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稀土產業一般包括上游開采、中游冶煉分離、功能材料生產和下游應用。中國稀土學會副秘書長張安文建議,稀土產業中上游應加強整合,采礦和冶煉應分離和強化,以形成大型企業的主導地位。要重視下游自由化,培育小巨人企業,細分市場,重視配套材料的技術整合。
集成正在進行
商務部研究院專家梅新宇認為,布局的首要任務是加緊幾年前開始的資源整合:“這是加強對稀土市場控制的關鍵,因為中國稀土行業的問題是由于出口集中度低導致化肥和水的外流。”
目前,中國北方稀土集中在礦區,形成了獨特的包頭鋼鐵模式。
對于集整點和難點于一身的南方,目前我們可以看到,以中央企業和地方國有企業為主體的路線圖正在鋪開,今年6月30日,中央企業與地方國有企業爭奪礦權的競爭將更加激烈。
梅新宇表示,通過中央企業整合資源,地方政府可能會在經濟利益上遭受損失。
在現行財稅制度下,不同于原來地方企業的利潤和稅收都歸地方政府所有,跨地區經營的外國投資者繳納的資源稅稅率多年來一直較低。
此外,大型企業集團客觀上需要整個集團內部統一規劃、統一營業收入和統一稅收支出,以實現企業收入的最大化。因此,賬面利潤往往通過轉讓定價的方式集中在總部,這大大降低了資源開發或生產區分享的所得稅等收入份額,盡管由于大型企業集團強大的市場控制能力,絕對收入往往會增加。
在這種情況下,發生矛盾是完全正常的。
地方政府擔心的是,如果這筆賬面利潤和隨后的稅收轉移有相當一部分落入大企業總部,將加劇地區之間的發展差距,違反公平原則。
但是,整合上游資源、領先大型企業集團的情況圖非常清晰。
在此前提下,梅新宇建議政府對財稅制度做出更合理的安排,使資源開發區能夠分享合理的利潤份額,實現跨區域大型企業集團與資源開發生產區的雙贏。此外,他還建議,在整合國內資源的基礎上,將觸角進一步延伸到海外。"
在中國限制稀土出口后,世界上有200多個稀土項目正在計劃或開發中。中國的稀土資源儲量不到世界總儲量的40%。如果我們只滿足于整合國內資源而忽視海外資源,中國對稀土行業的控制將不會持續太久。此外,如果我們不能整合海外資源,中國提高稀土產業價格和增加收入的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將是幫助其他國家上游稀土產業恢復活力的婚紗。”梅新宇說。
當稀土資源火熱時,許多東道國將不愿意將其移交給其他國家,中國在整合海外稀土方面也將面臨困難。在這種情況下,對于不愿意接受中國資本參與稀土資源開發的東道國,梅新余認為,中國在加強對中游稀土分離提純的控制方面比其他國家具有優勢。
待開發的下游應用程序
稀土本身的產值較低,只有500-600億元,但下游高科技產品離不開它,它可以提振數萬億的新產值。稀土產業的前景在于產業鏈的應用和延伸。中國稀土產業上游強,下游好……
dstream,可以打80分,而下游應用相對較差,通過還是失敗值得討論。”張安文說。
張安文表示,目前國內稀土產業中上游存在過剩,下游高端產品不足。具有高科技含量和一定難度的基本設備無法制造,它們依賴外國進口。“冶煉和分離的過剩至少有50%,功能材料也有過剩。沒有什么不超過永磁材料、發光和儲氫的需求。有過剩,如何穩定價格并獲得良好利潤?”
“中國的組裝能力很強,整機能力也有所提高,但從稀土材料到基礎零部件的轉變仍然很弱。基礎零部件要跟上,這樣中國才能成為制造國,而不是組裝國。”張安文說。
目前,中國需要進口傳感器、探針、硬盤和芯片等重要零部件。此外,中國可以批量生產稀土永磁體、催化、儲氫、發光和拋光材料,但在指標的穩定性和一致性以及批次差異方面與國外品牌仍有差距。
在下游應用開發方面,張安文強調“配套材料的技術集成”:“如果沒有其他材料和技術的合作,稀土就無法發揮作用。”
電池需要稀土作為負極材料,但也需要正極材料、外殼、測試設備、設備、加工和電鍍技術。在風力發電中,稀土永磁材料被用作電機磁體,但在這一系統工程中,電機設計、控制模式、電源協調、電線、主軸、轉子等材料也是必不可少的。
“不能只強調稀土,稀土不是一種很特殊的元素,有些資源比稀土更珍貴,使用壽命比稀土短。”張安文說,“高科技產業和國防工業需要的不僅是稀土元素,還有銦、鎵、鍺、鎢、鉬、鉈、鋰、鈹、鋨、銥、,鉑、銠和鈀。集成電路的生產離不開銦、鎵和鍺。高科技材料應該得到許多重要的有色金屬和稀有金屬的支持,中國的一些金屬必須進口。"
他指出,我們不應該只關注稀土元素,所有的礦產資源和有色金屬和稀有金屬品種都應該受到重視和保護。
(編輯/董海榮)中國稀土行業一般包括上游開采、中游冶煉分離、功能材料生產和下游應用。中國稀土學會副秘書長張安文建議,稀土產業中上游應加強整合,采礦和冶煉應分離和強化,以形成大型企業的主導地位。要重視下游自由化,培育小巨人企業,細分市場,重視配套材料的技術整合。
集成正在進行
商務部研究院專家梅新宇認為,布局的首要任務是加緊幾年前開始的資源整合:“這是加強對稀土市場控制的關鍵,因為中國稀土行業的問題是由于出口集中度低導致化肥和水的外流。”
目前,中國北方稀土集中在礦區,形成了獨特的包頭鋼鐵模式。
