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幾次爭議,經緯“賣眼淚”的故事也告一段落。近日,北京威卡威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經緯)宣布,同意同意該公司以15.38億元人民幣的價格出售其持有的寧波富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有限公司100%股權;同意同意公司以5億元人民幣的價格出售其持有的有限公司100%股權;同意同意公司以9000萬元人民幣的價格出售其持有的上海福泰龍汽車電子科技有限公司54.4%的股權。三年前,經緯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大舉投資,先后收購了五洲龍、長春新能源和江蘇卡威三家新能源汽車工廠。但近兩年來,補貼大幅下降,其參與的上述三家汽車制造商持續虧損,2017年累計虧損3.58億元。由于資金壓力,經緯股份頻繁出售其子公司的股份。今年4月,經緯股份轉讓了其在寧波的三個新能源產業項目的股份,包括寧波經緯電池、正道經緯控股和寧波正威。近日,經緯股份再次出售了旗下三家盈利子公司的股份。作為一家知名零部件企業,經緯股份進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戰略意圖顯而易見,但短短三年時間就受挫了。經緯涉足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機遇是什么?是什么導致它陷入目前的困境?在新能源汽車洗牌的背景下,經緯股份是否已經走上了死胡同?
押注新能源開啟“瘋狂購買”模式要追溯到2015年。2015年11月,精威認購了有限公司(簡稱長春新能源)20%的股權,與動力電池公司現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充電設備公司TELD形成合作關系;
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經緯股份成為深圳五洲龍的第二大股東。2016年6月,經緯股份斥資10.5億元收購了江蘇卡威35%的股權,獲得了更多的電動汽車技術、經驗等資源。今年2月,經緯表示,擬收購江蘇卡威剩余65%的股權。收購后,江蘇卡威將成為經緯的全資子公司,其燃油車和新能源汽車的生產資質也將由經緯獲得。根據江蘇卡威的總體估算,經緯股份需要支付約30億元。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敬新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在持續優惠政策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車的市場需求持續上升,行業正處于爆炸性發展。2016年,新能源汽車和鋰電池行業呈現出投資、并購、強強聯合的火熱發展態勢,有利于企業優勢互補、行業資源共享、規模效應形成,有利于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高效整合。張靜欣的回答很有代表性。在政策、資本和市場的多重加持下,我們將繼續放大品牌效應,重點培育終端市場,優化采購和供應體系,提高質量和技術標準,以應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激烈競爭。這也符合精威有限公司的發展理念,其主要業務是為中高端乘用車的內外飾件系統、關鍵功能部件和智能電子集成控制系統提供產品配套研發。積極布局新能源汽車業務已成為經緯股份轉型的重要方向。在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的樂觀前景下,我們將繼續“下注”,力爭在該領域再次騰飛。事實上,從經緯近年來的經營狀況來看,轉型不僅有外部動力,也有內部壓力。2012年,經緯股份的財報顯示,全年營收16.6億元,歸屬于股東的凈利潤3.72億元。到2016年,經緯的年收入增加了兩倍,達到48.1億元,而凈利潤僅翻了一番,達到6.35億元。過去五年,經緯網的凈利率從24.47%下降到去年的13.44%,資產負債率從7.7%上升到去年的45.96%。僅從這些數據來看,經緯公司主營業務的發展并不好。對于激烈的汽車零部件行業來說,只有找到新的利潤增長點,才能贏得更高的發展。屢戰屢敗,100億的投資很難讓一個汽車夢成真。自2015年宣布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以來,經緯股份在新能源汽車方面的投資額度已累計達到253億元。除了在整車上的投入,經緯股份還在新能源核心電池和產業鏈上投入巨資。2017年初,經緯發布公告稱,與正道集團、智云基金、寧波市奉化區政府計劃成立一家電池公司,生產鈦酸鋰電池,出資20億元。經緯股份、正道集團和智云基金分別出資5.4億元、1.8億元和12.8億元,占比分別為27%、9%和64%。同年,經緯在德國投資,計劃建設10萬個高端電動汽車研發生產基地。今年3月,宣布將投資160億元在秦皇島建設年產3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生產基地。據記者粗略統計,經緯近三年用于公司收購的累計資金為22億元,涉及的電池及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項目總價值為470億元,公司需要投資的總金額至少為250億元。投資新能源汽車需要巨大的資金支持。也是從2015年開始,經緯股份對外發行債券。截至2016年底,貸款余額達到31億元;
