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特斯拉拿“爆品”突襲中國,誰的末日?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印度的防疫措施準備不充分。一旦武漢、意大利、西班牙的情況在印度重演,將給當地防疫帶來巨大挑戰。”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泓近日給出了上述判斷。張文泓說,現在歐洲疫情此起彼伏,總體形勢很不樂觀。歐美發達國家以外的地區面臨的風險更大。一些非洲國家出現了疫情;目前部分東歐國家的診斷工作不到位,隨著患者的增多,出現了對醫療資源的擠兌;印度的病例數成倍增長,可能成為下一個全球防疫難點。截至4月10日上午8時,印度確診病例5709例,其中治愈503例,死亡199例。據相關數據模擬,如果印度政府不加以控制,7月底印度將有3000萬至5000萬感染者。更悲觀的預測表明,10%的印度人口最終可能會被感染。然而,真實的印度并沒有很多人想象的那么糟糕。在應對疫情的過程中,印度暴露出很多問題,但總體來看,莫迪政府的抗疫表現已經超出水平。印度能以相對較低的成本戰勝疫情嗎?印度的疫情傳播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1月底至2月底,印度主要處理來自中國的輸入性病例。當時,在喀拉拉邦發現了首例從武漢輸入的新冠肺炎患者。3例患者治療結束后,此階段基本結束。在此期間,印度采取了社區隔離措施。截至2月14日,印度已隔離了該社區的17000多名密切接觸者。3月23日,印度新德里,城市關閉時。這一階段印度表現不錯,成效顯著,成本低廉。第二階段從3月初開始,主要處理歐洲、中東、日韓的輸入性病例,逐漸出現本地交叉感染的現象。特別是意大利旅游團造成印度和多元化輸入國新冠肺炎患者驟增,加大了印度的應對難度。事實上,印度早期的疫情地圖基本上與經濟發展和國際化水平呈正相關——在經濟發達和國際化程度較高的邦,如摩訶拉斯特拉邦、喀拉拉邦、泰米爾納德邦和德里邦,疫情更為嚴重。這種情況使得印度政府更加擔心國內秩序的問題。3月14日,在印度喀拉拉邦,從意大利返回的乘客從救護車上下來,前往檢疫站。截至4月10日上午8時,印度確診病例5709例,另有503例治愈,199人死亡。當然,考慮到印度的檢測能力有限,潛在或未檢測到的病例數可能遠高于確診病例數。此外,印度第二輪疫情主要是從歐洲、中東等地區輸入的,其疫情滯后于來源國。印度國內外專家普遍認為,未來印度確診病例將繼續上升,甚至在某一階段快速增加。據相關數據模擬,如果印度政府不加以控制,7月底印度將有3000萬至5000萬感染者。更悲觀的預測表明,10%的印度人口最終可能會被感染。所以疫情形勢依然嚴峻,印度政府的抗疫壓力依然很大。2反應不慢。40年來,最強政府帶頭。在人們的印象中,印度一直是一個行動緩慢的國家,其制度被普遍認為是低效的——一件事情很難啟動,啟動后也不容易加速或調整。但與歷屆政府相比,這屆印度政府更強,執行力和動員能力一流,在過去40年的所有印度政府中排名第一。事實上,印度政府啟動這場抗疫行動的速度并不慢,應對措施也比較堅決。首先,實行強制入戶令。印度政府宣布,從3月25日至4月14日,將在全國實施為期21天的居家令。莫迪總理發布回家令時說,“如果印度不能處理好這21天,那么我們國家將倒退21年。”與許多歐美國家的類似規定相比,印度的家令更具強制性和可操作性。當然,許多專家認為,21天的居家訂單可能還不夠。劍橋大學的兩名印度學者認為,印度至少需要49天的隔離。這可能是印度無法承受的。目前,印度衛生部已經制定了計劃。21天家令結束后,各地可能會區別對待,分級管理,不太可能完全放開。地區差異……印度的抗疫對策也很明顯。一些邦的應對措施遠遠領先于印度中央政府。印度一些邦3月初開始停課,比全印度早了3周多。奧迪薩邦直接宣布將“主場令”延長至4月30日。

