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從六款車到宇宙車企 許家印還差幾個特斯拉?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在高調進入汽車行業兩年后,恒大做了一款車“首秀肌肉”。

    8月3日,恒大汽車集團在上海和廣州同時召開發布會,一口氣發布了6款純電動汽車,從恒馳1到恒馳6,分別以數字命名。

    六款車型涵蓋了從A到D的各個級別,包括轎車、SUV、MPV等乘用車。恒大表示,這些車輛將于2021年量產。

    現場發布了6款恒大汽車純電動汽車。

    在新車行業,這個速度可以稱之為“快”。

    比如蔚來汽車,從成立到發布首款量產車EP9,中間隔了兩年;真正面向大眾市場的ES8,僅在半年后出現。恒大始終沒有忘記,新能源巨頭特斯拉17年來只推出了4款車型。

    按照恒大的說法,他們在短短兩年時間里,完成了新能源汽車領域“從0到1”的全過程。

    此舉的另一個目的可能是為了反擊外界對恒大造車能力的質疑。

    2018年以來,恒大經歷了從蜜月期到與賈躍亭控制的FF分手,被收購的NEVS國能汽車發布的NEVS 93也被認為“上市就落后”,原計劃今年上半年亮相的恒馳1也推遲了。此起彼伏,恒大一度被外界質疑。

    成績單交了,資本市場的反饋特別明顯。

    新車發布當天(8月3日),恒大造車業務主體恒大健康(HK.00708)收于37.05港元,較前一交易日收盤價上漲3.64%。總市值達到3201.12億港元,約合人民幣2884億元。

    與今年3月23日4.70港元的最低價相比,恒大健康的股價已經飆升了688%。

    新車的發布讓恒大突破了造車的第一道坎。

    但是對于所有的造車企業來說,他們只有一次出牌的機會。真正的挑戰是在量產、銷售和交付之后。

    對于之前沒有造車基因的恒大來說,這些才剛剛開始。

    第一張答卷

    沒有價格,沒有詳細的參數,也沒有明確的上市日期。恒大交出的第一份造車答卷出人意料。

    “恒大發布新車確實和傳統車企有點不一樣。”接近恒大的人士表示,從發布會來看,六款車的參數并未提及。"六輛車的造型設計是這次亮相的最大看點."

    2019年10月,恒大與代表全球頂級汽車造型設計標準的15位大師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為“恒馳”全系列車型提供世界級造型設計。

    據悉,此次亮相的6輛車分別由國際設計大師安德斯·溫丁(Anders Warming)、邁克爾·羅賓遜(Michael Robinson)、丸山公谷(Maruyama Gonggu)等人執筆。其中,安德斯·溫丁(Anders Warming)先后擔任過寶馬、Mini、博格沃德的首席設計師。

    今年以來,隨著恒大即將“交卷”的日子臨近,恒大健康的股價堪稱火箭。

    從3月23日最低的4.70港元到8月3日的37.05港元,漲幅高達688%。并且在過去的30個交易日中,恒大健康上漲22天,期間整體漲幅為250.85%。

    目前恒大健康市值已超過3201億港元,約合人民幣2884億元。

    這意味著,未交付一輛車的恒大健康市值不僅超過恒大集團(2826億港元,約合人民幣2545億元),還超過比亞迪(2418億元)和SAIC(2139億元),成為中國第一車企。

    但與一直對標的特斯拉相比,恒大健康的市值還有很大差距。特斯拉最新市值2800億美元,接近恒大健康的7倍。

    但恒大健康股價上漲的原因,顯然不能從公司業績中找到。其2019年年報顯示,當期營業收入為56.36億元,虧損金額高達44.26億元,較上年同期大幅擴大。2018年同期虧損14.29億元。

    造車是恒大健康股價飆升的真正原因,但同期新能源汽車業務凈虧損達33.1億元,也成為恒大健康虧損的主要原因。

    目前恒大健康的主要收入是健康管理業務——從2019年年報來看,健康管理業務貢獻了大部分營業額。其中,健康醫療空間收入49.48億元,醫美健康管理收入2659萬元,新能源汽車收入6.6億元,主要來自鋰電池銷售。

