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節能減排、低碳等環保理念的出現,“新能源”已經成為國內公眾熟悉的詞匯,街道上熙熙攘攘。無論是國外廠商還是國內自主品牌,各大廠商都在倡導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推動新能源技術的不斷創新,害怕錯失機會而被淘汰。
事實上,許多國家已經開始通過政策等手段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首先,美國出臺了燃料法規政策,然后歐洲也出臺了機動車二氧化碳平均排放的法規,日本也計劃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當然,中國在政策上并沒有落后。
根據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的計劃,未來10年,中國將投資1000多億元人民幣支持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的生產,使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國。這是一塊誘人的蛋糕,千億基金蘊含的無限商機也讓企業垂涎欲滴。制造商們都在摩拳擦掌,無論是汽車制造、核心零部件還是關鍵材料,每個環節都擠滿了想要在市場上分一勺羹的企業,希望在即將到來的新能源汽車時代占據一席之地。一時間,大家似乎都看到了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光明潛力。
這是一個潛力巨大的市場。目前,新能源的定義是在新技術的基礎上系統開發利用的可再生能源。人們普遍認為,目前新能源在汽車行業的代表是純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從目前的研究結果來看,電能確實是目前除石油以外最好的可再生替代品。然而,在電池技術尚未完全突破之前,新能源汽車還處于概念階段。當然,如果未來我們不能開發出比電能更合適的可再生替代品,電動汽車將成為汽車行業的主旋律。
目前,國內大部分電動汽車仍處于開發測試階段,產業化仍處于起步階段。在起跑線上盲目擠壓,沒跑幾步就可能摔倒。隨著發展的深入,核心技術、國外專利壁壘和上游原材料短缺將成為這一新產業發展中不可避免的問題。
要想發展,不僅需要解決技術瓶頸,電池成本、充電時間和配套設施的普及也是目前面臨的障礙;從市場角度來看,國內大部分汽車制造商都在做自己的工作,在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如行業標準、制造工藝和配套設施,都有自己所謂的核心技術。我們如何改變單打獨斗的局面,不僅制造商要有合作意識,形成產業集群;制定相關標準也需要國家監管部門的大力推動。
新的行業帶來了新的機遇,讓每個人都有機會重新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但新產業也有潛在的風險。眾所周知,中國現在是汽車生產和消費大國,而不是技術強國。對于國產自主品牌來說,競爭已經開始。在這個新領域,它絕不是“好看的”。現在,這是一個從一開始的飛躍。誰能真正在技術上創新,在新能源中占有一席之地,誰就能笑到最后。
我們都希望通過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和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技術方面的創新來促進節能減排。我們也希望通過這次新能源革命,使中國從汽車工業大國轉變為強國。
這個愿望就像一顆種子,在我們的公眾心目中開出一朵花。
我們期待它屆時會很美!
(編輯/李燕郊)隨著節能減排、低碳等環保理念的出現,“新能源”已經成為國內公眾熟悉的詞匯,街道上熙熙攘攘。無論是國外廠商還是國內自主品牌,各大廠商都在倡導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推動新能源技術的不斷創新,害怕錯失機會而被淘汰。
事實上,許多國家已經開始通過政策等手段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首先,美國出臺了燃料法規政策,然后歐洲也出臺了機動車二氧化碳平均排放的法規,日本也計劃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當然,中國在政策上并沒有落后。
根據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的計劃,未來10年,中國將投資1000多億元人民幣支持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的生產,使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國。這是一塊誘人的蛋糕,千億基金蘊含的無限商機也讓企業垂涎欲滴。制造商們都在摩拳擦掌,無論是汽車制造、核心零部件還是關鍵材料,每個環節都擠滿了想要在市場上分一勺羹的企業,希望在即將到來的新能源汽車時代占據一席之地。一時間,大家似乎都看到了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光明潛力。
這是一個潛力巨大的市場。目前,新能源的定義是在新技術的基礎上系統開發利用的可再生能源。人們普遍認為,目前新能源在汽車行業的代表是純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從目前的研究結果來看,電能確實是目前除石油以外最好的可再生替代品。然而,在電池技術尚未完全突破之前,新能源汽車還處于概念階段。當然,如果未來我們不能開發出比電能更合適的可再生替代品,電動汽車將成為汽車行業的主旋律。
目前,國內大部分電動汽車仍處于開發測試階段,產業化仍處于起步階段。在起跑線上盲目擠壓,沒跑幾步就可能摔倒。隨著發展的深入,核心技術、國外專利壁壘和上游原材料短缺將成為這一新產業發展中不可避免的問題。
要想發展,不僅需要解決技術瓶頸,電池成本、充電時間和配套設施的普及也是目前面臨的障礙;從市場角度來看,國內大部分汽車制造商都在做自己的工作,在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如行業標準、制造工藝和配套設施,都有自己所謂的核心技術。我們如何改變單打獨斗的局面,不僅制造商要有合作意識,形成產業集群;制定相關標準也需要國家監管部門的大力推動。
新的行業帶來了新的機遇,讓每個人都有機會重新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但新產業也有潛在的風險。眾所周知,中國現在是汽車生產和消費大國,而不是技術強國。對于國產自主品牌來說,競爭已經開始。在這個新領域,它絕不是“好看的”。現在,這是一個從一開始的飛躍。誰能真正在技術上創新,在新能源中占有一席之地,誰就能笑到最后。
我們都希望通過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和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技術方面的創新來促進節能減排。我們也希望通過這次新能源革命,使中國從汽車工業大國轉變為強國。
這個愿望就像一顆種子,在我們的公眾心目中開出一朵花。
我們期待它屆時會很美!
(編輯/李燕郊)
標簽:
據歐洲汽車新聞網站inautonews報道,大眾旗下捷克汽車制造商斯柯達公司于周四宣布將于2014年批量生產純電動汽車,首款車將基于斯柯達Citigo車型。
1900/1/1 0:00:00德國汽車品牌奔馳MercedesBenz在2012年美國國際消費性電子展CES發表專題演說,強調該公司在車用資通訊娛樂系統telematics方面的進展,
1900/1/1 0:00:00最近一段時間,盤點2011年,展望2012年,各類座談會、論壇上,專家們聊得最多的一個話題就是新能源。
1900/1/1 0:00:001月27日,曾面臨電動汽車業最大危機的通用汽車終于”逃過一劫”,奧巴馬政府停止對通用公司雪佛蘭沃藍達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的安全事故調查,稱政府對通用公司提出的安全修復方案很滿意,不對該車進行召回。
1900/1/1 0:00:00作者從日前召開的福建省加快推進電網建設會議獲悉,2012年,福建電網投資將力爭突破200億元,推動電網建設規模創歷史新高。
1900/1/1 0:00:00近日,”中國燃料電池汽車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和”先進地面交通創新聯盟”在同濟大學揭牌成立。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