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于2015年,曾被“PPT造車”質疑;隨著爆款的出現,迅速沖進新車交付榜,并多次排名第一;“按銷量計算,它是全球第五大、中國第四大的新興電動汽車公司。”
在關于魏小麗的新聞滿天飛的當下,你是不是對上面的描述有點好奇?
這是一輛零油耗汽車。
9月29日,零跑汽車正式在港交所上市。這是繼韋小立之后,中國第四家登陸港交所的新造車企業。上市前一天,由來已久的零跑重型車C01正式上市。不過,與之前“韋小立”上市港股的情況類似,零潤在港交所上市首日也遭遇破發。零跑實力能“領先”嗎?本期《愛卡一角秀》,我們來聊聊散戶IPO背后的邏輯。
一、新勢力港股第一股
內地科技創新板門檻提高后,相對寬松的港股成為新生力量“籌錢”的渠道。
9月29日,零跑汽車在港交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9863,成為繼Xpeng Motors、李、蔚來汽車之后,第四家實現港股IPO的企業。零跑汽車通過此次公開募股凈籌得60.57億港元,有望成為今年港股最大IPO。
至此,零車和韋小立已齊聚港股,成為國內第四家登陸港交所的新型造車企業。值得注意的是,零跑汽車沒有采用韋小立使用的境外紅籌架構,而是在中國境內架構下直接在香港發行h股,零跑汽車也成為了港股“第一股”,汽車制造的新生力量。
不過,與此前“韋小立”上市港股的情況類似,零潤也于今日在港交所上市首日遭遇破發。
對于公司股價首日破發,零跑汽車董事長朱表示,“現在確實不是一個好的時間段,因為全球局勢動蕩,處于下行通道。但是我們選擇去上海的主要原因是我們不在乎現在的時間。這是一場長跑比賽。我們更關心真實的質量,盡快獲得我們的市場份額。”
第二,招股書“畫餅”很香。
2021年以來,被業內視為“二線”陣營的哪吒、威馬、零跑三大新車廠商,都傳出了赴港上市的消息。2022年1月26日,證監會網站顯示,收到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境外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含普通股、優先股等股票及其衍生形式股票)》核準材料。
根據零跑汽車的招股書,零跑汽車是全球第五大、中國第四大新興電動汽車公司。同時,零跑將自己定位為“專注15-30萬元高端新能源汽車市場”。
根據Jost Sullivan的說法,就交付量而言,這家公司是中國領先的新興電動汽車公司中增長最快的。看了這個,可能難免有些疑惑。截至目前,零跑車共有四款車型,而15-30萬元區間的車型只有剛上市一天的零跑C11(參數|詢價)和零跑C01(參數|詢價)。
官方數據顯示,2020年零跑共銷售11391輛,其中T03銷售10266輛,占比90%。2021年,零跑共交付43121輛,其中T03交付38463輛,占比89%。換句話說,起步價7.95萬元的T03,才是零跑真正的銷售擔當。這是一款微型電動車,外觀和大小與“樂老頭”相似。由于價格低廉,車身緊湊,這兩年一直是新能源市場非常受歡迎的車型。
另一方面,根據招股書內容,2022年第一季度,零跑汽車營收達19.92億元,較去年同期的2.78億元增長616.4%;凈虧損10.42億元,比去年同期的3.97億元增長162.47%。
今年下半年零跑車的表現確實搶眼。7、8月份的交付量超過“韋小立”,在造車新勢力中排名第二。其中,7月份交付量達12,044輛,單月同比增長超177%;8月份,交付量進一步增長至12,525輛,同比增長超過180%。今年1-8月,零跑汽車累計交付量7.66萬輛,與“魏小利”基本持平。
雖然近幾個月零售額猛增,但與其主打性價比定位不無關系。雖然零跑想以智能和性價比來差異化,但目前優勢并不明顯。與零跑汽車定位相同的哪吒汽車,初期也是以中低端市場為主,但哪吒汽車2022年8月銷量為16017輛,同比增長142.20%;2022年1-8月共交付93185輛,遠超零跑車輛。
此外,零跑汽車在上市前也被工信部通報,風險不容忽視。
根據工信部發布的《關于侵害用戶權益的APP通報(2022年第5批,共第25批)》,共有47款App(SDK)未按要求完成整改,零售類APP(V1.20.30)涉及的問題為“強制、頻繁、過度請求App權限”。
未來的路還很長。
3、3年R&D投資14億元,是低收益還是高效率?
