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國內外汽車行業有哪些大事?
拜登簽署了芯片法案,為汽車芯片提供專項資金。
8月9日,美國總統拜登正式簽署了《芯片與科學法案》(CHIPS-plus)。美國政府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一法案將降低成本,創造就業機會,加強本地供應鏈,增強對抗中國的實力,使美國工人、社區和企業在21世紀的競爭中獲勝。

圖片來源:拜登推特
根據美國政府的計劃,《芯片與科學法案》將促進美國在半導體領域的R&D和生產,并確保其領先地位。聲明稱,美國發明了半導體,但如今僅占全球半導體產量的10%,不包括最先進的芯片,并依賴占全球半導體產量75%的東亞公司。芯片和科學法案將在全國范圍內開啟數千億美元的私人半導體投資。
點評:對于中國半導體行業來說,這一定是最后一戰。
中汽協:7月新能源汽車同比增長1.2倍。
8月11日,中汽協發布的最新產銷數據顯示,2022年7月,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45.5萬輛和242萬輛,環比下降1.8%和3.3%,同比分別增長31.5%和29.7%。
其中,7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61.7萬輛和59.3萬輛,同比均增長1.2倍。進一步細分,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為47.2萬輛和45.7萬輛,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1倍和1.1倍。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4.4萬輛和13.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8倍和1.7倍。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為292輛和245輛,同比分別增長4.6倍和13.4%。
蓋世點評:新能源汽車市場全速奔跑。
油價面臨“四連跌”,加一箱油能少花5元左右。
根據國家發改委通知,8月9日24時起,每噸汽油價格下調130元,每噸柴油價格下調125元。這是國內成品油價格年內首次“四連跌”,也是年內第五次下調。
據該機構測算,此次調價相當于92號汽油每升0.10元,95號汽油每升0.11元,0號柴油每升0.11元。以油箱容量為50L的普通私家車為例。此次調價后,車主加滿一箱油將少花5元左右。柴油方面,油箱容量160L的大貨車,加滿一箱油要少花17.6元左右。
蓋世點評:油價連續四天下跌,近期智能電動車事故頻發,起火次數頻繁,傳統燃油車持續高優惠幅度,一定程度上“冷卻”了火熱的新能源汽車市場。
雷軍:小米的自動駕駛團隊已經超過500人,一期將投放140多輛測試車。
8月11日,小米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雷軍首次披露了小米自動駕駛的最新研發進展。據悉,小米組建了500多人的精英團隊,制定了全棧自研算法的技術策略。目標是2024年進入行業第一陣營。第一階段,小米將投入超過140輛自動駕駛測試車輛,陸續在全國范圍內進行。R&D核查工作。

自動泊車+機械臂自動充電,圖片來源:雷軍微信官方賬號
雷軍透露,小米在進入汽車行業之初,就制定了全棧自研算法的技術布局戰略,覆蓋感知預測、高精度定位和決策規劃等自動駕駛核心技術領域,d……ided搭建自研數據閉環系統,高效驅動核心算法和產品功能迭代。目前已經取得了很多進展。
蓋世點評:兩年內拿到自動駕駛,甚至成為行業第一陣營都不容易。
比亞迪已經為特斯拉提供了刀片電池。
據非官方消息稱,比亞迪已經開始向特斯拉的德國工廠供應刀片電池。據悉,特斯拉的德國工廠可能會在幾周內(8月或9月)開始生產由比亞迪blade電池驅動的Model Y。
據悉,目前特斯拉在德國生產的汽車只配備了LG新能源供應的2170圓柱形電池。同時,該工廠預計未來將在當地生產和使用4680圓柱形電池和結構電池組。如果傳言屬實,這將意味著特斯拉打算推出一款配備磷酸亞鐵鋰(LFP)電池的入門級特斯拉Model Y。
蓋世點評:新能源領域兩大巨頭達成合作。
投資21.6億成立電驅動技術公司,廣汽集團欲實現電驅動自主生產。
8月11日,廣汽集團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于設立電驅動技術公司的議案》,同意設立電驅動技術公司(暫定名),開展自主IDU電驅動系統和GMC混合動力機電耦合系統產業化項目建設。
公告顯示,公司由廣汽集團、廣汽乘用車有限公司、廣汽愛安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分別持股23%、26%、51%設立,總投資21.6億元。

圖片來源:廣汽集團公告截圖
根據規劃,電驅動技術公司將于2025年建成生產線,每年可生產40萬套IDU電驅動系統總成和10萬套GMC混合動力機電耦合系統電機和電控。
蓋世點評:這意味著廣汽在電驅動領域可以自主研發產品,合資合作生產和外包,最大程度保證供應鏈的穩定性,降低核心零部件采購成本。本周國內外汽車行業有哪些大事?
拜登簽署了芯片法案,為汽車芯片提供專項資金。
8月9日,美國總統拜登正式簽署了《芯片與科學法案》(CHIPS-plus)。美國政府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一法案將降低成本,創造就業機會,加強本地供應鏈,增強對抗中國的實力,使美國工人、社區和企業在21世紀的競爭中獲勝。

