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一年,吉利沃爾沃的合并計劃終于落地。2月24日晚間,吉利和沃爾沃聯合宣布達成“最佳合并方案”,即將雙方的動力總成業務合并為一家新公司,專注于新一代雙電機混合動力系統和高效內燃機的研發。同時宣布雙方將保持現有的獨立公司架構和獨立戰略目標,在此基礎上繼續拓展合作領域,深化汽車新四化(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合作。簡而言之,“最佳合并方案”就是不合并。這實在令人驚訝。早在2010年,吉利就以18億美元收購了沃爾沃汽車100%的股權,沃爾沃汽車早已是吉利旗下的品牌。但沃爾沃是沃爾沃,吉利是吉利,沃爾沃的技術不能直接給吉利。10年來,吉利付出了巨大的努力,通過各種形式的合作,充分吸收了沃爾沃的技術養分,成為了“國產一哥”。在這個過程中,吉利一直在思考的是真正完成兩家公司的合并。
“成為強大的全球集團”的愿景被束之高閣。去年2月10日,吉利和沃爾沃聯合宣布,正在探討業務合并成為強大的全球集團的可能性,重組后的新集團將通過香港吉利汽車的上市實體與全球資本市場對接,下一步將考慮在斯德哥爾摩上市。然而,經過長達一年的討論,從現在公布的合并方案來看,“成為強大的全球性集團”的愿景已經被擱置。根據最新公告,吉利汽車和沃爾沃汽車將圍繞汽車新四向前瞻技術,在動力總成、三電技術、高度自動駕駛等業務領域展開合作,持續推進科技創新。雙方以股權合并的方式將動力總成業務合并為一家新公司,專注于新一代雙電機混合動力系統和高效內燃機的研發。除了繼續為雙方供貨,還為第三方汽車公司提供產品和服務。該公司計劃在年底前投入運營。在智能電動汽車領域,雙方在共享浩瀚大海和SPA2電動汽車架構的基礎上,開啟了下一代純電動模塊化架構的聯合開發,實現了核心技術成果共享和規模優勢共享。在自動駕駛前沿技術領域,雙方將基于各自豐富的研發成果和經驗,共同開發全球領先的高度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由沃爾沃汽車旗下的自動駕駛軟件技術開發公司Zenseact牽頭。雙方將在銷售渠道、售后服務等領域繼續深化合作,實現資源互補。去年年底,雙方共同打造的全新全球高端品牌——萊克汽車正式宣布進軍歐洲。萊克將充分利用沃爾沃汽車的海外渠道資源,逐步服務全球用戶。為什么會選擇這個「合并計劃」?吉利汽車首席執行官桂生岳解釋說:“早期,雙方的控股股東、董事會和投資者普遍認為,一旦兩家公司合并,可能會出現股權稀釋和融資負擔。目前的合并方案讓雙方發揮更大的協同效應,投資者和股東可以享受合并帶來的好處,消除對股權的擔憂。是最好的合并方案,也是對股東和投資者最負責的方案。”第一電動網大牛的作者《道格說汽車》也對此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說,“如果要實現資本層面的并購重組,必須要考慮很多因素和問題,這是一個大工程。現在的合并方案是獨立的,深化合作,實際上更符合雙方現階段的發展需求。吉利科技創新板上市不會受到資金問題的影響。作為一個獨立的公司,沃爾沃將有獨立的可能性……t未來上市。應該說這樣的合并方案在現階段對雙方都是最好的。“然而,高昂的交易成本真的是這次‘合并案’發生重大變化的主要原因嗎?
