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工信部正式公示《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推薦性國家標準報批稿,這意味著,我國自動駕駛的分級標準即將落地。
與此同時,廣汽和長安先后宣布量產其搭載L3級自動駕駛功能的車型,多家車企也紛紛表示已擁有L3級自動駕駛技術儲備。
但從市場實際應用情況來看,L3級自動駕駛功能并未真正實現落地。以奧迪為例,其在2017年最早宣布推出搭載L3級自動駕駛技術的車型奧迪A8,但該車型自面世以來就沒有真正應用過這一功能。L3級自動駕駛技術為何難落地應用?在2020泰達論壇期間,多位業內專家圍繞這一問題,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首席專家、汽車標準化研究所副所長王兆認為,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技術本身還有待提升的地方,尤其是從實驗場地到真正的交通場景中;二是應用環境還不夠完善,包括政策環境、交通環境等方面。
具體到政策標準,他補充道,國內法律對于自動駕駛還沒有開口,國際相關法律也才剛剛開了一個口子,德國、日本開放了L3級以上自動駕駛的管理。此外,L3級及以上的自動駕駛標準也在制訂過程中,還并沒有真正就位。
標準制定的難度在于,不同行業、不同企業,不同發展階段,對于標準化需求不一樣,標準制定要真正識別出哪些是需要標準解決的問題。另一個角度來看,自動駕駛技術處在快速發展過程中,對于標準化的需求也在快速變化。
博世底盤控制系統中國區副總裁陳黎明提出了另一個思考角度,他認為,L3級自動駕駛功能的落地還存在商業化前景問題。他進一步解釋稱,L3級與L2級給消費者帶來最終的價值體驗和成本付出不成比例。
從L2級到L3級自動駕駛,駕駛責任將轉移到車端,需要大幅增加冗余設計,保障車輛出現問題時的安全接管,這就使成本大幅度增加,但給用戶端帶來的體驗差別卻沒有增加那么多。“技術問題可以解決,法律法規也可以出臺,如果沒有人買單還是沒有辦法落地”,他談到。
地平線副總裁、智能駕駛產品線總經理張玉峰也表示認同,“對于用戶來講,買L3級自動駕駛的車輛,還是需要花費精力在駕駛管理上,體驗感并不一定比L2級有額外收益,這樣情況下買L3級的車有什么意義?”
恩智浦大眾化區汽車電子業務總經理劉芳談到,反過來看,L3級自動駕駛功能沒有盲目落地,其實是一個好現象。這說明,汽車行業已經進入理性發展階段,大家會考慮真正意義上的細分場景。
對于硬件的要求,不是性能越高越好,不是越接近L4級自動駕駛越好,功能、安全做到高級別,是否能帶來真正意義上的成本和經濟效益?是否有特定的應用場景和商業模式?這些都是需要考慮進去的。
標簽:奧迪奧迪A8 2022款 改款 A8L 45 TFSI quattro 豪華型 2022款 改款 A8L 50 TFSI quattro 臻選型
日前眾泰官方公布了眾泰T700車型的動力信息該車將搭載18T和20T兩款發動機其中20T發動機將率先應用燃油缸內直噴技術該發動機技術源自上汽。據悉眾泰T700將于12月正式上市
1900/1/1 0:00:00當英菲尼迪Q50裝上了奔馳的20T發動機之后我們以為這款變了“心”的車型已經完全傾心于奔馳了所以當曝出2016款英菲尼迪Q50將新添30TV6發動機的消息時我們的第一反應是會再次移植奔馳的30TV6發動機或者借鑒奔馳的技術
1900/1/1 0:00:00今年的“中興事件”好像給國內很多行業當頭一棒寄人籬下的滋味不好受。中國品牌車企同樣經歷過受制于人的階段如今各大車企開始發力自主研制汽車主要部件發動機是重中之重
1900/1/1 0:00:002月28日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王朝陽團隊聯合科技公司ECPower宣布在動力電池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發明了高比能的新型電池SEB電池該成果發表于國際期刊《ScienceAdvances》
1900/1/1 0:00:00據外媒報道日立全資子公司日立汽車系統將與本田旗下的3家汽車零部件廠商合并成立新合資公司。雙方的主要目的是通過擴大規模和降低生產成本推進自動駕駛等新一代技術開發
1900/1/1 0:00:00在本屆CESAsia上國能電動汽車瑞典有限公司旗下的NEVS品牌正式發布了全新的數字座艙概念產品InMotion展示了智能內飾、無線技術以及個性化空間等在車內的應用。我們可以看到InMotion概念座艙提供靈活的座位設計具有三種模式選擇:放松、社交以及高效會議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