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當前動力電池市場處于一個不健康的競爭環境中。新電池技術和開發路線的更新速度甚至超過了當前的汽車設計,也許在未來幾年內電池將得到徹底改進。”11月26日,德國電動汽車研發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安德烈亞斯·薩巴克表示。,在第二屆中德汽車大會上表示。今年無疑是中德兩國汽車產業的一個關鍵發展節點。特別是7月,在柏林舉行的第五次中德政府間磋商會議上,中德雙方簽署了22項協議和意向書,涉及科技和數據領域的合作。與此同時,兩國企業代表還簽署了多項總額達300億美元的經濟合作協議。在這些合作中,汽車行業幾乎占據了全國的一半。其中,當代安培技術有限公司電池工廠宣布落戶圖林根州;江淮汽車與SEAT簽署諒解備忘錄,長城與寶馬成立合資公司,打造橫梁汽車。。。仔細觀察可以發現,雙方的合作大多涉及電動汽車領域,正是因為一方擁有龐大的消費市場,另一方擁有百年造車技術,相互合作將更有利于成為汽車行業發展的風向標。因此,動力電池的技術路線也成為中德汽車最關鍵的問題。目前,動力電池呈現出多技術發展的趨勢,主要圍繞磷酸亞鐵鋰、三元材料、鈷酸鋰和錳酸鋰展開,它們在各自的應用領域蓬勃發展,占據了一定的市場份額。其中,磷酸亞鐵鋰安全性好,循環壽命長,原料資源豐富,環境污染小。然而,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除了在低溫下循環性能差之外,主要缺陷是其電導率和振實密度低,其能量密度僅為120-150Wh/kg。鋰鈷氧化物是最早商業化的鋰電池正極材料,但其缺點是比容量低。錳酸鋰電池的生產工藝非常成熟,更容易攜帶日本和韓國使用的18650電池。然而,錳酸鋰的高溫循環性能較差;
三元材料主要包括鎳鈷鋁酸鋰(NCA)和鎳鈷錳酸鋰(NCM),其中NCA是商用陰極材料中比容量最高的材料。● 如何選擇技術路線?馬勒科技投資(中國)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副總裁徐煥平表示:“盡管許多原始設備制造商生產電池,但他們并沒有真正控制電池技術。因為這項投資風險很大。這也導致了這樣一個事實,即一旦新能源產業的技術路線發生變化,早期的大量投資將帶來巨大風險。”。馬勒科技投資(中國)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副總裁徐煥平(右圖),采埃孚有限公司電氣傳動部總監朱朝紅直言不諱地說:“在三動力系統中,采埃弗是唯一一家沒有涉足電池領域的公司”,因為電池技術和資金問題。他認為,電池在整個電力驅動中占有重要地位。為了實現成本降低,除了基礎,還需要考慮它用于什么型號。為此,徐煥平建議,最好盡快實現更統一的電池技術路線,這有利于動力電池企業的發展。“整個產業鏈都需要考慮這個問題。技術需要一個生命周期,它將在這個生命周期的聯動下發展。”那么,如何選擇電池的技術路線呢?浙江吉利研究院新能源總監張建峰認為,電池的技術路線最終需要與車企、電池企業以及上下游配套企業相結合,從而制定出合理的動力電池發展路線。“這需要汽車制造商與電池供應商密切合作,以使我們的電池行業快速發展。”因此,在這一系統工程中,汽車工廠的優勢在于有助于了解整車的需求。根據整車的續航里程,他們可以對電池提出一些基本的限制,例如能量密度、功率和一些熱管理的基本要求。電池供應商可以根據這些簡單的要求進行一些詳細的設計,并從成本、安全性和可靠性等幾個緯度分析可行性,從而制定出合理的電池路線。● 需要先實現成本“電動汽車能否被市場接受最終取決于兩個方面,一是成本,二是與燃油車一樣的便利性。動力電池無疑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徐煥平說。基于此,無論開發哪種技術路線,我們都應該考慮如何實現快速降低成本。對此,張建峰從四個方面進行了分析:從材料角度來看,要降低電池單體成本,因為三元材料中鈷的價格較高,通過不同類型的電池降低鈷含量可以被視為降低成本的一種方式;對于電池模塊,建議使用大量大容量電池,并可引入外殼輔助材料的成本;
從電池組的設計上,希望將電池組設計與整車設計相結合。此外,可以通過逐步使用電池來降低成本。如果分析動力電池的數量,磷酸鐵鋰電池和三元電池是經常使用的。在未來市場發展前景中,隨著技術的整體進步和相關設施的完善,燃料電池和固態電池最終將占據一定的市場地位,但短期內不會影響三元和磷酸亞鐵鋰的市場地位。因此,我們需要理性看待每一條技術路線,有足夠的前瞻性和市場敏感性,然后做出合理的市場預測。“我認為當前動力電池市場處于一個不健康的競爭環境中。新電池技術和開發路線的更新速度甚至超過了當前的汽車設計,也許在未來幾年內電池將得到徹底改進。”11月26日,德國電動汽車研發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安德烈亞斯·薩巴克表示。,在第二屆中德汽車大會上表示。今年無疑是中德兩國汽車產業的一個關鍵發展節點。特別是7月,在柏林舉行的第五次中德政府間磋商會議上,中德雙方簽署了22項協議和意向書,涉及科技和數據領域的合作。與此同時,兩國企業代表還簽署了多項總額達300億美元的經濟合作協議。在這些合作中,汽車行業幾乎占據了全國的一半。