    但這并不妨礙二級市場對恒大健康汽車業務的想象。

    2019年8月,恒馳,…恒大旗下新能源汽車品牌正式發布。

    當年11月,在廣州舉行的恒大新能源汽車全球戰略合作伙伴峰會上,恒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宣布了一個宏偉目標——用3到5年時間,成為全球最大、最具實力的新能源汽車集團。

    許家印表示,2019年、2020年和2021年,恒大分別投資200億元、150億元和100億元,在中國、瑞典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設立十大生產基地。2021年后形成年產100萬輛的產能,10-15年規劃總產能為年產500萬輛。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此次亮相的6款車,恒大健康還有8款車正在同步研發。

    就在一周前的7月27日,恒大健康發布公告稱,鑒于新能源汽車已成為集團最重要的業務,公司名稱將由“恒大健康”更名為“恒大汽車”。

    公告稱,恒大已建成涵蓋動力電池、動力總成、先進整車制造、汽車銷售、智能充電的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在各個關鍵環節擁有全球頂尖的核心技術,并實行全球一體化研發模式,在中國、瑞典、德國、英國、荷蘭、奧地利、意大利、日本、韓國等國家聯合研發。

    恒大造車“頑強”。

    面對國內蔚來、國外特斯拉這樣的強勁對手,恒大真的能在三五年內成為全球最大最有實力的新能源汽車集團嗎?

    事實上,恒大過去在汽車領域經歷了很多挫折。

    恒大何時決定進入汽車領域,很難考證。然而,2017年底,時穎有限公司投資賈躍亭旗下的電動汽車創業公司Faraday Future (FF)時,有消息稱許家印是賈躍亭的新白衣騎士。

    2018年3月,在恒大業績發布會上,許家印表示,從2018年開始,恒大要在戰略上積極探索高科技產業。“未來,恒大將形成以民生地產為基礎,以文化旅游為兩翼,以高科技產業為龍頭的產業格局。”

    對于恒大將做什么高科技產業,許家印含糊其辭——“目前只想探索高科技產業,但進入的產業必須是大產業。”

    事后看來,恒大當時是鐵了心要進軍汽車行業的。

    直到2018年6月,恒大健康宣布收購時穎有限公司100%股權,總對價67.467億港元。因此,它間接收購了時穎和FF合資企業Smart King 45%的股權,成為公司的第一大股東。

    恒大健康公告顯示,公司可以收購全球領先的新能源汽車技術和產品,有機會在快速增長的新能源汽車行業獲得強大的競爭力,占據市場份額,實現業務多元化。

    當時FF在新能源汽車、計算機算法、互聯網、信息系統、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技術人才超過1000人。,并在中國和美國申請了近1500項專利,在中國和美國獲得了380多項專利。

    恒大作為房企,造車是外行。如何實現造車的夢想?

    許家印用五句話總結:“買買買”;“組合”;“圈”;“大大大”;好吧,好吧,好吧

    按照許家印的說法,恒大造車是在變道超車。“我們沒有人造車,我們需要技術沒有技術,我們需要經驗沒有經驗,我們需要制造基地沒有制造基地,我們什么都沒有。可以說我們是‘一窮二白’。”

    恒大的造車策略,圖片來自網絡。

    2018年9月,恒大獲得廣匯集團23.865%股權,增資至40.964%,成為后者第二大股東。恒大感興趣的是廣匯集團已經在從事的能源、汽車銷售、物流、地產業務,業務范圍覆蓋全球多個國家。

    這意味著,許家印正在全力打造恒大新能源汽車從R&D到銷售的生態閉環。

    即使和FF的合作最終因為控制權之爭而不歡而散,也不妨礙許家印拿下能源車的決心。

    與FF分手僅半個月后,恒大宣布以9.3億美元收購電動車公司NEVS國能汽車51%的股權。

    國能汽車是國內第九家獲得電動車生產資質的電動車企業。它之前在2012年收購了瑞典SAAB的核心資產和技術。

    收購后,恒大獲得了其電動車制造技術和研發能力,當然更重要的是整車生產資質。

    但沒過多久,2019年6月,國能汽車推出國能9-3EV車型,市場遇冷。有業內人士認為,這款車很像2017年生產的9-3車型,在續航、外觀等方面都落后于當時市場上的主流產品,也就是說這款車下線的時候就落后了。