圖片來源:拜登推特
根據美國政府的計劃,《芯片與科學法案》將促進美國在半導體領域的R&D和生產,并確保其領先地位。聲明稱,美國發明了半導體,但如今僅占全球半導體產量的10%,不包括最先進的芯片,并依賴占全球半導體產量75%的東亞公司。芯片和科學法案將在全國范圍內開啟數千億美元的私人半導體投資。
點評:對于中國半導體行業來說,這一定是最后一戰。
中汽協:7月新能源汽車同比增長1.2倍。
8月11日,中汽協發布的最新產銷數據顯示,2022年7月,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45.5萬輛和242萬輛,環比下降1.8%和3.3%,同比分別增長31.5%和29.7%。
其中,7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61.7萬輛和59.3萬輛,同比均增長1.2倍。進一步細分,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為47.2萬輛和45.7萬輛,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1倍和1.1倍。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4.4萬輛和13.5萬輛,同比增長1.8倍和1.7倍……分別是。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為292輛和245輛,同比分別增長4.6倍和13.4%。
蓋世點評:新能源汽車市場全速奔跑。
油價面臨“四連跌”,加一箱油能少花5元左右。
根據國家發改委通知,8月9日24時起,每噸汽油價格下調130元,每噸柴油價格下調125元。這是國內成品油價格年內首次“四連跌”,也是年內第五次下調。
據該機構測算,此次調價相當于92號汽油每升0.10元,95號汽油每升0.11元,0號柴油每升0.11元。以油箱容量為50L的普通私家車為例。此次調價后,車主加滿一箱油將少花5元左右。柴油方面,油箱容量160L的大貨車,加滿一箱油要少花17.6元左右。
蓋世點評:油價連續四天下跌,近期智能電動車事故頻發,起火次數頻繁,傳統燃油車持續高優惠幅度,一定程度上“冷卻”了火熱的新能源汽車市場。
雷軍:小米的自動駕駛團隊已經超過500人,一期將投放140多輛測試車。
8月11日,小米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雷軍首次披露了小米自動駕駛的最新研發進展。據悉,小米組建了500多人的精英團隊,制定了全棧自研算法的技術策略。目標是2024年進入行業第一陣營。第一階段,小米將投入超過140輛自動駕駛測試車輛,陸續在全國范圍內進行。R&D核查工作。

自動泊車+機械臂自動充電,圖片來源:雷軍微信官方賬號
雷軍透露,小米在進入汽車行業之初,就制定了全棧自研算法的技術布局策略,覆蓋感知預測、高精度定位、決策規劃等自動駕駛核心技術領域,并決定構建自研數據閉環系統,高效驅動核心算法和產品功能迭代。目前已經取得了很多進展。
蓋世點評:兩年內拿到自動駕駛,甚至成為行業第一陣營都不容易。
比亞迪已經為特斯拉提供了刀片電池。
據非官方消息稱,比亞迪已經開始向特斯拉的德國工廠供應刀片電池。據悉,特斯拉的德國工廠可能會在幾周內(8月或9月)開始生產由比亞迪blade電池驅動的Model Y。
據悉,目前特斯拉在德國生產的汽車只配備了LG新能源供應的2170圓柱形電池。同時,該工廠預計未來將在當地生產和使用4680圓柱形電池和結構電池組。如果傳言屬實,這將意味著特斯拉打算推出一款配備磷酸亞鐵鋰(LFP)電池的入門級特斯拉Model Y。
蓋世點評:新能源領域兩大巨頭達成合作。
投資21.6億成立電驅動技術公司,廣汽集團欲實現電驅動自主生產。
8月11日,廣汽集團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于設立電驅動技術公司的議案》,同意設立電驅動技術公司(暫定名),開展自主IDU電驅動系統和GMC混合動力機電耦合系統產業化項目建設。
公告顯示,公司由廣汽集團、廣汽乘用車有限公司、廣汽愛安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分別持股23%、26%、51%設立,總投資21.6億元。

圖片來源:廣汽集團公告截圖
根據計劃,埃爾……tric驅動技術公司將于2025年建成生產線,每年可生產40萬套IDU電驅動系統總成和10萬套GMC混合動力機電耦合系統電機和電控。
蓋世點評:這意味著廣汽在電驅動領域可以自主研發產品,合資合作生產和外包,最大程度保證供應鏈的穩定性,降低核心零部件采購成本。
很多變化,都是倒逼出來的。俄烏沖突持續至今,制造業的多個領域已習慣了與不確定性共生,為了抵御俄烏戰爭帶來的干擾和負面影響,很多汽車制造商已經開始簡化產品線,并試圖降低整個流程的復雜性。
1900/1/1 0:00:00今年第二季度乃至上半年,汽車行業仍然面臨新冠疫情蔓延以及半導體短缺導致的供應鏈中斷,以及地緣問題導致的原材料成本上升問題。不過,強勁的定價、有力的產品組合和匯率等也幫助車企抵消了部分損失。
1900/1/1 0:00:008月13日,理想官方消息,理想汽車充電地圖全國正式上線解決理想汽車用戶充電過程中反映的兩大問題:手機里裝著多個充電App,多平臺找樁不便捷;充電前需要進行預充值,先儲值后充電,操作復雜不省心。
1900/1/1 0:00:00當新能源MPV元年到來時,標志著高端MPV正向智能化的又一賽道邁進。這不僅是行業技術的新格局,對于消費者更帶來了以智能座艙定義的“第三生活空間”。
1900/1/1 0:00:00上周,吉利汽車集團旗下純電品牌幾何汽車官宣將在今年推出的G6M6兩款新車上正式搭載基于鴻蒙系統開發的幾何數智座艙,賦能新車,探索未來。
1900/1/1 0:00:008月14日,電氣和儲能設備制造商遠景科技(EnvisionGroup)在上海發布了具備自主充電能力的摩奇充電機器人(MOCHI)。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