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臺銘沒有想到有一天富士康會生產汽車。作為全球最大的代工廠商,富士康之所以能走到現在,是因為抓住了IT市場的快速崛起。在手機廠商蘋果、小米被爆進軍智能汽車市場的今天,富士康坐不住了。周六,富士康旗艦子公司HonHaiPrecisionIndustryCo .的董事長劉洋偉在臺北郊區的公司總部告訴記者,“富士康將推出三款基于全新MIH平臺的新車。”這標志著富士康在智能汽車領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據悉,富士康三款新車將于今年第四季度亮相,其中兩款為乘用車,一款為電動大巴。這三款新車都將在省設計,并將在不僅限于省的市場銷售,包括。值得一提的是,富士康在制造汽車方面不會推出全新的品牌,而是會與其他公司合作。畢竟富士康的車還是以代工模式為主。劉洋偉強調“特斯拉是電動車中的iPhone,富士康希望成為電動車的安卓。”在劉陽偉看來,“疫情過后ICT行業大概會維持這種局面,居家就業會帶來相關行業的崛起。除了ICT產業,省下一個非常重要的產業是電動汽車。富士康首款新車將由鴻海集團和宇龍集團聯合發布MIH EV開放式電動汽車平臺研發制造,并率先使用2021年1月底發布的第一代電動汽車開發者工具平臺EVKit。公開資料顯示,首個“EV Kit”平臺可為系統開發者提供線控車側平臺,將開放車側交流,供開發者進行自動駕駛、智能駕駛艙、動力系統等方面的開發。MIH走模塊化路線,主要是為產品開發者提供一個主框架,結合聯盟成員的專業知識,實現優勢互補,降低開發成本,加快開發時間。據悉,開發者擁有“EV套件”后可以參與聯盟討論和規范制定,包括軸距、輪距、電池組、底盤懸掛等。,可根據需求設定,滿足各種型號的SUV、轎車等產品。此外,“EV Kit”還將提供4級以上的自動駕駛技術。目前,ADLINK、AutoCore和Tier IV都加入了MIH,它們被分為不同級別的自動駕駛。比如ADLINK提供硬件和通信模塊,AutoCore提供計算平臺的設計方案,Tier IV負責定義軟件應用層的功能需求。與此同時,富士康還發布信息稱,2025年將是電動汽車的關鍵一年,計劃在2025-2027年拿下電動汽車全球10%的市場份額,約為300萬輛。對于這一判斷,劉陽偉認為,2025-2027年間,全球電動汽車市場有望達到3000萬輛,2025年是電動汽車商機的關鍵一年。在這次采訪中,他認為電動車商機的關鍵年將提前到2024年。他說,“我看好今年電動汽車的進展。”現在看來,鴻海精密全球10%的市場份額并沒有改變。相反,這個數字還會增加。雖然富士康在汽車領域的數據很突出,但劉楊偉預測,富士康的電動汽車相關業務要到2023年才能開始對集團整體營收做出顯著貢獻。劉楊偉透露,“截至今天,已有736家成員(全球制造商)加入MIH電動汽車平臺聯盟。預計富士康將在3月份召開MIH會員大會,希望與會員溝通MIH下一步的舉措。”另一方面,富士康加大了對芯片的投入。面對汽車芯片的短缺,劉洋偉表示將在馬來西亞收購一家8英寸晶圓廠。劉楊偉表示,“對于新的收購,我們還在努力,可能會采取不同的合作形式,目前正在洽談中。”劉陽偉判斷“持續的芯片短缺對公司主要客戶影響有限。由于這個季度通常是淡季,預計不會出現低谷。”富士康這次之所以能確定自己在新能源行業的路線,可能與……今年簽署了合作協議。1月4日,富士康科技集團、拜騰汽車、南京經開區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富士康將為拜騰汽車提供制造技術、運營管理經驗和產業鏈資源,加速拜騰汽車首款車型M-Byte的量產。1月13日,富士康科技與吉利控股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成立合資公司,為全球汽車及出行企業提供OEM生產和定制咨詢服務,包括但不限于整車、零部件、智能控制系統、汽車生態系統、電動汽車產業鏈等全流程服務。