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世界主要汽車公司宣布2011財年業績,“誰是世界的老板?”爭論仍在繼續發酵。
根據最新消息,通用汽車去年在全球售出902.6萬輛汽車。在2009年破產保護后不到三年的時間里,它再次成為世界上銷量最高的汽車公司,大眾汽車以816萬輛的銷量超過豐田成為世界第二。
數據一經公布,業內輿論一片嘩然。由于通用汽車在報告中包含了上汽通用五菱的銷量,根據國際會計準則,僅擁有上汽通用五凌44%股份的通用汽車無法將之前的數據包含在自己手中。盡管通用汽車自稱是世界第一,但在業界看來,真正可怕的是大眾部門。
2006年,大眾汽車董事長文登首次宣布了“2018年稱霸世界”的戰略,并將競爭對手瞄準了豐田。在文登看來,豐田不僅是當時的世界領導者,而且憑借成熟的混合動力技術,在下一輪汽車新能源競爭中抓住了機會。
目前,大眾汽車與通用汽車的全球銷量差距不到90萬輛,而這是通用汽車將僅占44%股份的上汽通用五菱130輛的銷量納入財報背景下的差距。業內普遍認為,擁有9個品牌的大眾汽車成為世界領導者只是時間問題。而且,整個大眾部門都在專注于電動汽車,并在新能源戰略中全面對標豐田。
布拉格宣言
1月10日,布拉格當地時間下午3點。斯柯達汽車全球總裁Vahland博士在斯柯達總部舉行的全球媒體新聞發布會上首次宣布了斯柯達的電動汽車戰略“E-Line”。去年在上海車展上亮相的明銳電動汽車綠色版將在捷克進行測試,測試團隊將為汽車領域電動驅動技術的發展提供重要參考。
這也是Vahland從大眾中國總裁調任斯柯達一年后首次公開亮相。“明銳電動汽車的綠色版充分展示了我們品牌的價值,不僅展示了汽車的高效機動性,還實現了我們保護環境的目標。它充分展示了我國在電動汽車領域的先進技術,是我國整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里程碑與上海大眾的合作。"
在介紹了電動汽車的發展前景后,Vahland改變了話題:“不久前,中國政府開始開發混合動力技術,這是一個重要信號。”
據Vahland介紹,斯柯達電動汽車的量產預計將于2014年上市。斯柯達成立了一個專門從事電動汽車研發的部門,并聘請了22名專業工程師來開發生產車型。2011年下半年,斯柯達已經對10輛明銳電動汽車原型機進行了路試。這輛車一次充電可以行駛150公里,最高時速可達135公里。
中國鼓勵電動汽車發展的政策導致的電動汽車的發展正在迫使全球汽車巨頭從觀望轉向跟進。2009年,大眾汽車提出了名為“藍色駕駛”的電動汽車戰略,并開始研究純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技術。斯柯達E-Line是大眾汽車戰略的延續。
奇怪的是,在大眾早前提出模塊化戰略后,大眾、斯柯達甚至Seat品牌之間的平臺技術共享已經成為大眾集團董事會的共識,電動汽車技術也不例外。此時,Vahland突然提出了一個獨立的電動汽車戰略。他的意圖是什么?
