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汽車工業自主研發的先行者,奇瑞在國內外市場都取得了令人振奮的成績,也從無所畏懼、意氣風發到了沉淀、蓄勢待發。現在,面對方興未艾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奇瑞瞄準了“行業前三”的目標。
2016年12月底,奇瑞新能源總經理高立新接受了第一電氣網作者的專訪。在兩個多小時的交流中,高立新詳細講述了奇瑞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經驗和未來規劃。他表示,奇瑞新能源發展靠技術驅動市場,靠技術“進”,靠市場“穩”,做新能源汽車良心企業。
高立新于1998年加入奇瑞,是奇瑞創始人之一,承擔并參與了多項國家“863”計劃中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2015年正式接手奇瑞新能源汽車業務。
奇瑞新能源總經理高立新
新能源穩步發展
奇瑞有很多光環。在傳統汽車領域,成就了國內第一批乘用車產品,也是國內最早研發新能源汽車的公司之一。早在1999年就成立了電動汽車項目組,在BSG(輕度混合動力技術)、ISG(汽車起動機和發電機一體化)、鉛酸低速和高速鋰電池等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和探索。
直到2013年,奇瑞都是中國電動車銷量最高的品牌。在市場的萌芽階段,奇瑞用便宜實用的QQ3EV打開了局面。隨著政策紅利的釋放,越來越多的車企發力新能源汽車市場,奇瑞新能源依然在前五。
據乘聯會統計,2016年奇瑞新能源銷量為20963輛,較2015年的14147輛增長48.2%,在全國新能源汽車品牌中排名第五,市場份額為6.4%。
雖然市場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單,但高立新表示,奇瑞新能源原本有更高的期望和目標,由于2016年政策的多次波動,沒有釋放出來。“如果新的補貼政策在9月份或更早出臺,企業會有更好的準備。新車eQ1(小蟻)受政策調整影響,尚未進入推廣目錄。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僅一款主力車型eQ就賣出了16000多輛,艾瑞澤7e插電式車型賣出了3600多輛,證明了奇瑞新能源的產品受到了用戶的認可和喜愛。”
評價過去一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趨勢,高立新認為:“市場集中度不斷提高,出現了一個深刻的變化,即主要銷售車型逐漸從56萬升級到10萬以上的價格區間。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貼近傳統汽車市場的消費情況,符合產業發展規律。“買車占號”等政策導致的所謂購車行為,無法長期支撐產業發展。”
在商業模式創新方面,奇瑞新能源參與創建了易駕租車,并計劃以蕪湖為樣板城市,打造成熟的城市新能源電動汽車分時租賃生態模式,并將該模式推廣至全國。據高立新介紹,易到目前在全國有十幾個城市。2017年計劃擴張至20+城市,投入1億輛電動汽車。目前eQ在租賃市場的訂單占比超過65%。
據高立新判斷,未來中國分時租賃汽車保有量將達到200萬輛,每年更新規模在40-50萬輛,是奇瑞新能源的重點市場。
另一方面,低速電動車市場的消費需求在不斷升級,市場需求逐漸向高速車轉變。國家正在制定低速電動車管理標準,高立新期待政策盡快出臺。“我們的策略是拿高速的產品和技術,玩低速的產品和市場。”
奇瑞eQ
輕量化技術引領行業兩年……2016年2月,奇瑞新能源年產6萬輛鋁合金框架車體純電動乘用車項目在蕪湖奠基。項目規劃面積338畝,總投資15.6億元,分兩期建設。一期計劃于2016年建成投產,初步達到年產1萬輛電動汽車的生產能力,二期將于2017年底建成,達到6萬輛純電動乘用車的制造基地。
基于這一全新的生產項目,奇瑞新能源于2016年11月獲得了純電動乘用車自主生產資質。原本奇瑞的電動汽車是與傳統汽車接軌生產的,新生產項目的建立意味著奇瑞決心以全新的姿態和全新的架構定義面向未來的新能源汽車產品。
全鋁框架結構車身平臺會帶來哪些好處?高立新說,首先是輕量化。比如eQ1(小螞蟻)連電池只有850kg,比上一代eQ的1100kg甚至傳統汽車的900~1000kg都要輕。它帶來的是更少的電池消耗和更少的能源消耗。
