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吉利、奇瑞、名爵……自主品牌中誰最有潛力成為一個國際品牌?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在這一年里,自主品牌出現了一些有意義的現象,總結如下:第一,時隔三年,中國自主品牌或由中國資本控股的汽車品牌參加法蘭克福車展,這是一個風向標。與過去單一企業的參與相比,這種規模可以說是前所未有的;其次,自主品牌出口進入第二次高潮,部分品牌在海外建立。這一次,主要是基于技術資金的出口和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務,不再是簡單的產品銷售;第三,建立國際新品牌已成為發展的新趨勢。這些都是近20年來自主品牌發展中前所未有的現象。造成這些現象有一些內部和外部原因。首先,經過長期的資金、技術和市場積累,中國自主品牌汽車實力迅速提升,涌現出了一些年銷量達到百萬輛的品牌。他們有著突破品牌天花板、走出區域市場的強烈現實需求;其次,中國制造的整體形象得到了提升,以高鐵、手機和大型設備為代表的中國制造在海外得到了肯定,這為中國汽車再次出海贏得了良好機會。同時,通過第二輪產品出口,自主品牌有效地改變了中國汽車在海外的形象。在過去的兩年里,我們看到中國汽車在打造國際品牌方面已經從戰略進入實施階段。例如,我們看到上汽集團,其“十三五”規劃的目標是“成為一家具有全球布局、跨國經營、國際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的世界知名汽車公司”。上汽集團品牌總經理閔旭告訴筆者,所謂“世界知名汽車公司”,必須要有國際品牌,在國際市場上有穩定的市場和品牌號召力。上汽品牌國際化的支撐是MG和大同,分別針對乘用車和商用車。除了上汽,廣汽集團對傳祺的規劃也是一個國際化品牌,長城汽車的野心也比較大,目標是全球第一的SUV品牌。此外,奇瑞、一汽、比亞迪等在戰略中都有明確的國際化計劃。為了實現國際化的目標,今年年初,傳祺率先吃螃蟹,亮相美國底特律車展,并宣布進軍美國市場。據悉,傳祺正在與一些中國汽車公司合作,在美國設立工廠,以便在這個要求非常嚴格的國家生產和銷售汽車。奇瑞的目標是在2020年左右完成全球布局,實施品牌戰略,進軍美國、歐洲、韓國、日本等主流汽車市場。除了大型品牌,一些二三線的自主品牌汽車也有自己的“國際化目標”。然而,在某種程度上,這個目標只是以出口換取銷售,不能說是國際化。讓我們定義一下自主品牌的國際化,有一些基本的標準。它的品牌知名度和吸引力應該能夠與國際汽車公司競爭。例如,上汽大通在澳大利亞與豐田競爭激烈,其價格比中國更貴。例如,華晨在伊朗比標致貴,或者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在世界各地馳騁。他們也可以擁有良好的市場份額,并繼續獲得積極的品牌積累。中國汽車走向世界市場是必然的趨勢和結果。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自主品牌的起步很艱難,也可以看到一些品牌利用自身優勢取得了快速發展。例如,由沃爾沃背書、倫敦租賃支持的吉利,近兩年在海外市場發展迅速;

