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政策尚未確定,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已進入僵持期。
據《21世紀經濟導報》7月23日報道,7月11日至13日,浙江比亞迪經銷商陳建設在杭州國際新能源汽車工業展覽會外表示,“今年主辦方給我打了好幾次電話,最后給我錢讓我參加這個車展,但我仍然拒絕參加”。陳建設不想參加這次車展的重要原因是,杭州的電動汽車市場并沒有真正完全開放,“甚至倒退了”,他的機會越來越小。
這似乎與杭州市經濟委員會汽車工業處處長何秀林口中的“開放”這個關鍵詞背道而馳。
一直被譽為新能源汽車推廣最開放城市的杭州,為何會如此?
杭州過去比較開放,我們也賣了一些車。陳建設說,然而,杭州市政府自2013年以來已經發生了變化。
2012年底,杭州市政府發布計劃:2013年,計劃推廣3400輛新能源汽車,其中100輛為換電模式的公交車、300輛純電動出租車和3000輛租賃車輛。
“在年初的會議上,杭州市政府已經指定了所有的車型,所有的車輛都是浙江當地的車企,所以我們沒有機會。”陳建設說。
對此,何秀林向筆者解釋說,這是一個在特殊時期推出的計劃。“杭州仍然開放。”
特殊時期是指新能源汽車補貼的“空流期”。由于“十城千車”項目于2012年底關閉,下一步新能源汽車補貼的具體政策尚未公布。為了繼續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杭州市政府繼續采取“中央+地方”的補貼模式來推動相關工作,盡管目前中央補貼政策尚不明確。
中央補貼絕對沒有問題。補貼覆蓋期也將包括“空白期”,因為杭州市政府已經詢問了四部委的含義。一位杭州市政府官員告訴筆者。
補貼的制定是一個過程,其中也涉及中央預算。工業和信息化部的一位官員回答了作者關于補貼的問題。
當然,目前還不知道何時會推出補貼。
杭州變了?
杭州新能源車展非常冷清,參加的車企也非常少,大多是浙江本土企業,如眾泰、康迪、東風裕隆等。
“中國每年有30多個這樣的活動,我們通常會有選擇地參加。有些活動對我們影響不大。一位沒有參加展覽的電動汽車公司高管告訴本報作者。他的潛臺詞是,這種活動根本不會幫助他們獲得訂單。
如此冷清的局面可能會讓何秀林有些尷尬。他是當地第一個喊出“開放市場”口號的新能源汽車負責人。
何秀林曾告訴本報作者,“杭州不管什么車,只要能賣,有市場,都會補貼。”
2013年,杭州推廣新能源汽車的政策突然變得非常“地方保護主義”。
在年初的新聞發布會上,當杭州宣布2013年促銷3400輛汽車的促銷計劃時,訂單早已成為浙江車企的囊中之物。
向青年汽車訂購了100輛公交車,向眾泰訂購了300輛電動出租車,向康迪和吉利訂購了3000輛租賃電動汽車。
去年,我們與杭州當地的一家租賃公司簽訂了一份合同。最初,他們也想購買我們的車型,以擴大電動汽車租賃市場的業務,但后來由于缺乏補貼,合作被擱置。“江淮汽車的一位業務開發經理和陳建設有著同樣的困惑。
事實上,2013年杭州3400輛新能源汽車的推廣計劃仍有補貼支持。
“我們仍然采取‘中央+地方’的補貼模式,補貼資金比以前更雄厚。”何秀林告訴本報作者。
杭州正在等待新一輪國家新能源汽車試點政策的出臺,杭州現有的推廣方案和政策將于……
r引言。
面對外界對杭州新能源汽車不開放的指責,何秀林感到很委屈。
截至目前,在2563輛新能源汽車中,1095輛混合動力公交車均為外國汽車品牌,包括福田和中通。一些客車也來自其他地方。”“怎么說。
據何秀林介紹,截至2012年底,杭州已示范推廣節能新能源汽車2032輛。截至2013年4月底,這一數字已增至2563人,其中公共部門2250人,私營部門358人。
補貼政策未知
顯然,杭州之所以出臺推廣新能源汽車的專項計劃,就在于拖延已久的補貼政策。
“十城千車”補貼政策結束6個月,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進入“空期”。盡管國家決定將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再延長三年,但具體補貼方式已陷入“難產”。
此前,多家媒體報道稱,新能源公交車補貼新政策已于6月底出臺,但現在這樣的預期已經落空,有傳言稱相關政策將于7月出臺。
本報作者詢問了多位負責新能源汽車開發的地方政府官員和企業,尚未收到任何有關補貼的最新消息。
上述工信部官員也對此保持沉默,只是委婉地表示“補貼制定是一個涉及多部委的過程,也涉及中央預算”。
事實上,補貼的缺失已經導致像陳建設這樣的新能源汽車銷售商失去了一些訂單。
今年上半年,我們收到了一些新能源汽車的訂單,但我們一輛車都不敢賣。“陳建設抱怨說,目前的政策不明確,所以我們不可能冒險先支付補貼,因為補貼將占一輛新能源汽車價格的1/3到1/2。
他擔心在沒有明確補貼的情況下銷售的新能源汽車將得不到補貼。
上述工信部官員對此沒有給出明確回答,但反問:“他們不是在沒有補貼的情況下發展新能源汽車市場嗎?”
