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腳步已經悄然而至,汽車行業的新規也將默默影響著我們的消費者和車企。2017年有哪些新規定需要認真對待?
1、 全國實施國V排放標準,國IV車輛將無法注冊和上牌
新規:自2017年1月1日起,國家V排放標準全面實施。根據新規定,目前的90、93和97號汽油已正式摘牌,89、92、95和98號汽油已進入歷史階段。國五標準是指國家第五階段和汽車污染物排放標準。其控制水平相當于歐洲正在實施的第五階段排放標準,對氮氧化物、碳氫化合物、一氧化碳和懸浮顆粒物等機動車排放有更嚴格的限制。為了提高排氣凈化系統的能力,減少污染物排放,必須對油品進行升級,使其達到國V排放標準。
點評:目前,中國大部分地區仍在銷售國四排放標準的車型。然而,在國五實施后,這些國四車輛無法進行注冊和登記。就像過去排放標準的全面升級一樣,在新政策實施前的交接期內,經銷商將同時銷售國四和國五車型。用戶在購買汽車時需要認可排放標準,最終價格會有所不同。此外,用戶可以清楚地感覺到價格略有上漲,油耗也會略有增加。
國五排放標準在全國全面實施后,國四車型未來的二手車殘值和銷量也將受到影響。國四車型不能搬遷到其他城市,只能在當地轉讓,這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二手車的流動性。
2、 小排量汽車購置稅將減按7.5%的稅率征收
新規:自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對1.6升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車減按7.5%的稅率征收車輛購置稅。自2018年1月1日起,恢復10%的法定稅率征收車輛購置稅。新能源汽車仍享受免征購置稅的優惠。
評論:在今年汽車產銷市場蓬勃發展的背景下,優惠政策的延續但適度下降是正常的政策考慮,總體上仍然反映了政府鼓勵和支持產業發展的態度。政策的延續有助于2017年的平穩過渡。據中國汽車協會專家表示,2017年中國汽車銷量同比增長6%應該不是問題。
3、 2017年新能源補貼政策下降20%
新規:12月29日,財政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展改革委聯合發布《關于調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主要包括調整完善推廣應用補貼政策,落實推廣應用主體責任,建立處罰機制;其中明確提出,除燃料電池汽車外,2019年至2020年中央和地方對各類車型的補貼標準和上限在現行標準基礎上降低20%。本通知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
評論:新一輪調整后的補貼政策的頒布,明確強調了防止補貼欺詐。政策補貼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政府主導地位的退出,使市場能夠充分發揮作用,通過優勝劣汰和公平競爭提高整體水平。
4、 嚴格執行車內空氣質量強制性標準
新規:自2017年1月1日起,所有新批準銷售的車輛必須符合環境保護部發布的《乘用車空氣質量評價指南》的強制性標準要求;
之前確定的車輛將從2018年7月1日起執行強制性標準要求。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此前披露,除變速器、安全氣囊、輪胎等質量問題外,汽車產品缺陷投訴已成為車主投訴最集中的投訴之一。
評論:新標準提出,汽車制造企業應確保量產車的內飾部件與記錄信息一致。否則,在環境一致性檢查中將被判定為不合格。如果發現這八項指標中有任何一項超標,將被判定為不合格。這也意味著,一旦新的國家標準實施,執行過程將非常嚴格。
車外的空氣質量關系到每個人的身體健康,但車內的空氣質量更多的是與車主有關。為了保持健康,汽車制造商在選擇材料和材料時需要更加小心。
5、 國內史上最嚴排放標準-北京六號油標準正式實施
新規:2017年1月1日,北京市第六階段“車用汽油”和“車用柴油”標準正式實施,這意味著北京565萬輛機動車“飲用”新燃料的比率高于全國。據了解,北京VI汽油標準的制定參考了歐洲VI標準,并結合美國更嚴格的加州汽油標準,大大降低了芳烴和烯烴含量的限制,成為國內歷史上最嚴格的排放標準。
點評:在北京PM2.5污染源貢獻中,機動車排放占31.1%,燃煤占22.4%,工業生產占18.1%,揚塵占14.3%。由此可見,機動車造成的污染不容小覷。據北京市環保部門統計,預計使用北京六號油后,汽油車顆粒物排放最多可減少10%,非甲烷有機氣體和氮氧化物的整體減排率可達8%至12%;
在用柴油車可以減少4.6%的氮氧化物和9.1%的顆粒物。
6、 2017年試行新能源汽車碳配額管理
新規: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于2016年8月發布《新能源汽車碳配額管理辦法》,要求相關部委、企業、行業協會提供書面反饋。據悉,該管理辦法計劃從2017年全國碳市場啟動時開始試行,并將于2018年正式實施。