2017年新增貸款11.87億元,其中公司債券5億元、銀行貸款3.37億元、其他貸款3.5億元。截至2017年底,經緯股份的貸款余額已達42.87億元。2018年1月,經緯股份公開發行公司債券,規模不超過20億元。深圳五洲隆內部人士曾透露,經緯股份對深圳五洲龍發展的影響主要體現在資本層面,但在管理、技術和市場方面并沒有太多的資源整合。“在新能源公交車領域,經緯股份顯然棋子較多,業務整合較少。”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盡管投資巨大,但經緯股份迄今為止并沒有獲得太多收益。在技術層面上,沒有更多的改進。據了解,在經緯股份今年正式發布與正道集團的相關合作之前,深圳五洲龍已經對正道集團的鈦酸鋰電池進行了測試,但沒有更多實質性的合作。“經緯股份錯過了新能源客車領域最好的發展機遇。”他表示。在技術研發層面,經緯對新能源汽車的投資并未出現在各大媒體的報道中。我了解到的唯一消息是,五洲龍生產的10.5米氫燃料電池城市公交車“F1未來”在山西省大同市正式試運行。但在過去的三年里,經緯在技術研發方面投入了多少?我們不知道。在巨大的損失下,你能在絕望中生存嗎?正是因為投資“大手筆”,經緯內部在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方向上存在巨大差異。大股東代表、方精衛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靖宇表示,由于三家新能源汽車公司都在進行戰略重組,如果重組成功,公司的投資收益將達到預期回報。目前,所有這些都適得其反。精威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2017年度報告顯示,其新能源汽車公司深圳五洲龍、長春新能源和江蘇卡威分別虧損1.97億元、5342萬元和1.08億元,總虧損約3.58億元;2018年一季度,經緯股份首次出現虧損,一季度虧損2658.29萬元,同比負增長136.34%。在精威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股東會上,大股東提議出售目前代表主營業務的Folda、Fu Yulong和Fu Talong,以開發新能源汽車;第三股東福達投資提出回購福達、福裕隆和福泰隆的股份,并出售其參股的三家新能源汽車公司。結果,這兩項提議都被否決了。今天,經緯股份終于出現了多次虧損的局面。“毫無疑問,資本的快速進出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是有害的。”新能源汽車行業研究專家王輝(化名)表示,在政策層面,與新能源汽車混在一起、一再警告投資過熱的政府部門正在醞釀大動作;另一方面,要大幅提高新能源汽車的投資門檻,掌握核心技術,建立研發體系,從多方面解決新能源汽車項目過熱問題。“汽車行業不易玩轉,在技術、人才、管理、供應鏈管理、制造等方面都面臨嚴峻挑戰。”在王輝看來,汽車行業不是一個封閉的行業,也不是一個簡單的組裝生產過程,需要長期的技術研發儲備。“門外漢”往往對研發不夠重視,投入研發的資金也不足。如果你想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站穩腳跟,你仍然需要積累。經過幾次爭議,經緯“賣眼淚”的故事也告一段落。近日,北京威卡威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經緯)宣布,同意同意該公司以15.38億元人民幣的價格出售其持有的寧波富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有限公司100%股權;同意同意公司以5億元人民幣的價格出售其持有的有限公司100%股權;
同意同意公司以9000萬元人民幣的價格出售其持有的上海福泰龍汽車電子科技有限公司54.4%的股權。三年前,經緯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大舉投資,先后收購了五洲龍、長春新能源和江蘇卡威三家新能源汽車工廠。但近兩年來,補貼大幅下降,其參與的上述三家汽車制造商持續虧損,2017年累計虧損3.58億元。由于資金壓力,經緯股份頻繁出售其子公司的股份。今年4月,經緯股份轉讓了其在寧波的三個新能源產業項目的股份,包括寧波經緯電池、正道經緯控股和寧波正威。近日,經緯股份再次出售了旗下三家盈利子公司的股份。作為一家知名零部件企業,經緯股份進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戰略意圖顯而易見,但短短三年時間就受挫了。經緯涉足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機遇是什么?是什么導致它陷入目前的困境?在新能源汽車洗牌的背景下,經緯股份是否已經走上了死胡同?