    上汽名爵和大通這兩個品牌都來自英國,在海外有著良好的聲譽。在上汽集團的資金和技術支持下,這兩家公司在被收購后逐漸跳出休眠期,近年來重回賽道。此外,五菱以高品質和性價比逐步打開了海外市場。一直是出口老大的奇瑞,也開始跳出失速規模的舞臺。這些企業將在未來的海外市場中占據先行者的優勢。特別是上汽集團的名爵和大通有品牌基礎,沒有負面的品牌歷史。它起源于英國品牌歷史,成為他們最有效的武器。這兩個品牌最有可能成為中國企業擁有的國際品牌。作為MG重返國際賽道的標志性產品,全新的MG 6出現在現場,上汽集團的設計師也描述了MG未來的設計理念和方向。經過近八年的努力,上汽集團將一個英國設計品牌打造成了一個具有中西文化精髓的國際設計,回歸經典元素,以及創新和突破。這種新設計理念下的新車在中國受到了好評,市場的大幅增長也表明它打破了MG產品此前相對小眾的局面。作為上汽重返世界賽道的新作,未來全新名爵6能否在國際市場再次收獲奇跡?這個答案可能并不重要。從這個產品開始,我們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一個百年品牌是如何在上汽手中復活并創造奇跡的。如果時間允許,這些品牌可以在中國企業的運營下回歸主流。對于中國更多的自主車企來說,它們可能沒有MG、大通和吉利的優勢,但也需要承擔“中國制造”的歷史包袱。在這個過程中,有許多問題需要注意。打造國際品牌意味著中國車企必須面對世界各地不同的消費群體,也必須重新審視產品定位、更新車輛設計、改變營銷策略,以滿足不同市場的各種需求。特別是,中國和西方對汽車文化的理解非常不同。要將品牌真正融入每個國家和地區的圈子,并產生長期的品牌忠誠度,這將是一件非常具有挑戰性的事情。一家獨立車企的高管表示,中國車企可能需要2-3代高質量的產品來刷新對國際市場的認識。然而,一切都很匆忙,這也是中國車企走向強大的唯一階段。在這一年里,自主品牌出現了一些有意義的現象,總結如下:第一,時隔三年,中國自主品牌或由中國資本控股的汽車品牌參加法蘭克福車展,這是一個風向標。與過去單一企業的參與相比,這種規模可以說是前所未有的;其次,自主品牌出口進入第二次高潮,部分品牌在海外建立。這一次,主要是基于技術資金的出口和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務,不再是簡單的產品銷售;第三,建立國際新品牌已成為發展的新趨勢。這些都是近20年來自主品牌發展中前所未有的現象。造成這些現象有一些內部和外部原因。首先,經過長期的資金、技術和市場積累,中國自主品牌汽車實力迅速提升,涌現出了一些年銷量達到百萬輛的品牌。他們有著突破品牌天花板、走出區域市場的強烈現實需求;

    其次,中國制造的整體形象得到了提升,以高鐵、手機和大型設備為代表的中國制造在海外得到了肯定,這為中國汽車再次出海贏得了良好機會。同時,通過第二輪產品出口,自主品牌有效地改變了中國汽車在海外的形象。在過去的兩年里,我們看到中國汽車在打造國際品牌方面已經從戰略進入實施階段。例如,我們看到上汽集團,其“十三五”規劃的目標是“成為一家具有全球布局、跨國經營、國際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的世界知名汽車公司”。上汽集團品牌總經理閔旭告訴筆者,所謂“世界知名汽車公司”,必須要有國際品牌,在國際市場上有穩定的市場和品牌號召力。上汽品牌國際化的支撐是MG和大同,分別針對乘用車和商用車。除了上汽,廣汽集團對傳祺的規劃也是一個國際化品牌,長城汽車的野心也比較大,目標是全球第一的SUV品牌。此外,奇瑞、一汽、比亞迪等在戰略中都有明確的國際化計劃。為了實現國際化的目標,今年年初,傳祺率先吃螃蟹,亮相美國底特律車展,并宣布進軍美國市場。據悉,傳祺正在與一些中國汽車公司合作,在美國設立工廠,以便在這個要求非常嚴格的國家生產和銷售汽車。奇瑞的目標是在2020年左右完成全球布局,實施品牌戰略,進軍美國、歐洲、韓國、日本等主流汽車市場。除了大型品牌,一些二三線的自主品牌汽車也有自己的“國際化目標”。然而,在某種程度上,這個目標只是以出口換取銷售,不能說是國際化。讓我們定義一下自主品牌的國際化,有一些基本的標準。它的品牌知名度和吸引力應該能夠與國際汽車公司競爭。例如,上汽大通在澳大利亞與豐田競爭激烈,其價格比中國更貴。例如,華晨在伊朗比標致貴,或者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在世界各地馳騁。他們也可以擁有良好的市場份額,并繼續獲得積極的品牌積累。中國汽車走向世界市場是必然的趨勢和結果。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自主品牌的起步很艱難,也可以看到一些品牌利用自身優勢取得了快速發展。例如,由沃爾沃背書、倫敦租賃支持的吉利,近兩年在海外市場發展迅速;