    經過投資FF的教訓,恒大也變得更有經驗。它不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不再專注于國能汽車。在收購國能汽車的同時,恒大在資本方面也有不少動作。

    2019年1月24日,恒大健康入主電力有軌電車公司上海卡奈新能源,持股比例58.07%,成為第一大股東。當年3月,恒大與科尼賽克成立合資公司,恒大持股65%,科尼賽克持股35%,共同開發一款名為Gemera的限量版超跑。

    同期,恒大健康還以5億元收購了泰特機電公司70%的股份,從而控股荷蘭e-Traction,該公司是國際領先的R&D和輪轂電機及電動汽車傳動系統生產企業,擁有六大組合200多項專利技術。

    2019年5月,恒大健康再次出手,子公司國能汽車全資收購百變;英國輪轂電機公司;7月,恒大與德國霍費爾達成協議,在德國設立子公司,恒大健康持股67%,德國霍費爾持股33%,以收購霍費爾在動力總成領域的技術和R&D及制造團隊。

    為了擴大恒大的朋友圈,2019年,許家印帶領恒大汽車行業高管前往全球23個國家的47個城市,拜訪了全球汽車行業各領域的58家龍頭企業,尋求與這些企業建立合作關系。2019年11月,恒大表示已與博世、麥格納、大陸集團、ZF、蒂森克虜伯、捷達加特、巴斯夫等全球60強汽車零部件企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許家印拜訪合作伙伴,圖片來自恒大。

    除了收購和合作,恒大也在建立自己的R&D體系。2019年8月,廣汽集團汽車工程研究院原院長黃向東、上海大駿動力控制技術有限公司原總裁徐興義加盟恒大,分別擔任整車研究院和動力研究院院長。

    隨后,恒大新能源汽車全球研究院啟動全球招聘,招聘8000名新能源汽車行業世界級專家和技術精英,招聘崗位從院長到總監、總工程師不等。

    從零開始,恒大買技術,買人才,成功發布了第一批新車。似乎萬事俱備,只欠“令”。

    幾率有多大?

    近年來,在國家補貼政策下,各種造車力量紛紛涌入新能源汽車賽道。

    天眼調查數據顯示,我國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超過14萬家。其中,除了新造車企業,還有很多大集團做后盾的傳統車企,以及IT、家居、地產等跨界者。

    玩家雖多,但能在市場上生存下來的卻很少。其中,資金問題是很多新能源汽車企業的“頭號殺手”。

    據全天候科技不完全統計,近年來曝出資金斷裂、欠薪、停產等問題的公司不在少數。其中包括林賽、白騰、博駿和長江。

    比如二線新車廠商拜騰,成立才三年。最近因為資金鏈危機,已經宣布停產限產。此前,拜騰已經融資超過80億元。

    近年來陷入資金鏈危機的新生力量,全天候科技測繪。

    2016年底,蔚來CEO李斌公開表示,沒有200億你不要造車。

    相比之下,作為房地產行業的頭部企業,恒大準備三年投入450億,這可是大手筆。恒大財報顯示,2018年恒大集團凈利潤為722.1億元。

    也就是說,許家印只要拿出恒大不到一年的凈利潤,就可以覆蓋這筆投資。恒大總裁夏海鈞曾表示,“恒大花100億支持新產業發展,不會有什么壞處。”

    不難看出,恒大進軍汽車行業最大的優勢是資金雄厚。

    然而,除了錢,缺乏造車基因的恒大還要交出從平臺到造型再到動力總成的幾乎所有關鍵環節。

    比如在設計方面,恒大新能源汽車集團與來自德國、意大利、美國、法國、日本等國家的15位知名汽車造型設計師簽署戰略合作,成立“恒大新能源汽車造型設計專家委員會”。所有設計師作為委員會專家,為每個“恒馳”造型方案提供設計意見。

