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最高股價逆勢翻盤超21%,國產半導體零部件的“春天”來了?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9月27日早盤,半導體板塊強勢震蕩。截至當天中午,鄭凡科技、江峰電子漲逾10%;李德明漲停,鑫源微,賽維微,清逸光電,田玉娥先進等跟進了。其中,龍頭股多為半導體零部件/材料公司。萊辛蔡穎公司和鄭凡科技公司在盤中創下歷史新高,分別上漲超過21%和16%。

    對此,多家證券機構均表示,堅定看好全年半導體的結構性行情,看好下半年零部件、材料、設備的主導性機會。

    不過,截至9月28日上午,半導體元器件概念股已經降溫,前日的熱門股鄭凡科技下跌8%;萊辛蔡穎下跌近6%;江峰電子跌近4%。

    為什么半導體元器件會突然逆勢增長?經過兩天的“冰與火”,它的火熱還能持續多久?國產半導體元器件是真的增長還是偽需求?

    半導體設備零部件由晶圓廠共同驅動。

    事實上,從今年上半年開始,全球半導體市場已經不像以前那樣火熱,增速也在放緩。

    根據Future Horizons的數據,半導體行業正走向自2000年互聯網泡沫以來最大的衰退,這也是芯片制造史上最大的衰退之一。

    根據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WSTS)的數據,2022年7月,全球半導體出貨量32個月來首次降至444億美元,同比下降1.8%。從增速來看,5月份增長18%,6月份降至6%,增速迅速放緩。

    半導體市場下行,長期以來風光無限的芯片公司首當其沖。

    市場機構Digitimes Asia報道,TSMC的兩大客戶AMD和Nvidia向TSMC表示,由于PC市場需求下降,他們已經調整了訂單計劃。其中,AMD從今年第四季度到2023年第一季度減少了約2萬個7或6納米訂單,而英偉達則要求在2023年第一季度延遲并減少訂單。

    此外,英偉達第二季度的業績也不及預期。

    財報顯示,英偉達第二季度營收67億美元,同比微增3%,環比減少19%,遠低于81億美元的季度營收指引和5月份給出的45%增長預期;凈利潤為6.56億美元,不到預期23.82億美元的30%,比2021年同期低72%;毛利29.15億美元,毛利率43.5%。2018年以來,單季毛利率首次跌破50%。

    Nvidia CFO Colette Kress在財報電話會議上承認,公司經歷了一個充滿挑戰的季度,實際運營與之前的預期存在差距。

    然而,同樣在半導體市場低迷的影響下,國內芯片廠商的反應卻大相徑庭。

    2022年一季度,SMIC在業績說明會上分析2022年下半年市場形勢時表示,消費電子、手機等股票市場進入去庫存階段。而高端物聯網、電動汽車、顯示器、綠色能源、工業等增量市場尚未建立足夠的庫存,對產能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綜合來看,公司客戶需求依然旺盛,預計今年公司產能將供不應求。

    也有業內人士表示,由于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快速增長,國內半導體供應形勢好于國外,“砍單”影響不如國外明顯。

    當國內對半導體的需求依然旺盛時,半導體零部件自然會受益。

    東吳證券的研究報告認為,今年下游需求并沒有強勁的增長勢頭,但中游晶圓廠正在逆勢擴產,有效防止了下游的衰退向上游傳導,使得上游的設備和零部件持續受益。國內方面,半導體設備市場規模從2015年的49億美元擴大到2021年的296億美元,CAGR達到34.95%,遠超全球平均水平。

    半導體元器件是半導體設備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晶圓廠現場建設和制造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東吳證券認為,目前半導體組件的市場規模主要由設備市場規模和晶圓廠新建產能決定,晶圓廠的設備組件和直采共同帶動半導體組件的整體發展。

    被擠壓窒息的中國半導體元器件。

    半導體元器件是國家關鍵核心技術領域集成電路產業的支撐基石。從結構上看,半導體設備的上游部件種類很多,主要起到氣體輸送、機械運動、電信號控制、晶圓傳輸、維持設備整體結構穩定的作用。

