成年產2萬輛電動汽車的產能。

    (3) 專用電動汽車。支持當地電動汽車制造商與特種車輛制造商合作,通過自主研發和技術改造,形成1000輛電動汽車的年生產能力。

    2.關鍵部件。

    (1) 車輛動力電池。引進1-2家國內外先進的鋰離子電池生產企業,鼓勵當地鋰離子電池和無釹稀土鎳氫電池企業與車企合作開發配套的車用動力電池,形成年產3億安時動力電池的產能。

    (2) 電機和控制系統。引進1-2家國內外知名電機及控制系統制造商,加強與省內市(州)的合作,建立感應電機、永磁電機、開關磁阻電機、自適應控制系統、變結構控制系統等電機及控制體系的研發制造戰略聯盟,形成年產2萬套電機及控制系統的生產能力。

    3.研發體系。

    (1) 建立核心技術研發平臺……

    充分利用我市的科研優勢,以生產企業為重點,聯合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電池、電機和控制系統核心技術研發平臺,支持高校和科研單位推動科技成果產業化。

    (2) 建立電動汽車檢測平臺。建立區域性電動汽車檢測服務中心,為生產企業和研發機構提供全面的檢測(檢測)服務,確保“成都制造”電動汽車質量可靠、安全穩定。

    4.人才培養。與有資質的高校合作,依托高校培養我市電動汽車產業發展急需的專業人才。鼓勵我市職業技術學院開設電動汽車相關專業,培養適合我市電動汽車產業發展的技能勞動者。

    第四,配套政策

    (1) 營銷支持政策。力爭將我市納入國家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城市和民間購買節能與新能量汽車補貼試點城市。在納入國家試點之前,可以參考財政部、科技部《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財政補貼管理暫行辦法》(財建[2009]6號)的相關補貼標準,對購買我市生產的電動汽車給予財政補貼。

    (2) 環境建設配套政策。

    1.我市電動汽車供能網絡系統項目建設用地,根據項目規劃,可采取劃撥、出讓、租賃相結合的方式供應土地,并給予地價優惠支持;

    電動汽車能源供應運營企業和充電站應執行工業或非通用工業用電標準。如果有新的國家和省級法規,應以這些法規為準。

    2.對我市采用“電池租賃”經營模式從事電動汽車能源供應的運營企業,可根據其新用戶配置的電池數量和實際購買價格,給予10%的財政補貼。

    3.對落戶我市的電動汽車能源供應和運營企業,根據每年報廢電池數量,按實際收購價格的5%給予財政補貼,支持其對報廢電池進行環保處理。

    (3) 支持產業發展的政策。

    1.支持在我市注冊、產品符合電動汽車國家標準的電動汽車生產企業,將其產品納入我市地方名優產品推薦目錄。

    2.對我市在驅動電動汽車、動力電池、電機、控制系統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的重點企業和重大項目,按照“一企一策”的研究政策予以支持。

    3.鼓勵和支持電動汽車及零部件生產企業將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創新成果轉化為地方和國家標準,科技、質量監督等部門要優先設立電動汽車標準化項目。

    4.將我市電動汽車重點技術研究項目納入市級科技投入重點支撐內容,加快突破汽車集成、電池、電機、控制系統等關鍵技術瓶頸。

    5.對有資質的檢測機構新增電動汽車檢測設備的,可給予不超過新增設備總投資30%的補貼。

    五、保障措施

    (1) 加強組織領導。成立成都市電動汽車產業促進聯席會議,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領導擔任召集人,市經委、市科技局、市交通委、市城管局、市林業和園林局、,市投資促進委員會、市環保局、市質監局、市財政局、市安監局、市物價局、市交管局、成都經濟開發區,協調推進我市電動汽車的應用示范與發展。聯席會議辦公室設在市經濟委員會。

    (2) 形成產業聯盟。由市經濟委員會牽頭,成立成都電動汽車產業聯盟,成員包括成都市電力局、能源供應(電站)網絡運營商、研發機構、高等院校、電動汽車及關鍵零部件制造商。依托電動汽車產業聯盟,加強行業自律,開展電動汽車產業發展研究,參與電動汽車地方標準制定,在聯盟內部開展產業合作與協調。

    (3) 職責分工明確。該市電動汽車產業化工作由市經濟委員會牽頭,市政府相關部門(單位)按照《成都市電動汽車產業化行動任務分解表》(詳見附件)各司其職、協調配合,共同促進我市電動汽車應用示范工作的順利開展,促進電動汽車行業。

    本行動計劃自2010年5月1日起生效,有效期至2012年12月31日。

    標簽: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關于昆明市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運行工作的補充通知

    各有關單位:為貫徹國家財政部、科技部《關于開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工作的通知》財建20096號和《昆明市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

    1900/1/1 0:00:00
    電乘車補貼新政應助《規劃》目標完成

    通過四年多的”十城千輛”示范推廣活動,在”財政補貼”的支持下,中國實現了三萬多輛新能源汽車的應用成績。

    1900/1/1 0:00:00
    廣汽豐田啟動未來十年新戰略 純電動車2015年投產

    上半年,廣汽豐田順利完成銷售計劃,總銷量近14萬輛,同比增長63,是日系合資車企中完成計劃情況最好的企業。

    1900/1/1 0:00:00
    河南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獲財政支持

    河南省財政廳4日稱,為貫徹落實促進全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財政政策,進一步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

    1900/1/1 0:00:00
    中國2015年新能源公交車保有量料將增至8.3萬輛

    一位券商汽車分析師3日北京舉行的投資策略會上表示,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政府治理環境、提升行業競爭力的重要方針,而新能源公交作為發展的先行領域將會得到大力推動,

    1900/1/1 0:00:00
    杭州純電動汽車最高單車運營里程超20萬公里

    杭州供電公司4日稱,杭州純電動汽車單車最高運營里程已突破20萬公里,創下了全國換電模式下純電動乘用車商業化運營的新紀錄。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亚洲欧美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