其中,當代安培技術有限公司電池工廠宣布落戶圖林根州;江淮汽車與SEAT簽署諒解備忘錄,長城與寶馬成立合資公司,打造橫梁汽車。。。仔細觀察可以發現,雙方的合作大多涉及電動汽車領域,正是因為一方擁有龐大的消費市場,另一方擁有百年造車技術,相互合作將更有利于成為汽車行業發展的風向標。因此,動力電池的技術路線也成為中德汽車最關鍵的問題。目前,動力電池呈現出多技術發展的趨勢,主要圍繞磷酸亞鐵鋰、三元材料、鈷酸鋰和錳酸鋰展開,它們在各自的應用領域蓬勃發展,占據了一定的市場份額。其中,磷酸亞鐵鋰安全性好,循環壽命長,原料資源豐富,環境污染小。然而,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除了在低溫下循環性能差之外,主要缺陷是其電導率和振實密度低,其能量密度僅為120-150Wh/kg。鋰鈷氧化物是最早商業化的鋰電池正極材料,但其缺點是比容量低。錳酸鋰電池的生產工藝非常成熟,更容易攜帶日本和韓國使用的18650電池。然而,錳酸鋰的高溫循環性能較差;
三元材料主要包括鎳鈷鋁酸鋰(NCA)和鎳鈷錳酸鋰(NCM),其中NCA是商用陰極材料中比容量最高的材料。● 如何選擇技術路線?馬勒科技投資(中國)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副總裁徐煥平表示:“盡管許多原始設備制造商生產電池,但他們并沒有真正控制電池技術。因為這項投資風險很大。這也導致了這樣一個事實,即一旦新能源產業的技術路線發生變化,早期的大量投資將帶來巨大風險。”。馬勒科技投資(中國)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副總裁徐煥平(右圖),采埃孚有限公司電氣傳動部總監朱朝紅直言不諱地說:“在三動力系統中,采埃弗是唯一一家沒有涉足電池領域的公司”,因為電池技術和資金問題。他認為,電池在整個電力驅動中占有重要地位。為了實現成本降低,除了基礎,還需要考慮它用于什么型號。為此,徐煥平建議,最好盡快實現更統一的電池技術路線,這有利于動力電池企業的發展。“整個產業鏈都需要考慮這個問題。技術需要一個生命周期,它將在這個生命周期的聯動下發展。”那么,如何選擇電池的技術路線呢?浙江吉利研究院新能源總監張建峰認為,電池的技術路線最終需要與車企、電池企業以及上下游配套企業相結合,從而制定出合理的動力電池發展路線。“這需要汽車制造商與電池供應商密切合作,以使我們的電池行業快速發展。”因此,在這一系統工程中,汽車工廠的優勢在于有助于了解整車的需求。根據整車的續航里程,他們可以對電池提出一些基本的限制,例如能量密度、功率和一些熱管理的基本要求。電池供應商可以根據這些簡單的要求進行一些詳細的設計,并從成本、安全性和可靠性等幾個緯度分析可行性,從而制定出合理的電池路線。● 需要先實現成本“電動汽車能否被市場接受最終取決于兩個方面,一是成本,二是與燃油車一樣的便利性。動力電池無疑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徐煥平說。基于此,無論開發哪種技術路線,我們都應該考慮如何實現快速降低成本。對此,張建峰從四個方面進行了分析:從材料角度來看,要降低電池單體成本,因為三元材料中鈷的價格較高,通過不同類型的電池降低鈷含量可以被視為降低成本的一種方式;對于電池模塊,建議使用大量大容量電池,并可引入外殼輔助材料的成本;從電池組的設計上,希望將電池組設計與整車設計相結合。此外,可以通過逐步使用電池來降低成本。如果分析動力電池的數量,磷酸鐵鋰電池和三元電池是經常使用的。在未來市場發展前景中,隨著技術的整體進步和相關設施的完善,燃料電池和固態電池最終將占據一定的市場地位,但短期內不會影響三元和磷酸亞鐵鋰的市場地位。因此,我們需要理性看待每一條技術路線,有足夠的前瞻性和市場敏感性,然后做出合理的市場預測。
2018年10月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量為136萬輛,環比增長2176,根據第一電動研究院的統計測算,動力電池裝機量為5925GWh,環比微增27,同比大幅增加1032。
1900/1/1 0:00:00眾所周知,在汽車工業一百多年的發展史中,來自德國的“三巨頭”奔馳、寶馬、奧迪始終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1900/1/1 0:00:00“我認為,當前動力電池市場正處于不太健康的競爭環境中。新的電池技術以及發展路線的更新速度甚至已經超過當前的汽車設計,或許在未來幾年電池或出現完全改觀。
1900/1/1 0:00:00圖片來自“東方IC”如果問全世界最酷新能源汽車是什么?相信所有人都會脫口而出:特斯拉。
1900/1/1 0:00:00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會展中心舉行的“2018年洛杉磯車展”上,起亞將“新型soul”陣容推向世界首映式。內燃機車型和電動車版本同時登上了舞臺。
1900/1/1 0:00:00據外媒報道,特斯拉(TeslaInc)公司表示,其電動汽車車主使用該公司的自動駕駛(Autopilot)駕駛員輔助功能完成了10億英里的行程,是特斯拉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