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充電樁,怎樣才能裝得上、用得好?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日前,北京市小客車指標調控管理辦公室宣布,8月1日起,北京市將向“無車家庭”一次性發放2萬個新能源小客車指標。

    這一舉措讓很多北京人欣喜不已,尤其是那些連續幾年搖號未中的無車家庭。現在是緩解這些家庭“買車難”比較合理的解決方案。

    無車家庭的2萬個新車購置指標全部為新能源車。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哲表示,下半年,我國將促進汽車、家電消費轉型升級,鼓勵限購城市適當增加汽車購買額度,放寬新能源汽車限購,對購買新能源汽車給予適當補貼。

    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已近10年。10年來,新能源汽車從無到有,包括充電樁、續航等基礎設施。相比燃油車,各方面都已經成熟。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全球領先,產銷量連續五年位居世界第一,累計推廣新能源汽車超過450萬輛,占全球50%以上。

    Beijing, Beijing Auto, Discovery, Weilai, Baojun

    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促成了充電樁的建設。

    統計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國已建成充電站3.8萬座、換電站449座,建設各類充電樁132.2萬個,居世界第一。

    雖然總量可觀,但大家還是覺得充電樁用起來沒那么方便:一方面,由于停車位不足,電力容量難以增加,私人充電樁安裝率低;另一方面,公共充電樁存在布局不完善、體驗不佳等問題。

    充電樁怎么才能安裝好,用好?近日,麻辣財經記者在北京、上海、廣西等地進行了調查采訪。

    目前約有31.2%的新能源汽車沒有配備充電樁。

    “我早就想買一輛新能源車,但一直擔心充電難。看到辦公室地下室增加了10多個公共充電樁,終于下定決心了!“受益于充電樁建設的加速,上海居民李峰最近如愿以償,買了一輛新的純電動汽車。

    國家電網建設實踐表明,投資建設1元充電樁,可帶動新能源汽車消費7倍增長,溢出效應明顯。今年,國家電網啟動的新一輪充電樁建設計劃投資27億元,新增充電樁7.8萬個,預計將帶動新能源汽車消費超過200億元。

    南方電網近日宣布,未來4年將投資251億元建設150個大型集中式充電站和38萬個充電樁。據測算,這將帶動電網建設、元器件及設備制造等相關行業投資約2000億元。據相關研究機構預測,未來10年,我國充電樁設備及服務市場規模有望超過5000億元。

    “加快充電樁建設,將間接刺激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投資需求,形成杠桿效應。”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喬靜認為,拉動新能源汽車消費和投資,不僅可以帶動動力電池、機械制造、橡膠玻璃、新材料等上中游行業的投資,還可以釋放電池回收、維修、銷售等服務業的投資需求。

    加快充電樁建設,有助于推動新能源汽車的推廣,也有助于推動中國的清潔能源革命和綠色交通發展。近年來,交通運輸業的用油量占到了近60%。中汽中心預測,到2035年,中國純電動乘用車保有量有望接近1億輛,這將促進新能源汽車與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合作,有效降低中國原油對外依存度。

    目前約有31.2%的新能源汽車沒有配備充電樁。如何解決這些用戶的充電需求?

    “家里的車位是按年續租的,沒有產權。按照以往的經驗,物業很難允許安裝充電樁,但這次卻愉快地簽了安裝協議。”不久前,家住北京某小區的李喆終于在家門口安裝了充電樁。這得益于北京市出臺的相關規定:用戶安裝充電樁時,物業需要指定專人配合新能源小客車廠家和當地供電公司踏勘場地,提供相關資料,配合辦理相關手續。

    而老舊小區的車位往往非常緊張,有的車位甚至達到5: 1,車主很難享受到固定車位。充電聯盟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約31.2%的新能源汽車未能配備充電樁,相比之前的改善并不明顯。其中,老舊小區的充電樁建設是一個“老大難”問題。

    即使是在新的小區,個人安裝充電樁也沒那么容易。部分小區擔心電動汽車充電存在安全隱患,物業以電容不足為由拒絕了居民的安裝申請。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許多城市都在探索一些有效的途徑。

    用公樁代替私樁。一些老舊小區通過與物管合作、服務費分攤等方式,試圖用公樁替代私樁,解決居民的充電需求。去年,上海寶山區寶鋼八村物業引進了6個智能公共充電樁。店主徐清毅說,“只要登錄APP,就可以查看電樁的使用情況,空閑時可以充電。”