    上汽名爵和大通這兩個品牌都來自英國,在海外有著良好的聲譽。在上汽集團的資金和技術支持下,這兩家公司在被收購后逐漸跳出休眠期,近年來重回賽道。此外,五菱以高品質和性價比逐步打開了海外市場。一直是出口老大的奇瑞,也開始跳出失速規模的舞臺。這些企業將在未來的海外市場中占據先行者的優勢。特別是上汽集團的名爵和大通有品牌基礎,沒有負面的品牌歷史。它起源于英國品牌歷史,成為他們最有效的武器。這兩個品牌最有可能成為中國企業擁有的國際品牌。作為MG重返國際賽道的標志性產品,全新的MG 6出現在現場,上汽集團的設計師也描述了MG未來的設計理念和方向。經過近八年的努力,上汽集團將一個英國設計品牌打造成了一個具有中西文化精髓的國際設計,回歸經典元素,以及創新和突破。這種新設計理念下的新車在中國受到了好評,市場的大幅增長也表明它打破了MG產品此前相對小眾的局面。作為上汽重返世界賽道的新作,未來全新名爵6能否在國際市場再次收獲奇跡?這個答案可能并不重要。從這個產品開始,我們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一個百年品牌是如何在上汽手中復活并創造奇跡的。如果時間允許,這些品牌可以在中國企業的運營下回歸主流。對于中國更多的自主車企來說,它們可能沒有MG、大通和吉利的優勢,但也需要承擔“中國制造”的歷史包袱。在這個過程中,有許多問題需要注意。打造國際品牌意味著中國車企必須面對世界各地不同的消費群體,也必須重新審視產品定位、更新車輛設計、改變營銷策略,以滿足不同市場的各種需求。特別是,中國和西方對汽車文化的理解非常不同。要將品牌真正融入每個國家和地區的圈子,并產生長期的品牌忠誠度,這將是一件非常具有挑戰性的事情。一家獨立車企的高管表示,中國車企可能需要2-3代高質量的產品來刷新對國際市場的認識。然而,一切都很匆忙,這也是中國車企走向強大的唯一階段。

    標簽:名爵奇瑞比亞迪理念名爵6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戴姆勒發布全新 E-FUSO Vision ONE 電動卡車,特斯拉要加把勁了

    在今年的東京車展上,戴姆勒旗下的三菱扶桑卡車部門推出了全新的電動卡車品牌。卡車客車一直只是三菱汽車公司的其中一個部門業務。

    1900/1/1 0:00:00
    工信部答復人大代表提議:正制定《電動汽車分散充電設施技術規范》國標

    10月25日,工信部發布《關于對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第9121號建議的答復》,就關于檀結慶代表提出的“關于推進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建議”,給予了明確的答復。

    1900/1/1 0:00:00
    楊裕生院士炮轟低速電動車國標草案,建議修改

    日前,低速電動車技術條件國標草案曝光,根據草案要求,低速電動車多項技術條件較以往有所提升,如要求低速電動車碰撞測試須達到電動汽車標準,并且要求低速電動車使用鋰電池。

    1900/1/1 0:00:00
    寶馬在德國建儲存農場 開發廢舊汽車電池再利用

    德國《汽車周刊》報道,寶馬德國萊比錫工廠周四慶祝了第10萬輛i3電動車下線,并宣布舊電池儲存農場上線,回收舊電池為工廠和當地發電供電。

    1900/1/1 0:00:00
    EV晨報 | 外媒稱特斯拉就在上海建廠達成協議;長安2025年停售低效燃油車;日產汽車全面停產

    1、華爾街日報:特斯拉就在上海建立獨資工廠達成協議10月22日,華爾街日報援引消息人士的話報道稱,特斯拉和上海市政府就中國獨資建廠一事已達成協議,雙方正在研議宣布協議的細節和發布時機。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亚洲欧美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