    Discovery, Han, Audi, Hyundai

    3月23日,印度新德里交通稀疏。第二,提供免費檢測服務。一開始,印度只有公立醫院提供免費檢測,政府無法提出與私立醫院類似的要求。然而,印度最高法院很快支持行政部門,并下令所有考試必須免費。實際上,這相當于部分征用了民營醫療機構的資源。在疾病防治方面,印度早已建立了較為完善的應對機制。1997年,印度國家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開始構建傳染病早期檢測機制。后來在世界銀行近8年的支持下,印度建立了全國統一的疾病監測系統。第三,積極準備隔離場所。在孟買,印度政府已經把最大的達拉維貧民窟旁邊的體育場變成了一個巨大的隔離點。最后,印度也開始動員各種力量支持政府的抗疫行動。印度許多企業,包括國防企業和私營企業,都在努力生產醫療防護用品,口罩、防護服和呼吸機的產能都在穩步提高。與此同時,印度公民團體也一直很活躍,有些還參與了抗疫活動。3年輕心態好印度應對疫情有兩大優勢。與其他與新冠肺炎疫情作斗爭的國家相比,印度有兩個優勢。一方面,印度在抗擊疫情方面有天然優勢。首先,印度是世界上最年輕的國家之一。印度人口年齡結構是典型的金字塔型。13億人口中,青壯年有8億,最弱勢的勞動力平均年齡只有27歲。65歲以上的弱勢人群僅占印度總人口的6.39%。這一比例在日本為28.4%,意大利為21.7%,英國為12.2%,美國為16%,中國為12.6%。注:根據中國、德國、西班牙、意大利、韓國、荷蘭和紐約流行性死亡的年齡分布,截至3月31日,平均死亡率為總人口的70%。其中,0-19歲為0,20-29歲為1,30-39歲為3,40-49歲為8,50-59歲為23,60-69歲為74,70-89歲為244,80歲以上為543。印度老年人的活動半徑比較小,被感染的概率比較低。這讓印度有了天然的免疫大軍。

