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新年期間,人們喜歡玩鞭炮。對于孩子來說,鞭炮就是單純的鞭炮,但對于成年人來說,鞭炮往往有很多含義。“放鞭炮”要么是對一個人敢想敢做的描述,要么是對他說話不靠譜的昵稱。昨天,李CEO李想向汽車圈放了一個“鞭炮”。2月22日,李想的內部言論在朋友圈刷屏。李想表示,預計2030年,新能源汽車全球銷售份額將占乘用車的60%,中國的市場份額將更高。2025年,李將占據20%的市場份額,成為中國第一智能電動車企業。有人佩服李湘的“豪言壯語”,認為李有表達的勇氣。也有輿論以質疑的態度看待這種“理想”的態度,甚至有人形容這是李湘的“拍攝”。畢竟根據國家規劃和機構預測,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占新車總銷量的20%,這意味著僅李一家的銷量就將達到120萬輛。相比120萬輛的數據,李想給出的數據更是“令人震驚”,160萬輛。160萬輛是什么概念?中汽協數據顯示,2020年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僅為136.7萬輛。了解這一背景后,對照李想的說法,輿論稱之為李想“中”也就不足為奇了。無獨有偶,李想的說法絕非孤例。早在2009年,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就宣稱,“要抓住電動汽車帶來的機遇,通過產業創新、模式創新、工藝創新、人才創新實現兩個第一(指汽車產業,2015年中國第一,2025年世界第一)。”對于這種車企高管高調自稱第一的現象,不僅體現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和國內市場,也體現在傳統燃油汽車領域。2013年法蘭克福車展期間,時任大眾集團首席執行官的文德恩曾夸口稱,大眾計劃在5年內成為全球頭號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制造商。在業內人士看來,車企高管的這種浮夸態度無可厚非,甚至某種程度上可以用“無利可圖”來形容。一方面可以給自己打氣,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投資者信心,最后還可以免費吸引一波流量關注。另外,這些車企高管之所以能這樣規劃,也與整個行業的戰略規劃節點密切相關。比亞迪在2009年宣布要取得“兩個第一”。值得注意的是,2009年是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開始。今年“兩會”,新能源汽車產業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并上升到國家發展的戰略層面。以電池起家的比亞迪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再看大眾,隨著汽車“新四化”浪潮開始在全球發力,作為傳統燃油車的市場領導者,如果不想錯過這場汽車革命,就必須積極參與這場汽車革命。隨著汽車“新四化”浪潮的深入,汽車工業不僅強調電動化,更強調智能化和網聯化。因此,以蔚來、理想、小鵬為代表的造車新勢力迅速崛起。值得注意的是,蔚來、理想和小鵬的造車新勢力已經成為當前汽車的“市值大鱷”,甚至是超過100年的傳統車企。這進一步刺激了新能源和自動駕駛的融資高潮。根據歷次企業調查數據,截至2020年底,近十年新能源汽車品牌投融資事件共897起,披露的投融資金額為3841.1億元。2021年首月,全球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累計融資超過160億美元,創下汽車行業歷史單月融資紀錄。業內人士認為,隨著新能源政策的支持和消費者觀念的改變,未來幾年……資本市場的熱情是必然的。可以肯定的是,新能源市場的競爭將比以往更加激烈,新能源企業的分化也將比以往更加明顯。目前已經出現了以比亞迪、特斯拉、蔚來、理想為代表的頭部企業,而一些尾部企業明顯被淘汰。另外,這些夸夸其談的企業有一個基本規律,往往以5年、10年為時間節點。分析人士表示,這與目前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格局調整有關。五年、十年往往是國家政策規劃的周期。按照李想的說法,202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800萬輛,除了占20%的李,還有640萬輛的市場空間,但最終誰能打勝仗還是未知數。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未來中國新能源市場的主基調仍將是機遇與挑戰并存,優勝劣汰的殘酷局面。在中國新年期間,人們喜歡玩鞭炮。對于孩子來說,鞭炮就是單純的鞭炮,但對于成年人來說,鞭炮往往有很多含義。“放鞭炮”要么是對一個人敢想敢做的描述,要么是對他說話不靠譜的昵稱。昨天,李CEO李想向汽車圈放了一個“鞭炮”。2月22日,李想的內部言論在朋友圈刷屏。李想表示,預計2030年,新能源汽車全球銷售份額將占乘用車的60%,中國的市場份額將更高。2025年,李將占據20%的市場份額,成為中國第一智能電動車企業。有人佩服李湘的“豪言壯語”,認為李有表達的勇氣。也有輿論以質疑的態度看待這種“理想”的態度,甚至有人形容這是李湘的“拍攝”。