作者向Vahland拋出了“斯柯達的E線和大眾的電動汽車戰略‘藍色駕駛’有什么區別”的問題,得到的回答是“我們仍然存在差異”,具體差異沒有介紹。
電動汽車已列入議程。
長期以來,外界一直將斯柯達稱為“大眾的民用版”。根據文登2018年全球霸權戰略的要求,大眾不僅將實現全球年產銷900萬輛以上,還將升級其b……
nd和技術。
在技術大眾和奧迪的定位得到認可后,斯柯達如何跟上大眾集團的整體發展要求是Vahland新官上任的首要考慮因素。Vahland對大眾追隨者的角色并不滿意。一些人評論說,布拉格想要發出自己的聲音。
日前,筆者前往大眾汽車中國總部拜訪了斯柯達中國區總裁馬克斯。“你認為電動汽車的發展如何?”馬克思問道。
在得到“一旦中國政府同時鼓勵發展混合動力技術,恐怕純電動汽車的商業化將被推遲”的答案后,馬克思簡單地回應道,“無論世界各地的其他汽車公司做什么,我相信大眾汽車都有自己的戰略步驟。電動汽車是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提出的。在歐洲,混合動力和電動汽車技術主要在價格和服務方面有發展空間。提高技術和服務滿足用戶的需求,中國也是如此。”
去年12月10日至11日,斯柯達混合動力皓銳在中國進行了一次路試,一箱油從上海到北京行駛了近1300公里。這讓馬克思興奮了很長一段時間。豐田已經占據了中國混合動力輿論的制高點,混合動力版皓銳突破了技術壁壘,這將為大眾系的下一次反擊做好準備。
[第頁]
斯柯達護衛艦
Vahland宣布,“斯柯達計劃在兩年內大規模生產電動汽車”,同時混合動力電動汽車正在商業化。顯然,我們的目標不是再賣出數千輛汽車。提高斯柯達的品牌知名度,全方位推動傳統發動機車型的銷售,喚醒這家不溫不火的捷克汽車公司,是他的真實意圖。
2011年,斯柯達的全球年銷量僅為80萬輛,其中來自中國的22萬輛僅在歐洲和中國的部分地區銷售。2011年,大眾汽車集團旗下高端品牌奧迪的年銷量已突破100萬輛。作為一款量產的民用汽車,斯柯達的定位與其規模相去甚遠。
如果說大眾品牌是整個大眾的旗艦,那么斯柯達就是一艘護衛艦。在大眾模塊共享戰略的指導下,如果斯柯達能夠從現代、通用和豐田等直接競爭對手手中搶占更多市場,將大大減輕大眾品牌的壓力,因此誰來掌舵斯柯達非常重要。
這就是為什么文登將大眾汽車全球表現最好的Vahland從中國轉移到捷克共和國的原因。在文登看來,瓦蘭德無疑是帶領斯柯達走出捷克的最佳人選。
瓦蘭德在大眾汽車中以鐵腕著稱。為了讓斯柯達采取獨立的方式,在他看來,有必要確定更清晰的市場定位。Seat熱情奔放,斯柯達靈活高效,大眾是更高級別的家用車。
馬克思告訴筆者,“斯柯達在大眾集團技術上不是最強的品牌,但它的性價比最好,我們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斯柯達定位于一款性價比高的家用車,可以為用戶提供良好的空間利用。”
因此,Vahland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更換了斯柯達的LOGO,新的LOGO更簡單、更年輕。2011年年中,Vahland提出了斯柯達的2018年戰略,以回應大眾董事會提出的2018年霸權戰略。這一戰略的核心內容是:到那時,全球年銷量將達到150萬輛。依托傳奇中歐品牌的成功崛起,斯柯達將專注于在俄羅斯、印度和中國等最具活力的市場擴張。
馬克思“中國說”
讓斯柯達順應年輕化汽車的消費趨勢,跟上現代、日產和通用汽車在中國的步伐,是Vahland的兩個重要安排。“中國業務是斯柯達的成敗,也是大眾集團業務結構是否平衡的關鍵。Vahland最看重的也是在中國的業務。據斯柯達消息人士透露,Vahland上任后對馬克思的支持真的很棒。
2005年,當Vahland接任大眾中國總裁時,大眾品牌受到了通用汽車和本田等制造商的攻擊,由于產品更新滯后,市場份額逐年下降。通過加快產品引進和部分自主開發,大眾品牌將通過增加進口汽車的種類來提升。在……
在過去的五年里,在各種游戲中,Vahland不僅阻止了批量銷售的下降,還傳播了“技術為大眾服務”的口號。在離任之前,Vahland已經在中國實現了200萬輛的年銷量,斯柯達品牌在其任期之初就被引入了中國。
Vahland上任后,37歲的馬克思被戴姆勒商用車(中國)公司聘用。目前,他在斯柯達中國區領導著一個十幾人的團隊。“2012年的主要工作是品牌推廣,這將斯柯達提升到了一個新的水平;
