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工信部政法司發布《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定》,明確了新能源汽車的定義和范圍。改善生產企業和產品的準入條件、監督檢查措施;建立運行安全狀態監測系統;
強化法律責任。
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要加強管理,規范使用新能源汽車產品出廠合格證,確保出廠合格證及其信息的唯一性和與實際產品的一致性。要建立新能源汽車產品售后服務承諾制度,建立新能源車產品運行安全監測平臺,對已按照與新能源車用戶的協議銷售的所有新能源車的運行安全進行監測。企業監測平臺應與地方和國家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監測平臺對接。工信部建立了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信用數據庫,將違反生產一致性要求、申報材料造假和行政處罰等行為納入信用數據庫。
此外,為了更好地理解和貫徹《條例》,工業和信息化部政策法規司負責同志對《條例》進行了解讀。[五問五答,工信部解讀《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定》]
新能源汽車制造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令
39號
《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定》已由工業和信息化部2016年10月20日第26次部長級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2009年6月17日頒布的《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定》(工業和信息化部[2009]44號)同時廢止。
苗維部長
2017年1月6日
新能源汽車制造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定
第一條為實施國家發展新能源汽車戰略,規范新能源汽車生產活動,保障公民生命財產安全和公共安全,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中華人民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國務院關于對確需保留的行政審批事項設置行政許可的決定》,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適用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產新能源汽車的企業(以下簡稱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其在中國使用的新能源汽車產品的生產活動。
第三條本規定所稱汽車,是指國家標準《汽車和掛車類型的術語和定義》(GB/T7300.1-2001)第2.1款規定的整車(整車)和底盤(非整車),不包括整備質量超過400公斤的三輪汽車。
本規定所稱新能源汽車,是指采用新動力系統、完全或主要依賴新能源的汽車,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包括增程汽車)、純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
第四條工業和信息化部負責全國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其產品的準入、監督管理。
省、自治區、直轄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和產品的日常監督管理,與工業和信息化部合作實施接入管理。
第五條申請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準入,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1) 符合國家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章、汽車產業發展政策和宏觀調控政策的要求……
锿。
(二)申請人是取得道路機動車生產企業準入的汽車生產企業,或者是按照國家有關投資管理規定辦理了投資項目手續的新建汽車生產企業。
汽車生產企業跨產品類別生產新能源汽車的,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投資管理規定辦理投資項目手續。
(3) 具有生產新能源汽車產品所必需的設計開發能力、生產能力、產品一致性保證能力、售后服務和產品安全保障能力,符合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準入審查要求(見附件1,以下簡稱準入審查要求)。
對于符合工業和信息化部規定要求的大型汽車企業集團,應在企業集團統一規劃、統一管理和承擔相應監管責任的前提下,簡化其下屬企業(包括子公司和分公司)的準入條件,適用《企業集團下屬企業準入審查要求》(見附件2)。
(四)符合同類常規汽車生產企業準入管理規則。
第六條汽車生產企業在《道路機動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以下簡稱《公告》)所列新能源汽車整車或底盤的基礎上改裝新能源汽車產品的,無需申請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準入,并且改裝不影響底盤、車載能源系統、驅動系統和控制系統。
第七條申請準入的新能源汽車產品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1) 符合國家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的規定。
(二)符合《新能源汽車產品專項檢驗項目和標準》(見附件3),以及同類常規汽車產品相關標準。
(三)國家認可的檢測機構(以下簡稱檢測機構)已通過檢測。
(4) 符合工業和信息化部規定的安全技術條件。
根據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和相關標準的修訂情況,工信部及時調整了《新能源汽車產品專項檢驗項目和標準》的相關內容,并在實施前向社會公布。
第八條申請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準入,應當向工業和信息化部提交下列材料:
(a) 申請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準入審查文件。
(2) 《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準入申請表》(見附件4)及相關證明材料。
(3) 新建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復印件,以及按照國家有關投資管理規定辦理投資項目手續的文件。中外合資經營企業還應當提交中外股東持股比例證明。
第九條申請新能源汽車產品準入,應當向工業和信息化部提交下列材料:
(1) 新能源汽車產品主要技術參數一覽表(見附件5)。