全鋁產品可以像傳統汽車一樣安全,因為是以電池為核心設計的,對電池的保護會比傳統汽車更好。
成本方面,高立新指出,全鋁框架結構性價比最高。雖然車身價格翻倍,但每節約一度電可以降低兩三千元。框架結構生產線的投資成本也比傳統鋁車身低很多,如果算上鋁的回收成本,價格也可以平衡。
奇瑞研發的“全鋁空間結構+全復合材料外罩”輕量化技術平臺,實現了多種輕量化材料和先進成型工藝的集成應用。高立新對這項技術很有信心:“平臺的靈活性和擴展性都很好,各種型號都可以。目前也有幾家公司在研究基于鋁車身的輕量化方案,我們領先業界兩年。企業在現階段的發展,必須“跳出來”創新。奇瑞希望成為新能源產業創新的先鋒,歡迎開放合作。在制造業方面,我們也在積極探索新的共享模式,愿意為一些企業提供技術平臺。”
奇瑞新能源獲得獨立生產牌照后,通過引入外部資本,擁有了更多籌碼。高立新透露,投資方已經在集團層面接觸,并仔細考慮戰略布局,包括在核心零部件領域引入戰略投資者,而不是簡單的資本進出。
“從1999年研發新能源汽車到現在,我們在新能源技術的研發上已經投入了20多億。目前還沒有產生應有的效益。奇瑞新能源的發展不會是一場風雨飄搖的資金投入。這真的取決于市場、技術和市場規則。”高立新說。
2017年產品陣容擴大
2015年底,奇瑞汽車累計產量突破500萬輛時,集團公布了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規劃,分為產品、技術、銷量三個層面:未來五年將陸續推出A00至E級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包括純電動、增程式、插電式混合動力,也涵蓋了商用車領域。奇瑞新能源汽車2020年的銷售目標定為20萬輛。
從奇瑞新能源目前的銷售情況來看,要實現目標還是有不小的挑戰。高立新強調:“總的目標是堅定的。整個奇瑞集團都在支持新能源業務的發展,在智能化、互聯互通、插電式技術上也有很大投入,所以有信心做到前三。”
奇瑞小螞蟻
與總體目標相對應的是,2017年,奇瑞新能源將推出首款正在研發全鋁車身的電動汽車eQ1(小螞蟻)。還有艾瑞澤5純電動版,NEDC續航里程可達350km,將主要針對……等市場xis,網約車,政府用車。又一款SUV產品在私家車市場會有賣點。同時,在售的eQ車型也將進行升級更新,增加更多智能配置。
根據新補貼政策提出的電池質量和能量密度要求,高立新表示,奇瑞新能源產品將走向120Wh/kg的標準,實現更好的競爭力。
做新能源汽車良心企業
相比其他車企,奇瑞的產品投放和營銷措施略顯保守。最早培育新能源汽車,但邊緣內斂。對此,高立新解釋稱,奇瑞汽車年產能達到70萬輛后,集團戰略調整,將技術質量標準提升到新階段,“求質不求量”。
“雖然現在是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應用期,但是如果產品出現一些小問題,國家和消費者是可以容忍的。在奇瑞集團內部,新能源產品的質量和品質要求與傳統汽車是一致的,因為新能源汽車也是奇瑞品牌,必須達到更高的標準和要求。”高立新說,已經公布了幾款車,但由于沒有達到企業內部的高要求,沒有投放市場。奇瑞,做新能源汽車良心企業。
奇瑞曾經在汽車自主研發上走過一條非常艱難的路,最終帶動了整個中國汽車零部件體系的成長。全程參與過程的高立新,回憶起過去的歲月,依然很感動。奇瑞自造車的價值理念在今天的新能源汽車上依然適用。
繼承、創新、發展是高立新總結的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準則。“我們要把傳統汽車的制造經驗拿來,從整車角度創新。我們要掌握核心部件中的三電技術,向智能互聯方向創新,在技術源頭進行創新設計開發,探索新的商業模式。”作為中國汽車工業自主研發的先行者,奇瑞在國內外市場都取得了令人振奮的成績,也從無所畏懼、意氣風發到了沉淀、蓄勢待發。現在,面對方興未艾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奇瑞瞄準了“行業前三”的目標。
2016年12月底,奇瑞新能源總經理高立新接受了第一電氣網作者的專訪。在兩個多小時的交流中,高立新詳細講述了奇瑞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經驗和未來規劃。他表示,奇瑞新能源發展靠技術驅動市場,靠技術“進”,靠市場“穩”,做新能源汽車良心企業。
