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內部信中宣稱“2025年成為中國智能電動車第一企業”的李,近日發布了2020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業績。累計銷量突破4萬輛,季度利潤首次轉正,年收入近100億,現金儲備近300億...一系列核心指標非常搶眼。理想成立五年多,在目前只有一個產品的情況下,銷售增長很快,運營效率很高。它有可能成為盈利最快的新汽車制造企業。
布局純電動產品
李的創始人李想曾明確表示:“第一個五年目標的關鍵之一是現金流為正,我們必須使自己在困難的行業中具有造血能力;第二階段,到2025年,占據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20%的份額,從而獲得自動駕駛競爭時代的入場券。"
短期目標是市場份額之戰,長期目標是自動駕駛之戰。李的野心很大,但也極具挑戰性。20%的市場份額相當于今天大眾在中國乘用車市場的份額(巧合的是,大眾此前也透露了2025年成為中國第一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目標)。按照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增長趨勢,五年內的理想銷量目標是160萬輛左右。
2020年,李的銷量為3.26萬輛,占新能源乘用車市場的2.79%。從不到4萬輛到百萬輛的規模,中間明顯有差距。那么理想是如何支撐目標的實現的呢?
首先看產品,李想在財報電話會議上提到了后續的新車計劃:從2022年開始,每年投放和交付至少兩款車型是比較理想的,2023年投放純電動汽車。這意味著到2025年,李將推出至少8款新車型。
目前比較理想的產品規劃是三個平臺:第二代增程式電動X平臺產品,第一款產品是大型增程式SUV代號“X01”將于2022年發射;高壓純電鯨平臺產品,專注大空間;高壓純電動鯊魚平臺產品,專注高性能。結合之前公布的信息,理想未來將開發中型和緊湊型SUV等產品,主力價位在15-50萬元之間,主打中高端SUV市場。
程序擴展的技術路線是李的最大特色和爭議點。一方面,即使未來推出純電動汽車,程序延伸也不僅僅是一種過渡技術,而是一種雙軌制。另一方面,它一直專注于無續航和充電焦慮的理想,推出的純電動車也必須兼顧續航和充電便利性。
“目標是創造一種接近燃油汽車的充電體驗。”理想情況下,在純電動平臺開發上,核心是突破4C電池、電驅動系統、熱管理系統、大功率充電網絡四大關鍵技術,還將投資建設大量充電設施。內部信中提到,到2030年,10分鐘續航300-500公里的超快充電技術將全面普及,充電體驗將接近加油,HPC超級充電站的投資回報率將超過加油站,這將更好地支撐電動汽車在商業上的普及。
但在2022年新車到來之前,今年的銷量依然只有李ONE(參數|詢價)支撐,今年的增長勢頭可能會放緩,更依賴于渠道的拓展。第一季度的壓力已經顯現。李預計將交付15,000-11,500輛汽車,低于上一季度14,500輛的水平。
“李直營店”
李總裁沈亞男透露,“公司已進入第二個戰略周期,今年及未來幾年將大力推進門店鋪設,為2022年起各種產品的發布做準備。”截至2021年1月,Ideal在47個城市擁有60家零售中心、121家售后維修中心和授權車身和噴漆中心,覆蓋89個城市。
R&D仍然是亮點。
李關于“省錢”的笑話一直在流傳。從財務數據可以看出,資金的使用效率已經發揮到了極致。在第一個完整的交割日,經營性現金流和自由現金流都有了很大的改善,虧損減少到1.52億元。對比其他新勢力,蔚來汽車2020年Q3虧損10.47億元,Xpeng汽車凈虧損11.49億元。
李想說,李的資金全部用于技術研發、客戶服務、質量提升、人才引進,投入翻倍,剩下的錦上添花不花。
在節省資金的同時,李于去年12月完成了股票發行,籌資15.3億美元。這些節余將主要投入研發,為“自動駕駛之戰”做技術儲備。
今年2月,李宣布在上海成立新的中心,致力于智能電動汽車技術的前沿發展,包括高電壓平臺和超快充電技術、自動駕駛技術和下一代智能駕駛艙技術、操作系統和計算平臺。上海R&D中心將擁有新車型的完整R&D功能。R&D中心已經開始招募人才,未來規模預計將超過2000人。
李今年的研發投入將增加到至少30億元人民幣,為打造一個全新的、大規模的、可擴展的系統架構做準備。系統架構涵蓋新一代高級駕駛輔助系統、計算機系統和自主研發的汽車操作系統。2022年,李將發布這一系統架構。
隨著對自動駕駛和新車型的投入越來越多,預計未來三年,研發費用將達到每年60億元人民幣(10億美元)。其中,預計一半以上的費用將用于自動駕駛相關的研發。
根據李想的判斷,只要有足夠的數據和足夠的R&D投入,智能電動車頭部企業都可以實現4級自動駕駛,自動駕駛將成為智能電動車的操作系統,而不是功能配置。“到2030年,w……相信四級自動駕駛會成為每一輛智能電動車的標配,用戶不會買一輛沒有自動駕駛能力的智能電動車。"
自動駕駛的全面普及,也會讓消費者對汽車的需求在“專屬空間”和“交通工具”之間兩極分化。理想選擇前者,為更多家庭打造自動駕駛專屬空間。
蘋果和百度進入后,新勢力還有機會嗎?