(二)檢測機構出具的新能源汽車產品檢測報告。
(3) 其他需要說明的情況。
第十條工業和信息化部收到準入申請后,應當當場或者在5日內將需要更正的全部內容告知申請人。申請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的,予以受理,并自受理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作出批準或者不批準的決定。如果在20個工作日內不能做出決定,經工業和信息化部負責人批準,可以延長10個工作日……
ology,并應告知申請人延期的原因。
第十一條工業和信息化部委托第三方技術服務機構組織專家對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和新能源汽車產品的準入申請進行技術審查,包括現場審查和數據審查。
工業和信息化部建立了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專家庫,從中遴選專家組成評審組。
第三方技術服務機構進行技術審查所需的時間,不得在本規定第十條規定的期限內計算。
第十二條申請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準入的,按照同類常規汽車生產企業的準入管理規則考核合格的,免試《準入考核要求》中的相關要求。
第十三條檢測機構應當嚴格按照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有關規定開展新能源汽車產品的檢測,不得擅自改變檢測要求。
第十四條通過考核的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和產品由工業和信息化部通過《公告》發布。
工業和信息化部將不符合本規定規定條件和標準的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和產品納入《公告》。
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應當按照《公告》規定的許可要求生產新能源汽車產品。
第十五條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應當加強管理,規范使用新能源汽車產品出廠合格證,確保出廠合格證及其信息的唯一性和與實際產品的一致性。
第十六條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應當建立新能源汽車產品售后服務承諾制度。售后服務承諾應包括新能源汽車產品質量保證承諾、售后服務項目和內容、備件的提供和質量保證期、售后服務過程中發現問題的反饋、備件(如電池)的回收、,處理產品質量、安全環保、理賠等嚴重問題的措施,并在本企業網站上向社會公布。
第十七條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應當建立新能源汽車產品運行安全狀況監測平臺,對已按照與新能源汽車用戶的協議銷售的所有新能源汽車的運行安全狀況進行監測。企業監測平臺應與地方和國家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監測平臺對接。
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其工作人員應當妥善保存新能源汽車產品運行安全狀況信息,不得泄露、篡改、損毀、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給他人,不得監控與產品運行安全狀態無關的信息。
第十八條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應當為每一款新能源汽車產品建立產品全生命周期檔案,跟蹤記錄車輛的使用、維護和維修情況,對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實施追溯信息管理,對動力電池回收情況進行跟蹤記錄。
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應當分析總結新能源汽車產品的技術條件、故障和主要問題,并編制年度報告(見附件6)。年度報告應在新能源汽車產品的全生命周期內存檔備查。
第十九條申請準入的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的產品類別或動力系統(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純電動、燃料電池等)與《公告》所列新能源汽車產品不同,或者增加或變更生產地址的,應向工業和信息化部提交本規定第八條所列材料……
ation技術,原則上應進行現場檢查。
獲得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或燃料電池汽車準入的新能源汽車制造商,只有在申請獲得同類純電動汽車準入的情況下,才會進行數據審查。
第二十條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應當繼續滿足《準入審查》和生產一致性等相關規定的要求,確保新能源汽車產品安全保障體系的正常運行。
第二十一條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發現新能源汽車產品在安全、環保和節能方面存在嚴重問題的,應當立即停止相關產品的生產和銷售,采取措施進行整改,并及時向工業和信息化部及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報告。
第二十二條工業和信息化部對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準入審查要求》的維護、生產一致性和監測平臺運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包括數據審查、現場核查、市場抽樣和性能測試等。
省、自治區、直轄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應當對本行政區域內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的生產情況和監控平臺運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發現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對《準入審查要求》所列要求有重大變化、生產管理存在重大安全隱患、存在違法違規行為等,應及時向工信部報告。
第二十三條對停產12個月以上的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工業和信息化部應當予以專項公告。
工業和信息化部對恢復生產前已專項公示的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準入審查要求》的維護情況進行核查。
第二十四條工業和信息化部應當建立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信用數據庫,將違反生產一致性要求、申報材料造假、行政處罰等情況納入信用數據庫。
