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2012年第4期
近年來,中國著名的紡織機械恒天立即進軍汽車行業,涉足新材料,發展文化產業。在技術、資本和制度的框架下,他們將創新滲透到每一個細胞,一種非常規的轉型升級模式由此誕生。
文字|作者于志梅
順序
七次參觀茅屋
時間過得很快,現在已經是早春了。他說,新橋對祥符的訪問有六次失敗,他想再去一次。還有人勸他:“你去拜祭了六次,太過分了。雖然相互幸福的想法是眾所周知的,但它太老了,不實用。匡齊住在冰城,已經衰落了六次。你為什么被斯里蘭卡人民弄糊涂了?”新橋說:“否則,我會得到一位偉大的圣人,我是真誠的,不會辜負我的期望!”!
“然后,在數千英里之外,很高興。
新橋相互致敬,并說:“橋名雖謙,望王先生不棄卑鄙,出來幫忙。”項福七次想辭職,說:“多虧了你的好意,我太老了,不能見世面,我的孩子不應該被命令。”。新橋再次祭拜孔子:“如果你出去,你會盡力照顧它。”它的真誠,可以感受到天堂。看到向父的意圖是真誠的,他說:“你們不放棄對方,但你們愿意盡自己最大的努力。”。"
這是發生在中國恒天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恒天”和“恒天”)子公司恒天95重工有限公司的“三游小屋”故事的現代版。與古代相比,恒天九五總經理李新橋“七顧茅廬”的故事更糟糕。
張祥福現年70多歲,是中國工程機械技術領域的著名專家。退休后,他在哈爾濱退休了。為了匯聚人才,李新橋千里迢迢從長沙來到哈爾濱,先后六次拜訪張老。每次他都被婉言謝絕,但李新橋從未氣餒。最后,當我第七次來到門口時,我摸了摸張老。那是元宵節的第二天,張老立即決定出去參加恒天“九五”計劃。張老的加入為恒天在“九五”期間開發長螺旋鉆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里,該公司的長螺旋鉆機的市場份額一直是全國第一。
“七訪茅屋”的故事是中國恒天引進人才的一個縮影,也是中國恒天不斷創新的真實寫照。正是這種自上而下、內化于心的創新思維,將中國恒天帶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幾年后,中國著名的紡織機械恒天立即進軍汽車行業,涉足新材料,發展文化產業。這些被他人視為“無所作為”的行為,給中國恒天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恒天進軍汽車領域,從敢于與汽車老板搶占市場份額,到汽車央企愿意與其進行戰略合作。恒天已將其在汽車領域的業務份額從零增加到整個集團業務的三分之一;恒天成功涉足新型纖維材料業務,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并實現產業化;
恒天仍在努力打造文化創意產業,投資建立了中國第一個時尚創意產業園,受到了全世界的關注。恒天的總資產從2008年的182億元增加到目前的420億元。
恒天原是傳統紡織機械的主營業務,現已形成機械、紡織、房地產、投資三大主業,構建了紡織裝備、卡車、紡織貿易、新型纖維材料、房地產和投資六大業務單元的戰略布局。新興的文化創意產業給產業帶來了更多的思考和想象。
第一次:戰略轉型
站在北京最繁華的商業區,站在國際貿易中心大廈25樓,向外望去,窗外高樓大廈林立,樓下車水馬龍。中國恒天董事長兼黨委書記杰森經常調侃說,只有站得高,他才能看得遠。自從他接管中國恒天以來,他經常站在窗口思考:恒天是誰,靠什么生活?恒天能否只做單一的紡織機械業務來抵御常規和常規的行業風險?恒天在中國紡織機械行業占有三分之三的份額。恒天是敢于站在最前沿,始終做行業的領導者,還是隨波逐流,被合并甚至退出央企的舞臺?
