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駕駛技術作為未來出行解決方案之一,一直是各大車企和互聯網社區的研發對象。在谷歌、特斯拉等科技巨頭之前,緊隨其后的是寶馬、奧迪、福特等汽車行業領袖。如今,北汽、比亞迪等國內知名車企,以及百度、騰訊等互聯網頭部企業紛紛涌入。
智能駕駛技術怎么樣?中國在這一領域的布局如何?2017年1月15日,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智能汽車、智能交通與無人駕駛汽車小鎮”主題峰會上,行業專家和從業者對此進行了熱烈討論。“智能化將給汽車和交通帶來一場深刻的革命,不僅可以有效地減少交通擁堵,提高車輛安全性,還可以大大減少汽車的閑置時間,用更少的汽車提供更方便的服務。”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主席陳清泰說。
人工智能的核心能力在于數據。
顧偉豪,百度智能汽車(L3)事業部總經理
“人工智能的核心能力在于數據。誰擁有最真實的路跑數據,誰就能在未來贏得人工智能或自動駕駛領域的冠軍。”作為中國領先的互聯網公司,百度智能汽車(L3)事業部總經理顧偉豪,指出,百度的人工智能領域已經落地并探索了一些關鍵的核心技術。我們拋開L1、L2、L3和L4之間的區別,更多地關注場景。例如,與汽車制造商合作,在乘用車自動駕駛領域,幫助用戶在高速公路環境中尋找停車場。同時,我們認為商用車的自動駕駛有著巨大的市場,并在港口、碼頭、煤礦等封閉場景大力推動這項技術的研發。
亨利,Xpeng Motors創始人兼總裁
“作為一個創業團隊,Xpeng Motors從減法開始,從低速自動駕駛開始。同時,他致力于智能手機和汽車的深度互聯,并實現了手機的自動泊車和看車功能。”Xpeng汽車創始人兼總裁Henry,指出我們非常重視用戶體驗,屋頂攝像頭已經從只能拍照發展到可以拍照、安全監控等功能。并與高德合作,針對熟悉的路況推出了燈光導航模式。
James Sayer教授,美國密歇根大學
密歇根大學在智能汽車領域一直處于國際領先地位。在本次會議上,美國密歇根大學教授James Sayer帶來了研究進展:首先,建立一個行動轉換管理中心,并在該中心開放自動駕駛汽車,主要用于學生教育。二是成立交通研究所,開展試點安全實驗,在3000輛車上進行實驗,并與網絡基礎設施對接。三是研究駕駛員對自動駕駛的接受程度,并從模擬實驗和道路測試中獲得數據。今天,密歇根大學將作為漳州開發區無人社會實驗室的重要智囊團,全方位指導漳州開發區社會實驗室的發展。
智能駕駛是中國超越的機遇。
王曉靜交通運輸部公路研究所總工程師
為了進一步推廣新能源汽車和智能化及時技術,國家進行了一系列政策規劃。會上,交通運輸部公路研究院總工程師王曉靜分享了交通運輸部的最新動態。首先,去年下半年決定在中國推進智能道路建設,已列入規劃和示范……
對設計項目也進行了研究;二是啟動新一代交通控制網示范,總體方案已通過評審;三是2017年將公布營運機動車安全技術條件,部分智能化要求已公布并將于2018年實施,相應配套規范正在制定中;四是要制定運營車輛自動駕駛和車路協同的技術政策、行業指南、標準體系、協同測試基地和規范。
楊殿閣,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主任
“汽車行業的發展已經形成了百年來的穩定體系,新企業很難進入。”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主任楊殿閣指出,過去五年情況發生了變化,谷歌、百度等互聯網公司紛紛加入。其背后是國際化、智能化、網絡化對汽車生態交通體系的重塑,其影響不僅限于汽車使用,還包括交通法規和規則,包括倫理道德體系。根據博世的預測,全自動駕駛汽車將在2025年后上路。同時,他指出,手機的快速發展是由于硬件和軟件的分離。當汽車能夠實現電子設備的標準化時,將加速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
榮文偉,有限公司董事長。