    恒大方面表示,此舉是為了打造一個“完美主義”的“爆款”恒馳。在高調進入汽車行業兩年后,恒大做了一款車“首秀肌肉”。

    8月3日,恒大汽車集團在上海和廣州同時召開發布會,一口氣發布了6款純電動汽車,從恒馳1到恒馳6,分別以數字命名。

    這六個型號涵蓋了從A到D的所有級別,包括乘用車,如……s轎車,SUV和MPV。恒大表示,這些車輛將于2021年量產。

    現場發布了6款恒大汽車純電動汽車。

    在新車行業,這個速度可以稱之為“快”。

    比如蔚來汽車,從成立到發布首款量產車EP9,中間隔了兩年;真正面向大眾市場的ES8,僅在半年后出現。恒大始終沒有忘記,新能源巨頭特斯拉17年來只推出了4款車型。

    按照恒大的說法,他們在短短兩年時間里,完成了新能源汽車領域“從0到1”的全過程。

    此舉的另一個目的可能是為了反擊外界對恒大造車能力的質疑。

    2018年以來,恒大經歷了從蜜月期到與賈躍亭控制的FF分手,被收購的NEVS國能汽車發布的NEVS 93也被認為“上市就落后”,原計劃今年上半年亮相的恒馳1也推遲了。此起彼伏,恒大一度被外界質疑。

    成績單交了,資本市場的反饋特別明顯。

    新車發布當天(8月3日),恒大造車業務主體恒大健康(HK.00708)收于37.05港元,較前一交易日收盤價上漲3.64%。總市值達到3201.12億港元,約合人民幣2884億元。

    與今年3月23日4.70港元的最低價相比,恒大健康的股價已經飆升了688%。

    新車的發布讓恒大突破了造車的第一道坎。

    但是對于所有的造車企業來說,他們只有一次出牌的機會。真正的挑戰是在量產、銷售和交付之后。

    對于之前沒有造車基因的恒大來說,這些才剛剛開始。

    第一張答卷

    沒有價格,沒有詳細的參數,也沒有明確的上市日期。恒大交出的第一份造車答卷出人意料。

    “恒大發布新車確實和傳統車企有點不一樣。”接近恒大的人士表示,從發布會來看,六款車的參數并未提及。"六輛車的造型設計是這次亮相的最大看點."

    2019年10月,恒大與代表全球頂級汽車造型設計標準的15位大師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為“恒馳”全系列車型提供世界級造型設計。

    據悉,此次亮相的6輛車分別由國際設計大師安德斯·溫丁(Anders Warming)、邁克爾·羅賓遜(Michael Robinson)、丸山公谷(Maruyama Gonggu)等人執筆。其中,安德斯·溫丁(Anders Warming)先后擔任過寶馬、Mini、博格沃德的首席設計師。

    今年以來,隨著恒大即將“交卷”的日子臨近,恒大健康的股價堪稱火箭。

    從3月23日最低的4.70港元到8月3日的37.05港元,漲幅高達688%。并且在過去的30個交易日中,恒大健康上漲22天,期間整體漲幅為250.85%。

    目前恒大健康市值已超過3201億港元,約合人民幣2884億元。

    這意味著,未交付一輛車的恒大健康市值不僅超過恒大集團(2826億港元,約合人民幣2545億元),還超過比亞迪(2418億元)和SAIC(2139億元),成為中國第一車企。

    但與一直對標的特斯拉相比,恒大健康的市值還有很大差距。特斯拉最新市值2800億美元,接近恒大健康的7倍。

    但恒大健康股價上漲的原因,顯然不能從公司業績中找到。其2019年年報顯示,當期營業收入為56.36億元,虧損金額高達44.26億元,較上年同期大幅擴大。2018年同期虧損14.29億元。

    造車是恒大健康股價飆升的真正原因,但同期新能源汽車業務凈虧損達33.1億元,也成為恒大健康虧損的主要原因。

    目前恒大健康的主要收入是健康管理業務——從2019年年報來看,健康管理業務貢獻了大部分營業額。其中,健康醫療空間收入49.48億元,醫美健康管理收入2659萬元,新能源汽車收入6.6億元,主要來自鋰電池銷售。