    充分挖掘車位潛力。廣西柳州市三院是一個有20多年歷史的老小區,車位一直比較緊張。高效利用角落,社區已成功規劃35個新能源汽車充電停車位,以及小e……像寶駿E100這樣的電動車很容易停放。同樣的“騰躍法”也運用到了柳州市東城印象小區:兩柱間隙、車輛進出不便的閑置空間全部優化,在513個停車位的基礎上增加了10%的收費停車位。

    提高私樁的安全性。2018年7月,由BAIC新能源牽頭的“衛蘭社區產業聯盟”成立,包括主機廠、物業服務公司、充電服務商、電力公司等產業鏈上的眾多企業。為消除私樁隱患,明確權責,爭取物業配合,聯盟正在推動編制嚴格的充電樁安裝標準,將為行業和國家標準的出臺提供支撐。

    鼓勵商業模式創新,支持充電樁共建共享。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雖然公共充電樁規模較之前有了明顯增長,但用戶充電仍存在一些困擾。一方面是用戶體驗不好,另一方面是公樁利用率不高,行業盈利不理想。

    行業發展初期,部分運營商追求“跑馬圈地”,缺乏科學規劃,導致部分充電樁位置偏遠,利用率低。根據國家新能源汽車大數據聯盟的調查數據,37%的新能源汽車用戶充電時需要行駛3公里以上,45%的公共充電站每月服務車輛不到50輛。

    “目前我國公共充電樁行業的電力利用率平均只有4%左右。一般來說,利用率必須達到10%-15%才能實現盈利。”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標準化管理中心主任劉永東說。

    能像加油一樣幾分鐘就給車充電嗎?采用換電方式可以解決充電時間長的問題。

    當車輛緩緩進入時,電梯會將底部的電池取出,換上充滿電的電池,一氣呵成!出租車司機賈祥龍在廈門奧東電吧換電站時開心地說:“換一次電只需要3分鐘,比充電方式節省1個小時,一天能多拉六七十塊錢的活,續航更有保障。每個月換個電要55塊錢,比燒油便宜多了!"

    在北京,出租車改電后,日均訂單數增長25%,運營里程增長38%,司機收入增長30%。BAIC藍谷營銷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春峰說,單個電站投資約300萬元,兩年半就能收回成本。

    目前換電模式主要應用于出租車、物流車、分時租賃等運營車輛領域,并逐步向個人使用領域延伸。比如蔚來汽車已經在一些城市中心推出換電站。“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快充、智能充電、高效換電等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可以有效解決充電時間長的問題。但由于起步時間短,換電模式的成本投入、技術安全性、電池耐久性等還有待觀察和解決。”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秘書長許彥華認為。

    除了換電,近年來很多運營商通過加強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推出了多元化的充電設施運營模式,為充電樁的建設開拓了新的思路和空間。

    5月底,房山區的馬濤成為“e充電”個人樁的合作伙伴。6月份,共享充電樁超過10次。除去電費成本和平臺累計凈收入,60多元。“我充了230多度電,自己用的電費110元左右。我一個月只需要交50多塊錢。”

    “電網低谷時充電,高峰時放電,汽車就成了移動的‘充電寶’,通過充放電差價獲得收入。”在上海嘉定區工作的嚴女士將新能源車停在一個V2G充電樁前,插上充電,在“e充”APP上設置好用車時間和最小電量,開始參與電網互動。

    “汽車充電是一個連接和互動的過程。車輛大數據、電池電機電控大數據、用戶行為大數據、能源大數據都可以收集到充電網絡中,在云端進行分析、傳輸和應用。”余德祥認為,深度連接“人、車、能”的充電網絡是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

    國家發改委產業司副司長蔡榮華表示,下一步將鼓勵商業模式創新,結合老舊小區改造、城市更新等工作,引導有關方面共同開展充電設施建設和運營,支持小區多車一車位共享合作模式,加強充電新技術研發,提高充電服務數字化、智能化水平。日前,北京市小客車指標調控管理辦公室宣布,8月1日起,北京市將向“無車家庭”一次性發放2萬個新能源小客車指標。

    這一舉措讓很多北京人欣喜不已,尤其是那些連續幾年搖號未中的無車家庭。現在是緩解這些家庭“買車難”比較合理的解決方案。

    無車家庭的2萬個新車購置指標全部為新能源車。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哲表示,下半年,我國將促進汽車、家電消費轉型升級,鼓勵限購城市適當增加汽車購買額度,放寬新能源汽車限購,對購買新能源汽車給予適當補貼。

    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已近10年。10年來,新能源汽車從無到有,包括充電樁、續航等基礎設施。相比燃油車,各方面都已經成熟。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全球領先,產銷量連續五年位居世界第一,累計推廣新能源汽車超過450萬輛,占全球50%以上。