吉利進入快速戰略調整期。2010年吉利全資收購沃爾沃股權后,十年來雙方一直在拓展新的業務合作。2012年3月,吉利與沃爾沃簽署技術轉讓協議,共同開發一系列綠色發動機和小型車平臺;2013年3月,吉利在瑞典哥德堡投資建立了歐洲R&D中心,并聯合開發了新架構CMA用于與沃爾沃合作的中級車基礎模塊;2017年8月,吉利和沃爾沃成立了領克汽車和吉利沃爾沃的合資公司,雙方還共同開發了Polar Star高端品牌。在雙方合作的推動下,吉利和沃爾沃在過去十年都呈現出持續向上的發展勢頭。可以說,經過十年的深入磨合,雙方合并的基本條件已經具備,“交易成本”大大降低。但是軌道突然變了。過去十年,智能化、電氣化的技術變革讓大眾、福特、通用等傳統大型汽車集團陷入困境。特斯拉、蔚來理想小鵬等新興品牌在短短幾年內迅速崛起,這讓包括李書福在內的幾乎所有大型汽車公司的決策者都始料未及。在過去的五年里,吉利的重點是規模的擴張。全球市場已經在buy buy買了,新的品牌已經推出,進入新的細分市場。可見李書福立志成為“強大的全球集團”。隨著規模的擴大,吉利對技術變革將引發的市場變化的解讀幾乎和傳統汽車公司一樣:持懷疑態度,走一步看一步。當年的“藍色吉利”戰略至今徹底失敗,就是證明。在近期的一系列動作中,李書福再次展現了他的“勇猛精神”,吉利進入了快速戰略調整期。1月11日,吉利與百度正式宣布合資造車;1月13日,吉利聯手富士康組建合資公司;1月19日,吉利與騰訊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智能駕駛艙、自動駕駛、數字營銷等領域開展全方位戰略合作。1月29日,吉利和FF正式宣布合作,討論由吉利和富士康的合資公司提供OEM服務的可能性。如此密集的動作,可見加速向智能化轉型已經成為吉利目前的主要戰略課題。同時,探討蘋果、華為、小米等大型科技公司進入賽道后,如何進行戰略防御也是一個重要的課題。在這種背景下,與沃爾沃合并不再是吉利的最佳戰略選擇:公司現在需要的是更快的速度,而不是更大的規模。所以,除了這些已公布的探索,即將亮相的吉利電動車公司的具體打法值得期待。時隔一年,吉利沃爾沃的合并計劃終于落地。2月24日晚間,吉利和沃爾沃聯合宣布達成“最佳合并方案”,即將雙方的動力總成業務合并為一家新公司,專注于新一代雙電機混合動力系統和高效內燃機的研發。同時宣布雙方將保持現有的獨立公司架構和獨立戰略目標,在此基礎上繼續拓展合作領域,深化汽車新四化(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合作。簡而言之,“最佳合并方案”就是不合并。這實在令人驚訝。早在2010年,吉利就以18億美元收購了沃爾沃汽車100%的股權,沃爾沃汽車早已是吉利旗下的品牌。但沃爾沃是沃爾沃,吉利是吉利,沃爾沃的技術不能直接給吉利。10年來,吉利付出了巨大的努力,通過各種形式的合作,充分吸收了沃爾沃的技術養分,成為了“國產一哥”。在這個過程中,吉利一直在思考的是真正完成兩家公司的合并。
“成為強大的全球集團”的愿景被束之高閣。去年2月10日,吉利和沃爾沃聯合宣布,正在探討業務合并成為強大的全球集團的可能性,重組后的新集團將通過香港吉利汽車的上市實體與全球資本市場對接,下一步將考慮在斯德哥爾摩上市。然而,經過長達一年的討論,從現在公布的合并方案來看,“成為強大的全球性集團”的愿景已經被擱置。根據最新公告,吉利汽車和沃爾沃汽車將圍繞汽車新四向前瞻技術,在動力總成、三電技術、高度自動駕駛等業務領域展開合作,持續推進科技創新。雙方以股權合并的方式將動力總成業務合并為一家新公司,專注于新一代雙電機混合動力系統和高效內燃機的研發。除了繼續為雙方供貨,還為第三方汽車公司提供產品和服務。該公司計劃在年底前投入運營。在智能電動汽車領域,雙方在共享浩瀚大海和SPA2電動汽車架構的基礎上,開啟了下一代純電動模塊化架構的聯合開發,實現了核心技術成果共享和規模優勢共享。在自動駕駛前沿技術領域,雙方將基于各自豐富的研發成果和經驗,共同開發全球領先的高度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由沃爾沃汽車旗下的自動駕駛軟件技術開發公司Zenseact牽頭。雙方將在銷售渠道、售后服務等領域繼續深化合作,實現資源互補。去年年底,雙方共同打造的全新全球高端品牌——萊克汽車正式宣布進軍歐洲。萊克將充分利用沃爾沃汽車的海外渠道資源,逐步服務全球用戶。為什么會選擇這個「合并計劃」?吉利汽車首席執行官桂生岳解釋說:“在早期,控股股東、董事會和……雙方投資者普遍認為,一旦兩家公司合并,可能會出現股權稀釋和融資負擔。目前的合并方案讓雙方發揮更大的協同效應,投資者和股東可以享受合并帶來的好處,消除對股權的擔憂。是最好的合并方案,也是對股東和投資者最負責的方案。第一電動網的作者丹尼爾《道格說汽車》也對此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說,“如果要實現資本層面的并購重組,必須要考慮很多因素和問題,這是一個大工程。現在的合并方案是獨立的,深化合作,實際上更符合雙方現階段的發展需求。吉利科技創新板上市不會受到資金問題的影響。沃爾沃作為一家獨立公司,未來有獨立上市的可能。應該說這樣的合并方案在現階段對雙方都是最好的。“然而,高昂的交易成本真的是這次‘合并案’發生重大變化的主要原因嗎?
