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筆者從江蘇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獲悉,《江蘇省2013年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行動計劃》已于2013年4月19日印發。內容如下:
為貫徹落實《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江蘇省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十二五”規劃》、《促進江蘇省新能源汽車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和《江蘇省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的指導意見》,加快我省新能源汽車技術和產品的研發、創新和產業化進程,促進新能源汽車的普及和應用,江蘇省制定2013年。
一是年度目標是以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為重點,加快新能源公交車、新能源專用車和新能源乘用車(轎車)的研發,力爭將20款新能源車型列入國家汽車產品公告和推薦車型目錄,總數超過85款。加強新能源汽車關鍵核心技術及配套零部件產品和系統的研發,加強配套能力建設,力爭支持全省40%以上的動力電池、電機、電控系統等核心零部件和系統組件。努力擴大產業規模,力爭全省新能源汽車及相關配套產業銷售收入增長26%以上。進一步擴大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試點城市范圍和車型范圍,推動純電動乘用車、純電動公交車和純電動專用車(郵政車、環衛車、電動工程車等)在租賃、公務、環衛等公共服務領域的應用,郵政服務和電力。南京、蘇州、南通等首批試點城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取得重大突破,已運營200輛新能源汽車。擴大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試點城市范圍,鹽城、揚州等試點城市力爭各運營100輛新能源汽車。
第二,工作重點(1)加快關鍵核心技術的研發。加強對重點企業的支持,提高重點企業新能源汽車技術和關鍵零部件技術的研發水平。蘇州金龍、濰柴亞星、江蘇長龍、江蘇奧新、南京金龍等重點車企開展新能源汽車整車匹配技術、電控技術、輕量化車身技術、超級電容快充和無線充電技術的研發創新;江蘇春蘭等企業加快推進動力電池技術突破;常州宇成富通等企業加快電機技術突破;南京華視等企業加快電子控制系統技術突破,南京奧特佳等企業加快配套電器研發。(2) 促進產業集聚集約發展。聚焦重點骨干企業,延伸產業鏈,增強關鍵零部件配套能力,引導產業集聚集約發展,提升特色產業基地規模水平。以南汽集團、東風悅達起亞、江蘇奧信、揚州五環龍、江蘇春蘭等企業為重點,重點推進新能源乘用車、高端輕型商用車、專用車、動力電池等配套零部件產業化;
以南京金龍、濰柴亞星、江蘇陸上方舟為重點,重點推進新能源公交車及配套零部件產業化。(三)搭建研發、測試平臺。支持南京汽車研究院、江蘇大學等高校以及江蘇省汽車產品質量監督檢測院等有資質的研究院和行業重點企業建設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實驗室和認證檢測平臺。(四)擴大示范適用范圍。擴大我省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試點城市范圍,將鹽城、揚州等有條件、有意愿的城市納入我省第二批試點城市新能源汽車宣傳應用試點城市的范圍。第三,工作措施(1)加強組織協調。履行省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協調小組辦公室職能,與省有關部門共同推動指導試點城市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應用,確保完成年度目標。通過推廣應用,促進行業加速發展。發揮省汽車產業協會和省新能源汽車產業聯盟作用,推動全省相關企業加強合作協同研究,推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加強配套同步發展。(二)實施激勵措施的推廣和應用。根據省政府《指導意見》要求,參照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相關規定和補貼標準,確定不同類型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對2012年推廣應用的新能源汽車給予財政補貼。積極爭取將新能源專用車和混合動力公交車納入推廣應用補貼范圍。積極向國家和省有關部門推薦新能源汽車重點項目,爭取財政專項政策支持。(3) 加強動態跟蹤。建立重點企業調查聯系制度,定期報送相關信息。加強重點項目的動態跟蹤和服務(見附件),協調解決項目推進中的問題。加強對產業發展的調查,協調產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四)組織技術交流和產品推廣。及時舉辦新能源汽車技術交流和研討會,促進企業間合作。舉辦展覽會,推廣新能源汽車新產品、新技術,向社會特別是公共服務領域推廣展示我省新能源汽車產品,擴大新能源汽車的影響力和應用范圍。
2013年重點跟蹤服務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項目
1.南京金龍12米純電動城市客車項目和12米混合動力城市客車項目;
2.江蘇長龍節能與新能源客車項目;
3、常州宇成富通電動汽車驅動電機及控制系統項目;
4.江蘇春蘭清潔能源研究院新能源汽車動力鋰離子電池及其管理系統項目;
5.蘇州金龍新能源客車研發及重大產業化項目。
6.濰柴亞星超級電容器純電動城市客車研發及產業化項目;
10米和12米插電式混合動力城市公交車。4月25日,筆者從江蘇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獲悉,《江蘇省2013年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行動計劃》已于2013年4月19日印發。內容如下:
為貫徹落實《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江蘇省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十二五”規劃》、《促進江蘇省新能源汽車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和《江蘇省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的指導意見》,加快我省新能源汽車技術和產品的研發、創新和產業化進程,促進新能源汽車的普及和應用,江蘇省制定2013年。
一是年度目標是以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為重點,加快新能源公交車、新能源專用車和新能源乘用車(轎車)的研發,力爭將20款新能源車型列入國家汽車產品公告和推薦車型目錄,總數超過85款。加強新能源汽車關鍵核心技術及配套零部件產品和系統的研發,加強配套能力建設,力爭支持全省40%以上的動力電池、電機、電控系統等核心零部件和系統組件。努力擴大產業規模,力爭全省新能源汽車及相關配套產業銷售收入增長26%以上。進一步擴大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試點城市范圍和車型范圍,推動純電動乘用車、純電動公交車和純電動專用車(郵政車、環衛車、電動工程車等)在租賃、公務、環衛等公共服務領域的應用,郵政服務和電力。南京、蘇州、南通等首批試點城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取得重大突破,已運營200輛新能源汽車。擴大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試點城市范圍,鹽城、揚州等試點城市力爭各運營100輛新能源汽車。
第二,工作重點(1)加快關鍵核心技術的研發。加強對重點企業的支持,提高重點企業新能源汽車技術和關鍵零部件技術的研發水平。蘇州金龍、濰柴亞星、江蘇長龍、江蘇奧新、南京金龍等重點車企開展新能源汽車整車匹配技術、電控技術、輕量化車身技術、超級電容快充和無線充電技術的研發創新;江蘇春蘭等企業加快推進動力電池技術突破;常州宇成富通等企業加快電機技術突破;南京華視等企業加快電子控制系統技術突破,南京奧特佳等企業加快配套電器研發。(2) 促進產業集聚集約發展。聚焦重點骨干企業,延伸產業鏈,增強關鍵零部件配套能力,引導產業集聚集約發展,提升特色產業基地規模水平。以南汽集團、東風悅達起亞、江蘇奧信、揚州五環龍、江蘇春蘭等企業為重點,重點推進新能源乘用車、高端輕型商用車、專用車、動力電池等配套零部件產業化;
以南京金龍、濰柴亞星、江蘇陸上方舟為重點,重點推進新能源公交車及配套零部件產業化。(三)搭建研發、測試平臺。支持南京汽車研究院、江蘇大學等高校以及江蘇省汽車產品質量監督檢測院等有資質的研究院和行業重點企業建設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實驗室和認證檢測平臺。(四)擴大示范適用范圍。擴大我省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試點城市范圍,將鹽城、揚州等有條件、有意愿的城市納入我省第二批試點城市新能源汽車宣傳應用試點城市的范圍。第三,工作措施(1)加強組織協調。履行省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協調小組辦公室職能,與省有關部門共同推動指導試點城市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應用,確保完成年度目標。通過推廣應用,促進行業加速發展。發揮省汽車產業協會和省新能源汽車產業聯盟作用,推動全省相關企業加強合作協同研究,推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加強配套同步發展。(二)實施激勵措施的推廣和應用。根據省政府《指導意見》要求,參照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相關規定和補貼標準,確定不同類型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對2012年推廣應用的新能源汽車給予財政補貼。積極爭取將新能源專用車和混合動力公交車納入推廣應用補貼范圍。積極向國家和省有關部門推薦新能源汽車重點項目,爭取財政專項政策支持。(3) 加強動態跟蹤。建立重點企業調查聯系制度,定期報送相關信息。加強重點項目的動態跟蹤和服務(見附件),協調解決項目推進中的問題。加強對產業發展的調查,協調產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四)組織技術交流和產品推廣。及時舉辦新能源汽車技術交流和研討會,促進企業間合作。舉辦展覽會,推廣新能源汽車新產品、新技術,向社會特別是公共服務領域推廣展示我省新能源汽車產品,擴大新能源汽車的影響力和應用范圍。
2013年重點跟蹤服務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項目
1.南京金龍12米純電動城市客車項目和12米混合動力城市客車項目;
2.江蘇長龍節能與新能源客車項目;
3、常州宇成富通電動汽車驅動電機及控制系統項目;
4.江蘇春蘭清潔能源研究院新能源汽車動力鋰離子電池及其管理系統項目;
5.蘇州金龍新能源客車研發及重大產業化項目。
6.濰柴亞星超級電容器純電動城市客車研發及產業化項目;10米和12米插電式混合動力城市公交車。
2012年是房安出租汽車公司純電動出租汽車運營工作的起步之年,作為我區交通運輸企業,公司高度重視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認真貫徹落實上級領導部門下發的關于交通安全的文件精神,狠抓安全管理,
1900/1/1 0:00:004月24日下午,德國北威州投資促進署、德國亞琛經濟促進局聯合武漢貿促會、湖北省機械行業聯合會舉行”中德電動汽車能源和技術發展交流會”,分析電動汽車行業在德國北威州的發展前景與投資機遇。
1900/1/1 0:00:00第一電動網作者王慰祖德國大眾汽車明確表示,2015年前將在中國的合資公司中投入98億歐元,其中三分之二約65億歐元將用于更加節能環保的技術。
1900/1/1 0:00:00在各大汽車廠商爭相投放新能源汽車產品的同時,國際知名調查機構JD
1900/1/1 0:00:00A123更名B456了。
1900/1/1 0:00:00在2013年第15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上,有91輛新能源展車集中亮相,其中本土車企的產品35輛。幾乎每個車企都推出了新能源汽車,生怕被人誤解為”沒有實力”。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