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本田美國分公司在俄亥俄州馬里斯維爾郊區設立了一家組裝廠,這是該公司創始人本田宗一郎進軍北美的勇敢決定,也是亞洲汽車制造商在美國本地化生產的首次嘗試。
組裝廠位于俄亥俄州中部的農村地區,那里有大片的玉米地,土地廣闊,租金便宜。

這是起點,也是拐點。
此后,豐田和其他公司紛紛效仿。美國的本田車已經不需要進口了,日本車也是。讓本田宗一郎沒想到的是,他的決定改變了美國汽車工業的發展軌跡,卻在多年后遭遇了新環境下“水土不服”的勞工問題。
從1982年第一輛本田雅閣從美國下線開始,這一策略就被其他廠商陸續復制。直到最近,這種模式的弱點才逐漸暴露出來。
小城鎮雇主面臨的新問題
近日,美國《汽車新聞》報道,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已久,汽油價格不斷上漲,失業率緩慢下降,使得那些被孤立在北美的汽車制造商加入了“搶人”大軍,爭先恐后地尋找工人,填滿他們的裝配線。
因為“招人難”,汽車制造商只能通過提高工資在競爭力上領先于其他雇主,比如附近的亞馬遜倉庫,快餐店,或者零件組裝廠。一方面勞動力短缺,一方面經銷商庫存無以為繼,這讓在偏遠地區建廠的車企很頭疼。

“一塊巨石一直壓著我們。”
美國田納西州一名官員對北美媒體表示,工廠人手不足已經成為一線生產的最大障礙。還有普林斯頓郊區的豐田工廠和田納西州的大眾組裝工廠。大家都在想辦法留住工人,想盡辦法從其他工廠“挖人”。
幾年前,在美國郊區經常看到這樣的場景:一家汽車制造商宣布建立新工廠,該工廠增加了數千個工作崗位。在項目開始之前,HR提前收到了許多簡歷和工作申請。
只是現在,這種“盛況”已經不存在了。很多工廠為了招工人,增加了下班交通補貼和日常福利,但還是很難招到人。

豐田北美分公司人力資源負責人雷諾茲表示,造成上述困難的原因有很多。本質上,該鎮的制造業經濟潛力有限。
“汽車制造商建廠的場地不多,就像挖井一樣,現在幾乎到了深井的盡頭。越來越多的工廠已經沒有土地了,除非附近有農場愿意出售更多的農田。”
人才的供需也發生了變化,HR的招聘壓力比以往更大。在激烈的人才爭奪戰中,無論是白領還是藍領,都轉變了觀念,對用人單位更加挑剔。

在這里,有一個引人入勝的“魔法陣”現象。
在過去的許多年里,汽車制造商在決定工廠的選址時,一方面考慮當地經濟發展的潛力,另一方面考慮該地點周圍60英里半徑內的人口統計數據。
在半徑60英里的“魔法陣”中,至少要有幾個重要的人口中心,這樣便于汽車廠商招聘第一批員工。這是工廠正常運轉的一個基礎,完成生產的爬坡階段需要1500人左右。

然而現在,這個“魔法陣”似乎失效了。幾乎每個汽車制造商都在經歷勞動力的挑戰,而勞動力……rce供不應求。人們往往會對汽車用人單位提出更為苛刻的招聘條件,比如輪班制的靈活性、更為豐厚的薪酬福利等。
誰在重寫新劇本?
招聘的腳本已經重寫。
大眾汽車在田納西州的查塔努加組裝廠和豐田在普林斯頓的工廠都在忙著招聘新員工,因為新的電動汽車生產業務。
在擴大生產之前,兩家工廠都必須增加數百名工人,為了項目的長期運營,他們還必須建立一系列激勵機制,以留住長期為工廠工作的成熟工人。
大眾汽車美國公司首席運營官約翰·德尼琛(Johan de Nysschen)表示,查塔努加工廠的起薪已經攀升至每小時21.5美元,高于2011年該廠剛開工時的每小時14.5美元,漲幅遠高于同期的通貨膨脹率。

然而,在目前的勞動力市場上,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和燃料價格飆升的影響,僅靠增加工資和福利激勵是不可能留住人的。
一方面是為員工解決交通方面的后顧之憂,比如發放通勤交通補貼,或者是為稀缺人才解決親屬和父母養老的正常生活。
另一方面,只能在“魔法陣”之外擴大招聘范圍。約翰·德·尼申(John de Nishen)對北美媒體表示,自今年年初以來,大眾汽車美國分公司的招聘網絡已經鋪得足夠廣,足以向遙遠的城鎮伸出“橄欖枝”,但最終的招聘效果仍有待觀察。