隨后在1月29日,吉利控股再次宣布與FF簽署框架合作協議,雙方計劃在技術支持和工程服務領域展開合作,并探討由吉利與富士康的合資公司提供OEM服務的可能性。劉楊偉表示,“公司目前正在與初創公司FaradayFuture和吉利討論電動汽車合作。”吉利-富士康代工FF快速推進。當然,富士康的野心不止于此。近日,媒體《晚郵報》發布消息稱,從多方信息渠道獲悉,小米已決定造車,并將其視為戰略決策,但具體形式和路徑尚未確定,可能仍存在變數。雖然小米在最新公告中表示,集團已經注意到近期一些媒體報道集團有意進軍電動汽車制造業。本集團一直密切關注電動汽車生態的發展,并不斷評估和研究相關行業的情況。本集團對電動汽車制造業務的研究尚未達到正式立項階段。小米真正進入智能汽車領域,對富士康來說是一個機會。目前,汽車智能正處于軟件定義汽車時代。當互聯網公司賦予汽車一定的生態能力和軟件算法后,車輛制造不再像傳統汽車那么重要。由富士康代工或許是流水線汽車制造的新選擇。就像富士康代工蘋果手機一樣。這也從側面說明,富士康不僅希望借助這條賽道完成轉型,更希望獲得老搭檔蘋果的認可,在汽車領域展開新的合作。從傳統汽車到新勢力再到互聯網,智能汽車正在經歷新一輪變革,或許顛覆傳統汽車產業的力量將來自消費電子。郭臺銘沒有想到有一天富士康會生產汽車。作為全球最大的代工廠商,富士康之所以能走到現在,是因為抓住了IT市場的快速崛起。在手機廠商蘋果、小米被爆進軍智能汽車市場的今天,富士康坐不住了。周六,富士康旗艦子公司HonHaiPrecisionIndustryCo .的董事長劉洋偉在臺北郊區的公司總部告訴記者,“富士康將推出三款基于全新MIH平臺的新車。”這標志著富士康在智能汽車領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據悉,富士康三款新車將于今年第四季度亮相,其中兩款為乘用車,一款為電動大巴。這三款新車都將在省設計,并將在不僅限于省的市場銷售,包括。值得一提的是,富士康在制造汽車方面不會推出全新的品牌,而是會與其他公司合作。畢竟富士康的車還是以代工模式為主。劉洋偉強調“特斯拉是電動車中的iPhone,富士康希望成為電動車的安卓。”在劉陽偉看來,“疫情過后ICT行業大概會維持這種局面,居家就業會帶來相關行業的崛起。除了ICT產業,省下一個非常重要的產業是電動汽車。富士康首款新車將由鴻海集團和宇龍集團聯合發布MIH EV開放式電動汽車平臺研發制造,并率先使用2021年1月底發布的第一代電動汽車開發者工具平臺EVKit。根據公開信息……tion,首個“EV Kit”平臺,可以為系統開發者提供線控的車側平臺,將為開發者在自動駕駛、智能駕駛艙、動力系統等方面的開發開放車側交流。MIH走模塊化路線,主要是為產品開發者提供一個主框架,結合聯盟成員的專業知識,實現優勢互補,降低開發成本,加快開發時間。據悉,開發者擁有“EV套件”后可以參與聯盟討論和規范制定,包括軸距、輪距、電池組、底盤懸掛等。,可根據需求設定,滿足各種型號的SUV、轎車等產品。此外,“EV Kit”還將提供4級以上的自動駕駛技術。目前,ADLINK、AutoCore和Tier IV都加入了MIH,它們被分為不同級別的自動駕駛。比如ADLINK提供硬件和通信模塊,AutoCore提供計算平臺的設計方案,Tier IV負責定義軟件應用層的功能需求。與此同時,富士康也發布信息稱,2025年將是電動汽車的關鍵一年,計劃在2025-2027年拿下電動汽車全球10%的市場份額,也就是300萬輛左右。對于這一判斷,劉陽偉認為,2025-2027年間,全球電動汽車市場有望達到3000萬輛,2025年是電動汽車商機的關鍵一年。在這次采訪中,他認為電動車商機的關鍵年將提前到2024年。他說,“我看好今年電動汽車的進展。”現在看來,鴻海精密全球10%的市場份額并沒有改變。