高立新于1998年加入奇瑞,是奇瑞創始人之一,承擔并參與了多項國家“863”計劃中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2015年正式接手奇瑞新能源汽車業務。
奇瑞新能源總經理高立新
新能源穩步發展
奇瑞有很多光環。在傳統汽車領域,成就了國內第一批乘用車產品,也是國內最早研發新能源汽車的公司之一。早在1999年就成立了電動汽車項目組,在BSG(輕度混合動力技術)、ISG(汽車起動機和發電機一體化)、鉛酸低速和高速鋰電池等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和探索。
直到2013年,奇瑞都是中國電動車銷量最高的品牌。在市場的萌芽階段,奇瑞用便宜實用的QQ3EV打開了局面。隨著政策紅利的釋放,越來越多的車企發力新能源汽車市場,奇瑞新能源依然在前五。
據乘聯會統計,2016年奇瑞新能源銷量為20963輛,較2015年的14147輛增長48.2%,在全國新能源汽車品牌中排名第五,市場份額為6.4%。
雖然市場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單,但高立新表示,奇瑞新能源本來就有更高的e……由于2016年政策的許多波動,這些目標沒有發布。“如果新的補貼政策在9月份或更早出臺,企業會有更好的準備。新車eQ1(小蟻)受政策調整影響,尚未進入推廣目錄。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僅一款主力車型eQ就賣出了16000多輛,艾瑞澤7e插電式車型賣出了3600多輛,證明了奇瑞新能源的產品受到了用戶的認可和喜愛。”
評價過去一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趨勢,高立新認為:“市場集中度不斷提高,出現了一個深刻的變化,即主要銷售車型逐漸從56萬升級到10萬以上的價格區間。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貼近傳統汽車市場的消費情況,符合產業發展規律。“買車占號”等政策導致的所謂購車行為,無法長期支撐產業發展。”
在商業模式創新方面,奇瑞新能源參與創建了易駕租車,并計劃以蕪湖為樣板城市,打造成熟的城市新能源電動汽車分時租賃生態模式,并將該模式推廣至全國。據高立新介紹,目前易到在全國有十幾個城市。2017年計劃擴張至20+城市,投入1億輛電動汽車。目前eQ在租賃市場的訂單占比超過65%。
據高立新判斷,未來中國分時租賃汽車保有量將達到200萬輛,每年更新規模在40-50萬輛,是奇瑞新能源的重點市場。
另一方面,低速電動車市場的消費需求在不斷升級,市場需求逐漸向高速車轉變。國家正在制定低速電動車管理標準,高立新期待政策盡快出臺。“我們的策略是拿高速的產品和技術,玩低速的產品和市場。”
奇瑞eQ
輕量化技術領先行業兩年。
2016年2月,奇瑞新能源年產6萬輛鋁合金框架車體純電動乘用車項目在蕪湖奠基。項目規劃面積338畝,總投資15.6億元,分兩期建設。一期計劃于2016年建成投產,初步達到年產1萬輛電動汽車的生產能力,二期將于2017年底建成,達到6萬輛純電動乘用車的制造基地。
基于這一全新的生產項目,奇瑞新能源于2016年11月獲得了純電動乘用車自主生產資質。原本奇瑞的電動汽車是與傳統汽車接軌生產的,新生產項目的建立意味著奇瑞決心以全新的姿態和全新的架構定義面向未來的新能源汽車產品。
全鋁框架結構車身平臺會帶來哪些好處?高立新說,首先是輕量化。比如eQ1(小螞蟻)連電池只有850kg,比上一代eQ的1100kg甚至傳統汽車的900~1000kg都要輕。它帶來的是更少的電池消耗和更少的能源消耗。
全鋁產品可以像傳統汽車一樣安全,因為是以電池為核心設計的,對電池的保護會比傳統汽車更好。
成本方面,高立新指出,全鋁框架結構性價比最高。雖然車身價格翻倍,但每節約一度電可以降低兩三千元。框架結構生產線的投資成本也比傳統鋁車身低很多,如果算上鋁的回收成本,價格也可以平衡。
奇瑞研發的“全鋁空間結構+全復合材料外罩”輕量化技術平臺,實現了多種輕量化材料和先進成型工藝的集成應用。高立新對這項技術很有信心:“平臺的靈活性和擴展性都很好,各種型號都可以。目前,幾家公司也在研究輕量級解決方案……基于鋁制車身,我們領先行業兩年。企業在現階段的發展,必須“跳出來”創新。奇瑞希望成為新能源產業創新的先鋒,歡迎開放合作。在制造業方面,也在積極探索新的共享模式,愿意為部分企業提供技術平臺。"