李想認為,一個新的科技企業進入智能汽車領域,從團隊組建到市場調研、項目立項、正式研發、測試、生產、工廠制造、交付到市場驗證,基本上已經有四年時間了。
四年后,李預計一年有幾十萬的銷量和品牌積累;基礎設施中將有數千個服務網點,為用戶提供全面的服務;工廠和供應鏈可以為突破百萬輛提供很好的基礎。產品將實現從15萬到50萬價格區間的完全覆蓋,技術將變得非常成熟。
“我們非常欽佩并歡迎這些科技公司進入這個行業。時間對我們和幾個新生力量更有利。當新進入的科技公司都沉浸在從0到1的階段時,我們李已經進入了從1到10的快速成長階段。”(文/汽車之家杜俊毅)前幾天在內部信中宣稱“2025年成為中國智能電動車第一企業”的李,近日發布了2020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業績。累計銷量突破4萬輛,季度利潤首次轉正,年收入近100億,現金儲備近300億...一系列核心指標非常搶眼。理想成立五年多,在目前只有一個產品的情況下,銷售增長很快,運營效率很高。它有可能成為盈利最快的新汽車制造企業。
布局純電動產品
李的創始人李想曾明確表示:“第一個五年目標的關鍵之一是現金流為正,我們必須使自己在困難的行業中具有造血能力;第二階段,到2025年,占據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20%的份額,從而獲得自動駕駛競爭時代的入場券。"
短期目標是市場份額之戰,長期目標是自動駕駛之戰。李的野心很大,但也極具挑戰性。20%的市場份額相當于今天大眾在中國乘用車市場的份額(巧合的是,大眾此前也透露了2025年成為中國第一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目標)。按照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增長趨勢,五年內的理想銷量目標是160萬輛左右。
2020年,李的銷量為3.26萬輛,占新能源乘用車市場的2.79%。從不到4萬輛到百萬輛的規模,中間明顯有差距。那么理想是如何支撐目標的實現的呢?
首先看產品,李想在財報電話會議上提到了后續的新車計劃:從2022年開始,每年投放和交付至少兩款車型是比較理想的,2023年投放純電動汽車。這意味著到2025年,李將推出至少8款新車型。
目前比較理想的產品規劃是三個平臺:第二代增程式電動X平臺產品,第一款產品是大型增程式SUV代號“X01”將于2022年發射;高壓純電鯨平臺產品,專注大空間;高壓純電動鯊魚平臺產品,專注高性能。結合之前公布的信息,理想未來將開發中型和緊湊型SUV等產品,主力價位在15-50萬元之間,主打中高端SUV市場。
程序擴展的技術路線是李的最大特色和爭議點。一方面,即使未來推出純電動汽車,程序延伸也不僅僅是一種過渡技術,而是一種雙軌制。另一方面,它一直專注于無續航和充電焦慮的理想,推出的純電動車也必須兼顧續航和充電便利性。
“目標是創造一種接近燃油汽車的充電體驗。”理想情況下,在純電動平臺開發上,核心是突破4C電池、電驅動系統、熱管理系統、大功率充電網絡四大關鍵技術,還將投資建設大量充電設施。內部信中提到,到2030年,10分鐘續航300-500公里的超快充電技術將全面普及,充電體驗將接近加油,HPC超級充電站的投資回報率將超過加油站,這將更好地支撐電動汽車在商業上的普及。
但在2022年新車到來之前,今年的銷量依然只有李ONE(參數|詢價)支撐,今年的增長勢頭可能會放緩,更依賴于渠道的拓展。第一季度的壓力已經顯現。李預計將交付15,000-11,500輛汽車,低于上一季度14,500輛的水平。
“李直營店”
李總裁沈亞男透露,“公司已進入第二個戰略周期,今年及未來幾年將大力推進門店鋪設,為2022年起各種產品的發布做準備。”截至2021年1月,Ideal在47個城市擁有60家零售中心、121家售后維修中心和授權車身和噴漆中心,覆蓋89個城市。
