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來源|未來運輸
作者|武笑羽
編輯|旅行
2021年初,“獨立哥”變得很忙。短短30天,吉利接連在新能源領域布局,馬不停蹄牽手五大科技巨頭和汽車企業。
1月29日,吉利與法拉第未來(Faraday Future,簡稱“FF”)簽署框架合作協議。同時,吉利控股也表示參與了FF上市的少量投資。1月11日,吉利宣布與百度成立智能電動車公司。兩天后,吉利和富士康成立合資公司,制造新能源汽車。此外,吉利還宣布與騰訊合作,推動數字化轉型;吉利的換電池新能源車由力帆制造。
此外,據路透社報道,吉利計劃在今年成立一家新公司,致力于探索電動汽車的產品規劃、營銷和銷售方式。2月22日,吉利市場相關人士對未來汽車日報(ID: auto-time)表示,“在組織架構和運營模式上,新公司將是一個獨立的團隊,新公司實體尚未注冊,具體落地方案還在討論中。”
一系列的戰略合作和動向,讓外界說了一句“不懂”。就連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也表示,“最近一些關心吉利的好心人擔心吉利精力分散,怕影響吉利自身發展。”
不過,李書福回應稱“我不明白并不奇怪。”他認為有些策略是多方面的。如果大家一眼就能看出來,那就不是新款了。既然是創新的想法,可能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我們只是在探索。”
詩人里爾克曾在《遠見》中寫道:我認出了暴風雨,像大海一樣激動。面對新的變化,曾經高喊“汽車就是四個輪子的沙發”的“汽車狂人”不再沉默。
2月20日,吉利集團召開內部會議,李書福發表了萬字講話,給出了一系列判斷和思考。
“汽車工業的革命已經開始‘暴動’,從理論到實踐,從道聽途說到現實,從小規模到大規模,從局部到全球,從邊緣到中心。這是一部正在上演的汽車工業革命大戲,充滿了機遇和挑戰。這非常令人興奮。”很難隱藏在字里行間。語氣激昂。
2015年11月18日,吉利提出“藍色吉利行動”計劃,明確目標:到2020年,吉利新能源汽車銷量占總銷量的90%以上。
然而,2020年吉利的幾何A、幾何C、帝豪EV、帝豪GSe等新能源產品總銷量僅為6.81萬輛,僅占總銷量的5.16%,目標未能如期實現。
在這次演講中,李書福回應了外界對此事的質疑。
“雖然計劃沒有如期完成,但這并不奇怪,這不是戰略方向錯誤,也不是戰略實施失敗,而是歷史機遇不成熟,外部戰略條件沒有形成。”李書福說,這樣的故障隨處可見,在中國車企中,在歐美日韓也是如此。沒必要沮喪。“我覺得這才是吉利實事求是、透明競爭的真正體現。”
在李書福看來,現階段,傳統汽車和電動汽車可以長期共存。能源結構調整和基礎設施建設需要時間,有一個“度”的拐點。到了一定程度,就會由量變轉為質變,這個拐點可能會反復出現。所以傳統汽車向電動汽車過渡的過程中有一個不可逾越的動態調整期,也充滿了不確定性。
幾何C來源:吉利官方
站在新的起點,李書福宣布吉利已經形成“兩個藍色吉利行動計劃”。
藍色吉利行動計劃1以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為主,90%為新能源混合動力汽車,10%左右為傳統節能小排量汽車。
藍色吉利行動計劃二聚焦純電動智能汽車,成立全新的純電動汽車公司,積極參與智能純電動汽車市場的競爭。
在密集的合作趨勢背后,李書福對汽車行業的未來有著自己的思考。
“當今世界,電動車行業相互競爭。在資本狂歡的帶動下,大家都過得很好。但是,汽車行業的基本規律不會變,那就是規模。”李書福因此做出判斷:最終全球汽車行業企業數量不會太多,只有規模大的企業才能活下來。
官方數據顯示,2020年吉利累計銷量達132.02萬輛,連續四年位居中國品牌乘用車銷量第一。然而,在新能源汽車領域,…e 2020年吉利旗下幾何A、幾何C、帝豪EV、帝豪GSe等產品總銷量僅為6.81萬輛。相比之下,2020年,特斯拉的車型在全球交付了49.96萬輛,產量達到50.9萬輛。
