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七成上市車企中報預增 比亞迪業績漲近30倍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奧迪管理委員會成員、負責技術開發的哈肯伯格25日在接受獨家采訪時表示,純電動汽車前景光明,但目前市場容量不是很大。目前,該公司尚未考慮推出奧迪品牌純電動汽車。

    哈肯伯格

    作者:奧迪會推出純電動汽車嗎?今年會推出純電動車嗎?

    哈肯伯格:純電動汽車有很好的未來,但目前市場容量并不是很大。作為電動汽車本身,其未來的發展取決于電池的容量,因為目前的電池技術一次可以行駛200公里左右,這并不遙遠。電動汽車的發展將取決于下一代電池技術的改進,該技術可以使電動汽車每次充電至少行駛300公里。因此,我們目前沒有考慮推出奧迪品牌的純電動汽車。同時,大眾集團明年將推出大眾品牌電動汽車,因此大眾集團的用戶明年可以率先體驗純電動汽車。

    對于奧迪來說,我們將考慮在電池技術完善后推出奧迪品牌的電動汽車。目前,我們有一個更智能的解決方案,那就是插電式混合動力。該技術一經充電,城市純電里程可達50公里,混合動力模式總里程可達600公里。我們將讓用戶有選擇權,看看他們對新能源汽車有什么樣的需求,我們將積極向市場提供相應的產品。

    作者:您對目前在全球流行的特斯拉電動汽車有什么看法?

    哈肯伯格:目前,這款車主要使用商用電池。它的概念是在底盤上安裝大量的電池組,使其能夠一次行駛300公里。我們主要關注的是新能源汽車的動力系統。現在奧迪引入的技術是插電式混合動力。我們想知道市場是否首先接受這項技術。如果市場不接受,我們可以回到更傳統的技術模式。因此,我們不依賴于單一的技術發展趨勢,而是同時擁有多種解決方案。

    作者:奧迪在中國設立了一個研發中心。該中心的技術研發將朝哪個方向發展?

    哈肯伯格:在中國,從過去到現在,再到未來,奧迪一直在不斷引入為中國市場開發的新技術。目前,我們在中國有一個研發中心,負責電力系統和電子交通系統的技術開發,以及與供應商的一系列技術合作。我相信奧迪將不斷向中國市場引入更多的新技術,并最終惠及中國用戶。

    作者:你曾在大眾汽車集團擔任技術總監,你也讓藍色運動項目讓全世界都非常滿意。現在在奧迪,你會不會也更加關注奧迪新能源汽車技術的研發?

    哈肯伯格:我在大眾的時候,從事包括高爾夫電動汽車在內的新能源汽車的技術開發,并引入了插電式混合動力技術。在奧迪,我將把積累的知識和經驗轉移到一份新的工作中。

    具體而言,插電式混合動力技術將首次在奧迪A3上使用,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奧迪A3 e-tron。但我相信這只是一個開始,像這樣的新能源技術概念也將用于其他垂直發動機結構的奧迪車型。當談到未來的汽車時,我們應該在實現環保目標的同時提供動態駕駛體驗和更長的行駛里程。我們相信,在未來,汽車可以以更低的排放量適應不同的駕駛需求,讓用戶感到更舒適、更有趣,我們正在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作者:奧迪的下一代新能源產品,車身的輕量化將如何改變?