    民生證券研報指出,按照結構組成,半導體元器件大致可以分為:機械、電氣、機電一體化、氣體/液體/真空系統、儀器儀表、光學等。,每個類別包含許多子類別。

    一般來說,對于設備制造商來說,半導體組件的采購往往占其運營成本的90%左右。

    根據TF證券的測算,全球半導體設備零部件市場預計年規模為554億美元,2030年預計規模為680億美元。其中,2022年半導體設備零部件預計市場規模為145億美元,2030年預計市場規模約為180億美元。2022年各零部件市場規模:應時產品前三名為16.03億美元,射頻發生器和泵均為14.57億美元。

    然而,面對巨大的市場蛋糕,國內零部件廠商幾乎沒有話語權。VLSI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半導體元器件前10大領先供應商均為海外廠商,并長期占據領先地位。

    從國際競爭的角度來看,中國現在面臨著美國的限制措施。

    自2019年5月以來,美國對華為實施了一系列制裁,包括限制購買半導體,禁止谷歌等美國公司與華為合作。美國為限制中國5G產業發展,將中興列入實體名單,實施出口管制;隨后,2021年7月,美國FCC禁止了華為、中興、海康威視、大華和無線電及通信系統制造商海能達的設備。

    2022年8月,美國通過《芯片與科學法案》(以下簡稱《芯片法案》),意在限制TSMC、三星、英特爾等制程技術較為完備的企業在大陸擴大生產,阻止先進芯片技術和工藝落地。

    在外部封鎖重重,市場被瓜分的情況下,國內半導體行業迫切需要另辟蹊徑,找到一條搶占市場的獨立之路。其中,半導體元器件的國產化需要以半導體設備的國產化為基礎,半導體元器件是關鍵。

    核心調研數據顯示,在眾多零部件中,國產化率在10%以上的只有應時零部件、邊環和噴頭;腔體、真空計、O型圈沒有得到有效突破,各種泵和陶瓷件國內自給率在5%-10%之間。射頻發生器、機械手、MFC自給率在1%-5%之間;閥門和測量儀器的自給率甚至不到1%,半導體元器件的整體國產化率處于較低水平。

    太平洋證券也在研報中表示,從目前的供應鏈情況和零部件自給率來看,半導體設備的零部件仍顯著依賴進口。在加快半導體設備國產化的時間窗口,半導體元器件國產化順應了自主可控的產業趨勢。

    此外,目前高端半導體零部件市場主要被美國、日本和歐洲的供應商占據;中低端半導體零部件市場主要被韓國、和省供應商占據,國內大陸廠商的機會很小。

    目前,產業界和資本界正逐漸意識到半導體元器件產業鏈地位和國產化的重要性。事實上,半導體元器件的國產替代之旅也已經悄然開始。

    半導體元器件有國內替代機會嗎?

    據財聯社報道,近期發布的券商研究報告引用數據顯示,8月份國內半導體元器件中標數量同比增長200%。1-8月,共有22個項目中標,同比增長近40%,其中供電及燃氣反應系統項目15個,同比增長50%;熱管理系統2個,真空系統3個,同比增長50%。一批本土零部件廠商被列入設備制造商儀器儀表、電器、連接器、結構件、電器、腔體件等零部件供應商名單,國產零部件向本土廠商滲透加快。

    近年來,國內半導體元件制造商增長迅速。

    以半導體靶材廠商江峰電子為例。自2022年以來,該公司股價漲幅高達77%。財報顯示,2022年上半年,江豐電子預計實現凈利潤1.49億元至1.67億元,同比增長145%至175%。公司表示,報告期內受益于超高純金屬濺射靶材領域的長期R&D和設備投資,形成了核心競爭力。產品進入5nm tip工藝,得到國際一流客戶的認可,全球市場份額持續擴大。與此同時,各種半導體精密零件的新開發產品也在加速發展。

    據悉,在半導體領域,江豐電子已經成為TSMC、SK海力士、SMIC等世界知名半導體廠商的供應商。在平板顯示領域,公司是BOE、華星光電等世界知名面板廠商的供應商。

    值得注意的是,江峰電子的超高純金屬濺射靶材產品已在16nm技術節點批量供貨,成功打破美國和日本的壟斷,其相關產品成功突破半導體7nm技術節點al、Ti、Ta、Cu系列靶材核心技術并實現量產應用。近日,江峰電子在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已成為霍尼韋爾、新日鐵住金等美國和日本跨國公司的供應商,相關產品已進入世界頂級5nm技術節點。