    但這并不妨礙二級市場對恒大健康汽車業務的想象。

    2019年8月,恒馳,…恒大旗下新能源汽車品牌正式發布。

    當年11月,在廣州舉行的恒大新能源汽車全球戰略合作伙伴峰會上,恒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宣布了一個宏偉目標——用3到5年時間,成為全球最大、最具實力的新能源汽車集團。

    許家印表示,2019年、2020年和2021年,恒大分別投資200億元、150億元和100億元,在中國、瑞典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設立十大生產基地。2021年后形成年產100萬輛的產能,10-15年規劃總產能為年產500萬輛。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此次亮相的6款車,恒大健康還有8款車正在同步研發。

    就在一周前的7月27日,恒大健康發布公告稱,鑒于新能源汽車已成為集團最重要的業務,公司名稱將由“恒大健康”更名為“恒大汽車”。

    公告稱,恒大已建成涵蓋動力電池、動力總成、先進整車制造、汽車銷售、智能充電的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在各個關鍵環節擁有全球頂尖的核心技術,并實行全球一體化研發模式,在中國、瑞典、德國、英國、荷蘭、奧地利、意大利、日本、韓國等國家聯合研發。

    恒大造車“頑強”。

    面對國內蔚來、國外特斯拉這樣的強勁對手,恒大真的能在三五年內成為全球最大最有實力的新能源汽車集團嗎?

    事實上,恒大過去在汽車領域經歷了很多挫折。

    恒大何時決定進入汽車領域,很難考證。然而,2017年底,時穎有限公司投資賈躍亭旗下的電動汽車創業公司Faraday Future (FF)時,有消息稱許家印是賈躍亭的新白衣騎士。

    2018年3月,在恒大業績發布會上,許家印表示,從2018年開始,恒大要在戰略上積極探索高科技產業。“未來,恒大將形成以民生地產為基礎,以文化旅游為兩翼,以高科技產業為龍頭的產業格局。”

    對于恒大將做什么高科技產業,許家印含糊其辭——“目前只想探索高科技產業,但進入的產業必須是大產業。”

    事后看來,恒大當時是鐵了心要進軍汽車行業的。

    直到2018年6月,恒大健康宣布收購時穎有限公司100%股權,總對價67.467億港元。因此,它間接收購了時穎和FF合資企業Smart King 45%的股權,成為公司的第一大股東。

    恒大健康公告顯示,公司可以收購全球領先的新能源汽車技術和產品,有機會在快速增長的新能源汽車行業獲得強大的競爭力,占據市場份額,實現業務多元化。

    當時FF在新能源汽車、計算機算法、互聯網、信息系統、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技術人才超過1000人。,并在中國和美國申請了近1500項專利,在中國和美國獲得了380多項專利。

    恒大作為房企,造車是外行。如何實現造車的夢想?

    許家印用五句話總結:“買買買”;“組合”;“圈”;“大大大”;好吧,好吧,好吧

    按照許家印的說法,恒大造車是在變道超車。“我們沒有人造車,我們需要技術沒有技術,我們需要經驗沒有經驗,我們需要制造基地沒有制造基地,我們什么都沒有。可以說我們是‘一窮二白’。”

    恒大的造車策略,圖片來自網絡。

    2018年9月,恒大獲得廣匯集團23.865%股權,增資至40.964%,成為后者第二大股東。恒大感興趣的是廣匯集團已經在從事的能源、汽車銷售、物流、地產業務,業務范圍覆蓋全球多個國家。

    這意味著,許家印正在全力打造恒大新能源汽車從R&D到銷售的生態閉環。

    即使和FF的合作最終因為控制權之爭而不歡而散,也不妨礙許家印拿下能源車的決心。

    與FF分手僅半個月后,恒大宣布以9.3億美元收購電動車公司NEVS國能汽車51%的股權。

    國能汽車是國內第九家獲得電動車生產資質的電動車企業。它之前在2012年收購了瑞典SAAB的核心資產和技術。

    收購后,恒大獲得了其電動車制造技術和研發能力,當然更重要的是整車生產資質。

    但沒過多久,2019年6月,國能汽車推出國能9-3EV車型,市場遇冷。有業內人士認為,這款車很像2017年生產的9-3車型,在續航、外觀等方面都落后于當時市場上的主流產品,也就是說這款車下線的時候就落后了。