此外,此前業內人士對此前的補貼政策也有意見。也就是說,“中央+地方”的補貼模式是地方保護主義的原因之一,因此我們希望改變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模式。
“如果將補貼方式改為中央統一直接補貼,弱化中央與地方捆綁補貼,地方可能就沒有那么強的意愿進行地方保護。”陳建設說。
這可能更有利于打破地方保護主義的格局,但反過來又會增加中央政府的壓力。由于政策尚未確定,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已進入僵持期。
據《21世紀經濟導報》7月23日報道,7月11日至13日,浙江比亞迪經銷商陳建設在杭州國際新能源汽車工業展覽會外表示,“今年主辦方給我打了好幾次電話,最后給我錢讓我參加這個車展,但我仍然拒絕參加”。陳建設不想參加這次車展的重要原因是,杭州的電動汽車市場并沒有真正完全開放,“甚至倒退了”,他的機會越來越小。
這似乎與杭州市經濟委員會汽車工業處處長何秀林口中的“開放”這個關鍵詞背道而馳。
一直被譽為新能源汽車推廣最開放城市的杭州,為何會如此?
杭州過去比較開放,我們也賣了一些車。陳建設說,然而,杭州市政府自2013年以來已經發生了變化。
2012年底,杭州市政府發布計劃:2013年,計劃推廣3400輛新能源汽車,其中100輛為換電模式的公交車、300輛純電動出租車和3000輛租賃車輛。
“在年初的會議上,杭州市政府已經指定了所有的車型,所有的車輛都是浙江當地的車企,所以我們沒有機會。”陳建設說。
對此,何秀林向筆者解釋說,這是一個在特殊時期推出的計劃。“杭州仍然開放。”
特殊時期是指“emp……”……
由于“十城千車”項目將于2012年底關閉,下一步新能源汽車補貼的具體政策尚未公布。為了繼續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杭州市政府繼續采取“中央+地方”的政策“補貼模式促進相關工作,盡管目前中央補貼政策尚不明確。
中央補貼絕對沒有問題。補貼覆蓋期也將包括“空白期”,因為杭州市政府已經詢問了四部委的含義。一位杭州市政府官員告訴筆者。
補貼的制定是一個過程,其中也涉及中央預算。工業和信息化部的一位官員回答了作者關于補貼的問題。
當然,目前還不知道何時會推出補貼。
杭州變了?
