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互聯網思維造車的特斯拉,在首次發布第三季度利潤報告后,終于在去年“淪陷”于汽車行業經驗不足。1月5日,特斯拉宣布,去年的銷量沒有達到既定目標,原因是一些硬件更新導致了短期的生產問題,從而阻礙了新車的交付。業內認為,不僅是特斯拉,許多互聯網造車企業也因為缺乏傳統汽車行業的制造經驗、產能不足、生產過程適應性弱、制造成本高而成為問題。
交付目標未實現。
去年年初,當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給出全年交付8萬輛新車的預期時,業內普遍認為,這家利用互聯網思維造車的公司終于走上了汽車制造的正軌。然而,根據特斯拉最近發布的數據,特斯拉去年的產量為8.39萬輛,但新車交付量為7.62萬輛,低于8萬輛的預定目標。其中,特斯拉在去年第四季度共交付了2.2萬輛新車,未能達到2.5萬輛的交付目標。
對于8萬輛的未完成交付目標,特斯拉解釋稱:“是自動駕駛的硬件更新造成的。”據了解,特斯拉自動駕駛硬件的更新給生產帶來了麻煩,從去年10月底一直持續到12月初。因此,特斯拉去年第四季度的生產任務被堆積到賽季末,這打亂了特斯拉最初的計劃。“去年我們終于實現了生產目標,但新車交付受到了影響。這些延遲的新車將計入今年第一季度的數據。”特斯拉相關負責人表示。
需要降低的高成本
事實上,如何降低成本已經成為互聯網汽車制造商面臨的一大難題。特斯拉年報顯示,從2010年在納斯達克上市到2015年,特斯拉一直處于虧損狀態,虧損總額達20.61億美元。汽車行業專家張志勇表示,車型制造成本高已成為特斯拉持續虧損的原因之一。
據了解,電池成本已成為純電動汽車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以特斯拉為例,Model X的售價為88.8萬-138.12萬元,Model S的售價為68.89萬-131.52萬元。由于需要購買電池,動力電池已占到整車制造成本的50%以上。對特斯拉來說,高成本帶來的高價格使特斯拉車型定位于高端消費者,但高端車型有限的消費市場并不能幫助降低成本。
與特斯拉一樣,其他互聯網汽車制造商也面臨著降低成本的問題。樂視的戰略合作伙伴法拉第未來(以下簡稱“FF”)在今年的CES展會上推出了首款量產車型FF 91。據悉,這款車型的售價將在15萬至20萬美元之間,已經超過了特斯拉銷售的車型。汽車行業專家賈新光認為,FF想要復制特斯拉的模式,但對于互聯網汽車制造商來說,從高端車型開始可以展示自己的技術水平,但增加銷量的低價車型是實現盈利的手段。
產能測試資金鏈
事實上,在解決了研發問題之后,互聯網仍然需要面臨產能問題。根據行業規則,只有量產車達到一定的產銷量,才能實現盈虧平衡。數據顯示,2015年特斯拉的整體產能略高于5萬輛。盡管特斯拉的產能在2016年增加了很多,但它仍然只生產了8.39萬輛,未能超過10萬輛。
馬斯克還表示,特斯拉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不是市場需求,而是產能問題。以特斯拉Model 3為例。在預訂的第一周,特斯拉就收到了超過32.5萬份預訂。訂單數量巨大,但由于產能限制,實際交付數量往往會延遲數年。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國內互聯網上還沒有實質性的工廠投產……
制造企業。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蔚來、樂視、萬向、長江汽車等14家新造車企業將投資約1160億元用于新能源生產項目建設。
然而,生產資質仍然是這些新企業面臨的最大問題。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的《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管理規定》,鼓勵更多社會資本和具有技術創新能力的企業參與新能源汽車產業。該政策一出,就給了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新入局者無限遐想。然而,截至目前,獲得汽車生產資質的新進入者此前都是汽車相關領域的企業,而真正的互聯網造車企業的產能仍處于建設階段,尚未實現真正的量產。
“互聯網公司能否建設和完善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園還有待觀察,關鍵在于能否真正投入大量資金。”在賈新光看來,生產后的持續投資是對新進入者最大的考驗。以互聯網思維造車的特斯拉,在首次發布第三季度利潤報告后,終于在去年“淪陷”于汽車行業經驗不足。1月5日,特斯拉宣布,去年的銷量沒有達到既定目標,原因是一些硬件更新導致了短期的生產問題,從而阻礙了新車的交付。業內認為,不僅是特斯拉,許多互聯網造車企業也因為缺乏傳統汽車行業的制造經驗、產能不足、生產過程適應性弱、制造成本高而成為問題。
交付目標未實現。
去年年初,當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給出全年交付8萬輛新車的預期時,業內普遍認為,這家利用互聯網思維造車的公司終于走上了汽車制造的正軌。然而,根據特斯拉最近發布的數據,特斯拉去年的產量為8.39萬輛,但新車交付量為7.62萬輛,低于8萬輛的預定目標。其中,特斯拉在去年第四季度共交付了2.2萬輛新車,未能達到2.5萬輛的交付目標。
