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ACEA)表示,8月份,歐洲新車注冊量為748,961輛,同比增長3.4%。歐洲新車市場終于恢復增長,結束了連續13個月的下滑,但這種“反彈”可能是短暫的,創紀錄的通脹和前所未有的能源危機可能會再次讓歐洲消費者望而卻步。
從市場來看,8月大部分歐洲市場汽車銷量實現同比增長,對歐洲整體銷量增長貢獻巨大。值得一提的是,歐洲五大汽車市場均實現增長。其中,意大利的銷售額增幅最大,接近10%;西班牙緊隨其后,為9.1%;法國銷量同比增長3.8%,為去年11月以來首次增長;德國也自今年2月以來首次上漲,漲幅為3%;英國同比微增1.2%,增幅最小,但結束了此前連續5個月的下跌。
今年前8個月,歐洲累計新車注冊量約為722萬輛,同比下降11.8%。雖然8月份歐洲銷量有所好轉,但連續幾個月的下滑嚴重影響了歐洲車市的累計銷量。此外,歐洲五大車市的累計銷量也不容樂觀,均呈同比下降趨勢——意大利(-18.4%)、法國(-13.8%)、英國(-10.7%)、德國(-9.8%)和西班牙(-9.4%)。
從車企來看,8月份,大眾集團、Stellantis和現代汽車集團仍然是歐洲最暢銷的三家汽車制造商。其中,大眾集團在歐洲的銷量接近20萬輛,同比增長6.3%。大眾、奧迪、斯柯達、保時捷等品牌銷量均實現同比增長,其中保時捷增長32.2%。Stellantis在歐洲的銷量比大眾集團少6.17萬輛左右,但同比增幅超過10%,旗下標致品牌的銷量增長了23.1%。受起亞品牌同比下滑2.3%的影響,現代汽車集團歐洲銷量同比微跌0.3%,連續第二個月下滑。
總體來看,8月份全球車企在歐洲車市的銷售表現喜憂參半,7家車企銷量同比增長,其余7家車企銷量同比下降。其中,奔馳在歐洲的銷量增幅最大,高達16%,而其競爭對手寶馬增幅最小,僅為3.4%。福特的表現也很亮眼,增幅為12.6%,僅次于奔馳。除了豐田,日產、馬自達、本田等日系車企的表現也不盡如人意,三菱甚至下跌高達38.6%。
今年1-8月,除現代汽車集團和本田汽車外,其他所有車企的歐洲銷量均呈同比下降趨勢。其中,大眾集團在歐洲的銷量約為178萬輛,去年同期為200多萬輛;Stellantis在歐洲的銷量比去年同期減少了近30萬輛;盡管現代汽車集團在歐洲的銷量連續兩個月下滑,但得益于前幾個月的增長,該集團在歐洲的累計銷量同比增長了8.8%。沃爾沃汽車、馬自達、三菱跌幅超過20%;日產、寶馬、福特跌幅超過10%;雷諾和奔馳分別下降5.5%和9.1%;豐田下降幅度最小,只有2.5%。
隨著半導體短缺等一些供應鏈限制開始緩解,全球汽車制造商看到了改善的曙光。即便如此,失控的通脹和全球經濟放緩給歐洲汽車銷售預期蒙上了陰影。8月份,歐洲汽車銷售表現比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前更差,遠低于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前的水平。
在本周的一份報告中,彭博智能公司(Bernstein Intelligence)分析師Gillian Davis表示,“高通脹、利率上升和消費者信心下降,以及新車可靠性的提高和技術的快速更新,使得消費者延長了更換新車的周期。這些因素可能會對2023年及以后的新車潛在需求構成挑戰。”
汽車銷量的增長仍然困難,因為消費者擔心能源成本飆升,以及俄羅斯減少天然氣供應帶來的停電風險。歐洲最大的汽車市場德國當局本周敦促工業企業減少天然氣消耗。由于能源成本高,德國汽車行業最大的聚合物供應商之一正在削減歐洲的產量。
就汽車行業而言,奧迪首席執行官Markus Duesmann預測,盡管地緣局勢復雜,能源短缺迫在眉睫,但預計奧迪德國工廠不會有任何停產。當被問及該公司是否有足夠的能源在今年冬天生產汽車時,杜斯曼回應道,“我們預計會有足夠的能源。”Stellantis首席執行官唐唯實表示,該公司正在考慮進行一項“重大”投資,由其歐洲工廠自行生產能源。他還透露,截至目前,除能源成本增加外,公司的歐洲業務并未受到俄羅斯天然氣供應中斷的影響。
能源成本和利率上升打擊了購車者,這可能會限制汽車供應減少導致的汽車價格上漲。歐洲央行官員表示,在上周大幅加息后,他們預計將在接下來的幾次會議中進一步提高借貸成本。9月16日,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ACEA)表示,8月份,歐洲新車注冊量為748,961輛,同比增長3.4%。歐洲新車市場終于恢復增長,結束了連續13個月的下滑,但這種“反彈”可能是短暫的,創紀錄的通脹和前所未有的能源危機可能會再次讓歐洲消費者望而卻步。
從市場來看,8月大部分歐洲市場汽車銷量實現同比增長,對歐洲整體銷量增長貢獻巨大。值得一提的是,歐洲五大汽車市場均實現增長。其中,意大利的銷售額增幅最大,接近10%;西班牙緊隨其后,為9.1%;法國銷量同比增長3.8%,為去年11月以來首次增長;德國也自今年2月以來首次上漲,漲幅為3%;英國同比微增1.2%,增幅最小,但結束了此前連續5個月的下跌。