第二十五條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不能保持《準入審查要求》,存在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隱患的,工業和信息化部應當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活動,并責令立即改正。
第二十六條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破產或者自愿終止生產新能源汽車產品的,工業和信息化部應當注銷和取消其相應的新能源汽車制造企業和產品準入。
第二十七條隱瞞有關信息或者提供虛假材料申請準入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和新能源汽車產品的,工信部不予受理或者拒絕準入,并給予警告,申請人一年內不得再次申請準入。
通過、賄賂或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得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和新能源汽車產品準入的,工業和信息化部應當撤銷其新能源汽車制造企業和產品的準入,申請人三年內不得再次申請準入。
第二十八條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擅自生產、銷售未列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告》的新能源車型的,工業和信息化部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三條第三款的規定處罰。
第二十九條獲得準入的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應當按照本規定進行改革,并自本規定實施之日起6個月內提交符合本規定的審查計劃……
sions,并在24個月內通過審查。對于獲得訪問權限時已進行過審查的相關內容,不進行審查。
自主生產新能源汽車底盤的改裝客車生產企業,在符合商用車生產企業準入管理規則要求后,可以申請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準入。按照國家有關投資管理規定辦理車輛投資項目手續,并符合《商用車生產企業準入管理規則》的相關準入條件后,自主生產新能源汽車底盤的改裝專用車生產企業可以申請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準入。新能源汽車底盤自制的改裝乘用車和改裝專用車生產企業應當自本規定施行之日起6個月內提交符合本規定的審核計劃,并在24個月內通過審核。1月16日,工信部政法司發布《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定》,明確了新能源汽車的定義和范圍。改善生產企業和產品的準入條件、監督檢查措施;建立運行安全狀態監測系統;
強化法律責任。
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要加強管理,規范使用新能源汽車產品出廠合格證,確保出廠合格證及其信息的唯一性和與實際產品的一致性。要建立新能源汽車產品售后服務承諾制度,建立新能源車產品運行安全監測平臺,對已按照與新能源車用戶的協議銷售的所有新能源車的運行安全進行監測。企業監測平臺應與地方和國家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監測平臺對接。工信部建立了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信用數據庫,將違反生產一致性要求、申報材料造假和行政處罰等行為納入信用數據庫。
此外,為了更好地理解和貫徹《條例》,工業和信息化部政策法規司負責同志對《條例》進行了解讀。[五問五答,工信部解讀《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定》]
新能源汽車制造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令
39號
《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定》已由工業和信息化部2016年10月20日第26次部長級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2009年6月17日頒布的《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定》(工業和信息化部[2009]44號)同時廢止。
苗維部長
2017年1月6日
新能源汽車制造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定
第一條為實施國家發展新能源汽車戰略,規范新能源汽車生產活動,保障公民生命財產安全和公共安全,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中華人民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國務院關于對確需保留的行政審批事項設置行政許可的決定》,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適用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產新能源汽車的企業(以下簡稱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其在中國使用的新能源汽車產品的生產活動。
第三條本規定所稱汽車,是指國家標準《汽車和掛車類型的術語和定義》(GB/T7300.1-2001)第2.1款規定的整車(整車)和底盤(非整車),不包括整備質量超過400公斤的三輪汽車。
本規定所稱新能源汽車,是指采用新動力系統、完全或主要依賴新能源的汽車,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包括增程汽車)、純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
第四條工業和信息化部負責全國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其產品的準入、監督管理。
省、自治區、直轄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和產品的日常監督管理,與工業和信息化部合作實施接入管理。
第五條申請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準入,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1) 符合國家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章、汽車產業發展政策和宏觀調控政策的要求……
锿。
(二)申請人是取得道路機動車生產企業準入的汽車生產企業,或者是按照國家有關投資管理規定辦理了投資項目手續的新建汽車生產企業。
汽車生產企業跨產品類別生產新能源汽車的,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投資管理規定辦理投資項目手續。