    哈肯伯格:關于車身的輕量化,我們強調的是在最合適的地方使用最合適的材料,以達到最佳效果。對于傳統車型來說,減輕重量是一件好事,因為輕量化對車輛加速和制動有明顯的優化作用。要想減輕新能源汽車的重量并不容易,需要綜合考慮許多因素。例如,制動能量回收是新能源汽車日常使用的重要組成部分,回收的能量由t的重量決定……

    車身,所以車身的輕量化會對制動能量的回收產生一定的影響。

    在奧迪的技術平臺中,我們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是我們的輕量化技術。目前,奧迪的許多車型都是由鋁部件制成的,還使用了高強度鋼和碳纖維復合材料。這些不同的輕質材料在適當的零件中使用時,可以大大提高車身的抗沖擊性。當然,這也是一項非常復雜的系統工程,在不同材料的生產和組裝中,我們必須考慮一系列問題。如連接、焊接工藝、溫度等。在輕量化方面,奧迪擁有非常先進的技術和經驗,我相信奧迪在這一領域將繼續走在行業的前列。

    作者:奧迪會在S/RS產品系列中引入e-tron或g-tron技術嗎?如果有這樣的計劃,技術上的困難是什么?

    哈肯伯格:對于e-tron來說,它有潛力將高性能發動機與高性能電機相結合,這意味著e-tron車型可以朝著更運動的方向發展。事實上,沒有任何技術限制。例如,新能源汽車因為電池的原因增加了很多重量,但由于電池安裝在底盤上,重心很低,因此完全符合運動汽車在運動中的要求。在此基礎上,如果與高性能發動機和高性能電機相匹配,就有可能開發S和RS產品。

    讓我們再談談g-tron。我們目前使用的是1.4升TFSI發動機,功率為110千瓦。當然,我們可以在高性能汽車中使用天然氣技術,但這取決于用戶能否輕松加油。例如,在歐洲,德國有1000多個加油站,因此用戶在歐洲使用這項技術將非常方便。在中國,加油站目前尚未廣泛普及,因此普及難度相對較大。如果基礎設施建設允許,我們一定會向市場提供全面的驅動技術解決方案。

    在技術方面,我們已經具備了基本的架構和技術儲備。其中,在大眾汽車集團,我們將天然氣驅動技術應用到了賽車領域。例如,在歐洲舉行的Scirocco杯比賽使用天然氣作為燃料。因此,在運動車輛中采用g-tron技術是可能的。此外,我想補充一點,傳統燃氣汽車的氣瓶都是鋼制的,所以很重,而奧迪使用的是碳纖維復合材料,可以減輕80到100公斤的重量,這也為提高燃氣汽車的運動性鋪平了道路。

    作者:您認為消費者最關心的汽車技術是什么?未來汽車技術會有革命性的突破嗎?

    哈肯伯格:這個問題取決于你對未來的展望。在許多國家,用戶希望通過汽車讓他們的生活更加自由。對他們來說,汽車不僅是城市的一種交通工具,更重要的是,他們可以去任何他們想去的地方。因此,要做到這一點,新能源汽車至少需要有500至600公里的里程,用戶可以在休閑時間走得更遠,而不用擔心里程。基于目前的電池技術,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在內的e-tron技術是一種滿足市場需求的解決方案,因為用戶不必等待太長時間充電,也不必因為電池電量有限而無法回家。

    談到未來,例如十年后,隨著電池技術的不斷提高,汽車的性能將不斷提高。到那時,電動汽車的市場前景將非常好,但這是基于新一代電池技術的成熟發展。新一代電池技術不會很快到來,因為電池供應商在現有的電池技術上投入了大量資金,因此在短時間內更新電池技術是不現實的。就我個人而言,我估計推出下一代電池技術大約需要10年時間。

    此外,另一個面向未來的解決方案是氫燃料電池,它已經成熟,但嚴重依賴基礎設施。其中,氫氣的生產過程消耗大量能源,氫氣的壓縮、運輸和儲存也消耗大量能源。同時,車輛加氫需要專用的高壓設施。因此,小批量生產新能源汽車是沒有問題的,而它……

    s為大規模生產提供完整的基礎設施支持,我們還需要等待一段時間。

    作者:因為你剛才提到在北京有一個研發中心,中國的消費市場也是奧迪最大的市場,你會考慮因為中國消費者的需求而在設計和技術上做出任何改變嗎?你會增加在中國市場的投資嗎?你和你的合作伙伴會有更緊密的合作嗎?