    光大證券表示,目前本土半導體設備零部件廠商在一些技術壁壘相對容易突破的領域已經完成了一定程度的國產化,比如鈑金零件、金屬零件、腔體等,甚至海外頭部半導體設備廠商也會向本土廠商采購相應的零部件,進行成本優化。

    ZTE

    然而,即使國內半導體元件制造商眾多,也有許多發展限制。

    比如精密零件種類多,數量少,單個產品的市場空間不大。VLSI數據顯示,近10年來,前十大供應商的市場份額總和趨于穩定在50%左右,相對不集中,壟斷效應明顯。

    但國產半導體元器件也有機會從單一元器件走向完整產業鏈。生產半導體刻蝕耗材硅電極和硅環的韓國公司Waldex就是一個典型案例。

    Waldex最初生產的是韓國之前全力從事的半導體零件。2001年,公司開發了硅電極的微孔加工技術,2009年開發了純英文制作的蝕刻件。同時收購美國硅錠公司WCQ 100%股權,并利用其子公司硅錠生產硅零件。

    上述措施有助于Waldex確保成本競爭并建立一個全面的生產體系。看來像Waldex這樣的一系列企業可以給國內半導體元器件廠商一些發展的借鑒。這些隱藏在半導體行業宏偉藍圖背后的零部件廠商,是鮮為人知的背景,也是中國半導體企業走出去的重要助力。9月27日早盤,半導體板塊強勢震蕩。截至當天中午,鄭凡科技、江峰電子漲逾10%;李德明漲停,鑫源微,賽維微,清逸光電,田玉娥先進等跟進了。其中,龍頭股多為半導體零部件/材料公司。萊辛蔡穎公司和鄭凡科技公司在盤中創下歷史新高,分別上漲超過21%和16%。

    對此,多家證券機構均表示,堅定看好全年半導體的結構性行情,看好下半年零部件、材料、設備的主導性機會。

    不過,截至9月28日上午,半導體元器件概念股已經降溫,前日的熱門股鄭凡科技下跌8%;萊辛蔡穎下跌近6%;江峰電子跌近4%。

    為什么半導體元器件會突然逆勢增長?經過兩天的“冰與火”,它的火熱還能持續多久?國產半導體元器件是真的增長還是偽需求?

    半導體設備零部件由晶圓廠共同驅動。

    事實上,從今年上半年開始,全球半導體市場已經不像以前那樣火熱,增速也在放緩。

    根據Future Horizons的數據,半導體行業正走向自2000年互聯網泡沫以來最大的衰退,這也是芯片制造史上最大的衰退之一。

    根據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WSTS)的數據,2022年7月,全球半導體出貨量32個月來首次降至444億美元,同比下降1.8%。從增速來看,5月份增長18%,6月份降至6%,增速迅速放緩。

    半導體市場下行,長期以來風光無限的芯片公司首當其沖。

    市場機構Digitimes Asia報道,TSMC的兩大客戶AMD和Nvidia向TSMC表示,由于PC市場需求下降,他們已經調整了訂單計劃。其中,AMD從今年第四季度到2023年第一季度減少了約2萬個7或6納米訂單,而英偉達則要求在2023年第一季度延遲并減少訂單。

    此外,英偉達第二季度的業績也不及預期。

    財報顯示,英偉達第二季度營收67億美元,同比微增3%,環比減少19%,遠低于81億美元的季度營收指引和5月份給出的45%增長預期;凈利潤為6.56億美元,不到預期23.82億美元的30%,比2021年同期低72%;毛利29.15億美元,毛利率43.5%。2018年以來,單季毛利率首次跌破50%。

    Nvidia CFO Colette Kress在財報電話會議上承認,公司經歷了一個充滿挑戰的季度,實際運營與之前的預期存在差距。

    然而,同樣在半導體市場低迷的影響下,國內芯片廠商的反應卻大相徑庭。

    2022年一季度,SMIC在業績說明會上分析2022年下半年市場形勢時表示,消費電子、手機等股票市場進入去庫存階段。而高端物聯網、電動汽車、顯示器、綠色能源、工業等增量市場尚未建立足夠的庫存,對產能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綜合來看,公司客戶需求依然旺盛,預計今年公司產能將供不應求。

    也有業內人士表示,由于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快速增長,國內半導體供應形勢好于國外,“砍單”影響不如國外明顯。