同理,豐田北美分公司也緊隨其后,公司也在美國60英里半徑之外挖招聘對象,這在工廠歷史上還是第一次。與此同時,該公司正在派遣移動部門在美國更多地區進行面試和招聘。
勞動力市場的挑戰是新冠肺炎長期疫情誘發的經濟副作用。如果美國出現經濟衰退,目前的招聘悖論很可能會恢復到正常水平,然后,就會出現大規模裁員。
下半年以來,美國多家汽車制造商開始裁員,就連電動汽車龍頭特斯拉也決定裁員10%。
一周前,特斯拉決定在加州圣馬特奧解雇229名員工,并永久關閉該地區的一個辦公室。這是特斯拉啟動全球裁員后的一次重大裁員,涉及自動駕駛團隊負責人、標簽記錄工人和數據分析師。

在時間軸上向前移動,由福特和大眾投資的自動駕駛初創公司Argo AI宣布將裁員約150人。雖然受影響的人數不算多,但考慮到公司目前全球員工只有2000人左右,這次裁員的動作不小。
雖然沒有官方宣布,但Rivian的首席執行官RJ·斯卡林格已經在給員工的郵件中表示,管理層已經將裁員提上日程,但具體人數和補償方式尚未正式發布。
只是最新的裁員潮還沒有波及到郊區和小城鎮的汽車廠,而對于小城鎮的組裝廠來說,由于人手不足,仍然因為高缺勤率而面臨壓力。

本質上是勞動力的流失,但大家面對的是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市場。在復雜的外部環境影響下,我們不知道這種虧損何時會迎來拐點。
對于汽車經銷商來說,組裝廠的勞動力短缺也意味著即使芯片和關鍵零部件的供應得到緩解,那些小城鎮的組裝廠也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恢復正常運營。40年前,本田美國分公司在俄亥俄州馬里斯維爾郊區建立了一家組裝廠,這是公司創始人本田宗一郎進軍北美的勇敢決定,也是亞洲汽車制造商對產品本地化的第一次嘗試……美國的離子。
組裝廠位于俄亥俄州中部的農村地區,那里有大片的玉米地,土地廣闊,租金便宜。

這是起點,也是拐點。
此后,豐田和其他公司紛紛效仿。美國的本田車已經不需要進口了,日本車也是。讓本田宗一郎沒想到的是,他的決定改變了美國汽車工業的發展軌跡,卻在多年后遭遇了新環境下“水土不服”的勞工問題。
從1982年第一輛本田雅閣從美國下線開始,這一策略就被其他廠商陸續復制。直到最近,這種模式的弱點才逐漸暴露出來。
小城鎮雇主面臨的新問題
近日,美國《汽車新聞》報道,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已久,汽油價格不斷上漲,失業率緩慢下降,使得那些被孤立在北美的汽車制造商加入了“搶人”大軍,爭先恐后地尋找工人,填滿他們的裝配線。
因為“招人難”,汽車制造商只能通過提高工資在競爭力上領先于其他雇主,比如附近的亞馬遜倉庫,快餐店,或者零件組裝廠。一方面勞動力短缺,一方面經銷商庫存無以為繼,這讓在偏遠地區建廠的車企很頭疼。

“一塊巨石一直壓著我們。”
美國田納西州一名官員對北美媒體表示,工廠人手不足已經成為一線生產的最大障礙。還有普林斯頓郊區的豐田工廠和田納西州的大眾組裝工廠。大家都在想辦法留住工人,想盡辦法從其他工廠“挖人”。
幾年前,在美國郊區經常看到這樣的場景:一家汽車制造商宣布建立新工廠,該工廠增加了數千個工作崗位。在項目開始之前,HR提前收到了許多簡歷和工作申請。
只是現在,這種“盛況”已經不存在了。很多工廠為了招工人,增加了下班交通補貼和日常福利,但還是很難招到人。

豐田北美分公司人力資源負責人雷諾茲表示,造成上述困難的原因有很多。本質上,該鎮的制造業經濟潛力有限。
“汽車制造商建廠的場地不多,就像挖井一樣,現在幾乎到了深井的盡頭。越來越多的工廠已經沒有土地了,除非附近有農場愿意出售更多的農田。”
人才的供需也發生了變化,HR的招聘壓力比以往更大。在激烈的人才爭奪戰中,無論是白領還是藍領,都轉變了觀念,對用人單位更加挑剔。

在這里,有一個引人入勝的“魔法陣”現象。
在過去的許多年里,汽車制造商在決定工廠的選址時,一方面考慮當地經濟發展的潛力,另一方面考慮該地點周圍60英里半徑內的人口統計數據。
在半徑60英里的“魔法陣”中,至少要有幾個重要的人口中心,這樣便于汽車廠商招聘第一批員工。這是工廠正常運轉的一個基礎,完成生產的爬坡階段需要1500人左右。