杭州新能源車展非常冷清,參加的車企也非常少,大多是浙江本土企業,如眾泰、康迪、東風裕隆等。
“中國每年有30多個這樣的活動,我們通常會有選擇地參加。有些活動對我們影響不大。一位沒有參加展覽的電動汽車公司高管告訴本報作者。他的潛臺詞是,這種活動根本不會幫助他們獲得訂單。
如此冷清的局面可能會讓何秀林有些尷尬。他是當地第一個喊出“開放市場”口號的新能源汽車負責人。
何秀林曾告訴本報作者,“杭州不管什么車,只要能賣,有市場,都會補貼。”
2013年,杭州推廣新能源汽車的政策突然變得非常“地方保護主義”。
在年初的新聞發布會上,當杭州宣布2013年促銷3400輛汽車的促銷計劃時,訂單早已成為浙江車企的囊中之物。
向青年汽車訂購了100輛公交車,向眾泰訂購了300輛電動出租車,向康迪和吉利訂購了3000輛租賃電動汽車。
去年,我們與杭州當地的一家租賃公司簽訂了一份合同。最初,他們也想購買我們的車型,以擴大電動汽車租賃市場的業務,但后來由于缺乏補貼,合作被擱置。“江淮汽車的一位業務開發經理和陳建設有著同樣的困惑。
事實上,2013年杭州3400輛新能源汽車的推廣計劃仍有補貼支持。
“我們仍然采取‘中央+地方’的補貼模式,補貼資金比以前更雄厚。”何秀林告訴本報作者。
杭州正在等待新一輪國家新能源汽車試點政策的出臺,杭州現有的推廣方案和政策將在出臺后進行修訂。
面對外界對杭州新能源汽車不開放的指責,何秀林感到很委屈。
截至目前,在2563輛新能源汽車中,1095輛混合動力公交車均為外國汽車品牌,包括福田和中通。一些客車也來自其他地方。”“怎么說。
據何秀林介紹,截至2012年底,杭州已示范推廣節能新能源汽車2032輛。截至2013年4月底,這一數字已增至2563人,其中公共部門2250人,私營部門358人。
補貼政策未知
顯然,杭州之所以出臺推廣新能源汽車的專項計劃,就在于拖延已久的補貼政策。
“十城千車”補貼政策結束6個月,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進入“空期”。盡管國家決定將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再延長三年,但具體補貼方式已陷入“難產”。
此前,多家媒體報道稱,新能源公交車補貼新政策已于6月底出臺,但現在這樣的預期已經落空,有傳言稱相關政策將于7月出臺。
本報作者詢問了多位負責新能源汽車開發的地方政府官員和企業,尚未收到任何有關補貼的最新消息。
上述工業和信息化部官員也對此保持沉默,只是委婉地表示“補貼的制定是一個涉及許多小……的過程……
以及中央預算”。
事實上,補貼的缺失已經導致像陳建設這樣的新能源汽車銷售商失去了一些訂單。
今年上半年,我們收到了一些新能源汽車的訂單,但我們一輛車都不敢賣。“陳建設抱怨說,目前的政策不明確,所以我們不可能冒險先支付補貼,因為補貼將占一輛新能源汽車價格的1/3到1/2。
他擔心在沒有明確補貼的情況下銷售的新能源汽車將得不到補貼。
上述工信部官員對此沒有給出明確回答,但反問:“他們不是在沒有補貼的情況下發展新能源汽車市場嗎?”
此外,此前業內人士對此前的補貼政策也有意見。也就是說,“中央+地方”的補貼模式是地方保護主義的原因之一,因此我們希望改變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模式。
“如果將補貼方式改為中央統一直接補貼,弱化中央與地方捆綁補貼,地方可能就沒有那么強的意愿進行地方保護。”陳建設說。
這可能更有利于打破地方保護主義的格局,但反過來又會增加中央政府的壓力。
在汽車行業高速發展的今天,鋰離子電池在2013年上半年的發展中也表現良好。行業的各個領域都得到了長足的進步,汽車鋰離子電池將成為今后汽車動力能源中的重要部分。
1900/1/1 0:00:00特斯拉首席技術官近日表示,該公司正在試圖將汽車的充電時間縮減到前所未有的”510分鐘”。
1900/1/1 0:00:00繼淄博136路純電動公交之后,全國第二條電容電池純電動公交線139路,于2013年7月19日正式投入運營。
1900/1/1 0:00:00致力于改進混合動力和電動傳動系統的美國車橋制造國際控股有限公司AAM與觀致汽車有限公司近日新簽署了一份有關eAAM技術的動力傳動系統合同。
1900/1/1 0:00:00第一電動網(作者李媛媛)寶馬四處為其電動車上市做最后鋪墊,其中當然包括中國。6月18日,寶馬啟動了在中國的第二次也可能是最后一次電動汽車路測。
1900/1/1 0:00:00第一電動網見習作者杜俊儀混合動力飛機性能提升,可以支持的實際運載量和航程已經達到了商用飛機的要求。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