思維變化
在許多中央企業的負責人中,杰森是年輕一代。也許正因為如此,他和他們的領導成員敢于思考、敢于行動、敢于斗爭。杰森自己的特殊經歷也給這個團隊帶來了許多新的想法。
2005年,這是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國資委)在全球范圍內開展央企高管招聘的第三年。國資委首次拿出兩個全職職位進行公開招聘,其中一個是華遠集團。彼時,負債率高、資金鏈緊張的華遠,面臨著被重組的窘境,早已呈現出“來勢洶洶,陰影在前”的尷尬場面。在全球招聘中,時任中國恒天集團副總經理、擁有EMBA教育經驗、北京大學經濟學博士的Jason向國資委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經過五關六將,他成為了肩負特殊使命的華遠集團總裁。當被命令陷入困境,被命令陷入危險時,盡管有一顆扭轉局勢的心,但只有一個人是無能為力的。華遠被分成了“碎片”。
杰森完成了華遠的歷史使命,結束了他擔任華遠集團總裁兩年多的職業生涯。2008年1月,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調回杰森擔任中國恒天集團副董事長。8月,Jason升任中國恒天集團董事長。在這一點上,媒體稱這次轉會是杰森“人生經歷中的完美轉世”。
花園的危機給杰森帶來了巨大的震動,也給杰森帶來更多的思考。他認為,華遠轉型失敗的本質是用傳統產業的資金來支持新產業的轉型,而其傳統產業的實力不強,只能依靠債務來實現轉型。因此,一旦銀行信貸政策調整,企業的問題就會立即出現。
回到杰森,我開始思考更多的問題。作為唯一一家主要經營紡織設備的中央企業,恒天于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中誕生,由中國紡織機械(集團)有限公司有限公司、中國紡織機械與技術進出口公司、中國化纖公司和中國絲綢工業總公司共同成立。Jason很清楚,要控制這樣一家“先有兒子,后有老子”的央企要困難得多。
企業的歷史淵源決定了恒天過去的主要業務定位是紡織設備、紡織服裝、紡織原料和貿易。在恒天三大傳統產業中,核心紡織設備占70%~80%。一旦遇到紡織行業低谷等周期性波動,將對恒天的生存和發展造成巨大風險。如何在紡織領域找到出路,化解t的周期性波動帶來的影響和風險……
行業對恒天生存和發展的影響是恒天領導和員工多年來面臨的考驗。因此,過去恒天也想“發展紡織機械,超越紡織機械”,之前也曾探索過農業和辦公自動化機械,但都沒有達到預期效果。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新的使命隨之而來,恒天從戰略到業務層面的轉型迫在眉睫。Jason結合恒天過去的發展經驗和對新領域的戰略思考,果斷決策,開始在結構調整和產業整合方面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2008年8月,杰森正式執掌中國恒天,開啟了杰森時代的恒天轉型之路。此后,中國恒天和董事長張杰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媒體和公眾的視野中。
水平擴展
當杰森提出恒天進軍汽車領域時,市場幾乎一片嘩然,業界甚至恒天都對杰森的策略感到困惑。一方面,在幾家汽車央企面前,恒天已經轉型為他人的成熟市場,又能與他人對抗什么?另一方面,盡管恒天的技術水平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但它最初是由十幾家國有企業拼湊而成的,內部競爭并不激烈。恒天在這場所謂的重大轉型中,如何把握和控制風險?