    < img alt = "北京,北京汽車,發現……蔚來,寶駿" src = "/eeimg/{ HostI }/img/20230303231911617757/1 . jpg "/>

    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促成了充電樁的建設。

    統計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國已建成充電站3.8萬座、換電站449座,建設各類充電樁132.2萬個,居世界第一。

    雖然總量可觀,但大家還是覺得充電樁用起來沒那么方便:一方面,由于停車位不足,電力容量難以增加,私人充電樁安裝率低;另一方面,公共充電樁存在布局不完善、體驗不佳等問題。

    充電樁怎么才能安裝好,用好?近日,麻辣財經記者在北京、上海、廣西等地進行了調查采訪。

    目前約有31.2%的新能源汽車沒有配備充電樁。

    “我早就想買一輛新能源車,但一直擔心充電難。看到辦公室地下室增加了10多個公共充電樁,終于下定決心了!“受益于充電樁建設的加速,上海居民李峰最近如愿以償,買了一輛新的純電動汽車。

    國家電網建設實踐表明,投資建設1元充電樁,可帶動新能源汽車消費7倍增長,溢出效應明顯。今年,國家電網啟動的新一輪充電樁建設計劃投資27億元,新增充電樁7.8萬個,預計將帶動新能源汽車消費超過200億元。

    南方電網近日宣布,未來4年將投資251億元建設150個大型集中式充電站和38萬個充電樁。據測算,這將帶動電網建設、元器件及設備制造等相關行業投資約2000億元。據相關研究機構預測,未來10年,我國充電樁設備及服務市場規模有望超過5000億元。

    “加快充電樁建設,將間接刺激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投資需求,形成杠桿效應。”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喬靜認為,拉動新能源汽車消費和投資,不僅可以帶動動力電池、機械制造、橡膠玻璃、新材料等上中游行業的投資,還可以釋放電池回收、維修、銷售等服務業的投資需求。

    加快充電樁建設,有助于推動新能源汽車的推廣,也有助于推動中國的清潔能源革命和綠色交通發展。近年來,交通運輸業的用油量占到了近60%。中汽中心預測,到2035年,中國純電動乘用車保有量有望接近1億輛,這將促進新能源汽車與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合作,有效降低中國原油對外依存度。

    目前約有31.2%的新能源汽車沒有配備充電樁。如何解決這些用戶的充電需求?

    “家里的車位是按年續租的,沒有產權。按照以往的經驗,物業很難允許安裝充電樁,但這次卻愉快地簽了安裝協議。”不久前,家住北京某小區的李喆終于在家門口安裝了充電樁。這得益于北京市出臺的相關規定:用戶安裝充電樁時,物業需要指定專人配合新能源小客車廠家和當地供電公司踏勘場地,提供相關資料,配合辦理相關手續。

    而老舊小區的車位往往非常緊張,有的車位甚至達到5: 1,車主很難享受到固定車位。充電聯盟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約31.2%的新能源汽車未能配備充電樁,相比之前的改善并不明顯。其中,老舊小區的充電樁建設是一個“老大難”問題。

    即使是在新的小區,個人安裝充電樁也沒那么容易。部分小區擔心電動汽車充電存在安全隱患,物業以電容不足為由拒絕了居民的安裝申請。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許多城市都在探索一些有效的途徑。

    用公樁代替私樁。一些老舊小區通過與物管合作、服務費分攤等方式,試圖用公樁替代私樁,解決居民的充電需求。去年,上海寶山區寶鋼八村物業引進了6個智能公共充電樁。店主徐清毅說,“只要登錄APP,就可以查看電樁的使用情況,空閑時可以充電。”

    充分挖掘車位潛力。廣西柳州市三院是一個有20多年歷史的老小區,車位一直比較緊張。高效利用角落,社區已成功規劃35個新能源汽車充電停車位,以及小e……像寶駿E100這樣的電動車很容易停放。同樣的“騰躍法”也運用到了柳州市東城印象小區:兩柱間隙、車輛進出不便的閑置空間全部優化,在513個停車位的基礎上增加了10%的收費停車位。

    提高私樁的安全性。2018年7月,由BAIC新能源牽頭的“衛蘭社區產業聯盟”成立,包括主機廠、物業服務公司、充電服務商、電力公司等產業鏈上的眾多企業。為消除私樁隱患,明確權責,爭取物業配合,聯盟正在推動編制嚴格的充電樁安裝標準,將為行業和國家標準的出臺提供支撐。

    鼓勵商業模式創新,支持充電樁共建共享。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雖然公共充電樁規模較之前有了明顯增長,但用戶充電仍存在一些困擾。一方面是用戶體驗不好,另一方面是公樁利用率不高,行業盈利不理想。