    Discovery, Han, Audi, Hyundai

    3月29日,在印度新德里,人們排隊等候公交車。其次,印度相對較高的氣溫應該是抗擊疫情的有利因素。雖然目前氣溫與疫情之間的因果關系尚未得到科學解釋,但到目前為止,氣溫相對較高的國家和地區疫情相對有所緩解。疫情嚴重的國家基本都是在北半球過冬的國家。而且印度是世界上病易發的國家之一,印度人與各種病的斗爭由來已久。每年氣溫升高,雨季來臨,印度人都會面臨來自登革熱病的考驗。所以印度人經過測試,免疫力應該高于很多國家的人。另一方面,印度獨特的宗教文化讓民眾更加寬容平和,也擴大了政府抗疫政策的選擇空間。印度人大多信仰宗教,尤其是印度教等四大達摩教,強調生死輪回,對死亡的恐懼要少得多。《回家令》頒布后,雖然許多印度人逃離城市,趕回家鄉,但這并不是因為他們害怕病和死亡,而是因為他們擔心生計,這是經濟壓力造成的——面包問題比病的威脅更緊迫、更現實。這是……印度政府在抗擊疫情中需要更多關注的因素。種姓制度和等級觀念增強了印度人民的服從意識。印度人民非常愿意接受政府的指揮,聽官員和警察的話。所以在街上,人們經常可以看到警察懲罰違法者,但很少看到被懲罰者敢對警察進行反擊。即使民眾有不滿,也往往通過罷工、示威等非暴力手段表達出來。這種文化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民主對印度政府行政能力的局限,是抗擊疫情的積極因素。五個路障阻礙了印度的勝利。必須看到,一些限制性因素正在阻礙印度抗疫政策的有效性。第一,印度經濟相對落后,底層民眾抵制家單。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印度無組織部門占總就業人口的83%。再加上組織部的非正規就業人口,印度92.4%的就業人口處于無合同、無報酬的非常規就業狀態。家令一出,這些人大多失業,沒有可靠的收入保障。部分非正規從業人員收入極低,儲蓄率不高,經濟上難以對抗連續21天甚至更長時間的失業。因此,一些印度人試圖離開城市,回到他們的家鄉。這不僅破壞了家庭秩序的效果,而且加劇和傳播了恐懼的氣氛。因此,一些印度專家甚至認為,由于印度沒有能力“把食物送到每家每戶”,所以上門訂購并不可行。二是人口密集,隔離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在印度城市,20%富人的平均居住面積只有12.5平方米。考慮到巨大的貧富差距,一些新城區大量房屋空置,底層民眾的居住條件自然更差。在孟買著名的達拉維貧民窟,2.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著100多萬人,平均1440人坐在一個廁所里。那里很多房子不僅低矮狹窄,而且漏風通風。居家隔離對于預防社區感染應該沒有太大的實質性意義。惡劣的生活條件也導致了一些次要問題。《家令》實施之初,印度曾發生多起房東收回醫護人員房間的事件。這并不是因為房東素質低,而是因為房東和租客之間真的沒有太大的距離,恐懼和擔心在所難免。印度最大的國立醫療機構全印度醫學科學研究所(AIIMS)不得不呼吁政府介入。印度內政部長阿米特·沙阿特別承諾,將嚴厲處理試圖強迫醫生離開家園的房東。醫護人員的住房問題是有保障的。第三,醫療資源有限。事實上,印度政府的反應并不慢。1月30日印度發現首例確診病例后,印度政府將首都德里的幾家公立醫院列為定點醫院。但是印度的醫療資源比較緊張。根據聯合國2015年的數據,印度醫療支出占GDP的4.7%,低于中國的5.5%。由于印度經濟與英法相當,實際醫療支出介于法國和意大利之間。因此,印度醫療設施的關鍵指標在世界上是落后的。比如每千人床位數世界排名第163位,中國排名第50位。同時,在有限的資源中,政府能掌握的非常少,約占GDP的1%。印度公立醫療機構雖然數量多,但設施差,水平低。印度人幾乎都講“公”。但是稍微有點能力的家庭會盡量選擇私立醫院。因此,印度近80%的醫療服務是由私人和慈善醫療機構提供的。印度的這一比例甚至超過了美、法、日、英等發達國家。但是,民營醫療機構雖然設施好,標準高,但是是私有產權……畢竟,醫生和護士可能不聽政府的指示。這使得印度很難形成一支抗疫醫療力量。醫療資源有限,檢測能力自然有限,這就使得印度政府更難準確掌握印度疫情的實際情況,決策難度自然很高。第四,印度政府的權力有限,難以在不同地區間實施統一規范的抗疫計劃。雖然莫迪政府的動員能力和執行能力優于印度歷屆政府,但從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角度來看,仍然不夠。一方面,印度政府無權快速征用和轉化大量醫療資源。另一方面,由于缺乏足夠的醫療人員和資源,印度不得不采取相對粗放的消隔離方式,這不僅損害了印度的國家形象,也容易引發公眾不滿。有些州雖然在國家層面實施了家令,但在如何實施上,還是有自己的地方特色。英國殖民時期于1897年制定的流行病法在印度仍然有效。這原本是英國殖民者用來應對瘟疫的,允許地方政府采取非常規措施防控疫情,并在此期間給予執法人員一定的法律豁免權。印度警察的權力已經很大了,執法尺度就更難把握了。網絡上一些相對不同而獨特的懲罰方式,往往就是從這種法律或執法習慣中產生的。第五,現代科學觀念在一些群體中還比較缺乏。在印度,有兩種極端現象:一種是隨意求醫。有些人不管什么情況,只要覺得有點不舒服,就想去公立醫院檢查。反正是免費的。很多公立醫院沒有檢測能力,只能查體溫和旅行史,然后建議居家隔離。其實是沒用的。二是迷信。有些人根本不相信病的危害,認為一些宗教和儀式上的動作和活動就能殺死病。這些現象不僅浪費了防疫資源,還增加了感染渠道和不必要的風險。印度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國家,擁有悠久的文明史和獨特的文化傳統。“印度的防疫措施準備不充分。一旦武漢、意大利、西班牙的情況在印度重演,將給當地防疫帶來巨大挑戰。”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泓近日給出了上述判斷。張文泓說,現在歐洲疫情此起彼伏,總體形勢很不樂觀。歐美發達國家以外的地區面臨的風險更大。一些非洲國家出現了疫情;目前部分東歐國家的診斷工作不到位,隨著患者的增多,出現了對醫療資源的擠兌;印度的病例數成倍增長,可能成為下一個全球防疫難點。截至4月10日上午8時,印度確診病例5709例,其中治愈503例,死亡199例。據相關數據模擬,如果印度政府不加以控制,7月底印度將有3000萬至5000萬感染者。更悲觀的預測表明,10%的印度人口最終可能會被感染。然而,真實的印度并沒有很多人想象的那么糟糕。在應對疫情的過程中,印度暴露出很多問題,但總體來看,莫迪政府的抗疫表現已經超出水平。印度能以相對較低的成本戰勝疫情嗎?印度的疫情傳播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1月底至2月底,印度主要處理來自中國的輸入性病例。當時,在喀拉拉邦發現了首例從武漢輸入的新冠肺炎患者。3例患者治療結束后,此階段基本結束。在此期間,印度采取了社區隔離措施。截至2月14日,印度已隔離了該社區的17000多名密切接觸者。3月23日,印度新德里,城市關閉時。這一階段印度表現不錯,成效顯著,成本低廉。第二階段從3月初開始,主要處理歐洲、中東、日韓的輸入性病例,逐漸出現本地交叉感染的現象。特別是意大利旅游團造成印度和多元化輸入國新冠肺炎患者驟增,加大了印度的應對難度。事實上,印度早期的疫情地圖基本上與經濟發展和國際化水平呈正相關——在經濟發達和國際化程度較高的邦,如摩訶拉斯特拉邦、喀拉拉邦、泰米爾納德邦和德里邦,疫情更為嚴重。這種情況使得印度政府更加擔心國內秩序的問題。3月14日,在印度喀拉拉邦,從意大利返回的乘客從救護車上下來,前往檢疫站。截至4月10日上午8時,印度確診病例5709例,另有503例治愈,199人死亡。當然,考慮到印度的檢測能力有限,潛在或未檢測到的病例數可能遠高于確診病例數。此外,印度第二輪疫情主要是從歐洲、中東等地區輸入的,其疫情滯后于來源國。印度國內外專家普遍認為,未來印度確診病例將繼續上升,甚至在某一階段快速增加。據相關數據模擬,如果印度政府不加以控制,7月底印度將有3000萬至5000萬感染者。更悲觀的預測表明,10%的印度人口最終可能會被感染。所以疫情形勢依然嚴峻,印度政府的抗疫壓力依然很大。2反應不慢。40年來,最強政府帶頭。在人們的印象中,印度一直是一個行動緩慢的國家,其制度被普遍認為是低效的——一件事情很難啟動,啟動后也不容易加速或調整。但與歷屆政府相比,這屆印度政府更強,執行力和動員能力一流,在過去40年的所有印度政府中排名第一。事實上,印度政府啟動這場抗疫行動的速度并不慢,應對措施也比較堅決。首先,實行強制入戶令。印度政府宣布,從3月25日至4月14日,將在全國實施為期21天的居家令。莫迪總理發布回家令時說,“如果印度不能處理好這21天,那么我們國家將倒退21年。”與許多歐美國家的類似規定相比,印度的家令更具強制性和可操作性。當然,許多專家認為,21天的居家訂單可能還不夠。劍橋大學的兩名印度學者認為,印度至少需要49天的隔離。這可能是印度無法承受的。目前,印度衛生部已經制定了計劃。21天家令結束后,各地可能會區別對待,分級管理,不太可能完全放開。地區差異……印度的抗疫對策也很明顯。一些邦的應對措施遠遠領先于印度中央政府。印度一些邦3月初開始停課,比全印度早了3周多。奧迪薩邦直接宣布將“主場令”延長至4月30日。