上海國際汽車城(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榮文偉與楊殿閣持相同觀點。他說,在傳統汽車領域,我們比西方落后了30到50年。我認為30到50年后情況也會一樣。然而,它并不在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領域。只要我們再跑兩步,我們就有可能達到和他們一樣的水平,這是中國從汽車大國走向汽車強國的大好機會。我們建立了國內首個智能網聯示范區,其系統復雜度遠高于電動汽車,這將促進汽車、電子通信、科學研究、信息服務和示范應用的融合。
交通運輸部交通干部管理學院張竹亭教授
交通運輸部交通干部管理學院教授張竹亭也表示,國家對燃油動力汽車有很多限制,但對新能源動力汽車沒有限制,這給了新能源汽車很大的優勢和機會。我們要做的是在條款中找到發展點,并進一步優化。
方云舟浙江和中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有限公司董事長。
“無論是新能源汽車還是其他汽車,都將是智能移動終端,這是核心主題。”浙江合眾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董事長方云洲強調,未來的無人駕駛和新能源智能互聯系統將與智能手機一樣,形成汽車的安卓系統。只有將智能網聯技術與新能源汽車相融合,發展聯合網大平臺,中國智能網聯汽車才能推向世界,占據世界制高點。
社會實驗室解決現場問題
清華大學教授程波
“對于智能網聯,城市交通問題主要分為三類:一類是在高速公路上實現高效交通;
一個是城市復雜的工作條件,最后是停車場。“清華大學程波教授指出,在所有交通分析中,目前出行的最大痛點是在城市,這通常被稱為最后一英里。將其分為如何上車、叫車和在城市道路內行駛。目前,對于新能源汽車來說,可能最有必要在這方面提供幫助。這需要整合”汽車網絡道路”。
熊賢良,招商局集團戰略發展部部長
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漳州市無人駕駛汽車社會實驗室告訴你。百人會期間,招商局集團所屬漳州市級無人駕駛汽車社會實驗室項目正式啟動。招商局集團戰略發展部部長熊賢良表示,漳州開發區建立了包括模擬試驗區、封閉試驗區和社會示范區在內的三級試驗體系,提供了一站式的研發、測試和示范基地。它為全球汽車工廠和配套企業的實驗產品提供了一個平臺,最終為商業化提供了可靠性的標準認可。同時,通過建立國家級城市無人智能交通系統規劃管理體系,為政府完善和改革相關法律法規、完善相關監管體系提供決策支持。
0
福建遠創力智能汽車研究院院長周魯明
作為漳州市級無人駕駛汽車社會實驗室項目的主體,福建元創力智能汽車研究院董事長周魯明表示,只要無人駕駛智能制造產業的源頭端和中國的需求端的互補優勢成功對接,中國將在無人駕駛汽車領域實現超越。我們希望通過大規模的社會實驗來解決監管層面的瓶頸,實現推動大規模商業化的可能性。只有解決這個層面的問題,解決很多玩家在產業層面和技術層面擅長的問題,才能加快發展進程。
1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主席陳慶泰
“汽車交通智能化作為一個新領域,在發展初期有兩個明顯的特點。一個高度依賴技術突破,另一個高度依靠監管體制改革。”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主席陳慶泰表示,指出,社會實驗基地為智能化和無人駕駛提供了測試和運營環境,并在此基礎上培育新興產業。如果能夠實現,將有助于克服技術早期難以驗證的困難,對完善和改革相關法律法規將有很大幫助。
四大網絡融合聚焦安全問題
盡管有老大哥的加入和政策支持,但安全問題仍然是智能駕駛的核心問題。
2
王云鵬,北航大學副校長。
“從車聯網的整個階段來看,從車載網絡到移動通信和汽車互聯都存在安全風險和挑戰,包括車載網絡架構容易受到信息安全挑戰,面臨更復雜的安全通信環境,并帶來更多的攻擊接口。”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北航大學副校長王云鵬指出,“目前工作布局有端、網、云三個層次。從汽車端來看,有安全防護和入侵檢測;從網絡端來看,還有安全通信協議和可信接入網絡;
從云的角度來看,有安全認證和隱私保護。未來,有必要從端、網、云架構等方面構建車聯網信息安全體系。"
3