    經過投資FF的教訓,恒大也變得更有經驗。它不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不再專注于國能汽車。在收購國能汽車的同時,恒大在資本方面也有不少動作。

    2019年1月24日,恒大健康入主電力有軌電車公司上海卡奈新能源,持股比例58.07%,成為第一大股東。當年3月,恒大與科尼賽克成立合資公司,恒大持股65%,科尼賽克持股35%,共同開發一款名為Gemera的限量版超跑。

    同期,恒大健康還以5億元收購了泰特機電有限公司70%的股份,從而控股荷蘭e-Traction,該公司是國際領先的R&D及輪轂電機和電動汽車傳動系統生產企業,擁有六大組合200多項專利技術。

    2019年5月,恒大健康再次出手,子公司國能汽車全資收購百變;英國輪轂電機公司;7月,恒大與德國霍費爾達成協議,在德國設立子公司,恒大健康持股67%,德國霍費爾持股33%,以收購霍費爾在動力總成領域的技術和R&D及制造團隊。

    為了擴大恒大的朋友圈,2019年,許家印帶領恒大汽車行業高管前往全球23個國家的47個城市,拜訪了全球汽車行業各領域的58家龍頭企業,尋求與這些企業建立合作關系。2019年11月,恒大表示已與博世、麥格納、大陸集團、ZF、蒂森克虜伯、捷達加特、巴斯夫等全球60強汽車零部件企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許家印拜訪合作伙伴,圖片來自恒大。

    除了收購和合作,恒大也在建立自己的R&D體系。2019年8月,廣汽集團汽車工程研究院原院長黃向東、上海大駿動力控制技術有限公司原總裁徐興義加盟恒大,分別擔任整車研究院和動力研究院院長。

    隨后,恒大新能源汽車全球研究院啟動全球招聘,招聘8000名新能源汽車行業世界級專家和技術精英,招聘崗位從院長到總監、總工程師不等。

    從零開始,恒大買技術,買人才,成功發布了第一批新車。似乎萬事俱備,只欠“令”。

    幾率有多大?

    近年來,在國家補貼政策下,各種造車力量紛紛涌入新能源汽車賽道。

    天眼調查數據顯示,我國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超過14萬家。其中,除了新造車企業,還有很多大集團做后盾的傳統車企,以及IT、家居、地產等跨界者。

    玩家雖多,但能在市場上生存下來的卻很少。其中,資金問題是很多新能源汽車企業的“頭號殺手”。

    據全天候科技不完全統計,近年來曝出資金斷裂、欠薪、停產等問題的公司不在少數。其中包括林賽、白騰、博駿和長江。

    比如二線新車廠商拜騰,成立才三年。最近因為資金鏈危機,已經宣布停產限產。此前,拜騰已經融資超過80億元。

    近年來陷入資金鏈危機的新生力量,全天候科技測繪。

    2016年底,蔚來CEO李斌公開表示,沒有200億你不要造車。

    相比之下,作為房地產行業的頭部企業,恒大準備三年投入450億,這可是大手筆。恒大財報顯示,2018年恒大集團凈利潤為722.1億元。

    也就是說,許家印只要拿出恒大不到一年的凈利潤,就可以覆蓋這筆投資。恒大總裁夏海鈞曾表示,“恒大花100億支持新產業發展,不會有什么壞處。”

    不難看出,恒大進軍汽車行業最大的優勢是資金雄厚。

    然而,除了錢,缺乏造車基因的恒大還要交出從平臺到造型再到動力總成的幾乎所有關鍵環節。

    比如在設計方面,恒大新能源汽車集團與來自德國、意大利、美國、法國、日本等國家的15位知名汽車造型設計師簽署戰略合作,成立“恒大新能源汽車造型設計專家委員會”。所有設計師作為委員會專家,為每個“恒馳”造型方案提供設計意見。

    恒大方面表示,此舉是為了打造一個“完美主義”的“爆款”恒馳。但也有汽車行業人士對此提出了質疑——“這些設計師是名存實亡還是真的在職?不同背景的設計師有不同的審美。他們不同意誰會聽?恒馳是如何統一設計語言和標準的?”