顯然,杰森對恒天的轉型有著清晰的思路和戰略方向。
他認為,一家公司再好,也很難像通用汽車一樣,依靠單一業務來規避行業周期性波動帶來的風險。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需要擴張,中央企業也是如此。諾基亞通過紙張業務發了財;格蘭仕從紡織品生產起家;
另一方面,豐田是從紡織機向汽車轉型的成功代表。企業的發展是企業家在不同時期對資源的優化配置。因此,許多優秀的企業已經遠離了銀行。關鍵是要看企業家整合資源的能力,并使用新的方法進行實踐。對于商業領袖來說,最重要的是選擇,不同的領袖有不同的選擇和判斷。
但事實上,中國恒天的這一轉變不僅是歷史的巧合,也是現實的發展需要。
2008年4月,已接任恒天集團副董事長的Jason參與了華遠的相關重組,并發揮了其有效資源。在國資委的支持下,恒天以市場化的方式接受了華源科馬。當時,華遠科馬是一個以汽車發動機為主要業務的技術密集型行業。對于正面臨戰略轉型的恒天來說,這是一次難得的業務調整機會。按照規定程序,恒天向國資委申請增加汽車主營業務。科馬整合后,其業務量約占恒天的30%。
起初,在外行看來,恒天轉型為汽車屬于無關緊要的盲目多元化,但事實并非如此。
紡織機械是恒天的核心業務,發展好紡織機械是其首要任務,也是恒天對國家和行業的責任。在發展紡織機械的同時,我們應該實現業務結構的調整。從邏輯上講,紡織機械和汽車屬于大型機械行業,屬于橫向擴張。
“此外,國際上有很多制造汽車的紡織機,比如豐田。現在大家都知道他制造汽車,但他一開始是紡紗機,現在豐田織機也很有名。很久以前,主要領導都有這種多元化戰略意識。恒天重工部副總經理邢國龍說。
因此,業務整合的偶然性、現實發展的需要,以及豐田這樣的先例,促成了恒天的第一次戰略轉型。
以汽車發動機為載體,經過幾年的發展,恒天的卡車業務已經延伸到卡車、發動機、工程機械、通用機械等多個業務板塊。
縱向延伸
在恒天總部的接待室外,停放著一輛鮮紅色的自行車總能吸引參觀者的注意。每當外國客人來訪時,恒天人總是自豪地把他們介紹給客人。在2012年的恒天春晚上,這輛色彩鮮艷、線條流暢、裝置輕盈的自行車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這就是橫田新材料領域剛剛下線的公路賽車,也是此次聯歡會上最令人驚喜的獎品。
這款由碳纖維材料制成的公路賽車是恒天進入新材料領域的重要科研成果。中國恒天新材料事業部高級副總經理凌玲參與了該項目。最近,他們剛剛開發出第二代產品。新一代公路賽車的造型結構更加人性化,涂裝顏色也更加美觀,這讓凌先生感到非常欣慰。
如果說恒天涉足汽車領域被稱為大型機械行業的橫向擴張,那么恒天近年來在新型纖維材料領域的重點擴張可以被稱為產業鏈的縱向延伸。這是恒天戰略轉型的另一大發展方向。
機會總是留給那些有準備的人。隨著保定天鵝(000687,共享吧)有限公司的加入,恒天再次抓住轉型機遇。
2009年,在恒天總部的一次董事會會議上,決策者提出了加快產業轉型和企業國際化部署的戰略目標。其中一個想法是希望新型纖維材料成為恒天的另一個主導業務。2009年,恒天集團通過股權轉讓重組保定天鵝集團有限公司(現更名為恒天纖維集團有限公司)。該企業在粘膠長絲市場具有良好的品牌優勢。恒天大大提高了新型粘膠纖維的業務規模……
積極推進Lyocell和Model纖維項目建設。同時,恒天利用自身在化纖設備研發方面的優勢,進軍碳纖維領域。通過成立中恒新材料公司,我們在沈陽康平投資建設了碳纖維項目。目前,康平碳纖維項目已完成工藝調試,初步形成500噸碳纖維的生產能力。
紡織機械的下游是紡織,屬于產業鏈的垂直延伸。但恒天不生產普通紡織品,而是生產纖維素、碳纖維、粘膠纖維等新材料,這也是國家扶持的產業。因此,恒天非常關注新材料的投資。2010年,根據集團部署,恒天成立新材料事業部,開發高性能、新環保、可再生、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大的新一代纖維。除了保定天鵝和恒天纖維集團外,其子公司還包括專門從事工業紡織品的中國紡織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和專門從事碳纖維和復合材料的沈陽中恒新材料有限公司。
第二次:技術創新
在2010年底的中央企業負責人會議上,新任國資委主任王勇提出了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一流企業的目標。事實上,這就是杰森一直在思考和實踐的問題。什么是一流的企業?如何打造中央企業的國際競爭力?Jason已經在這個行業工作了28年,他知道制造業的核心是技術創新。只有依靠技術創新,才能為中央企業建設國際競爭力鋪平道路。因此,從一開始,Jason就對恒天的技術創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恒天的轉型之路,依托的是技術創新這一重要法寶。
不要走尋常路
恒天不追求最大規模,而是追求細分市場的技術領先。“這是Jason經常說的一句話。這個想法貫穿始終。然而,無論是在汽車領域還是在新材料領域,恒天都是后起之秀。外界認為,沒有技術,沒有經驗,也沒有市場。恒天為什么要迎頭趕上?