代工是提高規模效應的途徑之一。1月13日,吉利與富士康官方宣布成立合資公司,為全球汽車及出行企業提供OEM生產和定制咨詢服務,包括但不限于整車或零部件全流程、智能控制系統、汽車生態系統、電動汽車產業鏈。
隨后,FF也進入了吉利的朋友圈。1月29日,吉利正式宣布與FF合作。雙方計劃在技術支持和工程服務領域開展合作,并探討由吉利和富士康的合資公司提供OEM服務的可能性。
一旦貼牌生產上規模,吉利的閑置產能將得到進一步優化。根據吉利公布的財報數據,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吉利產能利用率分別為84.96%、78.03%、59.45%和45.18%,呈下降趨勢。
“吉利既要自我革命,也要聯合革命,”李書福在演講中說。“自我革命”的第一步是推出新平臺。
2020年9月23日,吉利汽車集團正式發布新一代純電動架構平臺——海郝漢。
據官方介紹,相比燃油車平臺,浩瀚的架構不僅可以大幅提升電動車續航里程至700公里,還能保證動力電池在20萬公里內不衰減。SEA OS智能車輛開發系統也讓浩瀚架構擁有4000多個API接口,可以實現全場景、全生命周期的FOTA。
“基于SEA OS系統,不僅傳統供應商將成為吉利的開發合作伙伴,科技公司和個人用戶也可以在這個開放平臺上進行定制化開發。”吉利汽車研究院院長胡正南在接受未來汽車日報(ID: auto-time)采訪時表示。
海闊天空建筑來源:吉利控股官方
百度汽車公司CEO夏在接受極客公園采訪時也提到,吉利可能是目前第一家為電動汽車提供開放純電動平臺的公司。“如果百度和一家汽車公司合作,沒有一個開放的平臺讓你的技術最大化,這是不可能的。這也是百度選擇吉利的一大前提。”
“自我革命”是“聯合革命”的前提。2021年1月11日,百度宣布以整車廠商的身份進軍汽車行業,將聯手吉利造車。龐大的結構也是合作的基礎。
“借助百度的系統軟件和自動駕駛能力,可以為吉利的新能源汽車增值,成為打動消費者的新賣點。”吉利內部產品相關人士張洋(化名)告訴未來汽車日報。不過,他也提到,目前尚不清楚吉利和百度打造的首款量產車與浩瀚平臺的首款純電動概念車Zero Concept(2021年量產)有何不同。
除了百度,吉利也與騰訊達成了深度合作。1月19日,吉利汽車集團與騰訊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智能駕駛艙、自動駕駛、數字營銷、數字基地、數字新業務、低碳發展等領域開展全方位戰略合作。
吉利相關人士對未來汽車日報(ID: auto-time)表示,騰訊將幫助吉利完成“用戶生命周期”的數字化升級,打通產品研發、制造、營銷、使用、用戶運營、售后服務等全產業鏈的數字化閉環。
2020年12月1日,吉利控股集團迎來人事變動。
原吉利控股集團執行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李東輝已悄然出任吉利控股集團首席執行官。同時,李書福不再擔任控股集團CEO,繼續擔任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安聰慧繼續擔任吉利控股集團總裁。
對此,李書福回應稱,這是為了進一步推進現代企業制度建設,符合國家法律和國際慣例。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更加合法合規地構建現代公司治理制度,讓現代企業制度在吉利控股集團和各業務集團落地生根,發揮關鍵作用。
“充分授權、合法合規、考核清晰、公平透明是吉利公司治理的核心理念。”李書福說,要實現這些目標,公司治理必須現代化,所有權和經營權必須分離。
現在業內很多觀點判斷,以特斯拉為首的造車新勢力正在掀起一場針對傳統汽車行業的變革風暴。這個過程就像手機行業蘋果顛覆諾基亞的故事。“新的造車力量是蘋果,傳統的汽車公司是諾基亞。”
特斯拉CEO馬斯克來源:美聯社
但李書福斷然表示反對。“最后,誰會死還需要時間來檢驗。希望大家耐心看完這部百年汽車革命大戲。好戲還在后頭。”