對于8萬輛的未完成交付目標,特斯拉解釋稱:“是自動駕駛的硬件更新造成的。”據了解,特斯拉自動駕駛硬件的更新給生產帶來了麻煩,從去年10月底一直持續到12月初。因此,特斯拉去年第四季度的生產任務被堆積到賽季末,這打亂了特斯拉最初的計劃。“去年我們終于實現了生產目標,但新車交付受到了影響。這些延遲的新車將計入今年第一季度的數據。”特斯拉相關負責人表示。
需要降低的高成本
事實上,如何降低成本已經成為互聯網汽車制造商面臨的一大難題。特斯拉年報顯示,從2010年在納斯達克上市到2015年,特斯拉一直處于虧損狀態,虧損總額達20.61億美元。汽車行業專家張志勇表示,車型制造成本高已成為特斯拉持續虧損的原因之一。
據了解,電池成本已成為純電動汽車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以特斯拉為例,Model X的售價為88.8萬-138.12萬元,Model S的售價為68.89萬-131.52萬元。由于需要購買電池,動力電池已占到整車制造成本的50%以上。對特斯拉來說,高成本帶來的高價格使特斯拉車型定位于高端消費者,但高端車型有限的消費市場并不能幫助降低成本。
與特斯拉一樣,其他互聯網汽車制造商也面臨著降低成本的問題。樂視的戰略合作伙伴法拉第未來(以下簡稱“FF”)在今年的CES展會上推出了首款量產車型FF 91。據報道,這款車型的價格將在15萬至20萬美元之間,而……
已經超過了特斯拉銷售的車型。汽車行業專家賈新光認為,FF想要復制特斯拉的模式,但對于互聯網汽車制造商來說,從高端車型開始可以展示自己的技術水平,但增加銷量的低價車型是實現盈利的手段。
產能測試資金鏈
事實上,在解決了研發問題之后,互聯網仍然需要面臨產能問題。根據行業規則,只有量產車達到一定的產銷量,才能實現盈虧平衡。數據顯示,2015年特斯拉的整體產能略高于5萬輛。盡管特斯拉的產能在2016年增加了很多,但它仍然只生產了8.39萬輛,未能超過10萬輛。
馬斯克還表示,特斯拉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不是市場需求,而是產能問題。以特斯拉Model 3為例。在預訂的第一周,特斯拉就收到了超過32.5萬份預訂。訂單數量巨大,但由于產能限制,實際交付數量往往會延遲數年。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國內互聯網造車企業還沒有實質性的工廠投產。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蔚來、樂視、萬向、長江汽車等14家新造車企業將投資約1160億元用于新能源生產項目建設。
然而,生產資質仍然是這些新企業面臨的最大問題。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的《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管理規定》,鼓勵更多社會資本和具有技術創新能力的企業參與新能源汽車產業。該政策一出,就給了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新入局者無限遐想。然而,截至目前,獲得汽車生產資質的新進入者此前都是汽車相關領域的企業,而真正的互聯網造車企業的產能仍處于建設階段,尚未實現真正的量產。
“互聯網公司能否建設和完善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園還有待觀察,關鍵在于能否真正投入大量資金。”在賈新光看來,生產后的持續投資是對新進入者最大的考驗。
據外媒1月12日報道稱,寶馬日前證實,計劃推出純電動版寶馬M系列,包括M3、M4和M5的純電動版,在此之前將首先推出混動版車型。
1900/1/1 0:00:002017年1月16日,第四屆中國汽車產業年度貢獻獎暨軒轅獎在北京汽車博物館揭曉,經過了近8個月的籌備與評審,本屆軒轅獎評審團在15個入圍車型中評選出了1個年度大獎、6個單項獎,以及8個提名獎。
1900/1/1 0:00:00中國將實施嚴格的新能源汽車配額生產政策,國際汽車品牌將如何應對?在中國耕耘最久的大眾汽車表示,將踐行在新能源汽車戰略上的承諾,計劃至2020年在中國提供40萬輛新能源汽車,
1900/1/1 0:00:001月16日,浙江南都電源動力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南都電源發布公告稱,擬籌劃資產收購事項,因相關事項尚存在不確定性為了維護廣大投資者利益,避免公司股價異常波動,
1900/1/1 0:00:00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了《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定》工業和信息化部令第39號,以下簡稱《規定》。
1900/1/1 0:00:00作為未來未來出行解決方案之一,智能駕駛技術一直是各大車企、互聯網界研發對象。前有谷歌、特斯拉等科技行業巨頭,后有寶馬、奧迪、福特等汽車界佼佼者。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