邢國龍說:“作為后來者,與國內外巨頭相比,我們都是小弟,他們的資源、經驗、能力和技術都比我們強。如果我們從頭開始開發這些技術,將需要大量的時間、人力、物力和財力。換句話說,如果我們仍然遵循領先企業的發展模式和思維,那就是我們很難在這個領域有所作為。因此,我們應該走一條有自己發展特點的道路,其中之一就是與擁有世界頂尖技術的跨國企業合作,借助實力謀求共同發展。國有企業,2012年第4期
近年來,中國著名的紡織機械恒天立即進軍汽車行業,涉足新材料,發展文化產業。在技術、資本和制度的框架下,他們將創新滲透到每一個細胞,一種非常規的轉型升級模式由此誕生。
文字|作者于志梅
順序
七次參觀茅屋
時間過得很快,現在已經是早春了。他說,新橋對祥符的訪問有六次失敗,他想再去一次。還有人勸他:“你去拜祭了六次,太過分了。雖然相互幸福的想法是眾所周知的,但它太老了,不實用。匡齊住在冰城,已經衰落了六次。你為什么被斯里蘭卡人民弄糊涂了?”新橋說:“否則,我會得到一位偉大的圣人,我是真誠的,不會辜負我的期望!”!
“然后,在數千英里之外,很高興。
新橋相互致敬,并說:“橋名雖謙,望王先生不棄卑鄙,出來幫忙。”項福七次想辭職,說:“多虧了你的好意,我太老了,不能見世面,我的孩子不應該被命令。”。新橋再次祭拜孔子:“如果你出去,你會盡力照顧它。”它的真誠,可以感受到天堂。看到向父的意圖是真誠的,他說:“你們不放棄對方,但你們愿意盡自己最大的努力。”。"
這是發生在中國恒天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恒天”和“恒天”)子公司恒天95重工有限公司的“三游小屋”故事的現代版。與古代相比,恒天九五總經理李新橋“七顧茅廬”的故事更糟糕。
張祥福現年70多歲,是中國工程機械技術領域的著名專家。退休后,他在哈爾濱退休了。為了匯聚人才,李新橋千里迢迢從長沙來到哈爾濱,先后六次拜訪張老。每次他都被婉言謝絕,但李新橋從未氣餒。最后,當我第七次來到門口時,我摸了摸張老。那是元宵節的第二天,張老立即決定出去參加恒天“九五”計劃。張老的加入為恒天在“九五”期間開發長螺旋鉆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里,該公司的長螺旋鉆機的市場份額一直是全國第一。
“七訪茅屋”的故事是中國恒天引進人才的一個縮影,也是中國恒天不斷創新的真實寫照。正是這種自上而下、內化于心的創新思維,將中國恒天帶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幾年后,中國著名的紡織機械恒天立即進軍汽車行業,涉足新材料,發展文化產業。這些被他人視為“無所作為”的行為,給中國恒天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恒天進軍汽車領域,從敢于與汽車老板搶占市場份額,到汽車央企愿意與其進行戰略合作。恒天已將其在汽車領域的業務份額從零增加到整個集團業務的三分之一;恒天成功涉足新型纖維材料業務,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并實現產業化;
恒天仍在努力打造文化創意產業,投資建立了中國第一個時尚創意產業園,受到了全世界的關注。恒天的總資產從2008年的182億元增加到目前的420億元。
恒天原是傳統紡織機械的主營業務,現已形成機械、紡織、房地產、投資三大主業,構建了紡織裝備、卡車、紡織貿易、新型纖維材料、房地產和投資六大業務單元的戰略布局。新興的文化創意產業給產業帶來了更多的思考和想象。
第一次:戰略轉型
站在北京最繁華的商業區,站在國際貿易中心大廈25樓,向外望去,窗外高樓大廈林立,樓下車水馬龍。中國恒天董事長兼黨委書記杰森經常調侃說,只有站得高,他才能看得遠。自從他接管中國恒天以來,他經常站在窗口思考:恒天是誰,靠什么生活?恒天能否只做單一的紡織機械業務來抵御常規和常規的行業風險?恒天在中國紡織機械行業占有三分之三的份額。恒天是敢于站在最前沿,始終做行業的領導者,還是隨波逐流,被合并甚至退出央企的舞臺?