在他看來,汽車行業的轉型和當年手機行業的轉型有本質區別。“車上運行的軟件是量身定制的。每一輛真正智能的汽車上運行的軟件都必須單獨校準和匹配,必須互相測試。千萬不要用。”李書福表示,不同的汽車有不同的市場定位和不同的功能表現,標準軟件無法廣泛應用,這是由汽車行業的特點決定的。
而傳統車企在造車方面有著不可比擬的核心能力優勢,比如傳統的機電能力優勢,傳統的質量控制優勢,成本控制優勢。“傳統汽車企業可以被動參與革命,也可以主動發起革命。他們可以單獨或聯合進行革命。他們可以在堅守老根據地的同時開辟新的疆域。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獨立的判斷。畢竟行業變革才剛剛開始。”李書福說。
李書福把新能源領域的競爭比作一場新的馬拉松——沒有終點,只有起點;沒有路,只有方向。同時比耐力,比經驗,比謀略,所以“打好基礎,練好內功”很重要。“車是車。無論如何變化,安全、健康、可再生都是永恒的主題。”
對于汽車行業來說,無論是傳統汽車企業還是所謂的新型汽車制造企業,都很難超越百年來汽車行業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比如主/被動安全技術、耐久性、舒適性、可靠性等各項性能指標的保障能力。這些基礎能力的形成需要時間沉淀,非一日之功。
w未來汽車日報00000000
標題來源|未來運輸
作者|武笑羽
編輯|旅行
2021年初,“獨立哥”變得很忙。短短30天,吉利接連在新能源領域布局,馬不停蹄牽手五大科技巨頭和汽車企業。
1月29日,吉利與法拉第未來(Faraday Future,簡稱“FF”)簽署框架合作協議。同時,吉利控股也表示參與了FF上市的少量投資。1月11日,吉利宣布與百度成立智能電動車公司。兩天后,吉利和富士康成立合資公司,制造新能源汽車。此外,吉利還宣布與騰訊合作,推動數字化轉型;吉利的換電池新能源車由力帆制造。
此外,據路透社報道,吉利計劃在今年成立一家新公司,致力于探索電動汽車的產品規劃、營銷和銷售方式。2月22日,吉利市場相關人士對未來汽車日報(ID: auto-time)表示,“在組織架構和運營模式上,新公司將是一個獨立的團隊,新公司實體尚未注冊,具體落地方案還在討論中。”
一系列的戰略合作和動向,讓外界說了一句“不懂”。就連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也表示,“最近一些關心吉利的好心人擔心吉利精力分散,怕影響吉利自身發展。”
不過,李書福回應稱“我不明白并不奇怪。”他認為有些策略是多方面的。如果大家一眼就能看出來,那就不是新款了。既然是創新的想法,可能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我們只是在探索。”
詩人里爾克曾在《遠見》中寫道:我認出了風暴,像大海一樣激動。面對新的變化,曾經高喊“汽車就是四個輪子的沙發”的“汽車狂人”不再沉默。
2月20日,吉利集團召開內部會議,李書福發表了萬字講話,給出了一系列判斷和思考。
“汽車工業的革命已經開始‘暴動’,從理論到實踐,從道聽途說到現實,從小規模到大規模,從局部到全球,從邊緣到中心。這是一部正在上演的汽車工業革命大戲,充滿了機遇和挑戰。這非常令人興奮。”很難隱藏在字里行間。語氣激昂。
2015年11月18日,吉利提出“藍色吉利行動”計劃,明確目標:到2020年,吉利新能源汽車銷量占總銷量的90%以上。
然而,2020年吉利的幾何A、幾何C、帝豪EV、帝豪GSe等新能源產品總銷量僅為6.81萬輛,僅占總銷量的5.16%,目標未能如期實現。
在這次演講中,李書福回應了外界對此事的質疑。
“雖然計劃沒有如期完成,但這并不奇怪,這不是戰略方向錯誤,也不是戰略實施失敗,而是歷史機遇不成熟,外部戰略條件沒有形成。”李書福說,這樣的故障隨處可見,在中國車企中,在歐美日韓也是如此。沒必要沮喪。“我覺得這才是吉利實事求是、透明競爭的真正體現。”