奇瑞新能源獲得獨立生產牌照后,通過引入外部資本,擁有了更多籌碼。高立新透露,投資方已經在集團層面接觸,并仔細考慮戰略布局,包括在核心零部件領域引入戰略投資者,而不是簡單的資本進出。
“從1999年研發新能源汽車到現在,我們在新能源技術的研發上已經投入了20多億。目前還沒有產生應有的效益。奇瑞新能源的發展不會是一場風雨飄搖的資金投入。這真的取決于市場、技術和市場規則。”高立新說。
2017年產品陣容擴大
2015年底,奇瑞汽車累計產量突破500萬輛時,集團公布了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規劃,分為產品、技術、銷量三個層面:未來五年將陸續推出A00至E級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包括純電動、增程式、插電式混合動力,也涵蓋了商用車領域。奇瑞新能源汽車2020年的銷售目標定為20萬輛。
從奇瑞新能源目前的銷售情況來看,要實現目標還是有不小的挑戰。高立新強調:“總的目標是堅定的。整個奇瑞集團都在支持新能源業務的發展,在智能化、互聯互通、插電式技術上也有很大投入,所以有信心做到前三。”
奇瑞小螞蟻
與總體目標相對應的是,2017年,奇瑞新能源將推出首款正在研發全鋁車身的電動汽車eQ1(小螞蟻)。還有艾瑞澤5純電動版,NEDC續航里程可達350km,將主要針對出租車、網約車、政府用車等市場。又一款SUV產品在私家車市場會有賣點。同時,在售的eQ車型也將進行升級更新,增加更多智能配置。
根據新補貼政策提出的電池質量和能量密度要求,高立新表示,奇瑞新能源產品將走向120Wh/kg的標準,實現更好的競爭力。
做新能源汽車良心企業
相比其他車企,奇瑞的產品投放和營銷措施略顯保守。最早培育新能源汽車,但邊緣內斂。對此,高立新解釋稱,奇瑞汽車年產能達到70萬輛后,集團戰略調整,將技術質量標準提升到新階段,“求質不求量”。
“雖然現在是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應用期,但是如果產品出現一些小問題,國家和消費者是可以容忍的。在奇瑞集團內部,新能源產品的質量和品質要求與傳統汽車是一致的,因為新能源汽車也是奇瑞品牌,必須達到更高的標準和要求。”高立新說,已經公布了幾款車,但由于沒有達到企業內部的高要求,沒有投放市場。奇瑞,做新能源汽車良心企業。
奇瑞曾經在汽車自主研發上走過一條非常艱難的路,最終帶動了整個中國汽車零部件體系的成長。全程參與過程的高立新,回憶起過去的歲月,依然很感動。奇瑞自造車的價值理念在今天的新能源汽車上依然適用。
繼承、創新、發展是高立新總結的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準則。“我們要把傳統汽車的制造經驗拿來,從整車角度創新。我們要掌握核心部件中的三電技術,向智能互聯方向創新,在技術源頭進行創新設計開發,探索新的商業模式。”
2017年1月18日上午,“為夢創造北汽新能源2017年全球伙伴大會”在北京懷柔寬溝會議中心舉行。
1900/1/1 0:00:001、南京金龍乘用車生產基地2017年下半年啟用生產SUV、MPV新能源車近日,南京金龍正式公布了2017年新能源乘用車市場發展規劃。
1900/1/1 0:00:00投資116億、產能30萬的FutureMobilityCorpFMC工廠選址南京。1月19日,南京市開發區和FMC簽署高端智能電動汽車項目簽約儀式。
1900/1/1 0:00:00近兩年來,新能源汽車市場呈爆發式增長趨勢,作為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的動力電池同時受益。
1900/1/1 0:00:00據外媒報道,大眾品牌意欲效仿蘋果等科技公司的戰略,意欲推出“大眾用戶ID”。
1900/1/1 0:00:001月17日,駱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駱駝股份”)發布公告表示,公司于近日與武漢東湖高新區未來科技城建設辦公室投資服務中心簽訂投資協議,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