    Discovery, Han, Audi, Hyundai

    3月23日,印度新德里交通稀疏。第二,提供免費檢測服務。一開始,印度只有公立醫院提供免費檢測,政府無法提出與私立醫院類似的要求。然而,印度最高法院很快支持行政部門,并下令所有考試必須免費。實際上,這相當于部分征用了民營醫療機構的資源。在疾病防治方面,印度早已建立了較為完善的應對機制。1997年,印度國家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開始構建傳染病早期檢測機制。后來在世界銀行近8年的支持下,印度建立了全國統一的疾病監測系統。第三,積極準備隔離場所。在孟買,印度政府已經把最大的達拉維貧民窟旁邊的體育場變成了一個巨大的隔離點。最后,印度也開始動員各種力量支持政府的抗疫行動。印度許多企業,包括國防企業和私營企業,都在努力生產醫療防護用品,口罩、防護服和呼吸機的產能都在穩步提高。與此同時,印度公民團體也一直很活躍,有些還參與了抗疫活動。3年輕心態好印度應對疫情有兩大優勢。與其他與新冠肺炎疫情作斗爭的國家相比,印度有兩個優勢。一方面,印度在抗擊疫情方面有天然優勢。首先,印度是世界上最年輕的國家之一。印度人口年齡結構是典型的金字塔型。13億人口中,青壯年有8億,最弱勢的勞動力平均年齡只有27歲。65歲以上的弱勢人群僅占印度總人口的6.39%。這一比例在日本為28.4%,意大利為21.7%,英國為12.2%,美國為16%,中國為12.6%。注:根據中國、德國、西班牙、意大利、韓國、荷蘭和紐約流行性死亡的年齡分布,截至3月31日,平均死亡率為總人口的70%。其中,0-19歲為0,20-29歲為1,30-39歲為3,40-49歲為8,50-59歲為23,60-69歲為74,70-89歲為244,80歲以上為543。印度老年人的活動半徑比較小,被感染的概率比較低。這讓印度有了天然的免疫大軍。