    哈肯伯格:我們的目標是隨著市場的增長而增長,我們的增長應該超過市場的增長。我們希望在高端汽車領域做得更好,因此我們需要為中國市場提供更多、更豐富的產品,同時我們將與合作伙伴更緊密地合作。

    中國的市場在不斷增長,中國的汽車市場現在已經催生了更多不同的細分市場。我們將逐一分析這些新的細分市場是否具有高端汽車的特點,并根據這些市場的需求推出新的技術和產品。

    作者:您認為遠程通信技術在中國市場的前景如何?

    哈肯伯格:遠程通信技術不僅對中國市場非常重要,對整個世界也非常重要。這項技術將改善人與汽車之間、汽車與汽車之間以及基礎設施與汽車之間的信息傳輸。它還可以幫助用戶更順利地到達目的地,更方便地找到停車位,因此遠程信息通信技術可以讓用戶獲得更方便、安全和舒適的旅行體驗。在電信技術領域,我們每天都有針對不同應用的新想法,這些新想法將繼續引領市場的發展,這也是奧迪一直處于市場領先地位的原因之一。奧迪管理委員會成員、負責技術開發的哈肯伯格25日在接受獨家采訪時表示,純電動汽車前景光明,但目前市場容量不是很大。目前,該公司尚未考慮推出奧迪品牌純電動汽車。

    哈肯伯格

    作者:奧迪會推出純電動汽車嗎?今年會推出純電動車嗎?

    哈肯伯格:純電動汽車有很好的未來,但目前市場容量并不是很大。作為電動汽車本身,其未來的發展取決于電池的容量,因為目前的電池技術一次可以行駛200公里左右,這并不遙遠。電動汽車的發展將取決于下一代電池技術的改進,該技術可以使電動汽車每次充電至少行駛300公里。因此,我們目前沒有考慮推出奧迪品牌的純電動汽車。同時,大眾集團明年將推出大眾品牌電動汽車,因此大眾集團的用戶明年可以率先體驗純電動汽車。

    對于奧迪來說,我們將考慮在電池技術完善后推出奧迪品牌的電動汽車。目前,我們有一個更智能的解決方案,那就是插電式混合動力。該技術一經充電,城市純電里程可達50公里,混合動力模式總里程可達600公里。我們將讓用戶有選擇權,看看他們對新能源汽車有什么樣的需求,我們將積極向市場提供相應的產品。

    作者:您對目前在全球流行的特斯拉電動汽車有什么看法?

    哈肯伯格:目前,這款車主要使用商用電池。它的概念是在底盤上安裝大量的電池組,使其能夠一次行駛300公里。我們主要關注的是新能源汽車的動力系統。現在奧迪引入的技術是插電式混合動力。我們想知道市場是否首先接受這項技術。如果市場不接受,我們可以回到更傳統的技術模式。因此,我們不依賴于單一的技術發展趨勢,而是同時擁有多種解決方案。

    作者:奧迪在中國設立了一個研發中心。該中心的技術研發將朝哪個方向發展?

    哈肯伯格:在中國,從過去到現在,再到未來,奧迪一直在不斷引入為中國市場開發的新技術。目前,我們在中國有一個研發中心,負責電力系統和電子交通系統的技術開發,以及與供應商的一系列技術合作。我相信奧迪將不斷引進更多的新技術……

    中國市場,并最終惠及中國用戶。

    作者:你曾在大眾汽車集團擔任技術總監,你也讓藍色運動項目讓全世界都非常滿意。現在在奧迪,你會不會也更加關注奧迪新能源汽車技術的研發?