同樣從招股書來看,其2019年至2021年的研發費用總額僅為14億元。面對外界對其“全球自研”口號和低投入的質疑,朱澄清“這是高效規劃下的合理成本范圍。其次,全球自研不是一句空話。其實零跑車已經做到了。我們開發了許多核心組件。今年交付的10多萬輛車中,每輛車的電池組、電驅動總成、燈光、智能駕駛艙都是我們自己研發制造的。”
朱說,“全球自研+垂直整合是打造底層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其邏輯是在一個平臺中,從底層開發系統和電子元件,使其具有高度的靈活性,在不同的電動汽車之間重復使用,使零跑汽車的研發更加高效和劃算。”
據了解,零跑汽車研發的智能電動汽車核心系統和電子元器件中的所有關鍵軟硬件均實現了底層接口、算法和數據通信協議的統一,獨特的模式和能力構建了可在不同電動汽車間高度復用的平臺化電子電氣架構和整車架構。
零跑汽車背靠國內安防巨頭大華,利用曾經IT領域的優勢,實現了軟硬件結合,全方位自研。可以說,在目前新能源的布局中,零跑汽車是除特斯拉之外唯一真正擁有集智能汽車自研、自產、銷售、服務于一體的完整閉環產業鏈的新能源汽車企業。
研發方面,零跑技術團隊占比60%以上,成立了L4級算法團隊。截至2021年8月31日,零跑汽車累計專利申請量達到1186件,已申請發明專利517件,占比近50%。三電的發明專利占比超過40%,含金量遠超造車新勢力前三。
根據約斯特沙利文的數據,零跑汽車自主研發的核心系統關鍵軟硬件種類比國內其他新興電動車企業和中國市場大部分新能源汽車企業都多,包括動力系統、自動駕駛系統和智能駕駛艙系統。如自主研發的電驅動系統(包括電機、減速器和控制器)、電池管理系統和整車控制器軟硬件。
對于一家新的汽車制造公司來說,全球自主研發離不開大量的R&D投資。是不是說零跑車浪費了很多時間?朱說,“從底層做起確實比較慢,但好處是可以平臺化、多車化。平臺化之后,未來的研發速度會越來越快。”
經過多年的努力和自我研究,最近幾個月,我真的聽到了回音。如前所述,從7月份開始,交付量開始超越“韋小立”。
從零跑汽車歷年銷量來看,2020年公司共交付智能電動車8050輛,比2019年增長676.3%;2021年共交付43748輛,比2020年增長443.5%。與此同時,零跑汽車收入快速增長。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2021年,零跑汽車總營收分別約為1.17億元、6.31億元和31.32億元。2022年第一季度,零跑汽車營收達19.92億元,比去年同期的2.78億元增長616.4%。
上市后,相當一部分募集資金也將用于研發。零壹車表示,募集資金中約40%將投入研發,約25%將用于增加產能,約25%將用于擴大銷售和服務網絡及提升品牌知名度,其余10%將作為營運資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第四,依然徘徊在“生死線”上
2021年8月18日,零跑科技完成了45億元的Pre-IPO輪融資,投資者包括CICC資本、杭國資、中信建投資本和中信余炳軒。天眼查APP顯示,2016年1月至2021年8月,零跑科技累計融資超過120.6億元。在資本市場上快速獲得認可,與其交付量的不斷攀升和自身的技術研發路徑密切相關。
但是,零跑汽車仍然是虧損的新能源車企,這是不爭的事實。零跑IPO的消息一出,其虧損情況也被視為輿論討論的話題。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2021年,零跑汽車調整后虧損分別為8.1億元、9.35億元和26.29億元。