今年前8個月,歐洲累計新車注冊量約為722萬輛,同比下降11.8%。雖然8月份歐洲銷量有所好轉,但連續幾個月的下滑嚴重影響了歐洲車市的累計銷量。此外,歐洲五大車市的累計銷量也不容樂觀,均呈同比下降趨勢——意大利(-18.4%)、法國(-13.8%)、英國(-10.7%)、德國(-9.8%)和西班牙(-9.4%)。
從車企來看,8月份,大眾集團、Stellantis和現代汽車集團仍然是歐洲最暢銷的三家汽車制造商。其中,大眾集團在歐洲的銷量接近20萬輛,同比增長6.3%。大眾、奧迪、斯柯達、保時捷等品牌銷量均實現同比增長,其中保時捷增長32.2%。Stellantis在歐洲的銷量比大眾集團少6.17萬輛左右,但同比增幅超過10%,旗下標致品牌的銷量增長了23.1%。受起亞品牌同比下滑2.3%的影響,現代汽車集團歐洲銷量同比微跌0.3%,連續第二個月下滑。
總體來看,8月份全球車企在歐洲車市的銷售表現喜憂參半,7家車企銷量同比增長,其余7家車企銷量同比下降。其中,奔馳在歐洲的銷量增幅最大,高達16%,而其競爭對手寶馬增幅最小,僅為3.4%。福特的表現也很亮眼,增幅為12.6%,僅次于奔馳。除了豐田,日產、馬自達、本田等日系車企的表現也不盡如人意,三菱甚至下跌高達38.6%。
今年1-8月,除現代汽車集團和本田汽車外,其他所有車企的歐洲銷量均呈同比下降趨勢。其中,大眾集團在歐洲的銷量約為178萬輛,去年同期為200多萬輛;Stellantis在歐洲的銷量比去年同期減少了近30萬輛;盡管現代汽車集團在歐洲的銷量連續兩個月下滑,但得益于前幾個月的增長,該集團在歐洲的累計銷量同比增長了8.8%。沃爾沃汽車、馬自達、三菱跌幅超過20%;日產、寶馬、福特跌幅超過10%;雷諾和奔馳分別下降5.5%和9.1%;豐田下降幅度最小,只有2.5%。
隨著半導體短缺等一些供應鏈限制開始緩解,全球汽車制造商看到了改善的曙光。即便如此,失控的通脹和全球經濟放緩給歐洲汽車銷售預期蒙上了陰影。8月份,歐洲汽車銷售表現比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前更差,遠低于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前的水平。
在本周的一份報告中,彭博智能公司(Bernstein Intelligence)分析師Gillian Davis表示,“高通脹、利率上升和消費者信心下降,以及新車可靠性的提高和技術的快速更新,使得消費者延長了更換新車的周期。這些因素可能會對2023年及以后的新車潛在需求構成挑戰。”
汽車銷量的增長仍然困難,因為消費者擔心能源成本飆升,以及俄羅斯減少天然氣供應帶來的停電風險。歐洲最大的汽車市場德國當局本周敦促工業企業減少天然氣消耗。由于能源成本高,德國汽車行業最大的聚合物供應商之一正在削減歐洲的產量。
就汽車行業而言,奧迪首席執行官Markus Duesmann預測,盡管地緣局勢復雜,能源短缺迫在眉睫,但預計奧迪德國工廠不會有任何停產。當被問及該公司是否有足夠的能源在今年冬天生產汽車時,杜斯曼回應道,“我們預計會有足夠的能源。”Stellantis首席執行官唐唯實表示,該公司正在考慮進行一項“重大”投資,由其歐洲工廠自行生產能源。他還透露,截至目前,除能源成本增加外,公司的歐洲業務并未受到俄羅斯天然氣供應中斷的影響。
能源成本和利率上升打擊了購車者,這可能會限制汽車供應減少導致的汽車價格上漲。歐洲央行官員表示,在上周大幅加息后,他們預計將在接下來的幾次會議中進一步提高借貸成本。
日前,長城與上海德龍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天津立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簽署氫能生態全面戰略合作協議。
1900/1/1 0:00:009月18日,欣旺達東風宜昌動力電池生產基地項目簽約儀式在武漢舉行。
1900/1/1 0:00:009月16日,“瑤光2025奇瑞科技DAY”主題活動在安徽蕪湖奇瑞龍山試驗中心隆重舉行。
1900/1/1 0:00:009月16日,由位于匈牙利的蔚來能源歐洲工廠生產下線的首座換電站正式發運德國,該站發運標志著蔚來將加速歐洲市場能源布局,為歐洲用戶提供更加便捷的加電服務。
1900/1/1 0:00:00在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中,新技術往往是一把雙刃劍。同樣,這道理對于新理念、新模式也依然適用。當特斯拉把汽車直營銷售模式帶入中國市場時,所有人都說這是一個“更優解”。
1900/1/1 0:00:00最近一段時間,作為目前整個行業關注度與聲量最高的車企之一,特斯拉位于中國新能源市場,又發生了三件令人津津樂道的事情。首當其沖的必然是其8月銷量,再次創下歷史新高。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