相反,這個數字還會增加。雖然富士康在汽車領域的數據很突出,但劉楊偉預測,富士康的電動汽車相關業務要到2023年才能開始對集團整體營收做出顯著貢獻。劉楊偉透露,“截至今天,已有736家成員(全球制造商)加入MIH電動汽車平臺聯盟。預計富士康將在3月份召開MIH會員大會,希望與會員溝通MIH下一步的舉措。”另一方面,富士康加大了對芯片的投入。面對汽車芯片的短缺,劉洋偉表示將在馬來西亞收購一家8英寸晶圓廠。劉楊偉表示,“對于新的收購,我們還在努力,可能會采取不同的合作形式,目前正在洽談中。”劉陽偉判斷“持續的芯片短缺對公司主要客戶影響有限。由于這個季度通常是淡季,預計不會出現低谷。”富士康這次之所以能確定在新能源行業的路線,可能和今年簽訂的合作有很大關系。1月4日,富士康科技集團、拜騰汽車、南京經開區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富士康將為拜騰汽車提供制造技術、運營管理經驗和產業鏈資源,加速拜騰汽車首款車型M-Byte的量產。1月13日,富士康科技與吉利控股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成立合資公司,為全球汽車及出行企業提供OEM生產和定制咨詢服務,包括但不限于整車、零部件、智能控制系統、汽車生態系統、電動汽車產業鏈等全流程服務。隨后在1月29日,吉利控股再次宣布與FF簽署框架合作協議,雙方計劃在技術支持和工程服務領域展開合作,并探討由吉利與富士康的合資公司提供OEM服務的可能性。劉楊偉表示,“公司目前正在與初創公司FaradayFuture和吉利討論電動汽車合作。”吉利-富士康代工FF快速推進。當然,富士康的野心不止于此。近日,媒體《晚郵報》發布消息稱,從多方信息渠道獲悉,小米已決定造車,并將其視為戰略決策,但具體形式和路徑尚未確定,可能仍存在變數。雖然小米在最新公告中表示,集團已注意到最近一些媒體報道稱,集團有意進入電動汽車制造領域……g行業。本集團一直密切關注電動汽車生態的發展,并不斷評估和研究相關行業的情況。本集團對電動汽車制造業務的研究尚未達到正式立項階段。小米真正進入智能汽車領域,對富士康來說是一個機會。目前,汽車智能正處于軟件定義汽車時代。當互聯網公司賦予汽車一定的生態能力和軟件算法后,車輛制造不再像傳統汽車那么重要。由富士康代工或許是流水線汽車制造的新選擇。就像富士康代工蘋果手機一樣。這也從側面說明,富士康不僅希望借助這條賽道完成轉型,更希望獲得老搭檔蘋果的認可,在汽車領域展開新的合作。從傳統汽車到新勢力再到互聯網,智能汽車正在經歷新一輪變革,或許顛覆傳統汽車產業的力量將來自消費電子。
標簽:特斯拉
2月19日,熱炒一段時間的代號為KX11的吉利品牌第三款CMA架構產品正式公布了中文名字星越L,這是吉利品牌在2021年牛年推出的首款重磅級的全新產品。
1900/1/1 0:00:002月19日晚間,ST力帆發布2021年1月產銷快報。力帆新能源汽車1月生產105輛,同比增長600;銷售107輛,同比增長61333。
1900/1/1 0:00:002月19日下午,有消息曝出,小米集團日前正式確定造車,并由創始人雷軍親自帶隊。盡管造車一事仍有變數,但在這家以手機起家的互聯網公司成立的10年中,“造車”傳聞卻圍繞多時。
1900/1/1 0:00:00一向低調的比亞迪,在今年開年以來備受業內關注。就在各行各業互道“開工大吉”之時,比亞迪也收獲了新一輪的融資。
1900/1/1 0:00:00近日,1月新車上險數據公布,車市整體實現“開門紅”,上險數量達到2356萬臺,同比增長223。
1900/1/1 0:00:00受鈷、鋰等有色金屬全線上漲的影響,鋰電材料節后普遍補漲,其中電解液行業因相關添加劑緊缺,存在產能利用率不足的情況,隔膜則未見明顯異動。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