    當國內對半導體的需求依然強勁時,半導體零部件自然會受益。

    東吳證券的研究報告認為,今年下游需求并沒有強勁的增長勢頭,但中游晶圓廠正在逆勢擴產,有效防止了下游的衰退向上游傳導,使得上游的設備和零部件持續受益。國內方面,半導體設備市場規模從2015年的49億美元擴大到2021年的296億美元,CAGR達到34.95%,遠超全球平均水平。

    半導體元器件是半導體設備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晶圓廠現場建設和制造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東吳證券認為,目前半導體組件的市場規模主要由設備市場規模和晶圓廠新建產能決定,晶圓廠的設備組件和直采共同帶動半導體組件的整體發展。

    被擠壓窒息的中國半導體元器件。

    半導體元器件是國家關鍵核心技術領域集成電路產業的支撐基石。從結構上看,半導體設備的上游部件種類很多,主要起到氣體輸送、機械運動、電信號控制、晶圓傳輸、維持設備整體結構穩定的作用。

    民生證券研報指出,按照結構組成,半導體元器件大致可以分為:機械、電氣、機電一體化、氣體/液體/真空系統、儀器儀表、光學等。,每個類別包含許多子類別。

    一般來說,對于設備制造商來說,半導體組件的采購往往占其運營成本的90%左右。

    根據TF證券的測算,全球半導體設備零部件市場預計年規模為554億美元,2030年預計規模為680億美元。其中,2022年半導體設備零部件預計市場規模為145億美元,2030年預計市場規模約為180億美元。2022年各零部件市場規模:應時產品前三名為16.03億美元,射頻發生器和泵均為14.57億美元。

    然而,面對巨大的市場蛋糕,國內零部件廠商幾乎沒有話語權。VLSI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半導體元器件前10大領先供應商均為海外廠商,并長期占據領先地位。

    從國際競爭的角度來看,中國現在面臨著美國的限制措施。

    自2019年5月以來,美國對華為實施了一系列制裁,包括限制購買半導體,禁止谷歌等美國公司與華為合作。美國為限制中國5G產業發展,將中興列入實體名單,實施出口管制;隨后,2021年7月,美國FCC禁止了華為、中興、海康威視、大華和無線電及通信系統制造商海能達的設備。

    2022年8月,美國通過《芯片與科學法案》(以下簡稱《芯片法案》),意在限制TSMC、三星、英特爾等制程技術較為完備的企業在大陸擴大生產,阻止先進芯片技術和工藝落地。

    在外部封鎖重重,市場被瓜分的情況下,國內半導體行業迫切需要另辟蹊徑,找到一條搶占市場的獨立之路。其中,半導體元器件的國產化需要以半導體設備的國產化為基礎,半導體元器件是關鍵。

    核心調研數據顯示,在眾多零部件中,國產化率在10%以上的只有應時零部件、邊環和噴頭;腔體、真空計、O型圈沒有得到有效突破,各種泵和陶瓷件國內自給率在5%-10%之間。射頻發生器、機械手、MFC自給率在1%-5%之間;閥門和測量儀器的自給率甚至不到1%,半導體元器件的整體國產化率處于較低水平。

    太平洋證券也在研報中表示,從目前的供應鏈情況和零部件自給率來看,半導體設備的零部件仍顯著依賴進口。在加快半導體設備國產化的時間窗口,半導體元器件國產化順應了自主可控的產業趨勢。

    此外,目前高端半導體零部件市場主要被美國、日本和歐洲的供應商占據;中低端半導體零部件市場主要被韓國、和省供應商占據,國內大陸廠商的機會很小。

    目前,產業界和資本界正逐漸意識到半導體元器件產業鏈地位和國產化的重要性。事實上,半導體元器件的國產替代之旅也已經悄然開始。

    半導體元器件有國內替代機會嗎?