(3) 具有生產新能源汽車產品所必需的設計開發能力、生產能力、產品一致性保證能力、售后服務和產品安全保障能力,符合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準入審查要求(見附件1,以下簡稱準入審查要求)。
對于符合工業和信息化部規定要求的大型汽車企業集團,應在企業集團統一規劃、統一管理和承擔相應監管責任的前提下,簡化其下屬企業(包括子公司和分公司)的準入條件,適用《企業集團下屬企業準入審查要求》(見附件2)。
(四)符合同類常規汽車生產企業準入管理規則。
第六條汽車生產企業在《道路機動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以下簡稱《公告》)所列新能源汽車整車或底盤的基礎上改裝新能源汽車產品的,無需申請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準入,并且改裝不影響底盤、車載能源系統、驅動系統和控制系統。
第七條申請準入的新能源汽車產品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1) 符合國家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的規定。
(二)符合《新能源汽車產品專項檢驗項目和標準》(見附件3),以及同類常規汽車產品相關標準。
(三)國家認可的檢測機構(以下簡稱檢測機構)已通過檢測。
(4) 符合工業和信息化部規定的安全技術條件。
根據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和相關標準的修訂情況,工信部及時調整了《新能源汽車產品專項檢驗項目和標準》的相關內容,并在實施前向社會公布。
第八條申請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準入,應當向工業和信息化部提交下列材料:
(a) 申請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準入審查文件。
(2) 《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準入申請表》(見附件4)及相關證明材料。
(3) 新建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復印件,以及按照國家有關投資管理規定辦理投資項目手續的文件。中外合資經營企業還應當提交中外股東持股比例證明。
第九條申請新能源汽車產品準入,應當向工業和信息化部提交下列材料:
(1) 新能源汽車產品主要技術參數一覽表(見附件5)。
(二)檢測機構出具的新能源汽車產品檢測報告。
(3) 其他需要說明的情況。
第十條工業和信息化部收到準入申請后,應當當場或者在5日內將需要更正的全部內容告知申請人。申請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的,予以受理,并自受理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作出批準或者不批準的決定。如果在20個工作日內不能做出決定,經工業和信息化部負責人批準,可以延長10個工作日……
ology,并應告知申請人延期的原因。
第十一條工業和信息化部委托第三方技術服務機構組織專家對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和新能源汽車產品的準入申請進行技術審查,包括現場審查和數據審查。
工業和信息化部建立了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專家庫,從中遴選專家組成評審組。
第三方技術服務機構進行技術審查所需的時間,不得在本規定第十條規定的期限內計算。
第十二條申請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準入的,按照同類常規汽車生產企業的準入管理規則考核合格的,免試《準入考核要求》中的相關要求。
第十三條檢測機構應當嚴格按照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有關規定開展新能源汽車產品的檢測,不得擅自改變檢測要求。
第十四條通過考核的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和產品由工業和信息化部通過《公告》發布。
工業和信息化部將不符合本規定規定條件和標準的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和產品納入《公告》。
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應當按照《公告》規定的許可要求生產新能源汽車產品。
第十五條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應當加強管理,規范使用新能源汽車產品出廠合格證,確保出廠合格證及其信息的唯一性和與實際產品的一致性。
第十六條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應當建立新能源汽車產品售后服務承諾制度。售后服務承諾應包括新能源汽車產品質量保證承諾、售后服務項目和內容、備件的提供和質量保證期、售后服務過程中發現問題的反饋、備件(如電池)的回收、,處理產品質量、安全環保、理賠等嚴重問題的措施,并在本企業網站上向社會公布。
第十七條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應當建立新能源汽車產品運行安全狀況監測平臺,對已按照與新能源汽車用戶的協議銷售的所有新能源汽車的運行安全狀況進行監測。企業監測平臺應與地方和國家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監測平臺對接。
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其工作人員應當妥善保存新能源汽車產品運行安全狀況信息,不得泄露、篡改、損毀、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給他人,不得監控與產品運行安全狀態無關的信息。
第十八條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應當為每一款新能源汽車產品建立產品全生命周期檔案,跟蹤記錄車輛的使用、維護和維修情況,對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實施追溯信息管理,對動力電池回收情況進行跟蹤記錄。
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應當分析總結新能源汽車產品的技術條件、故障和主要問題,并編制年度報告(見附件6)。年度報告應在新能源汽車產品的全生命周期內存檔備查。
第十九條申請準入的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的產品類別或動力系統(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純電動、燃料電池等)與《公告》所列新能源汽車產品不同,或者增加或變更生產地址的,應向工業和信息化部提交本規定第八條所列材料……
ation技術,原則上應進行現場檢查。
獲得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或燃料電池汽車準入的新能源汽車制造商,只有在申請獲得同類純電動汽車準入的情況下,才會進行數據審查。