另一方面,雖然近期交付量逐月增長,單位成本因規模經濟而降低,但零跑車的毛利率逐年提升。2019年至2021年,零跑汽車的毛利率分別為-95.7%、-50.6%和-44.3%。招股書顯示,2022年上半年,毛利率進一步提升至-26%。而零跑車前期的產品布局以性價比為主,低端規格的定價勢必限制利潤。那么價格區間為19.38萬-28.68萬元的C01的市場表現,對于零跑這款將是目前價格最高的車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價格越高,保費空間越充足,公司毛利率提升更直接。
朱坦言,零跑汽車還在“生死線”上。
全文總結:其實我們是想通過搶上市前一天上市的重磅新車C01,讓資本市場看到零跑的盈利潛力。總結一下,零跑車虧損的原因主要是前期生產階段成本高,比如電池原材料。同時,全球自研投入的時間和金錢也確實會更多。但隨著全球自研的規模化,企業的優勢會逐漸凸顯,C01的上市也會提高毛利率。
資本市場更看重的是商業模式、技術路徑、公司的獨特價值和不可替代性等。雖然零跑徘徊在“生死線”上,但或許資本愿意給零跑機會和時間。
成立于2015年,曾被“PPT造車”質疑;隨著爆款的出現,迅速沖進新車交付榜,并多次排名第一;“按銷量計算,它是全球第五大、中國第四大的新興電動汽車公司。”
在關于魏小麗的新聞滿天飛的當下,你是不是對上面的描述有點好奇?
這是一輛零油耗汽車。
9月29日,零跑汽車正式在港交所上市。這是繼韋小立之后,中國第四家登陸港交所的新造車企業。上市前一天,由來已久的零跑重型車C01正式上市。不過,與之前“韋小立”上市港股的情況類似,零潤在港交所上市首日也遭遇破發。零跑實力能“領先”嗎?本期《愛卡一角秀》,我們來聊聊散戶IPO背后的邏輯。
一、新勢力港股第一股
內地科技創新板門檻提高后,相對寬松的港股成為新生力量“籌錢”的渠道。
9月29日,零跑汽車在港交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9863,成為繼Xpeng Motors、李、蔚來汽車之后,第四家實現港股IPO的企業。零跑汽車通過此次公開募股凈籌得60.57億港元,有望成為今年港股最大IPO。
至此,零車和韋小立已齊聚港股,成為國內第四家登陸港交所的新型造車企業。值得注意的是,零跑汽車沒有采用韋小立使用的境外紅籌架構,而是在中國境內架構下直接在香港發行h股,零跑汽車也成為了港股“第一股”,汽車制造的新生力量。
不過,與此前“韋小立”上市港股的情況類似,零潤也于今日在港交所上市首日遭遇破發。
對于公司股價首日破發,零跑汽車董事長朱表示,“現在確實不是一個好的時間段,因為全球局勢動蕩,處于下行通道。但是我們選擇去上海的主要原因是我們不在乎現在的時間。這是一場長跑比賽。我們更關心真實的質量,盡快獲得我們的市場份額。”
第二,招股書“畫餅”很香。
2021年以來,被業內視為“二線”陣營的哪吒、威馬、零跑三大新車廠商,都傳出了赴港上市的消息。2022年1月26日,證監會網站顯示,收到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境外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含普通股、優先股等股票及其衍生形式股票)》核準材料。
根據零跑汽車的招股書,零跑汽車是全球第五大、中國第四大新興電動汽車公司。同時,零跑將自己定位為“專注15-30萬元高端新能源汽車市場”。
根據Jost Sullivan的說法,就交付量而言,這家公司是中國領先的新興電動汽車公司中增長最快的。看了這個,可能難免有些疑惑。截至目前,零跑車共有四款車型,而15-30萬元區間的車型只有剛上市一天的零跑C11(參數|詢價)和零跑C01(參數|詢價)。
官方數據顯示,2020年零跑共銷售11391輛,其中T03銷售10266輛,占比90%。2021年,零跑共交付43121輛,其中T03交付38463輛,占比89%。換句話說,起步價7.95萬元的T03,才是零跑真正的銷售擔當。這是一款微型電動車,外觀和大小與“樂老頭”相似。由于價格低廉,車身緊湊,這兩年一直是新能源市場非常受歡迎的車型。