思維變化
在許多中央企業的負責人中,杰森是年輕一代。也許正因為如此,他和他們的領導成員敢于思考、敢于行動、敢于斗爭。杰森自己的特殊經歷也給這個團隊帶來了許多新的想法。
2005年,這是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國資委)在全球范圍內開展央企高管招聘的第三年。國資委首次拿出兩個全職職位進行公開招聘,其中一個是華遠集團。彼時,負債率高、資金鏈緊張的華遠,面臨著被重組的窘境,早已呈現出“來勢洶洶,陰影在前”的尷尬場面。在全球招聘中,時任中國恒天集團副總經理、擁有EMBA教育經驗、北京大學經濟學博士的Jason向國資委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經過五關六將,他成為了肩負特殊使命的華遠集團總裁。當被命令陷入困境,被命令陷入危險時,盡管有一顆扭轉局勢的心,但只有一個人是無能為力的。華遠被分成了“碎片”。
杰森完成了華遠的歷史使命,結束了他擔任華遠集團總裁兩年多的職業生涯。2008年1月,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調回杰森擔任中國恒天集團副董事長。8月,Jason升任中國恒天集團董事長。在這一點上,媒體稱這次轉會是杰森“人生經歷中的完美轉世”。
花園的危機給杰森帶來了巨大的震動,也給杰森帶來更多的思考。他認為,華遠轉型失敗的本質是用傳統產業的資金來支持新產業的轉型,而其傳統產業的實力不強,只能依靠債務來實現轉型。因此,一旦銀行信貸政策調整,企業的問題就會立即出現。
回到杰森,我開始思考更多的問題。作為唯一一家主要經營紡織設備的中央企業,恒天于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中誕生,由中國紡織機械(集團)有限公司有限公司、中國紡織機械與技術進出口公司、中國化纖公司和中國絲綢工業總公司共同成立。Jason很清楚,要控制這樣一家“先有兒子,后有老子”的央企要困難得多。
企業的歷史淵源決定了恒天過去的主要業務定位是紡織設備、紡織服裝、紡織原料和貿易。在恒天三大傳統產業中,核心紡織設備占70%~80%。一旦遇到紡織行業低谷等周期性波動,將對恒天的生存和發展造成巨大風險。如何在紡織領域找到出路,化解t的周期性波動帶來的影響和風險……
行業對恒天生存和發展的影響是恒天領導和員工多年來面臨的考驗。因此,過去恒天也想“發展紡織機械,超越紡織機械”,之前也曾探索過農業和辦公自動化機械,但都沒有達到預期效果。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新的使命隨之而來,恒天從戰略到業務層面的轉型迫在眉睫。Jason結合恒天過去的發展經驗和對新領域的戰略思考,果斷決策,開始在結構調整和產業整合方面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2008年8月,杰森正式執掌中國恒天,開啟了杰森時代的恒天轉型之路。此后,中國恒天和董事長張杰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媒體和公眾的視野中。
水平擴展
當杰森提出恒天進軍汽車領域時,市場幾乎一片嘩然,業界甚至恒天都對杰森的策略感到困惑。一方面,在幾家汽車央企面前,恒天已經轉型為他人的成熟市場,又能與他人對抗什么?另一方面,盡管恒天的技術水平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但它最初是由十幾家國有企業拼湊而成的,內部競爭并不激烈。恒天在這場所謂的重大轉型中,如何把握和控制風險?