    哈肯伯格:我在大眾的時候,從事包括高爾夫電動汽車在內的新能源汽車的技術開發,并引入了插電式混合動力技術。在奧迪,我將把積累的知識和經驗轉移到一份新的工作中。

    具體而言,插電式混合動力技術將首次在奧迪A3上使用,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奧迪A3 e-tron。但我相信這只是一個開始,像這樣的新能源技術概念也將用于其他垂直發動機結構的奧迪車型。當談到未來的汽車時,我們應該在實現環保目標的同時提供動態駕駛體驗和更長的行駛里程。我們相信,在未來,汽車可以以更低的排放量適應不同的駕駛需求,讓用戶感到更舒適、更有趣,我們正在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作者:奧迪的下一代新能源產品,車身的輕量化將如何改變?

    哈肯伯格:關于車身的輕量化,我們強調的是在最合適的地方使用最合適的材料,以達到最佳效果。對于傳統車型來說,減輕重量是一件好事,因為輕量化對車輛加速和制動有明顯的優化作用。要想減輕新能源汽車的重量并不容易,需要綜合考慮許多因素。例如,制動能量回收是新能源汽車日常使用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回收的能量是由車身的重量決定的,因此車身的輕量化會對制動能量回收產生一定的影響。

    在奧迪的技術平臺中,我們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是我們的輕量化技術。目前,奧迪的許多車型都是由鋁部件制成的,還使用了高強度鋼和碳纖維復合材料。這些不同的輕質材料在適當的零件中使用時,可以大大提高車身的抗沖擊性。當然,這也是一項非常復雜的系統工程,在不同材料的生產和組裝中,我們必須考慮一系列問題。如連接、焊接工藝、溫度等。在輕量化方面,奧迪擁有非常先進的技術和經驗,我相信奧迪在這一領域將繼續走在行業的前列。

    作者:奧迪會在S/RS產品系列中引入e-tron或g-tron技術嗎?如果有這樣的計劃,技術上的困難是什么?

    哈肯伯格:對于e-tron來說,它有潛力將高性能發動機與高性能電機相結合,這意味著e-tron車型可以朝著更運動的方向發展。事實上,沒有任何技術限制。例如,新能源汽車因為電池的原因增加了很多重量,但由于電池安裝在底盤上,重心很低,因此完全符合運動汽車在運動中的要求。在此基礎上,如果與高性能發動機和高性能電機相匹配,就有可能開發S和RS產品。

    讓我們再談談g-tron。我們目前使用的是1.4升TFSI發動機,功率為110千瓦。當然,我們可以在高性能汽車中使用天然氣技術,但這取決于用戶能否輕松加油。例如,在歐洲,德國有1000多個加油站,因此用戶在歐洲使用這項技術將非常方便。在中國,加油站目前尚未廣泛普及,因此普及難度相對較大。如果基礎設施建設允許,我們一定會向市場提供全面的驅動技術解決方案。

    在技術方面,我們已經具備了基本的架構和技術儲備。其中,在大眾汽車集團,我們將天然氣驅動技術應用到了賽車領域。例如,在歐洲舉行的Scirocco杯比賽使用天然氣作為燃料。因此,在運動車輛中采用g-tron技術是可能的。此外,我想補充一點,傳統燃氣汽車的氣瓶都是鋼制的,所以很重,而奧迪使用的是碳纖維復合材料,可以減輕80到100公斤的重量,這也為提高燃氣汽車的運動性鋪平了道路。

    作者:你認為消費者最關心的汽車技術是什么……

    關于未來汽車技術會有革命性的突破嗎?

    哈肯伯格:這個問題取決于你對未來的展望。在許多國家,用戶希望通過汽車讓他們的生活更加自由。對他們來說,汽車不僅是城市的一種交通工具,更重要的是,他們可以去任何他們想去的地方。因此,要做到這一點,新能源汽車至少需要有500至600公里的里程,用戶可以在休閑時間走得更遠,而不用擔心里程。基于目前的電池技術,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在內的e-tron技術是一種滿足市場需求的解決方案,因為用戶不必等待太長時間充電,也不必因為電池電量有限而無法回家。