押注新能源開啟“瘋狂購買”模式要追溯到2015年。2015年11月,精威認購了有限公司(簡稱長春新能源)20%的股權,與動力電池公司現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充電設備公司TELD形成合作關系;
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經緯股份成為深圳五洲龍的第二大股東。2016年6月,經緯股份斥資10.5億元收購了江蘇卡威35%的股權,獲得了更多的電動汽車技術、經驗等資源。今年2月,經緯表示,擬收購江蘇卡威剩余65%的股權。收購后,江蘇卡威將成為經緯的全資子公司,其燃油車和新能源汽車的生產資質也將由經緯獲得。根據江蘇卡威的總體估算,經緯股份需要支付約30億元。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敬新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在持續優惠政策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車的市場需求持續上升,行業正處于爆炸性發展。2016年,新能源汽車和鋰電池行業呈現出投資、并購、強強聯合的火熱發展態勢,有利于企業優勢互補、行業資源共享、規模效應形成,有利于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高效整合。張靜欣的回答很有代表性。在政策、資本和市場的多重加持下,我們將繼續放大品牌效應,重點培育終端市場,優化采購和供應體系,提高質量和技術標準,以應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激烈競爭。這也符合精威有限公司的發展理念,其主要業務是為中高端乘用車的內外飾件系統、關鍵功能部件和智能電子集成控制系統提供產品配套研發。積極布局新能源汽車業務已成為經緯股份轉型的重要方向。在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的樂觀前景下,我們將繼續“下注”,力爭在該領域再次騰飛。事實上,從經緯近年來的經營狀況來看,轉型不僅有外部動力,也有內部壓力。2012年,經緯股份的財報顯示,全年營收16.6億元,歸屬于股東的凈利潤3.72億元。到2016年,經緯的年收入增加了兩倍,達到48.1億元,而凈利潤僅翻了一番,達到6.35億元。過去五年,經緯網的凈利率從24.47%下降到去年的13.44%,資產負債率從7.7%上升到去年的45.96%。僅從這些數據來看,經緯公司主營業務的發展并不好。對于激烈的汽車零部件行業來說,只有找到新的利潤增長點,才能贏得更高的發展。屢戰屢敗,100億的投資很難讓一個汽車夢成真。自2015年宣布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以來,經緯股份在新能源汽車方面的投資額度已累計達到253億元。除了在整車上的投入,經緯股份還在新能源核心電池和產業鏈上投入巨資。2017年初,經緯發布公告稱,與正道集團、智云基金、寧波市奉化區政府計劃成立一家電池公司,生產鈦酸鋰電池,出資20億元。經緯股份、正道集團和智云基金分別出資5.4億元、1.8億元和12.8億元,占比分別為27%、9%和64%。同年,經緯在德國投資,計劃建設10萬個高端電動汽車研發生產基地。今年3月,宣布將投資160億元在秦皇島建設年產3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生產基地。據記者粗略統計,經緯近三年用于公司收購的累計資金為22億元,涉及的電池及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項目總價值為470億元,公司需要投資的總金額至少為250億元。投資新能源汽車需要巨大的資金支持。也是從2015年開始,經緯股份對外發行債券。截至2016年底,貸款余額達到31億元;