顯然,杰森對恒天的轉型有著清晰的思路和戰略方向。
他認為,一家公司再好,也很難像通用汽車一樣,依靠單一業務來規避行業周期性波動帶來的風險。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需要擴張,中央企業也是如此。諾基亞通過紙張業務發了財;格蘭仕從紡織品生產起家;
另一方面,豐田是從紡織機向汽車轉型的成功代表。企業的發展是企業家在不同時期對資源的優化配置。因此,許多優秀的企業已經遠離了銀行。關鍵是要看企業家整合資源的能力,并使用新的方法進行實踐。對于商業領袖來說,最重要的是選擇,不同的領袖有不同的選擇和判斷。
但事實上,中國恒天的這一轉變不僅是歷史的巧合,也是現實的發展需要。
2008年4月,已接任恒天集團副董事長的Jason參與了華遠的相關重組,并發揮了其有效資源。在國資委的支持下,恒天以市場化的方式接受了華源科馬。當時,華遠科馬是一個以汽車發動機為主要業務的技術密集型行業。對于正面臨戰略轉型的恒天來說,這是一次難得的業務調整機會。按照規定程序,恒天向國資委申請增加汽車主營業務。科馬整合后,其業務量約占恒天的30%。
起初,在外行看來,恒天轉型為汽車屬于無關緊要的盲目多元化,但事實并非如此。
紡織機械是恒天的核心業務,發展好紡織機械是其首要任務,也是恒天對國家和行業的責任。在發展紡織機械的同時,我們應該實現業務結構的調整。從邏輯上講,紡織機械和汽車屬于大型機械行業,屬于橫向擴張。
“此外,國際上有很多制造汽車的紡織機,比如豐田。現在大家都知道他制造汽車,但他一開始是紡紗機,現在豐田織機也很有名。很久以前,主要領導都有這種多元化戰略意識。恒天重工部副總經理邢國龍說。
因此,業務整合的偶然性、現實發展的需要,以及豐田這樣的先例,促成了恒天的第一次戰略轉型。
以汽車發動機為載體,經過幾年的發展,恒天的卡車業務已經延伸到卡車、發動機、工程機械、通用機械等多個業務板塊。
縱向延伸
在恒天總部的接待室外,停放著一輛鮮紅色的自行車總能吸引參觀者的注意。每當外國客人來訪時,恒天人總是自豪地把他們介紹給客人。在2012年的恒天春晚上,這輛色彩鮮艷、線條流暢、裝置輕盈的自行車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這就是橫田新材料領域剛剛下線的公路賽車,也是此次聯歡會上最令人驚喜的獎品。
這款由碳纖維材料制成的公路賽車是恒天進入新材料領域的重要科研成果。中國恒天新材料事業部高級副總經理凌玲參與了該項目。最近,他們剛剛開發出第二代產品。新一代公路賽車的造型結構更加人性化,涂裝顏色也更加美觀,這讓凌先生感到非常欣慰。
如果說恒天涉足汽車領域被稱為大型機械行業的橫向擴張,那么恒天近年來在新型纖維材料領域的重點擴張可以被稱為產業鏈的縱向延伸。這是恒天戰略轉型的另一大發展方向。
機會總是留給那些有準備的人。隨著保定天鵝(000687,共享吧)有限公司的加入,恒天再次抓住轉型機遇。
2009年,在恒天總部的一次董事會會議上,決策者提出了加快產業轉型和企業國際化部署的戰略目標。其中一個想法是希望新型纖維材料成為恒天的另一個主導業務。2009年,恒天集團通過股權轉讓重組保定天鵝集團有限公司(現更名為恒天纖維集團有限公司)。該企業在粘膠長絲市場具有良好的品牌優勢。恒天大大提高了新型粘膠纖維的業務規模……
積極推進Lyocell和Model纖維項目建設。同時,恒天利用自身在化纖設備研發方面的優勢,進軍碳纖維領域。通過成立中恒新材料公司,我們在沈陽康平投資建設了碳纖維項目。目前,康平碳纖維項目已完成工藝調試,初步形成500噸碳纖維的生產能力。
