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不差錢?售價超過140萬,沃爾沃高端電動車品牌Polestar表示已售罄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11月23日,羅蘭貝格發布《汽車行業顛覆性數據檢測》第四期報告。在這份報告中,羅蘭貝格在之前的13個國家(中國、法國、德國、印度、日本、荷蘭、新加坡、韓國、英國、美國、意大利、瑞典和比利時)的基礎上,從消費者偏好、法律法規、技術、基礎設施和產業等方面,將俄羅斯加入其中。報告發現,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市場,中國在電動汽車和汽車共享等新型顛覆性出行服務方面加快發展,并進一步擴大了領先優勢。以下是本報告的重點內容:1。從全球整體變化過程來看,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興趣進一步增加。2018年上半年,中國電動汽車銷量為全球之最,約39萬輛,占中國總銷量的3%。美國的汽車銷量約為12萬輛,位居第二;2.各國的自動駕駛技術也取得了顯著進步,為自動駕駛測試開辟了更多道路,企業和風險投資在人工智能和出行領域的研發活動增加;3.中國的發展速度最快,在各個方面的領先優勢進一步擴大。如果保持目前的發展勢頭,中國將很快成為汽車技術的領先國家;新加坡升至第二位;荷蘭的整體發展停滯不前,與韓國并列第三;4.從消費者偏好來看,全球消費者對汽車行業顛覆性產品和服務的興趣創下新高,中國在這一領域仍遙遙領先:約75%的中國受訪者每周至少使用一次APP計劃出行,65%的受訪者表示有興趣購買電動汽車。5.在相關立法方面,各國正試圖為未來立法,為新的旅行概念鋪平道路。此外,報告顯示,2018年下半年,外國企業與中國汽車和科技行業大型企業合作的意愿尤為突出。對此,羅蘭貝格全球合伙人鄭云指出:“敏銳地把握中國本土市場的需求和發展趨勢,以及場景驅動技術的快速發展,是中國汽車和科技企業的核心吸引力。”

    報告顯示,西歐、中國和韓國的消費者在網上購車的意愿正在增加,而印度、日本、新加坡和美國的消費者在網絡上購車的意愿并沒有改變。其中,接受度最低的國家是日本,韓國消費者的意愿明顯提高,超過了日本、俄羅斯、新加坡和美國。此外,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興趣也不盡相同。約35%的受訪者表示,下一輛車會考慮購買電動汽車。其中,中國和印度的消費者購買電動汽車的意愿最強,均占65%。日本和美國的接受率較低,分別為20%。新加坡和韓國已經顯示出疲軟的趨勢。與之前報告的結論類似,消費者拒絕購買電動汽車的主要原因是價格上漲,其次是基礎設施不足。有趣的是,這種情況并沒有影響電動汽車的銷售。2018年上半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為70萬輛,與2017年同期相比增長了75%。

    圖表顯示,中國、印度、俄羅斯和新加坡的用戶越來越接受擁有自己的汽車或使用其他出行概念(分時、公共交通、出租車等),并且不會只依賴自己的汽車。美國、日本和西歐仍然希望開車。新加坡人、韓國人和中國居民都想乘公共汽車出行。一般來說,使用自己或親友擁有的汽車仍然是消費者首選的交通方式,約占55%;

    緊隨其后的是公共交通的使用,使用按需出行模式的比例停滯在8%左右。其中一個原因是,近50%的受訪者表示,沒有或幾乎沒有其他模式可供選擇。這一比例在印度為20%,在中國為25%,在俄羅斯為30%。比例越低,出行方式的選擇就越多。

    報告稱,在過去的12個月里,電動汽車的全球銷量一直保持上升趨勢。中國電動汽車銷量增長最快,2018年上半年共售出38.8萬輛,同比增長102%。緊隨其后的是韓國,總銷量為1.27萬輛,同比增長167%。銷量排名第二的是西歐,總銷量為11.9萬輛,同比增長31%。

    與此同時,在過去的18個月里,城市對柴油車的限制呈緩慢趨勢,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國家完全限制燃油車。從投資市場來看,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投資活動非常頻繁。作為自動駕駛的關鍵應用和技術,出行服務和人工智能的風險投資高達250億美元,而去年只有140億美元。人工智能企業成為主要受益者,融資總額近5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50%。在阿里巴巴的帶領下,商湯科技的C輪融資達到6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在人工智能領域,高投資和高融資頻繁。硅谷的Nauto公司致力于為汽車配備安全和網絡系統,B輪融資由日本軟銀牽頭,融資1.59億美元。11月23日,羅蘭貝格發布《汽車行業顛覆性數據檢測》第四期報告。在這份報告中,羅蘭貝格在之前的13個國家(中國、法國、德國、印度、日本、荷蘭、新加坡、韓國、英國、美國、意大利、瑞典和比利時)的基礎上,從消費者偏好、法律法規、技術、基礎設施和產業等方面,將俄羅斯加入其中。報告發現,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市場,中國在電動汽車和汽車共享等新型顛覆性出行服務方面加快發展,并進一步擴大了領先優勢。以下是本報告的重點內容:1。從全球整體變化過程來看,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興趣進一步增加。2018年上半年,中國電動汽車銷量為全球之最,約39萬輛,占中國總銷量的3%。美國的汽車銷量約為12萬輛,位居第二;2.各國的自動駕駛技術也取得了顯著進步,為自動駕駛測試開辟了更多道路,企業和風險投資在人工智能和出行領域的研發活動增加;3.中國的發展速度最快,在各個方面的領先優勢進一步擴大。如果保持目前的發展勢頭,中國將很快成為汽車技術的領先國家;新加坡升至第二位;荷蘭的整體發展停滯不前,與韓國并列第三;

