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電氣網](特約作者于晨)新能源汽車補貼本來是一項惠民的好政策。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落后于發達國家。國家通過補貼在促進國產汽車產業化和調整國家產業結構方面發揮了很好的作用,也帶動了地方政府大力支持當地電動汽車產業的發展。然而,新能源汽車公司欺詐賠償事件的曝光,在社會上引起軒然大波,并引發各界對補貼的思考。[點擊查看“重新思考作弊補門”主題]
2016年,新能源汽車國家補貼標準公布。一如既往,補貼被分配給汽車制造商,汽車制造商以扣除補貼后的價格銷售新能源汽車。從表面上看,這是正常的,因為電動汽車本身是由汽車工廠生產的。然而,經過仔細調查,許多電動汽車產品的電池、電子控制和電機都是與電池電機制造商購買或合作的。這樣一個問題來了,為什么不把補貼分配給生產電動汽車三大核心部件的公司呢?如果國家像補貼汽車工廠一樣補貼核心部件,企業可以增加資本從事研發,并努力在三大核心技術上做到最好。
以純電動公交車(銷往上海)為例。2015年,補貼以國家最高50萬補貼和地方1:1 50萬補貼為基礎。12米純電動公交車的價格為130萬,包括60萬個電池、20萬個電機和控制器以及40萬個輔助設備。這樣一來,買家只需支付30萬即可購買,而汽車制造商仍有10萬利潤,這是一個雙贏的局面。然而,如果汽車制造商選擇一家電池價格低、技術水平差的公司,利潤就會發生變化。如果電機和電子控制也考慮選擇低價低質的產品,汽車制造商的利潤將再次翻倍。這樣一來,汽車工廠最終會受益,消費者和國家都會受到損害。因此,我們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制止作弊行為。
第一,完善補貼機制。我們可以將補貼細分為汽車補貼、電池補貼、電機補貼、電控補貼等。三大電器以補貼價格賣給汽車工廠,汽車工廠以補貼價格出售給買家,這樣沒有買家花的錢就沒有變。這樣,許多好處將促進我國電池、電機和電子控制等核心產品的研發。汽車制造商和監管部門應制定電池、電機和電子控制的標準,并根據標準制定補貼,有獎有罰。推動制造商研發自己的產品,使資金向優秀企業傾斜,也防止補貼導致的產業過剩和盲目無序擴張。不符合標準的企業不能獲得補貼。從而促進車企資源的整合,使行業穩步發展。對于汽車生產企業來說,如果生產的新能源汽車已經上牌使用一段時間,沒有質量問題,當地管理所將按照標準對車輛進行驗收,汽車生產企業只有在驗收合格后才能申請補貼。這樣一來,一方面要求汽車制造商嚴格選擇核心產品,另一方面,汽車制造商在道路上生產的新能源汽車的質量能夠滿足各種要求,一方面,消費者的權益能夠得到保障。
其次,完善管理體系。適當制定一些法律法規作為企業的約束條件,建立完善的監管體系。從申報到投產,要嚴格對車企進行驗收,鼓勵有能力的公司對面臨破產或產能不足的車企進行兼并重組,實現資源整合、技術共享、統一管理、共同發展。生產的車輛應逐一登記和測試(車架號、電機號、電池號等)。P……
發泄“一個電池變成幾輛車”的現象。
第三,消除地方過度保護。對當地的過度保護使當地產品過度依賴政府,并使汽車公司盲目擴張而非創新。如果這樣下去,汽車市場將被分割得太小,每家車企只能占據一定的地位,但不會形成規模,也很難形成競爭力。Serious最終可能面臨破產的可能性。如今,社會信息的開放將使消費者的選擇更加理性。政府應該讓當地的汽車公司走出去,打開外部市場,引進新技術,參與外部競爭,從而提高自己,走更長的路。我們需要汽車公司充分利用政府和國家的支持來進行研發,我們不能閉門造車。
補貼仍在繼續,欺詐行為也將存在。目前,新能源正處于白熱化階段。我們不能完全切斷補貼,而是采取一定措施,通過改革和學習國際經驗制定有效的改革措施(加州電動汽車補貼),讓中國的新能源真正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打造國際品牌。
作者是一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電機技術人員。
在某種程度上,新能源汽車的“大躍進”正是源于政策補貼。政策漏洞能否彌補?是否應該加強司法監督和輿論監督?第一篇電獎勵作文第一期最高獎金為5000元!