    行業發展初期,部分運營商追求“跑馬圈地”,缺乏科學規劃,導致部分充電樁位置偏遠,利用率低。根據國家新能源汽車大數據聯盟的調查數據,37%的新能源汽車用戶充電時需要行駛3公里以上,45%的公共充電站每月服務車輛不到50輛。

    “目前我國公共充電樁行業的電力利用率平均只有4%左右。一般來說,利用率必須達到10%-15%才能實現盈利。”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標準化管理中心主任劉永東說。

    能像加油一樣幾分鐘就給車充電嗎?采用換電方式可以解決充電時間長的問題。

    當車輛緩緩進入時,電梯會將底部的電池取出,換上充滿電的電池,一氣呵成!出租車司機賈祥龍在廈門奧東電吧換電站時開心地說:“換一次電只需要3分鐘,比充電方式節省1個小時,一天能多拉六七十塊錢的活,續航更有保障。每個月換個電要55塊錢,比燒油便宜多了!"

    在北京,出租車改電后,日均訂單數增長25%,運營里程增長38%,司機收入增長30%。BAIC藍谷營銷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春峰說,單個電站投資約300萬元,兩年半就能收回成本。

    目前換電模式主要應用于出租車、物流車、分時租賃等運營車輛領域,并逐步向個人使用領域延伸。比如蔚來汽車已經在一些城市中心推出換電站。“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快充、智能充電、高效換電等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可以有效解決充電時間長的問題。但由于起步時間短,換電模式的成本投入、技術安全性、電池耐久性等還有待觀察和解決。”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秘書長許彥華認為。

    除了換電,近年來很多運營商通過加強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推出了多元化的充電設施運營模式,為充電樁的建設開拓了新的思路和空間。

    5月底,房山區的馬濤成為“e充電”個人樁的合作伙伴。6月份,共享充電樁超過10次。除去電費成本和平臺累計凈收入,60多元。“我充了230多度電,自己用的電費110元左右。我一個月只需要交50多塊錢。”

    “電網低谷時充電,高峰時放電,汽車就成了移動的‘充電寶’,通過充放電差價獲得收入。”在上海嘉定區工作的嚴女士將新能源車停在一個V2G充電樁前,插上充電,在“e充”APP上設置好用車時間和最小電量,開始參與電網互動。

    “汽車充電是一個連接和互動的過程。車輛大數據、電池電機電控大數據、用戶行為大數據、能源大數據都可以收集到充電網絡中,在云端進行分析、傳輸和應用。”余德祥認為,深度連接“人、車、能”的充電網絡是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

    國家發改委產業司副司長蔡榮華表示,下一步將鼓勵商業模式創新,結合老舊小區改造、城市更新等工作,引導有關方面共同開展充電設施建設和運營,支持小區多車一車位共享合作模式,加強充電新技術研發,提高充電服務數字化、智能化水平。

    標簽:北京北京汽車發現蔚來寶駿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連續5個月環比增長 奇瑞累計銷售29萬輛

    此前由于疫情的影響,不少車企的銷量都一度走低,在低迷市場中取得突破的車企就顯得難能可貴。

    1900/1/1 0:00:00
    比亞迪引領 評2020上半年新能源車銷量

    1新能源品牌:比亞迪衛冕成功2020年上半年的新能源車市銷量可以用慘淡來形容,整體狀態還沒有從2019年補貼退坡的打擊中回過神,又受到了疫情的波及。

    1900/1/1 0:00:00
    從六款車到宇宙車企 許家印還差幾個特斯拉?

    高調入局汽車行業兩年后,恒大造車“首秀肌肉”。8月3日,恒大汽車集團在上海、廣州同步舉行發布會,一口氣發布了六款純電汽車,從恒馳1到恒馳6,分別以數字命名。

    1900/1/1 0:00:00
    七部門:規范報廢機動車回收 實施細則正式發布

    圖片來源:攝圖網記者從工業和信息化部了解到,為規范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活動,加強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行業管理,

    1900/1/1 0:00:00
    東風悅達起亞7月銷售20,001臺 1-7月份累計銷量13.3萬臺

    東風悅達起亞公布7月銷量。8月6日,東風悅達起亞公布7月銷量為20001臺,同比增長175,連續四個月保持穩定增長。同時,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87。

    1900/1/1 0:00:00
    EV晨報 | 全球首個自動駕駛商業化規則制定中;深圳推出4億汽車置換補貼;傳小鵬赴美IPO前融資4億美元

    1、滴滴牽頭全球首個自動駕駛商業化規則制定中據媒體報道,《自動駕駛出租車運營規范與安全管理要求》團體標準已經立項,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亚洲欧美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