    說到底,這些森林和森林,最終還是需要恒大自己做決定。包括如何……有效整合供應商方案,找到最優組合,每個環節都需要專業判斷。

    一個反面案例是,長城汽車曾經推出的哈弗H8車型,意在突破自主品牌天花板,沖擊更高端市場,計劃于2013年底上市。

    為了打造H8,長城汽車給予了大量的資源支持,關鍵零部件均來自全球頂級供應商。然而,結果H8的發射過程一波三折。比如傳動系統有敲擊聲,影響整車質量,多次推遲上市。2015年上市后,H8遭遇銷量不佳,2018年停產。

    由于不同行業文化的碰撞,恒大最近也出現了一些人才流失。

    4月,恒大電力科技集團常務副總裁呂超在朋友圈宣布從恒大離職。他直言:“用房地產造車”的模式與汽車行業的發展規律有很多碰撞,不改變造車的行為和理念,將很難成功。

    7月,媒體報道恒大新能源汽車全球研究院車輛研究院院長黃向東已于今年5月離職,服務不到一年。

    這些都不足以影響恒大的步伐。

    根據規劃,恒馳全系列產品將于2021年量產,首期總產能100萬輛,10至15年規劃總產能500萬輛/年。

    造了100萬輛車,還需要解決賣車的問題。

    據彭博預測,2023年,中國電動汽車銷量有望達到350萬輛,這意味著僅恒大一家就將占據超過29%的市場份額。

    事實上,這條賽道越來越擁擠。恒大跨界的時候,一些傳統汽車企業也把目光投向了新能源汽車。

    僅7月份,比亞迪、吉利汽車、東風汽車等大集團就在新能源汽車行業展開行動。

    7月12日,比亞迪新能源旗艦車“漢”正式發布;7月22日,由沃爾沃汽車集團和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共同擁有的北極星品牌在上海正式啟動其首款純電動高性能轎跑北極星2的交付。7月29日,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在武漢發布“藍兔”品牌戰略,并推出首款概念車VOYAH i-Land。

    相比恒大這樣的跨界者,比亞迪、吉利汽車、東風汽車都經歷過多次行業內的戰斗。然而,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他們并非一帆風順,仍然如履薄冰。

    以比亞迪寄予厚望的比亞迪韓為例。這款車體現了傳統汽車在轉型過程中面臨的沉重負擔。因為4S店鋪模式,捆綁消費和漲價成為用戶詬病的關鍵。此外,智能和輔助駕駛技術的缺乏也讓一些用戶感到失望。

    另外,傳統汽車廠商雖然資金也很雄厚,但在新能源汽車企業巨虧的情況下,能否容忍長期虧損還是個問題。

    “正常的車企一般都是5年、10年的規劃,所以不可能1-2年就能得到快速回報,”知乎用戶、觀致汽車前員工詹姆斯說。

    有些人帶著經驗進入,有些人帶著巨額資金而來,但勝負尚未決定。無論如何,更多參與者的參與,正在加速新能源汽車的整體軌跡,讓整個行業變得有趣。但也有汽車行業人士對此提出了質疑——“這些設計師是名存實亡還是真的在職?不同背景的設計師有不同的審美。他們不同意誰會聽?恒馳是如何統一設計語言和標準的?”