繼續將團隊本地化,幫助上海大眾推出更多新產品。”馬克思說。
文登一直強調,斯柯達品牌是大眾品牌的補充。目前,中國是斯柯達在全球最大的市場,2011年銷量為22萬輛,基本上起到了補充作用,但進一步發展的天花板也已經出現。
進入中國六年來,斯柯達在生產和銷售方面只隸屬于上海大眾,善于銷售汽車,忽視品牌等基礎管理,這導致許多中國消費者對斯柯達的定位不明確。上面是大眾汽車,下面是座椅。斯柯達在中間是什么?如何補充公眾?中國區成立后,這是馬克思亟待解決的問題。
目前,斯柯達在中國只銷售三款車型,2013年將推出五款新車型。馬克思希望通過增加產品發布的頻率來增加市場份額。然而,馬克思個人認為,“入住率不是最重要的,但用戶身份和品牌知名度更為關鍵。”
因為斯柯達和大眾品牌在中國市場重疊:斯柯達是東南沿海最暢銷的品牌。華南和西部地區正在不斷擴張,晶銳和明銳車型剛剛在這些地方開放。這樣的銷售模式并沒有像大眾集團計劃的那樣形成強大的互補性。
現在斯柯達在中國一線城市有著良好的銷售勢頭,在二三線市場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今年將舉辦許多品牌活動。馬克思補充道,去年第三季度,斯柯達與同濟大學合作,發現“在線營銷更接近客戶,有趣的交流更廣泛”,這是斯柯達的一個重要方向。
(編輯/董海榮)隨著世界主要汽車公司公布2011財年業績,“誰是世界的老板?”爭論仍在繼續發酵。
根據最新消息,通用汽車去年在全球售出902.6萬輛汽車。在2009年破產保護后不到三年的時間里,它再次成為世界上銷量最高的汽車公司,大眾汽車以816萬輛的銷量超過豐田成為世界第二。
數據一經公布,業內輿論一片嘩然。由于通用汽車在報告中包含了上汽通用五菱的銷量,根據國際會計準則,僅擁有上汽通用五凌44%股份的通用汽車無法將之前的數據包含在自己手中。盡管通用汽車自稱是世界第一,但在業界看來,真正可怕的是大眾部門。
2006年,大眾汽車董事長文登首次宣布了“2018年稱霸世界”的戰略,并將競爭對手瞄準了豐田。在文登看來,豐田不僅是當時的世界領導者,而且憑借成熟的混合動力技術,在下一輪汽車新能源競爭中抓住了機會。
目前,大眾汽車與通用汽車的全球銷量差距不到90萬輛,而這是通用汽車將僅占44%股份的上汽通用五菱130輛的銷量納入財報背景下的差距。業內普遍認為,擁有9個品牌的大眾汽車成為世界領導者只是時間問題。而且,整個大眾部門都在專注于電動汽車,并在新能源戰略中全面對標豐田。
布拉格宣言
1月10日,布拉格當地時間下午3點。斯柯達汽車全球總裁Vahland博士在斯柯達總部舉行的全球媒體新聞發布會上首次宣布了斯柯達的電動汽車戰略“E-Line”。去年在上海車展上亮相的明銳電動汽車綠色版將在捷克進行測試,測試團隊將為汽車領域電動驅動技術的發展提供重要參考。
這也是Vahland從大眾中國總裁調任斯柯達一年后首次公開亮相。“明銳電動汽車的綠色版充分展示了我們品牌的價值,不僅展示了汽車的高效機動性,還實現了我們保護環境的目標。它充分展示了我國在電動汽車領域的先進技術,是我國整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里程碑與上海大眾的合作。"
在介紹了電動汽車的發展前景后……
icles,Vahland改變了話題:“不久前,中國政府開始開發混合動力技術,這是一個重要信號。”
據Vahland介紹,斯柯達電動汽車的量產預計將于2014年上市。斯柯達成立了一個專門從事電動汽車研發的部門,并聘請了22名專業工程師來開發生產車型。2011年下半年,斯柯達已經對10輛明銳電動汽車原型機進行了路試。這輛車一次充電可以行駛150公里,最高時速可達135公里。
中國鼓勵電動汽車發展的政策導致的電動汽車的發展正在迫使全球汽車巨頭從觀望轉向跟進。2009年,大眾汽車提出了名為“藍色駕駛”的電動汽車戰略,并開始研究純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技術。斯柯達E-Line是大眾汽車戰略的延續。
奇怪的是,在大眾早前提出模塊化戰略后,大眾、斯柯達甚至Seat品牌之間的平臺技術共享已經成為大眾集團董事會的共識,電動汽車技術也不例外。此時,Vahland突然提出了一個獨立的電動汽車戰略。他的意圖是什么?
