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困難重重 大眾調整在華股比能否如愿?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大眾“發難”,上汽“回懟”,一汽、江淮略顯“沉默”,這或許是大眾集團CEO迪斯拋出“調整在華合資企業股比”言論之后,對涉事幾方態度最為貼切的總結。從大眾的角度來看,其對在華合資企業股比的“覬覦”由來已久,而對于上汽/一汽/江淮等“合作伙伴”來說,則有太多的“利益訴求”需要梳理。但不管是大眾,還是上汽、一汽和江淮,“股比調整”都已經成為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但這一問題何時能夠解決,又將如何解決?目前來看仍沒有定論。

    ●大眾的“復蘇”與“壓力”

      3月12日,大眾集團2019年度新聞發布會及資本市場日在其總部沃爾夫斯堡舉行。期間,大眾集團對外正式發布了2018年財報。

      財報顯示,在2018財年,大眾集團全球銷量達到1083.4萬輛,同比增長0.9%;銷售收入達到2356億歐元,同比增長2.7%;未計入特殊項目支出的營業利潤為171億歐元,與去年基本持平。迪斯在其致股東的一封信中用“successful”一詞來形容大眾集團的業績。

      但這并不是說大眾集團2018年的業績是完美的,由于WLTP在歐洲市場的推出以及“排放門”后續影響,大眾集團2018年財報也存在一些“陰霾”。據其財報顯示,2018年大眾集團因“排放門”產生的“特殊項目支出”達到32億歐元;而WLTP的推出,則擾亂了大眾品牌及奧迪品牌的生產節奏,也造成了一定的收益損失。

      一方面是集團業務的日趨穩定,一方面則是“排放門”影響的持續縮小,可以說大眾集團的“復蘇”已經基本實現。但大眾集團的壓力也顯而易見,不論是全球銷量還是營業收入、2018年的“微增”狀態,與2017年超過6%的銷量增長、超過16%的營業利潤增長相比多少有些差強人意。再加上,對于2019年同比增長5%的銷售收入預期,大眾急需繼續尋找新的收入增長點,而最直接的增長點或許就是股比調整。

    ●最直接的利潤增長點

      在大眾集團年度新聞發布會及資本市場日上,包括“2025年大眾集團整體碳排放要比2015年減少30%;大眾集團未來在電氣化上的投入將超過300億歐元;2030年大眾集團旗新能源車型數量占比增至40%”等構想在內,迪斯說了很多,但其“調整在華合資企業股比”的設想無疑最被外界關注的部分。

      迪斯稱,大眾集團或在2020年完成在中國合資公司股份的調整,今年將重點談論這一問題。而除迪斯外,大眾集團首席財務官Frank Witter也表示,股比調整并非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但如果能實現當然是最好的。兩人關于“股比調整”的表態看似輕描淡寫,但這一計劃在大眾集團的戰略構想當中無疑要占據非常重要的位置。

      從大眾中國CEO馮思翰在新聞發布會上披露的數據來看,2018財年大眾集團在中國市場共交付了420萬輛汽車,總營業利潤是46億歐元,也就是說中國市場銷量占其總銷量的38.7%,營業利潤占比達到26.9%。可以看到,大眾集團從中國市場獲取的利潤絕對豐厚,而一旦大眾集團調整在華合資企業股比的構想得以達成,那么即便在銷量上沒有任何增長,大眾集團的營業收入也會有不小的增幅。

      此外,隨著“排放門”影響逐漸縮小、寶馬成功收購華晨寶馬25%股權以及發改委“逐步開放外資股比”等利好條件的存在,都加劇了大眾調整在華合資企業股比的決心與信心。

    ●來自中方的巨大“阻力”

      當然,能夠順利完成“在華合資企業股比調整”對于大眾集團來說將會是一件非常樂意看到的事情,但作為中國合作伙伴來說,卻恰恰相反。

      從目前來看,大眾在中國有三家合資企業,分別是一汽-大眾、上汽大眾和江淮大眾,其中上汽大眾和江淮大眾兩家合資公司的股比均為50:50,但一汽-大眾的股比目前仍為60:40。大眾集團想要調整合資股比,還需要看其能夠將上汽集團、一汽集團與江淮汽車“安排”妥當。