在李書福看來,現階段,傳統汽車和電動汽車可以長期共存。能源結構調整和基礎設施建設需要時間,有一個“度”的拐點。到了一定程度,就會由量變轉為質變,這個拐點可能會反復出現。所以傳統汽車向電動汽車過渡的過程中有一個不可逾越的動態調整期,也充滿了不確定性。
幾何C來源:吉利官方
站在新的起點,李書福宣布吉利已經形成“兩個藍色吉利行動計劃”。
藍色吉利行動計劃1以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為主,90%為新能源混合動力汽車,10%左右為傳統節能小排量汽車。
藍色吉利行動計劃二聚焦純電動智能汽車,成立全新的純電動汽車公司,積極參與智能純電動汽車市場的競爭。
在密集的合作趨勢背后,李書福對汽車行業的未來有著自己的思考。
“當今世界,電動車行業相互競爭。在資本狂歡的帶動下,大家都過得很好。但是,汽車行業的基本規律不會變,那就是規模。”李書福因此做出判斷:最終全球汽車行業企業數量不會太多,只有規模大的企業才能活下來。
官方數據顯示,2020年吉利累計銷量達132.02萬輛,連續四年位居中國品牌乘用車銷量第一。然而,在新能源汽車領域,…e 2020年吉利旗下幾何A、幾何C、帝豪EV、帝豪GSe等產品總銷量僅為6.81萬輛。相比之下,2020年,特斯拉的車型在全球交付了49.96萬輛,產量達到50.9萬輛。
代工是提高規模效應的途徑之一。1月13日,吉利與富士康官方宣布成立合資公司,為全球汽車及出行企業提供OEM生產和定制咨詢服務,包括但不限于整車或零部件全流程、智能控制系統、汽車生態系統、電動汽車產業鏈。
隨后,FF也進入了吉利的朋友圈。1月29日,吉利正式宣布與FF合作。雙方計劃在技術支持和工程服務領域開展合作,并探討由吉利和富士康的合資公司提供OEM服務的可能性。
一旦貼牌生產上規模,吉利的閑置產能將得到進一步優化。根據吉利公布的財報數據,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吉利產能利用率分別為84.96%、78.03%、59.45%和45.18%,呈下降趨勢。
“吉利既要自我革命,也要聯合革命,”李書福在演講中說。“自我革命”的第一步是推出新平臺。
2020年9月23日,吉利汽車集團正式發布新一代純電動架構平臺——海郝漢。
據官方介紹,相比燃油車平臺,浩瀚的架構不僅可以大幅提升電動車續航里程至700公里,還能保證動力電池在20萬公里內不衰減。SEA OS智能車輛開發系統也讓浩瀚架構擁有4000多個API接口,可以實現全場景、全生命周期的FOTA。
“基于SEA OS系統,不僅傳統供應商將成為吉利的開發合作伙伴,科技公司和個人用戶也可以在這個開放平臺上進行定制化開發。”吉利汽車研究院院長胡正南在接受未來汽車日報(ID: auto-time)采訪時表示。
海闊天空建筑來源:吉利控股官方
百度汽車公司CEO夏在接受極客公園采訪時也提到,吉利可能是目前第一家為電動汽車提供開放純電動平臺的公司。“如果百度和一家汽車公司合作,沒有一個開放的平臺讓你的技術最大化,這是不可能的。這也是百度選擇吉利的一大前提。”
“自我革命”是“聯合革命”的前提。2021年1月11日,百度宣布以整車廠商的身份進軍汽車行業,將聯手吉利造車。龐大的結構也是合作的基礎。
“借助百度的系統軟件和自動駕駛能力,可以為吉利的新能源汽車增值,成為打動消費者的新賣點。”吉利內部產品相關人士張洋(化名)告訴未來汽車日報。不過,他也提到,目前尚不清楚吉利和百度打造的首款量產車與浩瀚平臺的首款純電動概念車Zero Concept(2021年量產)有何不同。
除了百度,吉利也與騰訊達成了深度合作。1月19日,吉利汽車集團與騰訊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智能駕駛艙、自動駕駛、數字營銷、數字基地、數字新業務、低碳發展等領域開展全方位戰略合作。
吉利相關人士對未來汽車日報(ID: auto-time)表示,騰訊將幫助吉利完成“用戶生命周期”的數字化升級,打通產品研發、制造、營銷、使用、用戶運營、售后服務等全產業鏈的數字化閉環。
2020年12月1日,吉利控股集團迎來人事變動。