R&D仍然是亮點。
李關于“省錢”的笑話一直在流傳。從財務數據可以看出,資金的使用效率已經發揮到了極致。在第一個完整的交割日,經營性現金流和自由現金流都有了很大的改善,虧損減少到1.52億元。對比其他新勢力,蔚來汽車2020年Q3虧損10.47億元,Xpeng汽車凈虧損11.49億元。
李想說,李的資金全部用于技術研發、客戶服務、質量提升、人才引進,投入翻倍,剩下的錦上添花不花。
在節省資金的同時,李于去年12月完成了股票發行,籌資15.3億美元。這些節余將主要投入研發,為“自動駕駛之戰”做技術儲備。
今年2月,李宣布在上海成立新的中心,致力于智能電動汽車技術的前沿發展,包括高電壓平臺和超快充電技術、自動駕駛技術和下一代智能駕駛艙技術、操作系統和計算平臺。上海R&D中心將擁有新車型的完整R&D功能。R&D中心已經開始招募人才,未來規模預計將超過2000人。
李今年的研發投入將增加到至少30億元人民幣,為打造一個全新的、大規模的、可擴展的系統架構做準備。系統架構涵蓋新一代高級駕駛輔助系統、計算機系統和自主研發的汽車操作系統。2022年,李將發布這一系統架構。
隨著對自動駕駛和新車型的投入越來越多,預計未來三年,研發費用將達到每年60億元人民幣(10億美元)。其中,預計一半以上的費用將用于自動駕駛相關的研發。
根據李想的判斷,只要有足夠的數據和足夠的R&D投入,智能電動車頭部企業都可以實現4級自動駕駛,自動駕駛將成為智能電動車的操作系統,而不是功能配置。“到2030年,w……相信四級自動駕駛會成為每一輛智能電動車的標配,用戶不會買一輛沒有自動駕駛能力的智能電動車。"
自動駕駛的全面普及,也會讓消費者對汽車的需求在“專屬空間”和“交通工具”之間兩極分化。理想選擇前者,為更多家庭打造自動駕駛專屬空間。
蘋果和百度進入后,新勢力還有機會嗎?
李想認為,一個新的科技企業進入智能汽車領域,從團隊組建到市場調研、項目立項、正式研發、測試、生產、工廠制造、交付到市場驗證,基本上已經有四年時間了。
四年后,李預計一年有幾十萬的銷量和品牌積累;基礎設施中將有數千個服務網點,為用戶提供全面的服務;工廠和供應鏈可以為突破百萬輛提供很好的基礎。產品將實現從15萬到50萬價格區間的完全覆蓋,技術將變得非常成熟。
“我們非常欽佩并歡迎這些科技公司進入這個行業。時間對我們和幾個新生力量更有利。當新進入的科技公司都沉浸在從0到1的階段時,我們李已經進入了從1到10的快速成長階段。”(文/汽車之家杜俊毅)
日前,外媒報道,美國造車新勢力Nikola將為該公司“已下臺”的創始人兼董事長TrevorMilton支付810萬美元的律師費。
1900/1/1 0:00:002月25日晚,寧德時代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子公司時代上汽動力電池有限公司(簡稱“時代上汽”)擬投資建設時代上汽動力電池生產線擴建項目。公開資料顯示,時代上汽成立于2017年。
1900/1/1 0:00:002021年開端,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一汽集團”)展開了新一輪人事調整。
1900/1/1 0:00:002021年1月,大部分全球新能源車細分市場持續火爆。
1900/1/1 0:00:00分享很多年輕人已經很難逃離北上廣了,有時候在一個地方久了,很難再回來。愛上一匹野馬,千萬不要給它一片草原,否則你一個月連它的影子都看不見。
1900/1/1 0:00:002021年2月26日,FE電動方程式第七賽季揭幕戰在沙特利雅得拉開帷幕。作為FE電動方程式升級世錦賽后的首站比賽,利雅得站是賽事歷史上首次進行的夜賽。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