另一方面,根據招股書內容,2022年第一季度,零跑汽車營收達19.92億元,較去年同期的2.78億元增長616.4%;凈虧損10.42億元,比去年同期的3.97億元增長162.47%。
今年下半年零跑車的表現確實搶眼。7、8月份的交付量超過“韋小立”,在造車新勢力中排名第二。其中,7月份交付量達12,044輛,單月同比增長超177%;8月份,交付量進一步增長至12,525輛,同比增長超過180%。今年1-8月,零跑汽車累計交付量7.66萬輛,與“魏小利”基本持平。
雖然近幾個月零售額猛增,但與其主打性價比定位不無關系。雖然零跑想以智能和性價比來差異化,但目前優勢并不明顯。與零跑汽車定位相同的哪吒汽車,初期也是以中低端市場為主,但哪吒汽車2022年8月銷量為16017輛,同比增長142.20%;2022年1-8月共交付93185輛,遠超零跑車輛。
此外,零跑汽車在上市前也被工信部通報,風險不容忽視。
根據工信部發布的《關于侵害用戶權益的APP通報(2022年第5批,共第25批)》,共有47款App(SDK)未按要求完成整改,零售類APP(V1.20.30)涉及的問題為“強制、頻繁、過度請求App權限”。
未來的路還很長。
3、3年R&D投資14億元,是低收益還是高效率?
同樣從招股書來看,其2019年至2021年的研發費用總額僅為14億元。面對外界對其“全球自研”口號和低投入的質疑,朱澄清“這是高效規劃下的合理成本范圍。其次,全球自研不是一句空話。其實零跑車已經做到了。我們開發了許多核心組件。今年交付的10多萬輛車中,每輛車的電池組、電驅動總成、燈光、智能駕駛艙都是我們自己研發制造的。”
朱說,“全球自研+垂直整合是打造底層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其邏輯是在一個平臺中,從底層開發系統和電子元件,使其具有高度的靈活性,在不同的電動汽車之間重復使用,使零跑汽車的研發更加高效和劃算。”
據了解,零跑汽車研發的智能電動汽車核心系統和電子元器件中的所有關鍵軟硬件均實現了底層接口、算法和數據通信協議的統一,獨特的模式和能力構建了可在不同電動汽車間高度復用的平臺化電子電氣架構和整車架構。
零跑汽車背靠國內安防巨頭大華,利用曾經IT領域的優勢,實現了軟硬件結合,全方位自研。可以說,在目前新能源的布局中,零跑汽車是除特斯拉之外唯一真正擁有集智能汽車自研、自產、銷售、服務于一體的完整閉環產業鏈的新能源汽車企業。
研發方面,零跑技術團隊占比60%以上,成立了L4級算法團隊。截至2021年8月31日,零跑汽車累計專利申請量達到1186件,已申請發明專利517件,占比近50%。三電的發明專利占比超過40%,含金量遠超造車新勢力前三。
根據約斯特沙利文的數據,零跑汽車自主研發的核心系統關鍵軟硬件種類比國內其他新興電動車企業和中國市場大部分新能源汽車企業都多,包括動力系統、自動駕駛系統和智能駕駛艙系統。如自主研發的電驅動系統(包括電機、減速器和控制器)、電池管理系統和整車控制器軟硬件。
對于一家新的汽車制造公司來說,全球自主研發離不開大量的R&D投資。是不是說零跑車浪費了很多時間?朱說,“從底層做起確實比較慢,但好處是可以平臺化、多車化。平臺化之后,未來的研發速度會越來越快。”
經過多年的努力和自我研究,最近幾個月,我真的聽到了回音。如前所述,從7月份開始,交付量開始超越“韋小立”。
從零跑汽車歷年銷量來看,2020年公司共交付智能電動車8050輛,比2019年增長676.3%;2021年共交付43748輛,比2020年增長443.5%。與此同時,零跑汽車收入快速增長。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2021年,零跑汽車總營收分別約為1.17億元、6.31億元和31.32億元。2022年第一季度,零跑汽車營收達19.92億元,比去年同期的2.78億元增長616.4%。