2017年新增貸款11.87億元,其中公司債券5億元、銀行貸款3.37億元、其他貸款3.5億元。截至2017年底,經緯股份的貸款余額已達42.87億元。2018年1月,經緯股份公開發行公司債券,規模不超過20億元。深圳五洲隆內部人士曾透露,經緯股份對深圳五洲龍發展的影響主要體現在資本層面,但在管理、技術和市場方面并沒有太多的資源整合。“在新能源公交車領域,經緯股份顯然棋子較多,業務整合較少。”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盡管投資巨大,但經緯股份迄今為止并沒有獲得太多收益。在技術層面上,沒有更多的改進。據了解,在經緯股份今年正式發布與正道集團的相關合作之前,深圳五洲龍已經對正道集團的鈦酸鋰電池進行了測試,但沒有更多實質性的合作。“經緯股份錯過了新能源客車領域最好的發展機遇。”他表示。在技術研發層面,經緯對新能源汽車的投資并未出現在各大媒體的報道中。我了解到的唯一消息是,五洲龍生產的10.5米氫燃料電池城市公交車“F1未來”在山西省大同市正式試運行。但在過去的三年里,經緯在技術研發方面投入了多少?我們不知道。在巨大的損失下,你能在絕望中生存嗎?正是因為投資“大手筆”,經緯內部在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方向上存在巨大差異。大股東代表、方精衛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靖宇表示,由于三家新能源汽車公司都在進行戰略重組,如果重組成功,公司的投資收益將達到預期回報。目前,所有這些都適得其反。精威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2017年度報告顯示,其新能源汽車公司深圳五洲龍、長春新能源和江蘇卡威分別虧損1.97億元、5342萬元和1.08億元,總虧損約3.58億元;2018年一季度,經緯股份首次出現虧損,一季度虧損2658.29萬元,同比負增長136.34%。在精威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股東會上,大股東提議出售目前代表主營業務的Folda、Fu Yulong和Fu Talong,以開發新能源汽車;第三股東福達投資提出回購福達、福裕隆和福泰隆的股份,并出售其參股的三家新能源汽車公司。結果,這兩項提議都被否決了。今天,經緯股份終于出現了多次虧損的局面。“毫無疑問,資本的快速進出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是有害的。”新能源汽車行業研究專家王輝(化名)表示,在政策層面,與新能源汽車混在一起、一再警告投資過熱的政府部門正在醞釀大動作;另一方面,要大幅提高新能源汽車的投資門檻,掌握核心技術,建立研發體系,從多方面解決新能源汽車項目過熱問題。“汽車行業不易玩轉,在技術、人才、管理、供應鏈管理、制造等方面都面臨嚴峻挑戰。”在王輝看來,汽車行業不是一個封閉的行業,也不是一個簡單的組裝生產過程,需要長期的技術研發儲備。“門外漢”往往對研發不夠重視,投入研發的資金也不足。如果你想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站穩腳跟,你仍然需要積累。
作為特斯拉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的中國,同時也是Model3全球第二大預計消費市場。
1900/1/1 0:00:00為應對霧霾問題,多年來,加州制定了最嚴格的機動車排放標準,甚至要求棄用美國環保局的標準,設立比美國聯邦政府要求還嚴格的燃油經濟標準。
1900/1/1 0:00:00現在國內汽車圈最火的除了新能源和車聯網以外,自動駕駛應該也是一個非常熱門的話題。不過在主機廠,我們不會稱之為自動駕駛,而是會簡稱為“ADAS”。
1900/1/1 0:00:00在奧迪入股上汽大眾1股權后,上汽奧迪又傳來重磅消息上汽大眾有限公司奧迪品牌事業部已經成立。由上汽大眾銷售與市場執行副總經理、上汽大眾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賈鳴鏑兼任上汽奧迪品牌事業部負責人。
1900/1/1 0:00:002018年,合資車企股比放開正式落實,打破了5050股比分配的機制。加上國內汽車市場轉為存量競爭的態勢,對于整個汽車行業的影響,不亞于30多年前開始引入合資車企。
1900/1/1 0:00:00地圖這一有數千年歷史的古老事物,一直在隨技術的進步而進化。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