作者向Vahland拋出了“斯柯達的E線和大眾的電動汽車戰略‘藍色駕駛’有什么區別”的問題,得到的回答是“我們仍然存在差異”,具體差異沒有介紹。
電動汽車已列入議程。
長期以來,外界一直將斯柯達稱為“大眾的平民版”。根據文登2018年全球霸權戰略的要求,大眾不僅將實現全球年產銷900萬輛以上,還將升級品牌和技術。
在技術大眾和奧迪的定位得到認可后,斯柯達如何跟上大眾集團的整體發展要求是Vahland新官上任的首要考慮因素。Vahland對大眾追隨者的角色并不滿意。一些人評論說,布拉格想要發出自己的聲音。
日前,筆者前往大眾汽車中國總部拜訪了斯柯達中國區總裁馬克斯。“你認為電動汽車的發展如何?”馬克思問道。
在得到“一旦中國政府同時鼓勵發展混合動力技術,恐怕純電動汽車的商業化將被推遲”的答案后,馬克思簡單地回應道,“無論世界各地的其他汽車公司做什么,我相信大眾汽車都有自己的戰略步驟。電動汽車是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提出的。在歐洲,混合動力和電動汽車技術主要在價格和服務方面有發展空間。提高技術和服務滿足用戶的需求,中國也是如此。”
去年12月10日至11日,斯柯達混合動力皓銳在中國進行了一次路試,一箱油從上海到北京行駛了近1300公里。這讓馬克思興奮了很長一段時間。豐田已經占據了中國混合動力輿論的制高點,混合動力版皓銳突破了技術壁壘,這將為大眾系的下一次反擊做好準備。
[第頁]
斯柯達護衛艦
Vahland宣布,“斯柯達計劃在兩年內大規模生產電動汽車”,同時混合動力電動汽車正在商業化。顯然,我們的目標不是再賣出數千輛汽車。提高斯柯達的品牌知名度,全方位推動傳統發動機車型的銷售,喚醒這家不溫不火的捷克汽車公司,是他的真實意圖。
2011年,斯柯達的全球年銷量僅為80萬輛,其中來自中國的22萬輛僅在歐洲和中國的部分地區銷售。2011年,大眾汽車集團旗下高端品牌奧迪的年銷量已突破100萬輛。作為一款量產的民用汽車,斯柯達的定位與其規模相去甚遠。
如果說大眾品牌是整個大眾的旗艦,那么斯柯達就是一艘護衛艦。在大眾模塊共享戰略的指導下,如果斯柯達能夠從現代、通用和豐田等直接競爭對手手中搶占更多市場,將大大減輕大眾品牌的壓力,因此誰來掌舵斯柯達非常重要。
這就是為什么文登將大眾汽車全球表現最好的Vahland從中國轉移到捷克共和國的原因。在文登看來,瓦蘭德無疑是帶領斯柯達走出捷克的最佳人選。
瓦蘭德在大眾中以鐵拳著稱……
恩。為了讓斯柯達采取獨立的方式,在他看來,有必要確定更清晰的市場定位。Seat熱情奔放,斯柯達靈活高效,大眾是更高級別的家用車。
馬克思告訴筆者,“斯柯達在大眾集團技術上不是最強的品牌,但它的性價比最好,我們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斯柯達定位于一款性價比高的家用車,可以為用戶提供良好的空間利用。”
因此,Vahland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更換了斯柯達的LOGO,新的LOGO更簡單、更年輕。2011年年中,Vahland提出了斯柯達的2018年戰略,以回應大眾董事會提出的2018年霸權戰略。這一戰略的核心內容是:到那時,全球年銷量將達到150萬輛。依托傳奇中歐品牌的成功崛起,斯柯達將專注于在俄羅斯、印度和中國等最具活力的市場擴張。
馬克思“中國說”
讓斯柯達順應年輕化汽車的消費趨勢,跟上現代、日產和通用汽車在中國的步伐,是Vahland的兩個重要安排。“中國業務是斯柯達的成敗,也是大眾集團業務結構是否平衡的關鍵。Vahland最看重的也是在中國的業務。據斯柯達消息人士透露,Vahland上任后對馬克思的支持真的很棒。