中國工程院陳清泉院士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清泉從四大網絡(交通網絡、能源網絡、信息網絡和人文網絡)的融合角度談到了安全問題。他說,電動汽車不僅是汽車,也是能源、信息和人性的載體。如何布局智能網聯汽車技術,不僅對中國,而且對全世界都做出了巨大貢獻。一是制定聯網汽車的法律和標準,完善智能技術,保護網絡信息安全。第二,收集材料到云端的速度較慢,分為單點控制和多點控制。這兩個進程及時相互處理和驗證,最終成為一個安全的云。
4
王強,飛馳鎂業(北京)信息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最終,如果無人駕駛得到普及,共享出行將不可避免。”飛馳鎂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王強指出,對無人駕駛有兩種態度:保守和激進。傳統汽車產業鏈認為,無人駕駛在未來的普及速度不會很快,也就是說,共享出行模式不會很快到來,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在此前提下,他們認為,包括智能網聯汽車在內的整個汽車行業的演變,實際上是一場漸進的改革或創新。互聯網公司等新興力量認為,無人駕駛和共享出行將以很快的速度到來,可能不需要10年時間就能基本轉變為真正的用戶場景。這兩種不同的觀點也是業內兩種不同主流的考慮因素。智能駕駛技術作為未來出行解決方案之一,一直是各大車企和互聯網社區的研發對象。在谷歌、特斯拉等科技巨頭之前,緊隨其后的是寶馬、奧迪、福特等汽車行業領袖。如今,北汽、比亞迪等國內知名車企,以及百度、騰訊等互聯網頭部企業紛紛涌入。
智能駕駛技術怎么樣?中國在這一領域的布局如何?2017年1月15日,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智能汽車、智能交通與無人駕駛汽車小鎮”主題峰會上,行業專家和從業者對此進行了熱烈討論。“智能化將給汽車和交通帶來一場深刻的革命,不僅可以有效地減少交通擁堵,提高車輛安全性,還可以大大減少汽車的閑置時間,用更少的汽車提供更方便的服務。”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主席陳清泰說。
人工智能的核心能力在于數據。
顧偉豪,百度智能汽車(L3)事業部總經理
“人工智能的核心能力在于數據。誰擁有最真實的路跑數據,誰就能在未來贏得人工智能或自動駕駛領域的冠軍。”作為中國領先的互聯網公司,百度智能汽車(L3)事業部總經理顧偉豪,指出,百度的人工智能領域已經落地并探索了一些關鍵的核心技術。我們拋開L1、L2、L3和L4之間的區別,更多地關注場景。例如,與汽車制造商合作,在乘用車自動駕駛領域,幫助用戶在高速公路環境中尋找停車場。同時,我們認為商用車的自動駕駛有著巨大的市場,并在港口、碼頭、煤礦等封閉場景大力推動這項技術的研發。
亨利,Xpeng Motors創始人兼總裁
“作為一個創業團隊,Xpeng Motors從減法和st開始……
低速自動駕駛。同時,他致力于智能手機與汽車的深度互聯,實現了手機的自動泊車和看車功能。“Xpeng Motors創始人兼總裁Henry指出,我們非常重視用戶體驗,車頂攝像頭已經從只能拍照發展到可以拍照、安全監控等功能。并與高德合作,針對熟悉的路況推出了燈光導航模式。
James Sayer教授,美國密歇根大學
密歇根大學在智能汽車領域一直處于國際領先地位。在本次會議上,美國密歇根大學教授James Sayer帶來了研究進展:首先,建立一個行動轉換管理中心,并在該中心開放自動駕駛汽車,主要用于學生教育。二是成立交通研究所,開展試點安全實驗,在3000輛車上進行實驗,并與網絡基礎設施對接。三是研究駕駛員對自動駕駛的接受程度,并從模擬實驗和道路測試中獲得數據。今天,密歇根大學將作為漳州開發區無人社會實驗室的重要智囊團,全方位指導漳州開發區社會實驗室的發展。
智能駕駛是中國超越的機遇。
王曉靜交通運輸部公路研究所總工程師
為了進一步推廣新能源汽車和智能化及時技術,國家進行了一系列政策規劃。會上,交通運輸部公路研究院總工程師王曉靜分享了交通運輸部的最新動態。一是去年下半年決定在中國推進智慧道路建設,已列入規劃,并開展了示范設計項目;二是啟動新一代交通控制網示范,總體方案已通過評審;三是2017年將公布營運機動車安全技術條件,部分智能化要求已公布并將于2018年實施,相應配套規范正在制定中;