然而現在,這個“魔法陣”似乎失效了。幾乎每個汽車制造商都在經歷勞動力的挑戰,勞動力供不應求。人們往往會對汽車用人單位提出更為苛刻的招聘條件,比如輪班制的靈活性、更為豐厚的薪酬福利等。
誰在重寫新劇本?
招聘腳本有b……n重寫。
大眾汽車在田納西州的查塔努加組裝廠和豐田在普林斯頓的工廠都在忙著招聘新員工,因為新的電動汽車生產業務。
在擴大生產之前,兩家工廠都必須增加數百名工人,為了項目的長期運營,他們還必須建立一系列激勵機制,以留住長期為工廠工作的成熟工人。
大眾汽車美國公司首席運營官約翰·德尼琛(Johan de Nysschen)表示,查塔努加工廠的起薪已經攀升至每小時21.5美元,高于2011年該廠剛開工時的每小時14.5美元,漲幅遠高于同期的通貨膨脹率。

然而,在目前的勞動力市場上,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和燃料價格飆升的影響,僅靠增加工資和福利激勵是不可能留住人的。
一方面是為員工解決交通方面的后顧之憂,比如發放通勤交通補貼,或者是為稀缺人才解決親屬和父母養老的正常生活。
另一方面,只能在“魔法陣”之外擴大招聘范圍。約翰·德·尼申(John de Nishen)對北美媒體表示,自今年年初以來,大眾汽車美國分公司的招聘網絡已經鋪得足夠廣,足以向遙遠的城鎮伸出“橄欖枝”,但最終的招聘效果仍有待觀察。

同理,豐田北美分公司也緊隨其后,公司也在美國60英里半徑之外挖招聘對象,這在工廠歷史上還是第一次。與此同時,該公司正在派遣移動部門在美國更多地區進行面試和招聘。
勞動力市場的挑戰是新冠肺炎長期疫情誘發的經濟副作用。如果美國出現經濟衰退,目前的招聘悖論很可能會恢復到正常水平,然后,就會出現大規模裁員。
下半年以來,美國多家汽車制造商開始裁員,就連電動汽車龍頭特斯拉也決定裁員10%。
一周前,特斯拉決定在加州圣馬特奧解雇229名員工,并永久關閉該地區的一個辦公室。這是特斯拉啟動全球裁員后的一次重大裁員,涉及自動駕駛團隊負責人、標簽記錄工人和數據分析師。

在時間軸上向前移動,由福特和大眾投資的自動駕駛初創公司Argo AI宣布將裁員約150人。雖然受影響的人數不算多,但考慮到公司目前全球員工只有2000人左右,這次裁員的動作不小。
雖然沒有官方宣布,但Rivian的首席執行官RJ·斯卡林格已經在給員工的郵件中表示,管理層已經將裁員提上日程,但具體人數和補償方式尚未正式發布。
只是最新的裁員潮還沒有波及到郊區和小城鎮的汽車廠,而對于小城鎮的組裝廠來說,由于人手不足,仍然因為高缺勤率而面臨壓力。

本質上是勞動力的流失,但大家面對的是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市場。在復雜的外部環境影響下,我們不知道這種虧損何時會迎來拐點。
對于汽車經銷商來說,組裝廠的勞動力短缺也意味著即使芯片和關鍵零部件的供應得到緩解,那些小城鎮的組裝廠也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恢復正常運營。
蓋世汽車訊據外媒報道,7月28日,豐田汽車表示,其6月全球汽車產量為793378輛,同比下降46,略高于其兩次下調后的產量目標(75萬輛),較最初的目標下滑98。
1900/1/1 0:00:00蓋世汽車訊據外媒報道,汽車行業第二大芯片供應商恩智浦半導體表示,在輕型汽車所用零部件需求的推動下,該公司對本季度的業績做出了強勁的預測。
1900/1/1 0:00:00汽車產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在過去近30年間一直處于高增長的狀態。
1900/1/1 0:00:00當今的汽車行業正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伴隨著電氣化、智能化的不斷變革,汽車早已不再是一臺純粹的駕乘工具而是智能出行生活的好伙伴。
1900/1/1 0:00:00蓋世汽車訊據外媒報道,康奈爾大學(Cornell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耦合運輸電力系統框架,用于將無線充電道路系統并入實時電力市場。
1900/1/1 0:00:00蓋世汽車訊據外媒報道,以色列理工學院(TechnionIsraelInstituteofTechnology)的一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型可充電硅(Si)電池的概念驗證,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