點評:《征求意見稿》提出,燃料汽車規模企業和新能源汽車規模企業未按規定報送年度新能源汽車碳配額報告的,由國務院碳交易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國務院碳交易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處1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款。
目前,關于新能源汽車碳配額管理辦法,業內仍存在爭議。例如,《辦法》第七條提到,碳配額數量將根據生產和進口的燃料汽車數量、產品組成以及新能源汽車的年度比例要求計算。問題是,不同的車企對新能源汽車的年比例要求會有所不同嗎?如何將涉及地方政府的碳配額與它們聯系起來。此外,碳配額發布后,許多人會關注這與之前在市場上流通的信用體系之間的關系,等等。如何解決這些問題,要等到碳配額管理措施的具體實施才能知道。
7、 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準入規則或將于2017年正式實施
新規:2016年8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定》。業內人士估計,新規定可能在2017年正式實施。
點評:修訂草案重新界定了新能源汽車的范圍,將新能源汽車范圍調整為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電動汽車。這被視為該國提高了新能源汽車準入門檻的一個跡象。提高企業準入門檻,加強產品安全監控。根據意見稿,工信部已將新能源汽車的范圍調整為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電動汽車。此外,草案還加強了對新能源汽車產品的安全監測,增加了對所有銷售的新能源汽車在整個生命周期內的運行和安全狀態進行實時監測的要求。
專家預測,準入新規實施后,兩年內將有10家左右符合條件的新能源汽車企業,自制底盤將不再有新的改裝生產企業。同時,預計兩年后,119家整車企業中約有三分之二符合條件;
在85家專門改裝自己底盤的公司中,大約有1/10的公司能夠滿足要求。
8、 2017年的實施預計將實施新版《汽車動力電池行業標準與條件》
新規:2016年11月2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就《汽車動力電池行業標準與條件》(2017年)公開征求意見,首次將《標準文件》中的“動力電池”一詞修改為“動力電池。在三個主要領域進行了重大修改:生產能力要求、安全和研發能力。此外,對新能源汽車的新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包括售后服務、電池回收、產品要求、整體標準化管理等。工信部表示,將考慮社會各界的反饋和建議,于2017年盡快發布實施新版《規范性條件》。
評論:從目前的角度來看,本《規范性條件》仍然是一份規范性文件,不是強制性文件,但其影響仍然很大。對于企業來說,如果無法訪問上述目錄,就意味著他們沒有官方身份,必須在夾縫中生存,這也會受到消費者的質疑。
但新版規定,鋰離子動力電池單體企業年產能不低于80億瓦時,鎳金屬氫化物動力電池單體內企業不低于1億瓦時、超級電容器單體企業不低于1000萬瓦時。系統企業年產能不低于8萬臺或40億瓦時,這已成為行業產能討論的熱點。一些專家認為,此舉可能導致電池行業產能進一步過剩。
北京時間1月4日,國際消費電子展還未開幕,即被樂視戰略伙伴FF發布的首款量產車FF91提前引爆。這款車可以說是曠世而出的“新物種”。
1900/1/1 0:00:00在2017年的第一天,在人們相互祝賀新年、恭喜發財的時候,從網上流出漢騰汽車給經銷商的致歉函。這看似與年節不合拍的舉動,正昭示著漢騰汽車在2017年將大展宏圖。
1900/1/1 0:00:00新年伊始,上汽斯柯達攜旗下速派、Yeti、明銳、昕銳、昕動、晶銳六大車型推出多重購車優惠,為廣大用戶帶來“冬令進補”套餐。
1900/1/1 0:00:00今年的春節,比以往早出半個多月,是不是早已按捺不住激動的小心臟,身未動,心已遠?而為了讓你更安心穩健地逍遙遠方,專業級高端城市SUVJeep自由光帶著“雙薪”福利向你誠意襲來,
1900/1/1 0:00:00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長安馬自達“魂動雙子”零售總銷量達到19萬3千臺,成功完成既定銷售目標的同時,銷量較2015年同比增長接近3成,再創歷史新高。
1900/1/1 0:00:00盡管是工作日,但在德州一家銷售低速電動車的專營店內依然人頭攢動,只是絕大部分的消費者并不知道,一場針對低速電動車的洗牌風暴即將到來。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