紡織機械的下游是紡織,屬于產業鏈的垂直延伸。但恒天不生產普通紡織品,而是生產纖維素、碳纖維、粘膠纖維等新材料,這也是國家扶持的產業。因此,恒天非常關注新材料的投資。2010年,根據集團部署,恒天成立新材料事業部,開發高性能、新環保、可再生、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大的新一代纖維。除了保定天鵝和恒天纖維集團外,其子公司還包括專門從事工業紡織品的中國紡織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和專門從事碳纖維和復合材料的沈陽中恒新材料有限公司。
第二次:技術創新
在2010年底的中央企業負責人會議上,新任國資委主任王勇提出了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一流企業的目標。事實上,這就是杰森一直在思考和實踐的問題。什么是一流的企業?如何打造中央企業的國際競爭力?Jason已經在這個行業工作了28年,他知道制造業的核心是技術創新。只有依靠技術創新,才能為中央企業建設國際競爭力鋪平道路。因此,從一開始,Jason就對恒天的技術創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恒天的轉型之路,依托的是技術創新這一重要法寶。
不要走尋常路
恒天不追求最大規模,而是追求細分市場的技術領先。“這是Jason經常說的一句話。這個想法貫穿始終。然而,無論是在汽車領域還是在新材料領域,恒天都是后起之秀。外界認為,沒有技術,沒有經驗,也沒有市場。恒天為什么要迎頭趕上?
邢國龍說:“作為后來者,與國內外巨頭相比,我們都是小弟,他們的資源、經驗、能力和技術都比我們強。如果我們從頭開始開發這些技術,將需要大量的時間、人力、物力和財力。換句話說,如果我們仍然遵循領先企業的發展模式和思維,那就是我們很難在這個領域有所作為。因此,我們應該走一條有自己發展特點的道路,其中之一就是與擁有世界頂尖技術的跨國企業合作,借助實力謀求共同發展。
北京時間3月21日凌晨,《日經新聞》頭條刊文《三菱計劃兩年內開始生產電動汽車》,現全文摘要如下:日本三菱汽車公司總裁西岡喬OsamuMasuko周五表示,
1900/1/1 0:00:00近年來,以濱海新區為龍頭的天津電動汽車產業在整車、電池、電機、電控等領域技術研發與創新進展迅速,但關鍵零部件技術不成熟、配套設施缺乏、市場推廣難度大等瓶頸突出。
1900/1/1 0:00:00國企2012年第4期幾年間,以紡機聞名的中國恒天,橫刀立馬進軍汽車行業、涉足新材料、發展文化產業。
1900/1/1 0:00:00江蘇省淮安市首座電動汽車充電站板閘充電站順利完成規劃、核準、土地劃撥等前期工作,昨天在生態新城奠基,它的開工建設,標志著淮安電動汽車產業發展進入了新的階段。
1900/1/1 0:00:00中俄合資的鋰離子技術公司”Liotech”將投資413億美元在俄羅斯新西伯利亞建廠。按計劃,該工廠充電電池的年生產能力將達到100萬枚。
1900/1/1 0:00:004月7日,在主題為”挑戰與變革”的第四屆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上,標致雪鐵龍集團亞洲產品規劃和市場戰略總監孫曉東先生發表了名為《挑戰與變革》的演講。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