      就在迪斯發布“股比調整”言論之后的第六天,上汽集團發布了一封措辭嚴厲的聲明,稱上汽集團未與大眾集團就“調整股比”一事進行過磋商,大眾集團也未正式向上汽集團提出過討論股比的計劃。此外,上汽集團還強調,對外方未經實現交流,單方面就在華合資企業重大事項表態的行為表示遺憾。可見,上汽集團對于大眾集團試圖調整股比的構想相當在意。

      反觀一汽集團,盡管其沒有像上汽集團那樣公開“回懟”而是保持了“沉默”,但從歷史上看,調整一汽-大眾的股比似乎也很困難。早在2011年一汽股份成立、一汽集團謀求整體上市之時,大眾集團就曾嘗試調整一汽-大眾合資股比;經過多年的磋商,最終于2014年10月雙方簽署延長經營期限合資合同時達成了一汽集團51%、大眾集團30%、奧迪19%這一初步調整意愿。但隨著2015年9月大眾“排放門”的爆發,一汽-大眾股比調整再度陷入有名無實的境地。

      從目前來看,似乎僅剩下“襁褓”當中的江淮大眾比較容易實現股比調整,但在江淮大眾仍處于建設期、首款車型仍未上市的情況下,調整江淮大眾的股比,對于大眾集團來說,意義并不大。

    ●編輯觀點:

      發聲“調整股比”或是大眾對中國伙伴的試探。回溯2018年4月份,剛剛履新大眾集團CEO的迪斯,在面對中國媒體提出合資股比調整問題時,曾果決回復稱,合資企業已有股比關系以及相關未來協議,不會發生任何變化。而在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公開場合上,迪斯也不止一次強調過中國市場對于大眾集團的重要性。“中國市場決定著大眾汽車的未來走向,中國未來的重要性遠遠超過現在”,這是迪斯關于“調整股比”公開表態的高頻詞匯。

      由此來看,迪斯不可能不知道其單方面發表“調整在華合資企業股比”給中國合作伙伴帶來的沖擊。筆者認為,在當前的合作背景之下,“股比調整”的表態很大程度上或是對中國合作伙伴的試探,上汽集團、一汽集團及江淮汽車的態度或對大眾未來“調整股比”的相關動作提供參考。

    有獎調研 獨家車標快來領取

    標簽:奧迪奧迪A6L 2023款 40 TFSI 豪華致雅型 2023款 40 TFSI 豪華動感型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擴產DM-i混動系統 比亞迪補齊產能短板

    近日據財聯社報道比亞迪將在太原建設生成基地生產DMi混動系統的核心部件EHS動力總成新增年產能有望達到50萬套這將有效解決比亞迪秦PLUS參數詢價DMi、唐DMi等搭載DMi混動系統的車型交付緩慢的問題

    1900/1/1 0:00:00
    困于“最后100米” 無人物流車有三問

    疫情印證了物流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性。在疫情形勢嚴峻的情況之下無人物流車在末端配送中發揮的重要作用更為明顯。疫情形勢嚴峻期間國內多家自動駕駛方案公司推出的無人物流車產品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最后一公里配送難題

    1900/1/1 0:00:00
    困難重重 吉利進入戴姆勒監事會或受阻

    日前我們從海外相關媒體獲悉吉利在成為戴姆勒最大股東后內部人士稱戴姆勒將阻止吉利獲得公司監事會席位。其主要原因是在監事會上將討論戴姆勒的新車型以及未來戰略因此戴姆勒并不希望有競爭對手的代表參與其中

    1900/1/1 0:00:00
    昆明市2家網約車平臺公司進行停業整頓

    日前昆明市局交通警察支隊通報了8月多項交通違法曝光其中包括突出違法車輛、典型事故案例、事故多發路段、高危風險企業和終生禁駕名單等。其中全市網約車違法近4000起涉及112家網約車公司

    1900/1/1 0:00:00
    昆明今年新建新能源汽車充電樁7.8萬

    我們獲悉到2022年底昆明市新能源汽車投放數量累計將達10萬輛。為滿足新能源車主充電需求昆明市在前期建設充電設施的基礎上今年將新建各類新能源汽車充電樁78萬個

    1900/1/1 0:00:00
    昆明加快推進充電設施建設:停車將優惠

    日前昆明市發展改革委對外發布《昆明市加快推進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意見》將加快推進公共停車場、園區、高速公路服務區、旅游景區充電設施建設推動居民小區公共充電設施建設到2022年初步構建起高速公路服務區快速充電網絡。充電基礎設施屬智慧能源基礎設施是新型城市基礎設施

    1900/1/1 0:00:00
    亚洲欧美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