四是要制定運營車輛自動駕駛和車路協同的技術政策、行業指南、標準體系、協同測試基地和規范。
楊殿閣,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主任
“汽車行業的發展已經形成了百年來的穩定體系,新企業很難進入。”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主任楊殿閣指出,過去五年情況發生了變化,谷歌、百度等互聯網公司紛紛加入。其背后是國際化、智能化、網絡化對汽車生態交通體系的重塑,其影響不僅限于汽車使用,還包括交通法規和規則,包括倫理道德體系。根據博世的預測,全自動駕駛汽車將在2025年后上路。同時,他指出,手機的快速發展是由于硬件和軟件的分離。當汽車能夠實現電子設備的標準化時,將加速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
榮文偉,有限公司董事長。
上海國際汽車城(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榮文偉與楊殿閣持相同觀點。他說,在傳統汽車領域,我們比西方落后了30到50年。我認為30到50年后情況也會一樣。然而,它并不在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領域。只要我們再跑兩步,我們就有可能達到和他們一樣的水平,這是中國從汽車大國走向汽車強國的大好機會。我們建立了國內首個智能網聯示范區,其系統復雜度遠高于電動汽車,這將促進汽車、電子通信、科學研究、信息服務和示范應用的融合。
交通運輸部交通干部管理學院張竹亭教授
交通運輸部交通干部管理學院教授張竹亭也表示,國家對燃油動力汽車有很多限制,但對新能源動力汽車沒有限制,這給了新能源汽車很大的優勢和機會。我們要做的是在條款中找到發展點,并進一步優化。
方云舟浙江和中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有限公司董事長。
“無論是新能源汽車還是其他汽車,都將是智能移動終端,這是核心主題。”浙江合眾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董事長方云洲強調,未來的無人駕駛和新能源智能互聯系統將與智能手機一樣,形成汽車的安卓系統。只有將智能網聯技術與新能源汽車相融合,發展聯合網大平臺,中國智能網聯汽車才能推向世界,占據世界制高點。
社會實驗室解決現場問題
清華大學教授程波
“對于智能網聯,城市交通問題主要分為三類:一類是在高速公路上實現高效交通;
一個是城市復雜的工作條件,最后是停車場。“清華大學程波教授指出,在所有交通分析中,目前出行的最大痛點是在城市,這通常被稱為最后一英里。將其分為如何上車、叫車和在城市道路內行駛。目前,對于新能源汽車來說,可能最有必要在這方面提供幫助。這需要整合”汽車網絡道路”。
熊賢良,招商局集團戰略發展部部長
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漳州市無人駕駛汽車社會實驗室告訴你。百人會期間,招商局集團所屬漳州市級無人駕駛汽車社會實驗室項目正式啟動。招商局集團戰略發展部部長熊賢良表示,漳州開發區建立了包括模擬試驗區、封閉試驗區和社會示范區在內的三級試驗體系,提供了一站式的研發、測試和示范基地。它為全球汽車工廠和配套企業的實驗產品提供了一個平臺,最終為商業化提供了可靠性的標準認可。同時,通過建立國家級城市無人智能交通系統規劃管理體系,為政府完善和改革相關法律法規、完善相關監管體系提供決策支持。
0
福建遠創力智能汽車研究院院長周魯明
作為漳州市級無人駕駛汽車社會實驗室項目的主體,福建元創力智能汽車研究院董事長周魯明表示,只要無人駕駛智能制造產業的源頭端和中國的需求端的互補優勢成功對接,中國將在無人駕駛汽車領域實現超越。我們希望通過大規模的社會實驗來解決監管層面的瓶頸,實現推動大規模商業化的可能性。只有解決這個層面的問題,解決很多玩家在產業層面和技術層面擅長的問題,才能加快發展進程。
1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主席陳慶泰