    說到底,這些森林和森林,最終還是需要恒大自己做決定。包括如何有效整合供應商方案,找到最優組合,每個環節都需要專業的判斷。

    一個反面案例是,長城汽車曾經推出的哈弗H8車型,意在突破自主品牌天花板,沖擊更高端市場,計劃于2013年底上市。

    為了打造H8,長城汽車給予了大量的資源支持,關鍵零部件均來自全球頂級供應商。然而,結果H8的發射過程一波三折。比如傳動系統有敲擊聲,影響整車質量,多次推遲上市。2015年上市后,H8遭遇銷量不佳,2018年停產。

    由于不同行業文化的碰撞,恒大最近也出現了一些人才流失。

    4月,恒大電力科技集團常務副總裁呂超在朋友圈宣布從恒大離職。他直言:“用房地產造車”的模式與汽車行業的發展規律有很多碰撞,不改變造車的行為和理念,將很難成功。

    7月,媒體報道恒大新能源汽車全球研究院車輛研究院院長黃向東已于今年5月離職,服務不到一年。

    這些都不足以影響恒大的步伐。

    根據規劃,恒馳全系列產品將于2021年量產,首期總產能100萬輛,10至15年規劃總產能500萬輛/年。

    造了100萬輛車,還需要解決賣車的問題。

    據彭博預測,2023年,中國電動汽車銷量有望達到350萬輛,這意味著僅恒大一家就將占據超過29%的市場份額。

    事實上,這條賽道越來越擁擠。恒大跨界的時候,一些傳統汽車企業也把目光投向了新能源汽車。

    僅7月份,比亞迪、吉利汽車、東風汽車等大集團就在新能源汽車行業展開行動。

    7月12日,比亞迪新能源旗艦車“漢”正式發布;7月22日,由沃爾沃汽車集團和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共同擁有的北極星品牌在上海正式啟動其首款純電動高性能轎跑北極星2的交付。7月29日,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在武漢發布“藍兔”品牌戰略,并推出首款概念車VOYAH i-Land。

    相比恒大這樣的跨界者,比亞迪、吉利汽車、東風汽車都經歷過多次行業內的戰斗。然而,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他們并非一帆風順,仍然如履薄冰。

    以比亞迪寄予厚望的比亞迪韓為例。這款車體現了傳統汽車在轉型過程中面臨的沉重負擔。因為4S店鋪模式,捆綁消費和漲價成為用戶詬病的關鍵。此外,智能和輔助駕駛技術的缺乏也讓一些用戶感到失望。

    另外,傳統汽車廠商雖然資金也很雄厚,但在新能源汽車企業巨虧的情況下,能否容忍長期虧損還是個問題。

    “正常的車企一般都是5年、10年的規劃,所以不可能1-2年就能得到快速回報,”知乎用戶、觀致汽車前員工詹姆斯說。

    有些人帶著經驗進入,有些人帶著巨額資金而來,但勝負尚未決定。無論如何,更多參與者的參與,正在加速新能源汽車的整體軌跡,讓整個行業變得有趣。

    標簽:恒馳比亞迪特斯拉東風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同比增長38.6% 雷克薩斯公布7月銷量

    日前,雷克薩斯官方公布7月份在華銷量。數據顯示,雷克薩斯7月份在中國市場銷量為22325輛,同比去年同期增長386。其中電氣化車型總銷量為8804輛,占比當月銷量的394。

    1900/1/1 0:00:00
    連續5個月環比增長 奇瑞累計銷售29萬輛

    此前由于疫情的影響,不少車企的銷量都一度走低,在低迷市場中取得突破的車企就顯得難能可貴。

    1900/1/1 0:00:00
    比亞迪引領 評2020上半年新能源車銷量

    1新能源品牌:比亞迪衛冕成功2020年上半年的新能源車市銷量可以用慘淡來形容,整體狀態還沒有從2019年補貼退坡的打擊中回過神,又受到了疫情的波及。

    1900/1/1 0:00:00
    充電樁,怎樣才能裝得上、用得好?

    日前,北京市小客車指標調控管理辦公室發布消息,從8月1日起,北京市面向“無車家庭”一次性增發2萬個新能源小客車指標。

    1900/1/1 0:00:00
    七部門:規范報廢機動車回收 實施細則正式發布

    圖片來源:攝圖網記者從工業和信息化部了解到,為規范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活動,加強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行業管理,

    1900/1/1 0:00:00
    東風悅達起亞7月銷售20,001臺 1-7月份累計銷量13.3萬臺

    東風悅達起亞公布7月銷量。8月6日,東風悅達起亞公布7月銷量為20001臺,同比增長175,連續四個月保持穩定增長。同時,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87。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亚洲欧美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