原吉利控股集團執行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李東輝已悄然出任吉利控股集團首席執行官。同時,李書福不再擔任控股集團CEO,繼續擔任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安聰慧繼續擔任吉利控股集團總裁。
對此,李書福回應稱,這是為了進一步推進現代企業制度建設,符合國家法律和國際慣例。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更加合法合規地構建現代公司治理制度,讓現代企業制度在吉利控股集團和各業務集團落地生根,發揮關鍵作用。
“充分授權、合法合規、考核清晰、公平透明是吉利公司治理的核心理念。”李書福說,要實現這些目標,公司治理必須現代化,所有權和經營權必須分離。
現在業內很多觀點判斷,以特斯拉為首的造車新勢力正在掀起一場針對傳統汽車行業的變革風暴。這個過程就像手機行業蘋果顛覆諾基亞的故事。“新的造車力量是蘋果,傳統的汽車公司是諾基亞。”
特斯拉CEO馬斯克來源:美聯社
但李書福斷然表示反對。“最后,誰會死還需要時間來檢驗。希望大家耐心看完這部百年汽車革命大戲。好戲還在后頭。”
在他看來,汽車行業的轉型和當年手機行業的轉型有本質區別。“車上運行的軟件是量身定制的。每一輛真正智能的汽車上運行的軟件都必須單獨校準和匹配,必須互相測試。千萬不要用。”李書福表示,不同的汽車有不同的市場定位和不同的功能表現,標準軟件無法廣泛應用,這是由汽車行業的特點決定的。
而傳統車企在造車方面有著不可比擬的核心能力優勢,比如傳統的機電能力優勢,傳統的質量控制優勢,成本控制優勢。“傳統汽車企業可以被動參與革命,也可以主動發起革命。他們可以單獨或聯合進行革命。他們可以在堅守老根據地的同時開辟新的領域。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獨立的判斷。畢竟行業變革才剛剛開始。”李書福說。
李書福把新能源領域的競爭比作一場新的馬拉松——沒有終點,只有起點;沒有路,只有方向。同時比耐力,比經驗,比謀略,所以“打好基礎,練好內功”很重要。“車是車。無論如何變化,安全、健康、可再生都是永恒的主題。”
對于汽車行業來說,無論是傳統汽車企業還是所謂的新型汽車制造企業,都很難超越百年來汽車行業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比如主/被動安全技術、耐久性、舒適性、可靠性等各項性能指標的保障能力。這些基礎能力的形成需要時間沉淀,非一日之功。
w未來汽車日報
1、大眾IDID6X或上海車展首發近日,我們從相關渠道獲悉,大眾ID6X或許會在即將于4月份開幕的2021上海車展全球首發,它的外觀采用了與ID
1900/1/1 0:00:00特斯拉股價遭遇2020年9月以來最大跌幅2月22日,特斯拉收盤價下跌855,因為投資者紛紛退出大型科技股,轉而涌入周期性股票,認為這些股票會實現大規模反彈。
1900/1/1 0:00:00圖片來源:TechNode作者丨丁唯一編輯丨李歡歡百度的造車故事越來越明晰。近日,有消息稱,前摩拜單車聯合創始人夏一平將出任百度與吉利成立的電動汽車合資公司CEO。
1900/1/1 0:00:00藍鯨汽車2月22日訊因出現了短期的供不應求,日前,蔚來在其官方App上宣布,計劃把原定的100kWh電池靈活升級服務延后兩個月開啟預定。
1900/1/1 0:00:00日前,上汽乘用車宣布已于2月10日與智能芯片獨角獸企業地平線(HorizonRobotics)達成全面戰略合作,雙方將共同探索汽車智能化前沿技術,
1900/1/1 0:00:00蓋世汽車訊2020年10至12月,日本三大汽車制造商(豐田、本田和日產)的利潤均從疫情大流行帶來的衰退中反彈,出現了回升趨勢。三大車企也均上調了截至今年3月31日財年的全年營業利潤預期。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