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全球未來旅游論壇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開幕。會上,工信部裝備工業司副司長曲國春表示,2017年1-10月,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量已超過50萬輛,同比增速超過45%。預計全年將達到70萬輛。汽車電動化將有更好的條件,并與智能化發展有機結合。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副司長屈國春指出,隨著國民經濟的增長,汽車作為主要交通工具迅速發展,人們的出行越來越方便。但與此同時,隨著汽車保有量的快速增長,環境污染等問題也日益突出。智能網聯汽車可以提供更安全、更舒適、更節能、更環保的綜合交通解決方案,是滿足當前和未來出行需求的最佳載體,也是搶占汽車行業未來發展新的戰略制高點的最佳載體。是我國汽車產業由大到強轉型升級的重大突破,對促進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具有戰略意義。在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具有許多優勢。作為國家戰略,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2017年1-10月,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量已超過50萬輛,同比增速超過45%,預計全年將達到70萬輛的規模。汽車電動化將有更好的條件,并與智能化發展有機結合。在互聯網技術和互聯網企業方面,中國有著良好的基礎,5G通信技術、北斗衛星定位、高精度地圖等信息技術處于世界領先水平。在創新環境中,它也在日益完善和優化,在政策、資金、土地、人才和高效的決策機制方面具有良好的優勢。此外,中國還擁有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擁有豐富的資源和各種應用場景的市場發展空間。這些為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然而,智能網聯汽車畢竟是一個新生事物,仍有一些問題亟待解決。截至目前,工信部在智能網聯汽車及相關產業發展方面做了一系列工作:一是加強頂層設計。先后出臺了《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車聯網和5G發展行動計劃》等一系列指導性文件,并成立了國家制造強國建設領導小組車聯網產業發展專門委員會,明確提出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目標,加強統籌協調,務實推動產業發展。二是完善標準和法規。推動成立全國汽車標準化委員會智能網聯汽車分會,編制智能網聯車輛標準體系指南,起草道路驗證規范,開展法律法規研究,營造促進智能網聯車發展的軟環境。三是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射頻規劃,推進5G技術研發,部署道路通信終端和網絡建設第三方檢測平臺,在上海、重慶、北京建設智能交通和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示范區,為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提供了基本的硬件環境。第四是發揮各方的作用。指導成立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聯盟,鼓勵汽車電子、電子通信、5G通信等研究機構,創建c……
豐富的工業通信渠道和平臺,支持企業研發整車和系統,加快技術應用。面對汽車革命和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機遇,為了進一步加快我國智能網聯車輛的發展,曲國春建議:一是推進智能網聯車的創新建設。建設關鍵共性技術創新平臺,突破核心技術短板,加強交叉技術協同研究,支持關鍵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支持高校和機構合作,將政產學研結合為創新體系。二是促進產業融合發展。要充分發揮行業組織的積極作用,推動汽車制造向網絡化、智能化、服務化轉型,支持汽車及零部件企業、科研院所及相關行業的創新和深度合作,探索智能網聯汽車新市場新業態,推動智能網聯汽車與智能交通、信息通信產業融合發展。三是加強管理模式的創新與協調。建立跨部門、跨行業、跨領域的統籌協調機制,建立健全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加快測試評估體系研究,推動相關法律法規的修訂和完善,營造良好的測試驗證環境,完善政策措施和管理規范,為智能汽車發展提供更加有利的制度保障。11月11日,全球未來旅游論壇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開幕。會上,工信部裝備工業司副司長曲國春表示,2017年1-10月,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量已超過50萬輛,同比增速超過45%。預計全年將達到70萬輛。汽車電動化將有更好的條件,并與智能化發展有機結合。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副司長屈國春指出,隨著國民經濟的增長,汽車作為主要交通工具迅速發展,人們的出行越來越方便。