“汽車交通智能化作為一個新領域,在發展初期有兩個明顯的特點。一個高度依賴技術突破,另一個高度依靠監管體制改革。”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主席陳慶泰表示,指出,社會實驗基地為智能化和無人駕駛提供了測試和運營環境,并在此基礎上培育新興產業。如果能夠實現,將有助于克服技術早期難以驗證的困難,對完善和改革相關法律法規將有很大幫助。
四大網絡融合聚焦安全問題
盡管有老大哥的加入和政策支持,但安全問題仍然是智能駕駛的核心問題。
2
王云鵬,北航大學副校長。
“從車聯網的整個階段來看,從車載網絡到移動通信和汽車互聯都存在安全風險和挑戰,包括車載網絡架構容易受到信息安全挑戰,面臨更復雜的安全通信環境,并帶來更多的攻擊接口。”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北航大學副校長王云鵬指出,“目前工作布局有端、網、云三個層次。從汽車端來看,有安全防護和入侵檢測;從網絡端來看,還有安全通信協議和可信接入網絡;
從云的角度來看,有安全認證和隱私保護。未來,有必要從端、網、云架構等方面構建車聯網信息安全體系。"
3
中國工程院陳清泉院士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清泉從四大網絡(交通網絡、能源網絡、信息網絡和人文網絡)的融合角度談到了安全問題。他說,電動汽車不僅是汽車,也是能源、信息和人性的載體。如何布局智能網聯汽車技術,不僅對中國,而且對全世界都做出了巨大貢獻。一是制定聯網汽車的法律和標準,完善智能技術,保護網絡信息安全。第二,收集材料到云端的速度較慢,分為單點控制和多點控制。這兩個進程及時相互處理和驗證,最終成為一個安全的云。
4
王強,飛馳鎂業(北京)信息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最終,如果無人駕駛得到普及,共享出行將不可避免。”飛馳鎂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王強指出,對無人駕駛有兩種態度:保守和激進。傳統汽車產業鏈認為,無人駕駛在未來的普及速度不會很快,也就是說,共享出行模式不會很快到來,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在此前提下,他們認為,包括智能網聯汽車在內的整個汽車行業的演變,實際上是一場漸進的改革或創新。互聯網公司等新興力量認為,無人駕駛和共享出行將以很快的速度到來,可能不需要10年時間就能基本轉變為真正的用戶場景。這兩種不同的觀點也是業內兩種不同主流的考慮因素。
在去年公布了一張首次盈利的三季度業績報表后,以互聯網思維造車的特斯拉,最終去年還是“倒”在了汽車產業的經驗不足上。
1900/1/1 0:00:001月16日,浙江南都電源動力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南都電源發布公告稱,擬籌劃資產收購事項,因相關事項尚存在不確定性為了維護廣大投資者利益,避免公司股價異常波動,
1900/1/1 0:00:00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了《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定》工業和信息化部令第39號,以下簡稱《規定》。
1900/1/1 0:00:001月16日,工信部政法司對外發布《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定》,規定明確了新能源汽車的定義和范圍;完善了生產企業準入條件及產品準入條件,監督檢查措施;建立了運行安全狀態監測制度;
1900/1/1 0:00:00特斯拉超級充電網絡為長途旅行提供了無縫銜接的體驗。長久以來,車輛代表著獨立、以及前往任何目的地的自由。
1900/1/1 0:00:001月14日,北京市兩會消息,2017年北京將新建3000個公用充電樁,進一步加強推廣新能源汽車,同時還將加強公交線路、自行車道等方面建設,努力使中心城區綠色出行比例提高到72。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