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雷軍“三五年內不造車”期限已到,小米準備好“造車”了嗎?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2月19日下午消息,日前有消息透露,小米集團正式決定造車,創始人雷軍親自帶隊。雖然造車還存在變數,但在這家以手機起家的互聯網公司成立的10年里,“造車”的傳聞由來已久。

    在剛剛結束的2020年,小米的“造車”兩次引起熱議,甚至廣告詞是第一款年輕人的智能汽車。雖然這些傳言已經被官方駁斥,但不可否認的是,“小米造車”所激起的無限遐想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外界的期待。

    更重要的是,小米創始人雷軍在2015年表示:“三五年內我不會造車,因為我沒有足夠的精力。”現在2021年,雷軍口授的“三五年”已經“解除”。同時,與智能手機相比,智能汽車已經成為近幾年乃至未來幾年的熱門話題。

    回顧當下,除了百度、阿里、蘋果等科技公司,就連格力、恒大等看似與汽車無關的公司也加入了造車的隊伍。小米好像不做汽車。

    其實雷軍很早就關注了汽車行業。早在2012年,雷軍就曾前往美國硅谷的特斯拉工廠試駕看車,并在2013年多次拜訪馬斯克。兩年后的2014年,雷軍選擇了“小米生態鏈”,通過投資入股的方式,將小米模式帶給100個不同行業的企業。同年,雷軍首次否認造車,但一年之內,小米接連申請了巡航控制、能量補充、車輛控制、導航、輔助駕駛、駕駛安全等9項與汽車相關的專利。其中一項是小米生態鏈企業華米科技和Xpeng Motors通過使用智能手環或智能手機代替車鑰匙實現解鎖車輛和啟動發動機。

    目前,小米投資的生態鏈企業中,不僅有華米科技、米云科技等研發生產智能穿戴設備和智能家居產品的公司,還有車米科技、睿米科技、70麥等專門研發車載相關智能產品的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汽車相關公司最早成立于2014年,最晚成立于2016年。也就是說,小米在布局生態鏈企業的時候,從一開始就將汽車行業納入其中。2014年投資地圖廠商凱立德,2015年雷軍創辦的順為資本投資蔚來,2016年投資小鵬。統計顯示,包括雷軍個人、小米科技、順為資本在內,約有40家公司投資了汽車制造、汽車后市場、出行等領域。

    雖然相比BAT,小米在汽車領域極為低調,但卻是最早布局車與家互聯的企業。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小米剛接觸汽車的時候,并沒有親自下水。而是通過投資布局汽車相關生態鏈企業,通過汽車智能硬件打開汽車市場。

    從目前的消息來看,小米在汽車行業沒有明確自己的發展路徑,在自動駕駛、車聯網等領域也沒有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小米雖然和BAT一樣,和傳統車企有過接觸,但是合作的深度并沒有進入更深的層次。

    造車消息的發布,更像是小米準備好之后的誓師大會。對于小米來說,布局智能汽車市場的最佳時間窗口還在,或許可以開始造車。

    那么,小米應該如何造車呢?縱觀整個行業,互聯網造車主要可以分為三種模式:完全獨立造車;自主設計和OEM生產;與傳統車企深度合作。不容忽視的是,與消費電子產品不同,汽車的產業鏈復雜而漫長,對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極高。同時,完全自主造車需要重資產投入。

    似乎基于深度合作的方式更有利于發揮自身優勢——互聯網公司和傳統車企的軟件智能+硬件安全。百度吉利,阿里SAIC,華為長安...都是這種模式可行性的例子。

    基于以上要素,“小米造車”無論在業界還是在市場上都有很強的公信力,但有意思的是,幾個月前小米被舉報造車時,小米集團辦公廳副主任許在社交平臺上公開表示:“只要掌握一個原則:小米要造什么都是假新聞。”2月19日下午消息,日前有消息透露,小米集團正式決定造車,創始人雷軍親自帶隊。雖然造車還存在變數,但在這家以手機起家的互聯網公司成立的10年里,“造車”的傳聞由來已久。

    在剛剛結束的2020年,小米的“造車”兩次引起熱議,甚至廣告詞是第一款年輕人的智能汽車。雖然這些傳言已經被官方駁斥,但不可否認的是,“小米造車”所激起的無限遐想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外界的期待。

    更重要的是,小米創始人雷軍在2015年表示:“三五年內我不會造車,因為我沒有足夠的精力。”現在2021年,雷軍口授的“三五年”已經“解除”。同時,與智能手機相比,智能汽車已經成為近幾年乃至未來幾年的熱門話題。