對于集整點和難點于一身的南方,目前我們可以看到,以中央企業和地方國有企業為主體的路線圖正在鋪開,今年6月30日,中央企業與地方國有企業爭奪礦權的競爭將更加激烈。
梅新宇表示,通過中央企業整合資源,地方政府可能會在經濟利益上遭受損失。
在現行財稅制度下,不同于原來地方企業的利潤和稅收都歸地方政府所有,跨地區經營的外國投資者繳納的資源稅稅率多年來一直較低。
此外,大……
企業集團客觀上需要整個集團內部統一規劃、統一營業收入和統一稅收支出,以實現企業收入的最大化。因此,賬面利潤往往通過轉讓定價的方式集中在總部,這大大降低了資源開發或生產區分享的所得稅等收入份額,盡管由于大型企業集團強大的市場控制能力,絕對收入往往會增加。
在這種情況下,發生矛盾是完全正常的。
地方政府擔心的是,如果這筆賬面利潤和隨后的稅收轉移有相當一部分落入大企業總部,將加劇地區之間的發展差距,違反公平原則。
但是,整合上游資源、領先大型企業集團的情況圖非常清晰。
在此前提下,梅新宇建議政府對財稅制度做出更合理的安排,使資源開發區能夠分享合理的利潤份額,實現跨區域大型企業集團與資源開發生產區的雙贏。此外,他還建議,在整合國內資源的基礎上,將觸角進一步延伸到海外。"
在中國限制稀土出口后,世界上有200多個稀土項目正在計劃或開發中。中國的稀土資源儲量不到世界總儲量的40%。如果我們只滿足于整合國內資源而忽視海外資源,中國對稀土行業的控制將不會持續太久。此外,如果我們不能整合海外資源,中國提高稀土產業價格和增加收入的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將是幫助其他國家上游稀土產業恢復活力的婚紗。”梅新宇說。
當稀土資源火熱時,許多東道國將不愿意將其移交給其他國家,中國在整合海外稀土方面也將面臨困難。在這種情況下,對于不愿意接受中國資本參與稀土資源開發的東道國,梅新余認為,中國在加強對中游稀土分離提純的控制方面比其他國家具有優勢。
待開發的下游應用程序
稀土本身的產值較低,只有500-600億元,但下游高科技產品離不開它,它可以提振數萬億的新產值。稀土產業的前景在于產業鏈的應用和延伸。中國稀土產業上游強中游好,可以打80分,而下游應用相對較差,通過與否值得商榷。”張安文說。
張安文表示,目前國內稀土產業中上游存在過剩,下游高端產品不足。具有高科技含量和一定難度的基本設備無法制造,它們依賴外國進口。“冶煉和分離的過剩至少有50%,功能材料也有過剩。沒有什么不超過永磁材料、發光和儲氫的需求。有過剩,如何穩定價格并獲得良好利潤?”
“中國的組裝能力很強,整機能力也有所提高,但從稀土材料到基礎零部件的轉變仍然很弱。基礎零部件要跟上,這樣中國才能成為制造國,而不是組裝國。”張安文說。
目前,中國需要進口傳感器、探針、硬盤和芯片等重要零部件。此外,中國可以批量生產稀土永磁體、催化、儲氫、發光和拋光材料,但在指標的穩定性和一致性以及批次差異方面與國外品牌仍有差距。
在下游應用開發方面,張安文強調“配套材料的技術集成”:“如果沒有其他材料和技術的合作,稀土就無法發揮作用。”
電池需要稀土作為負極材料,但也需要正極材料、外殼、測試設備、設備、加工和電鍍技術。在風力發電中,稀土永磁材料被用作電機磁體,但在該系統工程中,電機設計、控制模式、功率……
供應協調、電線、主軸、轉子和其他材料也是必不可少的。
“不能只強調稀土,稀土不是一種很特殊的元素,有些資源比稀土更珍貴,使用壽命比稀土短。”張安文說,“高科技產業和國防工業需要的不僅是稀土元素,還有銦、鎵、鍺、鎢、鉬、鉈、鋰、鈹、鋨、銥、,鉑、銠和鈀。集成電路的生產離不開銦、鎵和鍺。高科技材料應該得到許多重要的有色金屬和稀有金屬的支持,中國的一些金屬必須進口。"
他指出,我們不應該只關注稀土元素,所有的礦產資源和有色金屬和稀有金屬品種都應該受到重視和保護。
(編輯/董海榮)
標簽:
近一段時間,針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利好政策密集出臺。2012年2月,工信部披露的公務用車選用車型目錄公示稿有兩大亮點,一是自主品牌產品成為了”主角”,二是五款新能源汽車進入了選用車型目錄。
1900/1/1 0:00:00鋰電池供應商A123系統公司日前宣布,
1900/1/1 0:00:003月19日,作者從泰安市公交公司獲悉,2012年公交公司將新購置100輛LNG公交車,規劃建設東部公交站、西部公交樞紐建設項目和高新區公交客運集散中心項目,還將新開和調整6到8條公交線路。
1900/1/1 0:00:00近日,濱州市民唐先生向作者反映,他兩年前買了一輛電動汽車,每次經過黃河大橋收費站時,都要交10元錢的過橋費,”我這是電動的汽車,又不是機動車,為什么還要收費呢”對于唐先生的這種情況,
1900/1/1 0:00:00這個與中國汽車制造商合作的首個電動車項目標志著大陸集團在華業務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1900/1/1 0:00:00作者日前獲悉,重慶首個電動汽車充電停車庫,即將在英利IFC投入使用。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