上市后,相當一部分募集資金也將用于研發。零壹車表示,募集資金中約40%將投入研發,約25%將用于增加產能,約25%將用于擴大銷售和服務網絡及提升品牌知名度,其余10%將作為營運資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第四,依然徘徊在“生死線”上
2021年8月18日,零跑科技完成了45億元的Pre-IPO輪融資,投資者包括CICC資本、杭國資、中信建投資本和中信余炳軒。天眼查APP顯示,2016年1月至2021年8月,零跑科技累計融資超過120.6億元。快速獲得資本市場的認可,與其交付量的不斷攀升和自身的技術研發路徑密切相關。
但是,零跑汽車仍然是虧損的新能源車企,這是不爭的事實。零跑IPO的消息一出,其虧損情況也被視為輿論討論的話題。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2021年,零跑汽車調整后虧損分別為8.1億元、9.35億元和26.29億元。
另一方面,雖然近期交付量逐月增長,單位成本因規模經濟而降低,但零跑車的毛利率逐年提升。2019年至2021年,零跑汽車的毛利率分別為-95.7%、-50.6%和-44.3%。招股書顯示,2022年上半年,毛利率進一步提升至-26%。而零跑車前期的產品布局以性價比為主,低端規格的定價勢必限制利潤。那么價格區間為19.38萬-28.68萬元的C01的市場表現,對于零跑這款將是目前價格最高的車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價格越高,保費空間越充足,公司毛利率提升更直接。
朱坦言,零跑汽車還在“生死線”上。
全文總結:其實我們是想通過搶上市前一天上市的重磅新車C01,讓資本市場看到零跑的盈利潛力。總結一下,零跑車虧損的原因主要是前期生產階段成本高,比如電池原材料。同時,全球自研投入的時間和金錢也確實會更多。但隨著全球自研的規模化,企業的優勢會逐漸凸顯,C01的上市也會提高毛利率。
資本市場更看重的是商業模式、技術路徑、公司的獨特價值和不可替代性等。雖然零跑徘徊在“生死線”上,但或許資本愿意給零跑機會和時間。
過去十年,汽車市場開啟了一輪跨越式發展。
1900/1/1 0:00:00分享領克01EMF是搭載LynkEMotive智能電混技術的首款車型,WLTC工況下百公里油耗僅需488L,0100kmh加速時間僅需7
1900/1/1 0:00:00法蘭克福當地時間9月29日星期四,保時捷在德國法蘭克福交易所上市,這是歐洲近十年來最大IPO,德國歷史上第二大IPO,上市發行價最終確定為每股8250歐元(約合人民幣574
1900/1/1 0:00:00分享日系和德系中級轎車都選擇了老成持重的設計風格,這讓很多人對中級轎車形成了思維定式。福特蒙迪歐同樣是中級轎車市場的一員老將,但一直保持著更多的年輕色彩。
1900/1/1 0:00:00近日,全球知名調研機構JDPower公布了2022年美國汽車品牌忠誠度研究結果。調查顯示,受當前汽車供應短缺的推動,新車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度正在上升。
1900/1/1 0:00:00近日,盟識科技(蘇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盟識科技)與志存鋰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志存鋰業)在新疆正式簽署《智能無人礦石轉運業務》合作協議。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