但與此同時,隨著汽車保有量的快速增長,環境污染等問題也日益突出。智能網聯汽車可以提供更安全、更舒適、更節能、更環保的綜合交通解決方案,是滿足當前和未來出行需求的最佳載體,也是搶占汽車行業未來發展新的戰略制高點的最佳載體。是我國汽車產業由大到強轉型升級的重大突破,對促進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具有戰略意義。在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具有許多優勢。作為國家戰略,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2017年1-10月,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量已超過50萬輛,同比增速超過45%,預計全年將達到70萬輛的規模。汽車電動化將有更好的條件,并與智能化發展有機結合。在互聯網技術和互聯網企業方面,中國有著良好的基礎,5G通信技術、北斗衛星定位、高精度地圖等信息技術處于世界領先水平。在創新環境中,它也在日益完善和優化,在政策、資金、土地、人才和高效的決策機制方面具有良好的優勢。此外,中國還擁有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擁有豐富的資源和各種應用場景的市場發展空間。這些為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然而,智能網聯汽車畢竟是一個新生事物……
d仍有一些問題亟待解決。截至目前,工信部在智能網聯汽車及相關產業發展方面做了一系列工作:一是加強頂層設計。先后出臺了《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車聯網和5G發展行動計劃》等一系列指導性文件,并成立了國家制造強國建設領導小組車聯網產業發展專門委員會,明確提出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目標,加強統籌協調,務實推動產業發展。二是完善標準和法規。推動成立全國汽車標準化委員會智能網聯汽車分會,編制智能網聯車輛標準體系指南,起草道路驗證規范,開展法律法規研究,營造促進智能網聯車發展的軟環境。三是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射頻規劃,推進5G技術研發,部署道路通信終端和網絡建設第三方檢測平臺,在上海、重慶、北京建設智能交通和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示范區,為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提供了基本的硬件環境。第四是發揮各方的作用。指導成立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聯盟,鼓勵汽車電子、電子通信、5G通信等研究機構,打造協同產業通信渠道和平臺,支持企業研發整車和系統,加快技術應用。面對汽車革命和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機遇,為了進一步加快我國智能網聯車輛的發展,曲國春建議:一是推進智能網聯車的創新建設。建設關鍵共性技術創新平臺,突破核心技術短板,加強交叉技術協同研究,支持關鍵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支持高校和機構合作,將政產學研結合為創新體系。二是促進產業融合發展。要充分發揮行業組織的積極作用,推動汽車制造向網絡化、智能化、服務化轉型,支持汽車及零部件企業、科研院所及相關行業的創新和深度合作,探索智能網聯汽車新市場新業態,推動智能網聯汽車與智能交通、信息通信產業融合發展。三是加強管理模式的創新與協調。建立跨部門、跨行業、跨領域的統籌協調機制,建立健全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加快測試評估體系研究,推動相關法律法規的修訂和完善,營造良好的測試驗證環境,完善政策措施和管理規范,為智能汽車發展提供更加有利的制度保障。
標簽:北京
11月11日,全球未來出行高層論壇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開幕。會上,蔚來汽車董事長李斌提出,汽車發展到現在帶來了四大負面問題:浪費時間、污染、交通事故、與用戶對立。
1900/1/1 0:00:0011月11日,全球未來出行高層論壇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開幕。
1900/1/1 0:00:0011月11日,全球未來出行高層論壇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開幕。
1900/1/1 0:00:00據外媒報道,SK創新公司(SKInnovation)正在匈牙利北部建立首家離岸電動車電池廠(offshoreelectricvehiclebatteryfactory),
1900/1/1 0:00:00物聯網汽車:車聯網成為汽車產業自身變革的必然結果市場驅動汽車產業鏈重構市場剛需的轉變加速著汽車行業的轉型。
1900/1/1 0:00:00“占地100畝、總投資額55億元、設計年產能18萬輛”11月29日,電咖汽車紹興基地項目合作協議在浙江紹興成功簽署。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