第二十條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應當繼續滿足《準入審查》和生產一致性等相關規定的要求,確保新能源汽車產品安全保障體系的正常運行。
第二十一條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發現新能源汽車產品在安全、環保和節能方面存在嚴重問題的,應當立即停止相關產品的生產和銷售,采取措施進行整改,并及時向工業和信息化部及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報告。
第二十二條工業和信息化部對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準入審查要求》的維護、生產一致性和監測平臺運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包括數據審查、現場核查、市場抽樣和性能測試等。
省、自治區、直轄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應當對本行政區域內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的生產情況和監控平臺運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發現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對《準入審查要求》所列要求有重大變化、生產管理存在重大安全隱患、存在違法違規行為等,應及時向工信部報告。
第二十三條對停產12個月以上的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工業和信息化部應當予以專項公告。
工業和信息化部對恢復生產前已專項公示的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準入審查要求》的維護情況進行核查。
第二十四條工業和信息化部應當建立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信用數據庫,將違反生產一致性要求、申報材料造假、行政處罰等情況納入信用數據庫。
第二十五條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不能保持《準入審查要求》,存在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隱患的,工業和信息化部應當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活動,并責令立即改正。
第二十六條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破產或者自愿終止生產新能源汽車產品的,工業和信息化部應當注銷和取消其相應的新能源汽車制造企業和產品準入。
第二十七條隱瞞有關信息或者提供虛假材料申請準入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和新能源汽車產品的,工信部不予受理或者拒絕準入,并給予警告,申請人一年內不得再次申請準入。
通過、賄賂或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得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和新能源汽車產品準入的,工業和信息化部應當撤銷其新能源汽車制造企業和產品的準入,申請人三年內不得再次申請準入。
第二十八條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擅自生產、銷售未列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告》的新能源車型的,工業和信息化部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三條第三款的規定處罰。
第二十九條獲得準入的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應當按照本規定進行改革,并自本規定實施之日起6個月內提交符合本規定的審查計劃……
sions,并在24個月內通過審查。對于獲得訪問權限時已進行過審查的相關內容,不進行審查。
自主生產新能源汽車底盤的改裝客車生產企業,在符合商用車生產企業準入管理規則要求后,可以申請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準入。按照國家有關投資管理規定辦理車輛投資項目手續,并符合《商用車生產企業準入管理規則》的相關準入條件后,自主生產新能源汽車底盤的改裝專用車生產企業可以申請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準入。新能源汽車底盤自制的改裝乘用車和改裝專用車生產企業應當自本規定施行之日起6個月內提交符合本規定的審核計劃,并在24個月內通過審核。1月15日,特斯拉及其車主在北京金剛汽車園成功創造了新的吉尼斯世界紀錄榮譽。數百名特斯拉Model X為其歡呼,并舉辦了一場充滿未來科技之美的輕舞表演。特斯拉Model S和Model X完成了100輛汽車的壯觀游行,不僅進入了吉尼斯世界紀錄的歷史,也表達了特斯拉車主們充滿正能量的“拒絕霧霾,召喚藍天”的聲音。
數百輛特斯拉Model X展開翅膀,與車主一起挑戰新的吉尼斯世界紀錄。
展開你的翅膀,翱翔,Model X輕舞表演讓未來的技術眼花繚亂。
新吉尼斯世界紀錄的挑戰尚未開始。數百輛特斯拉Model X迅速集結,播放音樂,揮舞著鷹翼門,閃著燈,上演了一場前所未有的集體燈光秀。特斯拉Model X以一種充滿未來技術美感的方式,為即將到來的綠色、智能、安全和可持續交通時代歡呼。
數百輛特斯拉Model X集結在一起,完成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大型燈光舞蹈表演,場面十分壯觀。
特斯拉的OTA空中升級功能不僅讓車輛在使用中越來越完美,也讓車主和朋友總能在不經意間獲得特斯拉帶來的新驚喜。
創造新紀錄,用科技召喚藍天
在特斯拉Model X的炫目舞蹈之后,共有145輛Model S和Model X在金剛賽道上一字排開,壯觀的車隊巡游前所未有,創造了新的吉尼斯世界紀錄榮譽。
新的吉尼斯世界紀錄榮譽誕生了,吉尼斯世界紀錄組委會為特斯拉車主頒發了證書。
近年來,中國許多城市不斷受到霧霾的侵擾,嚴重的空氣污染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惡劣影響,并對他們的健康造成了危害。特斯拉的生物武器防御模式和HEPA高效空氣過濾系統可以在車門關閉的兩分鐘內使車內空氣看起來煥然一新,從嚴重污染到像海南一樣的新鮮空氣,讓司機和乘客遠離霧霾,健康、自由、自由地呼吸。
這一次,特斯拉車主發起的對吉尼斯世界紀錄的挑戰創造了歷史,這是對特斯拉加速人類向可持續能源轉型的理想的最有力支持。同時,我們可以看到,特斯拉車主希望通過齊鑫的努力,他們能駕駛更多像特斯拉這樣的新能源電動汽車,而不是產生尾氣排放的燃油車,這樣交通污染就會減少,環境會更清潔,生活會可持續,讓更多人在特斯拉車主心中聽到“拒絕霧霾,召喚藍天”的聲音!
特斯拉與車主們一起創造了新紀錄,讓大家聽到了“拒絕霧霾,召喚藍天”的聲音!