    談到未來,例如十年后,隨著電池技術的不斷提高,汽車的性能將不斷提高。到那時,電動汽車的市場前景將非常好,但這是基于新一代電池技術的成熟發展。新一代電池技術不會很快到來,因為電池供應商在現有的電池技術上投入了大量資金,因此在短時間內更新電池技術是不現實的。就我個人而言,我估計推出下一代電池技術大約需要10年時間。

    此外,另一個面向未來的解決方案是氫燃料電池,它已經成熟,但嚴重依賴基礎設施。其中,氫氣的生產過程消耗大量能源,氫氣的壓縮、運輸和儲存也消耗大量能源。同時,車輛加氫需要專用的高壓設施。因此,小批量生產新能源汽車是沒有問題的,而大規模生產需要完整的基礎設施支持,我們還需要等待一定的時間。

    作者:因為你剛才提到在北京有一個研發中心,中國的消費市場也是奧迪最大的市場,你會考慮因為中國消費者的需求而在設計和技術上做出任何改變嗎?你會增加在中國市場的投資嗎?你和你的合作伙伴會有更緊密的合作嗎?

    哈肯伯格:我們的目標是隨著市場的增長而增長,我們的增長應該超過市場的增長。我們希望在高端汽車領域做得更好,因此我們需要為中國市場提供更多、更豐富的產品,同時我們將與合作伙伴更緊密地合作。

    中國的市場在不斷增長,中國的汽車市場現在已經催生了更多不同的細分市場。我們將逐一分析這些新的細分市場是否具有高端汽車的特點,并根據這些市場的需求推出新的技術和產品。

    作者:您認為遠程通信技術在中國市場的前景如何?

    哈肯伯格:遠程通信技術不僅對中國市場非常重要,對整個世界也非常重要。這項技術將改善人與汽車之間、汽車與汽車之間以及基礎設施與汽車之間的信息傳輸。它還可以幫助用戶更順利地到達目的地,更方便地找到停車位,因此遠程信息通信技術可以讓用戶獲得更方便、安全和舒適的旅行體驗。在電信技術領域,我們每天都有針對不同應用的新想法,這些新想法將繼續引領市場的發展,這也是奧迪一直處于市場領先地位的原因之一。

    標簽:比亞迪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小型電動車在中國市場遭遇“成長的煩惱”

    2013中國長春國際汽車技術論壇持續發酵小型電動車的話題。與會專家表示,小型電動車正在中國市場遭遇”成長的煩惱”,很難長大。

    1900/1/1 0:00:00
    馬斯克“超回路”遇時速4000英里列車挑戰

    第一電動網編譯李媛媛特斯拉CEO馬斯克曾提出”超回路”Hyperloop的交通設想,稱這種交通工具速度比飛機還快,美國ET3公司正在開發的項目有望超越馬斯克的計劃。

    1900/1/1 0:00:00
    哈肯貝格:尚未考慮推出奧迪品牌純電動車

    奧迪公司管理董事會成員,負責技術開發的哈肯貝格UlrichHackenberg25日接受專訪時表示,純電動車有著很好的未來,但目前來說,市場容量不是很大。

    1900/1/1 0:00:00
    北京節能汽車補貼發放超兩億共售57萬輛

    北京市財政局近日公布了節能汽車補助資金情況,自去年11月至今年4月16升及以下排量的節能汽車推廣補貼共計2697億元。截至目前,本市汽車生產企業累計銷售節能汽車57萬輛。

    1900/1/1 0:00:00
    工信部: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產銷16381輛

    第一電動網作者王慰祖工信部裝備工業汽車處處長錢明華透露:”新能源汽車呈快速增長趨勢,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達16381輛。

    1900/1/1 0:00:00
    比亞迪欲聯手南網推廣電動汽車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26日拜訪南方電網公司,并與南方電網公司副總經理賀錫強就推動電動汽車發展等話題進行交流,希望與南方電網公司加強合作,共同推動電動汽車發展。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亚洲欧美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