畢竟根據國家規劃和機構預測,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占新車總銷量的20%,這意味著僅李一家的銷量就將達到120萬輛。相比120萬輛的數據,李想給出的數據更是“令人震驚”,160萬輛。160萬輛是什么概念?中汽協數據顯示,2020年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僅為136.7萬輛。了解這一背景后,對照李想的說法,輿論稱之為李想“中”也就不足為奇了。無獨有偶,李想的說法絕非孤例。早在2009年,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就宣稱,“要抓住電動汽車帶來的機遇,通過產業創新、模式創新、工藝創新、人才創新實現兩個第一(指汽車產業,2015年中國第一,2025年世界第一)。”對于這種車企高管高調自稱第一的現象,不僅體現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和國內市場,也體現在傳統燃油汽車領域。2013年法蘭克福車展期間,時任大眾集團首席執行官的文德恩曾夸口稱,大眾計劃在5年內成為全球頭號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制造商。在業內人士看來,車企高管的這種浮夸態度無可厚非,甚至某種程度上可以用“無利可圖”來形容。一方面可以給自己打氣,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投資者信心,最后還可以免費吸引一波流量關注。另外,這些車企高管之所以能這樣規劃,也與整個行業的戰略規劃節點密切相關。比亞迪在2009年宣布要取得“兩個第一”。值得注意的是,2009年是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開始。今年“兩會”,新能源汽車產業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并上升到國家發展的戰略層面。以電池起家的比亞迪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再看大眾,隨著汽車“新四化”浪潮開始在全球發力,作為傳統燃油車的市場領導者,如果不想錯過這場汽車革命,就必須積極參與這場汽車革命。隨著“新……我們的現代化”的汽車浪潮,汽車工業不僅強調電氣化,也強調智能化和網絡化。因此,以蔚來、理想、小鵬為代表的造車新勢力迅速崛起。值得注意的是,蔚來、理想和小鵬的造車新勢力已經成為當前汽車的“市值大鱷”,甚至是超過100年的傳統車企。這進一步刺激了新能源和自動駕駛的融資高潮。根據歷次企業調查數據,截至2020年底,近十年新能源汽車品牌投融資事件共897起,披露的投融資金額為3841.1億元。2021年首月,全球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累計融資超過160億美元,創下汽車行業歷史單月融資紀錄。業內人士認為,隨著新能源政策的支持和消費者觀念的轉變,資本市場的熱情是必然的。可以肯定的是,新能源市場的競爭將比以往更加激烈,新能源企業的分化也將比以往更加明顯。目前已經出現了以比亞迪、特斯拉、蔚來、理想為代表的頭部企業,而一些尾部企業明顯被淘汰。另外,這些夸夸其談的企業有一個基本規律,往往以5年、10年為時間節點。分析人士表示,這與目前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格局調整有關。五年、十年往往是國家政策規劃的周期。按照李想的說法,202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800萬輛,除了占20%的李,還有640萬輛的市場空間,但最終誰能打勝仗還是未知數。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未來中國新能源市場的主基調仍將是機遇與挑戰并存,優勝劣汰的殘酷局面。
2月初,特斯拉披露了對世界上最大的加密貨幣比特幣的15億美元投資,當時專家們就開始擔心特斯拉的股價可能會開始跟隨比特幣的極端波動。
1900/1/1 0:00:00上周豐田美國表示,今年將推出兩款日本產純電動車和一款插電式混動車,并于明年在美國上市銷售。
1900/1/1 0:00:002021年2月23日,美國密歇根州特洛伊市麥格納在密歇根州圣克萊爾市的新制造工廠已經破土動工,該工廠將為2022年全新的GMC悍馬電動車制造復雜的電池殼體。
1900/1/1 0:00:00安森美半導體CEO:汽車芯片的積壓訂單最遲在第三季度完成2月22日,安森美半導體首席執行官HassaneElKhoury表示,由于整個行業芯片短缺,該公司產品訂單激增,
1900/1/1 0:00:002月20日,鴻海精密董事長劉揚偉表示,富士康、吉利、FF正在討論電動車的合作事宜。在這場由代工企業、傳統車企、新造車企業三種身份組成的合作中,仿佛更多的焦點落在了代工企業富士康身上。
1900/1/1 0:00:00新四化無疑已經成為了當下汽車產業的發展潮流和趨勢。汽車的形態也開始從單純的出行工具向智能化移動終端轉變。這不禁讓人想到了過去十年的智能手機演進史。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