    Discovery, Han, Audi, Hyundai

    3月29日,在印度新德里,人們排隊等候公交車。其次,印度相對較高的氣溫應該是抗擊疫情的有利因素。雖然目前氣溫與疫情之間的因果關系尚未得到科學解釋,但到目前為止,氣溫相對較高的國家和地區疫情相對有所緩解。疫情嚴重的國家基本都是在北半球過冬的國家。而且印度是世界上病易發的國家之一,印度人與各種病的斗爭由來已久。每年氣溫升高,雨季來臨,印度人都會面臨來自登革熱病的考驗。所以印度人經過測試,免疫力應該高于很多國家的人。另一方面,印度獨特的宗教文化讓民眾更加寬容平和,也擴大了政府抗疫政策的選擇空間。印度人大多信仰宗教,尤其是印度教等四大達摩教,強調生死輪回,對死亡的恐懼要少得多。《回家令》頒布后,雖然許多印度人逃離城市,趕回家鄉,但這并不是因為他們害怕病和死亡,而是因為他們擔心生計,這是經濟壓力造成的——面包問題比病的威脅更緊迫、更現實。這是……印度政府在抗擊疫情中需要更多關注的因素。種姓制度和等級觀念增強了印度人民的服從意識。印度人民非常愿意接受政府的指揮,聽官員和警察的話。所以在街上,人們經常可以看到警察懲罰違法者,但很少看到被懲罰者敢對警察進行反擊。即使民眾有不滿,也往往通過罷工、示威等非暴力手段表達出來。這種文化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民主對印度政府行政能力的局限,是抗擊疫情的積極因素。五個路障阻礙了印度的勝利。必須看到,一些限制性因素正在阻礙印度抗疫政策的有效性。第一,印度經濟相對落后,底層民眾抵制家單。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印度無組織部門占總就業人口的83%。再加上組織部的非正規就業人口,印度92.4%的就業人口處于無合同、無報酬的非常規就業狀態。家令一出,這些人大多失業,沒有可靠的收入保障。部分非正規從業人員收入極低,儲蓄率不高,經濟上難以對抗連續21天甚至更長時間的失業。因此,一些印度人試圖離開城市,回到他們的家鄉。這不僅破壞了家庭秩序的效果,而且加劇和傳播了恐懼的氣氛。因此,一些印度專家甚至認為,由于印度沒有能力“把食物送到每家每戶”,所以上門訂購并不可行。二是人口密集,隔離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在印度城市,20%富人的平均居住面積只有12.5平方米。考慮到巨大的貧富差距,一些新城區大量房屋空置,底層民眾的居住條件自然更差。在孟買著名的達拉維貧民窟,2.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著100多萬人,平均1440人坐在一個廁所里。那里很多房子不僅低矮狹窄,而且漏風通風。居家隔離對于預防社區感染應該沒有太大的實質性意義。惡劣的生活條件也導致了一些次要問題。《家令》實施之初,印度曾發生多起房東收回醫護人員房間的事件。這并不是因為房東素質低,而是因為房東和租客之間真的沒有太大的距離,恐懼和擔心在所難免。印度最大的國立醫療機構全印度醫學科學研究所(AIIMS)不得不呼吁政府介入。印度內政部長阿米特·沙阿特別承諾,將嚴厲處理試圖強迫醫生離開家園的房東。醫護人員的住房問題是有保障的。第三,醫療資源有限。事實上,印度政府的反應并不慢。1月30日印度發現首例確診病例后,印度政府將首都德里的幾家公立醫院列為定點醫院。但是印度的醫療資源比較緊張。根據聯合國2015年的數據,印度醫療支出占GDP的4.7%,低于中國的5.5%。由于印度經濟與英法相當,實際醫療支出介于法國和意大利之間。因此,印度醫療設施的關鍵指標在世界上是落后的。比如每千人床位數世界排名第163位,中國排名第50位。同時,在有限的資源中,政府能掌握的非常少,約占GDP的1%。印度公立醫療機構雖然數量多,但設施差,水平低。印度人幾乎都講“公”。但是稍微有點能力的家庭會盡量選擇私立醫院。因此,印度近80%的醫療服務是由私人和慈善醫療機構提供的。印度的這一比例甚至超過了美、法、日、英等發達國家。但是,民營醫療機構雖然設施好,標準高,但是是私有產權……畢竟,醫生和護士可能不聽政府的指示。這使得印度很難形成一支抗疫醫療力量。醫療資源有限,檢測能力自然有限,這就使得印度政府更難準確掌握印度疫情的實際情況,決策難度自然很高。第四,印度政府的權力有限,難以在不同地區間實施統一規范的抗疫計劃。雖然莫迪政府的動員能力和執行能力優于印度歷屆政府,但從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角度來看,仍然不夠。一方面,印度政府無權快速征用和轉化大量醫療資源。另一方面,由于缺乏足夠的醫療人員和資源,印度不得不采取相對粗放的消隔離方式,這不僅損害了印度的國家形象,也容易引發公眾不滿。有些州雖然在國家層面實施了家令,但在如何實施上,還是有自己的地方特色。英國殖民時期于1897年制定的流行病法在印度仍然有效。這原本是英國殖民者用來應對瘟疫的,允許地方政府采取非常規措施防控疫情,并在此期間給予執法人員一定的法律豁免權。印度警察的權力已經很大了,執法尺度就更難把握了。網絡上一些相對不同而獨特的懲罰方式,往往就是從這種法律或執法習慣中產生的。第五,現代科學觀念在一些群體中還比較缺乏。在印度,有兩種極端現象:一種是隨意求醫。有些人不管什么情況,只要覺得有點不舒服,就想去公立醫院檢查。反正是免費的。很多公立醫院沒有檢測能力,只能查體溫和旅行史,然后建議居家隔離。其實是沒用的。二是迷信。有些人根本不相信病的危害,認為一些宗教和儀式上的動作和活動就能殺死病。這些現象不僅浪費了防疫資源,還增加了感染渠道和不必要的風險。印度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國家,擁有悠久的文明史和獨特的文化傳統。