吉利進入快速戰略調整期。2010年吉利全資收購沃爾沃股權后,十年來雙方一直在拓展新的業務合作。2012年3月,吉利與沃爾沃簽署技術轉讓協議,共同開發一系列綠色發動機和小型車平臺;2013年3月,吉利在瑞典哥德堡投資建立了歐洲R&D中心,并聯合開發了新架構CMA用于與沃爾沃合作的中級車基礎模塊;2017年8月,吉利和沃爾沃成立了領克汽車和吉利沃爾沃的合資公司,雙方還共同開發了Polar Star高端品牌。在雙方合作的推動下,吉利和沃爾沃在過去十年都呈現出持續向上的發展勢頭。可以說,經過十年的深入磨合,雙方合并的基本條件已經具備,“交易成本”大大降低。但是軌道突然變了。過去十年,智能化、電氣化的技術變革讓大眾、福特、通用等傳統大型汽車集團陷入困境。特斯拉、蔚來理想小鵬等新興品牌在短短幾年內迅速崛起,這讓包括李書福在內的幾乎所有大型汽車公司的決策者都始料未及。在過去的五年里,吉利的重點是規模的擴張。全球市場已經在buy buy買了,新的品牌已經推出,進入新的細分市場。可見李書福立志成為“強大的全球集團”。隨著規模的擴大,吉利對技術變革將引發的市場變化的解讀幾乎和傳統汽車公司一樣:持懷疑態度,走一步看一步。當年的“藍色吉利”戰略至今徹底失敗,就是證明。在近期的一系列動作中,李書福再次展現了他的“勇猛精神”,吉利進入了快速戰略調整期。1月11日,吉利與百度正式宣布合資造車;1月13日,吉利聯手富士康組建合資公司;1月19日,吉利與騰訊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智能駕駛艙、自動駕駛、數字營銷等領域開展全方位戰略合作。1月29日,吉利和FF正式宣布合作,討論由吉利和富士康的合資公司提供OEM服務的可能性。如此密集的動作,可見加速向智能化轉型已經成為吉利目前的主要戰略課題。同時,探討蘋果、華為、小米等大型科技公司進入賽道后,如何進行戰略防御也是一個重要的課題。在這種背景下,與沃爾沃合并不再是吉利的最佳戰略選擇:公司現在需要的是更快的速度,而不是更大的規模。所以,除了這些已公布的探索,即將亮相的吉利電動車公司的具體打法值得期待。
蓋世汽車訊據外媒報道,2月26日,通用汽車表示,其巴西南里奧格蘭德州Gravatai一家工廠的所有工人3月份將休假20天,以進行生產線維護和更新,期間生產暫停。
1900/1/1 0:00:00追風趕月莫停留,平蕪盡處是春山。
1900/1/1 0:00:00一年一度,最嚴苛的汽車安全碰撞機構美國IIHS又放榜了,兩個頂級安全獎項,“TopSafetyPick”和“TopSafetyPick”,
1900/1/1 0:00:00日前,科技公司大陸集團收購了德國與美國合資的初創公司Recogni少數股權。該公司致力開發基于人工智能(AI)、用于實時識別物體的新芯片架構。
1900/1/1 0:00:00蓋世汽車訊據外媒報道,RimacAutomobili創始人MateRimac表示,大眾旗下保時捷將參與Rimac的融資,預計此次籌資13億至15億歐元(約157億至181美元)。
1900/1/1 0:00:00據海關方面相關汽車進出口數據顯示,2020年比亞迪漢有113臺“銷往”歐、美、日等國家和地區。雖然比亞迪漢在歐洲去年預售發布過,但因產能問題,國內市場遠遠供不應求,還未正式開始官方的出口和交付。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