    4.從消費者偏好來看,全球消費者對汽車行業顛覆性產品和服務的興趣創下新高,中國在這一領域仍遙遙領先:約75%的中國受訪者每周至少使用一次APP計劃出行,65%的受訪者表示有興趣購買電動汽車。5.在相關立法方面,各國正試圖為未來立法,為新的旅行概念鋪平道路。此外,報告顯示,2018年下半年,外國企業與中國汽車和科技行業大型企業合作的意愿尤為突出。對此,羅蘭貝格全球合伙人鄭云指出:“敏銳地把握中國本土市場的需求和發展趨勢,以及場景驅動技術的快速發展,是中國汽車和科技企業的核心吸引力。”

    報告顯示,西歐、中國和韓國的消費者在網上購車的意愿正在增加,而印度、日本、新加坡和美國的消費者在網絡上購車的意愿并沒有改變。其中,接受度最低的國家是日本,韓國消費者的意愿明顯提高,超過了日本、俄羅斯、新加坡和美國。此外,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興趣也不盡相同。約35%的受訪者表示,下一輛車會考慮購買電動汽車。其中,中國和印度的消費者購買電動汽車的意愿最強,均占65%。日本和美國的接受率較低,分別為20%。新加坡和韓國已經顯示出疲軟的趨勢。與之前報告的結論類似,消費者拒絕購買電動汽車的主要原因是價格上漲,其次是基礎設施不足。有趣的是,這種情況并沒有影響電動汽車的銷售。2018年上半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為70萬輛,與2017年同期相比增長了75%。

    圖表顯示,中國、印度、俄羅斯和新加坡的用戶越來越接受擁有自己的汽車或使用其他出行概念(分時、公共交通、出租車等),并且不會只依賴自己的汽車。美國、日本和西歐仍然希望開車。新加坡人、韓國人和中國居民都想乘公共汽車出行。一般來說,使用自己或親友擁有的汽車仍然是消費者首選的交通方式,約占55%;緊隨其后的是公共交通的使用,使用按需出行模式的比例停滯在8%左右。其中一個原因是,近50%的受訪者表示,沒有或幾乎沒有其他模式可供選擇。這一比例在印度為20%,在中國為25%,在俄羅斯為30%。比例越低,出行方式的選擇就越多。

    報告稱,在過去的12個月里,電動汽車的全球銷量一直保持上升趨勢。中國電動汽車銷量增長最快,2018年上半年共售出38.8萬輛,同比增長102%。緊隨其后的是韓國,總銷量為1.27萬輛,同比增長167%。銷量排名第二的是西歐,總銷量為11.9萬輛,同比增長31%。

    與此同時,在過去的18個月里,城市對柴油車的限制呈緩慢趨勢,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國家完全限制燃油車。從投資市場來看,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投資活動非常頻繁。作為自動駕駛的關鍵應用和技術,出行服務和人工智能的風險投資高達250億美元,而去年只有140億美元。人工智能企業成為主要受益者,融資總額近5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50%。在阿里巴巴的帶領下,商湯科技的C輪融資達到6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在人工智能領域,高投資和高融資頻繁。硅谷的Nauto公司致力于為汽車配備安全和網絡系統,B輪融資由日本軟銀牽頭,融資1.59億美元。

    標簽:沃爾沃特斯拉Model 3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智能車輛技術每年可為車主節省62億美元的油費

    據外媒報道,史蒂文斯理工學院(StevensInstituteofTechnology)開展的一項研究表明,智能車輛技術每年為用戶節省的油費高達62億美元。

    1900/1/1 0:00:00
    Electrovaya研發新款電池 供電動客車及商業車使用

    據外媒報道,Electrovy與加拿大可持續發展技術基金(SustinbleDevelopmentTechnologyCnd,

    1900/1/1 0:00:00
    羅蘭貝格:中國領先優勢擴大,電動車、汽車共享實現快速發展

    11月23日,羅蘭貝格發布了《汽車行業顛覆性數據探測》第四期報告,本期報告,

    1900/1/1 0:00:00
    三重壓力下本土電池企業齊喊壓力大 五年內動力電池產業大洗牌?

    電動車銷量繼續高增長的2018年,卻成為動力電池行業的“寒冬”。補貼退出、產能過剩外加資本寒冬,使得動力電池企業的2018年過得分外煎熬。

    1900/1/1 0:00:00
    在墨西哥,滴滴再戰Uber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11月21日,在開始墨西哥業務大半年之后,滴滴終于宣布進入了2100萬人口、也是優步全球第二大城市的墨西哥城。

    1900/1/1 0:00:00
    從零部件到出行 產業鏈上下游環節在車市寒冬中的機遇與挑戰

    躺著賺錢的時代已然過去。全球車市的遇冷倒逼產業鏈上的各家車廠、零部件供應商、經銷商,必須聚焦高潛方向積極謀變、合理分配資源。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亚洲欧美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