    標簽:特斯拉Model 3蔚來奧迪奔馳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雷諾日產聯盟即將發布未來3年戰略 部分虧損業務和產品將被砍掉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今年春天本應預示著陷入困境的雷諾日產聯盟會迎來一個全新的開始。雷諾和日產的高層對利潤和銷量進行了詳細的戰略規劃,希望用未來三年的愿景來吸引投資者的注意力。

    1900/1/1 0:00:00
    神州優車兩個月倒手增值1個多億?監管三大拷問步步緊逼

    瑞幸咖啡財務造假自曝之后,本周圍繞著神州系的新聞接連不斷,先后有媒體傳攜程、吉利要收購神州租車,

    1900/1/1 0:00:00
    印度失控,對中國意味著什么?

    “印度防疫措施準備不充足,一旦武漢、意大利和西班牙的情況在印度重演,將會為當地防疫帶來很大挑戰。”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近日給出上述判斷。

    1900/1/1 0:00:00
    2個月9位高管離職 “蔚來們”2020留不住人?

    疫情大潮褪去后,許多附帶的影響在逐漸顯現中。3月以來,新勢力造車人事變動的消息被不斷放大。

    1900/1/1 0:00:00
    高盛預計油價將在數周內進一步下跌

    北京時間4月13日消息,北京時間周一凌晨,全球主要石油生產國組成的“歐佩克”石油聯盟宣布達成歷史性減產協議,以期結束造成嚴重損失的石油價格大戰。

    1900/1/1 0:00:00
    EV晨報 | 2019年車企雙積分成績公示;3月動力電池裝車量環比增3倍;零跑T03開啟預售

    1、工信部公示2019年乘用車企“雙積分”成績閱讀原文4月10日,工信部公示關于2019年度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情況。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亚洲欧美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