    據財聯社報道,近期發布的券商研究報告引用數據顯示,8月份國內半導體元器件中標數量同比增長200%。1-8月,共有22個項目中標,同比增長近40%,其中供電及燃氣反應系統項目15個,同比增長50%;熱管理系統2個,真空系統3個,同比增長50%。一批本土零部件廠商被列入設備制造商儀器儀表、電器、連接器、結構件、電器、腔體件等零部件供應商名單,國產零部件向本土廠商滲透加快。

    近年來,國內半導體元件制造商增長迅速。

    以半導體靶材廠商江峰電子為例。自2022年以來,該公司股價漲幅高達77%。財報顯示,2022年上半年,江豐電子預計實現凈利潤1.49億元至1.67億元,同比增長145%至175%。公司表示,報告期內受益于超高純金屬濺射靶材領域的長期R&D和設備投資,形成了核心競爭力。產品進入5nm tip工藝,得到國際一流客戶的認可,全球市場份額持續擴大。與此同時,各種半導體精密零件的新開發產品也在加速發展。

    據悉,在半導體領域,江豐電子已經成為TSMC、SK海力士、SMIC等世界知名半導體廠商的供應商。在平板顯示領域,公司是BOE、華星光電等世界知名面板廠商的供應商。

    值得注意的是,江峰電子的超高純金屬濺射靶材產品已在16nm技術節點批量供貨,成功打破美國和日本的壟斷,其相關產品成功突破半導體7nm技術節點al、Ti、Ta、Cu系列靶材核心技術并實現量產應用。近日,江峰電子在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已成為霍尼韋爾、新日鐵住金等美國和日本跨國公司的供應商,相關產品已進入世界頂級5nm技術節點。

    光大證券表示,目前本土半導體設備零部件廠商在一些技術壁壘相對容易突破的領域已經完成了一定程度的國產化,比如鈑金零件、金屬零件、腔體等,甚至海外頭部半導體設備廠商也會向本土廠商采購相應的零部件,進行成本優化。

    ZTE

    然而,即使國內半導體元件制造商眾多,也有許多發展限制。

    比如精密零件種類多,數量少,單個產品的市場空間不大。VLSI數據顯示,近10年來,前十大供應商的市場份額總和趨于穩定在50%左右,相對不集中,壟斷效應明顯。

    但國產半導體元器件也有機會從單一元器件走向完整產業鏈。生產半導體刻蝕耗材硅電極和硅環的韓國公司Waldex就是一個典型案例。

    Waldex最初生產的是韓國之前全力從事的半導體零件。2001年,公司開發了硅電極的微孔加工技術,2009年開發了純英文制作的蝕刻件。同時收購美國硅錠公司WCQ 100%股權,并利用其子公司硅錠生產硅零件。

    上述措施有助于Waldex確保成本競爭并建立一個全面的生產體系。看來像Waldex這樣的一系列企業可以給國內半導體元器件廠商一些發展的借鑒。這些隱藏在半導體行業宏偉藍圖背后的零部件廠商,是鮮為人知的背景,也是中國半導體企業走出去的重要助力。

    標簽:中興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馬斯克要求法院撤銷其與SEC達成的推文審核協議

    蓋世汽車訊據外媒報道,特斯拉首席執行官馬斯克要求聯邦上訴法院,撤銷其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在2018年達成的協議,該協議要求特斯拉的律師預先審核其所有與特斯拉有關的推文。

    1900/1/1 0:00:00
    《東八區的先生們》:張翰認真了,觀眾笑了,自動駕駛怒了

    智能汽車廠商無論如何也想不到,自動駕駛再一次出圈,竟然是在張瀚領銜主演的電視劇里。這部《東八區的先生們》,是由張翰制作、編劇、主演的一部都市生活輕喜劇。

    1900/1/1 0:00:00
    押寶ARIYA艾睿雅 日產在華的救命稻草

    今年上半年,日產中國在華銷量為546020輛(含乘用車、輕型商用和進口整車),同比下降227。除疫情等因素之外,產品定位出現偏差是導致銷量出現下滑的重大因素。

    1900/1/1 0:00:00
    百人口碑評新車――比亞迪秦PLUS EV

    各位網友大家好,第八十二期《百人口碑評新車》系列文章與大家見面了。本期我們將為大家帶來一款緊湊型純電動車比亞迪秦PLUS參數詢價EV。

    1900/1/1 0:00:00
    哈弗H6新能源震撼上市,15.98萬起

    9月28日,哈弗H6新能源上市發布會在云端盛大開啟,長城集團首席增長官李瑞峰先生親臨線上直播間,發表精彩公開演講,為哈弗新能源乃至長城集團,發出新能源大時代下的最強音。

    1900/1/1 0:00:00
    知行科技iDC Mid量產下線,國產供應商「上位」進行時

    1956年7月13日,12輛解放CA10型載貨車在正式下線,巡游長春。無數市民涌聚街頭,摩肩接踵,萬人空巷。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亚洲欧美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