特斯拉進入中國以來,憑借其卓越的產品力和領先的技術,不斷創造新紀錄。“100特斯拉Model X輕舞秀挑戰吉尼斯世界紀錄榮譽”活動讓特斯拉再次刷新歷史,在加速人類向可持續能源轉型的道路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1月15日,特斯拉及其車主在北京金剛汽車園成功創造了新的吉尼斯世界紀錄榮譽。數百名特斯拉Model X為其歡呼,并舉辦了一場充滿未來科技之美的輕舞表演。特斯拉Model S和Model X完成了100輛汽車的壯觀游行,不僅進入了吉尼斯世界紀錄的歷史,也表達了特斯拉車主們充滿正能量的“拒絕霧霾,召喚藍天”的聲音。
數百輛特斯拉Model X展開翅膀,與車主一起挑戰新的吉尼斯世界紀錄。
展開你的翅膀,翱翔,Model X輕舞表演讓未來的技術眼花繚亂。
新吉尼斯世界紀錄的挑戰尚未開始。數百輛特斯拉Model X迅速集結,播放音樂,揮舞著鷹翼門,閃著燈,上演了一場前所未有的集體燈光秀。特斯拉Model X以一種充滿未來技術美感的方式,為即將到來的綠色、智能、安全和可持續交通時代歡呼。
數百輛特斯拉Model X集結在一起,完成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大型燈光舞蹈表演,場面十分壯觀。
特斯拉的OTA空中升級功能不僅讓車輛在使用中越來越完美,也讓車主和朋友總能在不經意間獲得特斯拉帶來的新驚喜。
創造新紀錄,用科技召喚藍天
在特斯拉Model X的炫目舞蹈之后,共有145輛Model S和Model X在金剛賽道上一字排開,壯觀的車隊巡游前所未有,創造了新的吉尼斯世界紀錄榮譽。
新的吉尼斯世界紀錄榮譽誕生了,吉尼斯世界紀錄組委會為特斯拉車主頒發了證書。
近年來,中國許多城市不斷受到霧霾的侵擾,嚴重的空氣污染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惡劣影響,并對他們的健康造成了危害。特斯拉的生物武器防御模式和HEPA高效空氣過濾系統可以在車門關閉的兩分鐘內使車內空氣看起來煥然一新,從嚴重污染到像海南一樣的新鮮空氣,讓司機和乘客遠離霧霾,健康、自由、自由地呼吸。
這一次,特斯拉車主發起的對吉尼斯世界紀錄的挑戰創造了歷史,這是對特斯拉加速人類向可持續能源轉型的理想的最有力支持。同時,我們可以看到,特斯拉車主希望通過齊鑫的努力,他們能駕駛更多像特斯拉這樣的新能源電動汽車,而不是產生尾氣排放的燃油車,這樣交通污染就會減少,環境會更清潔,生活會可持續,讓更多人在特斯拉車主心中聽到“拒絕霧霾,召喚藍天”的聲音!
特斯拉與車主們一起創造了新紀錄,讓大家聽到了“拒絕霧霾,召喚藍天”的聲音!特斯拉進入中國以來,憑借其卓越的產品力和領先的技術,不斷創造新紀錄。“100特斯拉Model X輕舞秀挑戰吉尼斯世界紀錄榮譽”活動讓特斯拉再次刷新歷史,在加速人類向可持續能源轉型的道路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標簽:發現
1月16日,浙江南都電源動力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南都電源發布公告稱,擬籌劃資產收購事項,因相關事項尚存在不確定性為了維護廣大投資者利益,避免公司股價異常波動,
1900/1/1 0:00:00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了《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定》工業和信息化部令第39號,以下簡稱《規定》。
1900/1/1 0:00:00作為未來未來出行解決方案之一,智能駕駛技術一直是各大車企、互聯網界研發對象。前有谷歌、特斯拉等科技行業巨頭,后有寶馬、奧迪、福特等汽車界佼佼者。
1900/1/1 0:00:00特斯拉超級充電網絡為長途旅行提供了無縫銜接的體驗。長久以來,車輛代表著獨立、以及前往任何目的地的自由。
1900/1/1 0:00:001月14日,北京市兩會消息,2017年北京將新建3000個公用充電樁,進一步加強推廣新能源汽車,同時還將加強公交線路、自行車道等方面建設,努力使中心城區綠色出行比例提高到72。
1900/1/1 0:00:00銅箔是鋰電池的重要原材料,業內專家預計,2017年銅箔缺口將進一步擴大,尤其是鋰電銅箔缺口或達到1000噸月,20172018年鋰電銅箔將繼續維持供不應求的局面,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