2005年,當Vahland接任大眾中國總裁時,大眾品牌受到了通用汽車和本田等制造商的攻擊,由于產品更新滯后,市場份額逐年下降。通過加快產品引進和部分自主開發,大眾品牌將通過增加進口汽車的種類來提升。在過去的五年里,在各種游戲中,Vahland不僅阻止了批量銷售的下降,還傳播了“技術為大眾服務”的口號。在離任之前,Vahland已經在中國實現了200萬輛的年銷量,斯柯達品牌在其任期之初就被引入了中國。
Vahland上任后,37歲的馬克思被戴姆勒商用車(中國)公司聘用。目前,他在斯柯達中國區領導著一個十幾人的團隊。“2012年的主要工作是品牌推廣,這將斯柯達提升到了一個新的水平;繼續將團隊本地化,幫助上海大眾推出更多新產品。”馬克思說。
文登一直強調,斯柯達品牌是大眾品牌的補充。目前,中國是斯柯達在全球最大的市場,2011年銷量為22萬輛,基本上起到了補充作用,但進一步發展的天花板也已經出現。
進入中國六年來,斯柯達在生產和銷售方面只隸屬于上海大眾,善于銷售汽車,忽視品牌等基礎管理,這導致許多中國消費者對斯柯達的定位不明確。上面是大眾汽車,下面是座椅。斯柯達在中間是什么?如何補充公眾?中國區成立后,這是馬克思亟待解決的問題。
目前,斯柯達在中國只銷售三款車型,2013年將推出五款新車型。馬克思希望通過增加產品發布的頻率來增加市場份額。然而,馬克思個人認為,“入住率不是最重要的,但用戶身份和品牌知名度更為關鍵。”
因為斯柯達和大眾品牌在中國市場重疊:斯柯達是東南沿海最暢銷的品牌。華南和西部地區正在不斷擴張,晶銳和明銳車型剛剛在這些地方開放。這樣的銷售模式并沒有像大眾集團計劃的那樣形成強大的互補性。
現在斯柯達在中國一線城市有著良好的銷售勢頭,在二三線市場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今年將舉辦許多品牌活動。馬克思補充道,去年第三季度,斯柯達與同濟大學合作,發現“在線營銷更接近客戶,有趣的交流更廣泛”,這是斯柯達的一個重要方向。
(編輯/董海榮)
工信部裝備司司長張相木說過一句耐人尋味的話: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出臺看起來慢,但實際是鼓勵多種技術路線”百花齊放”,避免出現”一抓就死”。
1900/1/1 0:00:00現在中國新能源汽車或者是電動汽車進展到一個關鍵節點,在此前是以研究為主,而此后應該是應用正式開始。經過這十年的研究,我們具備了進入市場,跟蹤世界先進水平的這樣一個能力。
1900/1/1 0:00:00儲能產業正成為當前清潔技術領域投資的風向標。美國儲能產業2011年前三季度累計吸引投資達8337億美元。
1900/1/1 0:00:00什么是”私人電動汽車進入家庭元年”非常具有挑戰性的一個命題。不過,我們可以通過回想并展望我國電動汽車發展過程中的幾個元年,來對這一問題進行討論。
1900/1/1 0:00:00生產裝備居世界先進水平,全國同行業最大規模的山西通用電池工業有限公司高能鉛酸蓄電池項目3月5日順利實現投產。
1900/1/1 0:00:00四款純電動轎車上榜成為《2012年度黨政機關公務用車選用車型目錄》的一大亮點,表明了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支持力度。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