    回顧當下,除了百度、阿里、蘋果等科技公司,就連格力、恒大等看似與汽車無關的公司也加入了造車的隊伍。小米好像不做汽車。

    其實雷軍很早就關注了汽車行業。早在2012年,雷軍就曾前往美國硅谷的特斯拉工廠試駕看車,并在2013年多次拜訪馬斯克。兩年后的2014年,雷軍選擇了“小米生態鏈”,通過投資入股的方式,將小米模式帶給100個不同行業的企業。同年,雷軍首次否認造車,但一年之內,小米接連申請了巡航控制、能量補充、車輛控制、導航、輔助駕駛、駕駛安全等9項與汽車相關的專利。其中一項是小米生態鏈企業華米科技和Xpeng Motors通過使用智能手環或智能手機代替車鑰匙實現解鎖車輛和啟動發動機。

    目前小米投資的生態鏈企業中,不僅有華米科技、米云科技等研發生產智能穿戴設備和智能家居產品的公司,還有車米科技、睿米科技、70麥等專門研發車載相關智能產品的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汽車相關公司最早成立于2014年,最晚成立于2016年。也就是說,小米在布局生態鏈企業的時候,從一開始就將汽車行業納入其中。2014年投資地圖廠商凱立德,2015年雷軍創辦的順為資本投資蔚來,2016年投資小鵬。統計顯示,包括雷軍個人、小米科技、順為資本在內,約有40家公司投資了汽車制造、汽車后市場、出行等領域。

    雖然相比BAT,小米在汽車領域極為低調,但卻是最早布局車與家互聯的企業。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小米剛接觸汽車的時候,并沒有親自下水。而是通過投資布局汽車相關生態鏈企業,通過汽車智能硬件打開汽車市場。

    從目前的消息來看,小米在汽車行業沒有明確自己的發展路徑,在自動駕駛、車聯網等領域也沒有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雖然小米和BAT一樣,和傳統車企有過接觸,但是庫伯的深度……離子還沒有進入更深的層次。

    造車消息的發布,更像是小米準備好之后的誓師大會。對于小米來說,布局智能汽車市場的最佳時間窗口還在,或許可以開始造車。

    那么,小米應該如何造車呢?縱觀整個行業,互聯網造車主要可以分為三種模式:完全獨立造車;自主設計和OEM生產;與傳統車企深度合作。不容忽視的是,與消費電子產品不同,汽車的產業鏈復雜而漫長,對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極高。同時,完全自主造車需要重資產投入。

    似乎基于深度合作的方式更有利于發揮自身優勢——互聯網公司和傳統車企的軟件智能+硬件安全。百度吉利,阿里SAIC,華為長安...都是這種模式可行性的例子。

    基于以上要素,“小米造車”無論在業界還是在市場上都有很強的公信力,但有意思的是,幾個月前小米被舉報造車時,小米集團辦公廳副主任許在社交平臺上公開表示:“只要掌握一個原則:小米要造什么都是假新聞。”

    標簽:小鵬長安特斯拉蔚來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蘋果新獲三項泰坦項目專利 含3D AR抬頭顯示屏、新安全氣囊系統等

    最近有關蘋果將于其他汽車制造商合作打造未來電動半自動或全自動駕駛車輛的傳聞甚囂塵上。在自動駕駛車輛實現之前,蘋果還在繼續申請與其泰坦項目相關的專利。

    1900/1/1 0:00:00
    從家轎顛覆者到SUV顛覆者

    2月19日,熱炒一段時間的代號為KX11的吉利品牌第三款CMA架構產品正式公布了中文名字星越L,這是吉利品牌在2021年牛年推出的首款重磅級的全新產品。

    1900/1/1 0:00:00
    *ST力帆1月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超6倍

    2月19日晚間,ST力帆發布2021年1月產銷快報。力帆新能源汽車1月生產105輛,同比增長600;銷售107輛,同比增長61333。

    1900/1/1 0:00:00
    抓住蘋果的富士康,還能抓住智能汽車?

    郭臺銘沒有想到有一天富士康將生產汽車。作為全球最大的代工企業富士康能夠走到現在是因為抓住了IT市場快速崛起,時至今日,當手機制造商蘋果、小米被爆進軍智能汽車市場之時,富士康也坐不住了。

    1900/1/1 0:00:00
    比亞迪用什么撐起七千億市值?

    一向低調的比亞迪,在今年開年以來備受業內關注。就在各行各業互道“開工大吉”之時,比亞迪也收獲了新一輪的融資。

    1900/1/1 0:00:00
    北汽藍谷業績下滑,集中調配數名高管空降押寶高端品牌

    近日,1月新車上險數據公布,車市整體實現“開門紅”,上險數量達到2356萬臺,同比增長223。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亚洲欧美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