提交電子郵件:content@d1ev.com
[第一電氣網](特約作者于晨)新能源汽車補貼本來是一項惠民的好政策。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落后于發達國家。國家通過補貼在促進國產汽車產業化和調整國家產業結構方面發揮了很好的作用,也帶動了地方政府大力支持當地電動汽車產業的發展。然而,新能源汽車公司欺詐賠償事件的曝光,在社會上引起軒然大波,并引發各界對補貼的思考。[點擊查看“重新思考作弊補門”主題]
2016年,新能源汽車國家補貼標準公布。一如既往,補貼被分配給汽車制造商,汽車制造商以扣除補貼后的價格銷售新能源汽車。從表面上看,這是正常的,因為電動汽車本身是由汽車工廠生產的。然而,經過仔細調查,許多電動汽車產品的電池、電子控制和電機都是與電池電機制造商購買或合作的。這樣一個問題來了,為什么不把補貼分配給生產電動汽車三大核心部件的公司呢?如果國家像補貼汽車工廠一樣補貼核心部件,企業可以增加資本從事研發,并努力在三大核心技術上做到最好。
以純電動公交車(銷往上海)為例。2015年,補貼以國家最高50萬補貼和地方1:1 50萬補貼為基礎。12米純電動公交車的價格為130萬,包括60萬個電池、20萬個電機和控制器以及40萬個輔助設備。這樣一來,買家只需支付30萬即可購買,而汽車制造商仍有10萬利潤,這是一個雙贏的局面。然而,如果汽車制造商選擇一家電池價格低、技術水平差的公司,利潤就會發生變化。如果電機和電子控制也考慮選擇低價低質的產品,汽車制造商的利潤將再次翻倍。這樣一來,汽車工廠最終會受益,消費者和國家都會受到損害。因此,我們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制止作弊行為。
第一,完善補貼機制。我們可以將補貼細分為汽車補貼、電池補貼、電機補貼、電控補貼等。三大電器以補貼價格賣給汽車工廠,汽車工廠以補貼價格出售給買家,這樣沒有買家花的錢就沒有變。這樣,許多好處將促進我國電池、電機和電子控制等核心產品的研發。汽車制造商和監管部門應制定電池、電機和電子控制的標準,并根據標準制定補貼,有獎有罰。推動制造商研發自己的產品,使資金向優秀企業傾斜,也防止補貼導致的產業過剩和盲目無序擴張。不符合標準的企業不能獲得補貼。從而促進車企資源的整合,使行業穩步發展。對于汽車生產企業來說,如果生產的新能源汽車已經上牌使用一段時間,沒有質量問題,當地管理所將按照標準對車輛進行驗收,汽車生產企業只有在驗收合格后才能申請補貼。這樣一來,一方面要求汽車制造商嚴格選擇核心產品,另一方面,汽車制造商在道路上生產的新能源汽車的質量能夠滿足各種要求,一方面,消費者的權益能夠得到保障。
其次,完善管理體系。適當制定一些法律法規作為企業的約束條件,建立完善的監管體系。從申報到投產,要嚴格對車企進行驗收,鼓勵有能力的公司對面臨破產或產能不足的車企進行兼并重組,實現資源整合、技術共享、統一管理、共同發展。第……
生產的車輛應逐一登記和測試(車架號、電機號、電池號等)。防止“一個電池變成幾輛車”的現象。
第三,消除地方過度保護。對當地的過度保護使當地產品過度依賴政府,并使汽車公司盲目擴張而非創新。如果這樣下去,汽車市場將被分割得太小,每家車企只能占據一定的地位,但不會形成規模,也很難形成競爭力。Serious最終可能面臨破產的可能性。如今,社會信息的開放將使消費者的選擇更加理性。政府應該讓當地的汽車公司走出去,打開外部市場,引進新技術,參與外部競爭,從而提高自己,走更長的路。我們需要汽車公司充分利用政府和國家的支持來進行研發,我們不能閉門造車。
補貼仍在繼續,欺詐行為也將存在。目前,新能源正處于白熱化階段。我們不能完全切斷補貼,而是采取一定措施,通過改革和學習國際經驗制定有效的改革措施(加州電動汽車補貼),讓中國的新能源真正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打造國際品牌。
作者是一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電機技術人員。
在某種程度上,新能源汽車的“大躍進”正是源于政策補貼。政策漏洞能否彌補?是否應該加強司法監督和輿論監督?第一篇電獎勵作文第一期最高獎金為5000元!
提交電子郵件:content@d1ev.com
標簽:
此前國家發改委已發布《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的通知,總體目標是到2020年,達到充電站1
1900/1/1 0:00:001、財政部檢查新能源汽車補覆蓋90家車企財政部2月1日召開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助資金專項檢查布置視頻會議,此舉標志著財政部組織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助資金專項檢查正式開始,
1900/1/1 0:00:00財政部2月1日召開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助資金專項檢查布置視頻會議,此舉標志著財政部組織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助資金專項檢查正式開始,旨在規范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助資金管理使用和嚴肅財經紀律,
1900/1/1 0:00:00近日,安徽省人民政府發布《關于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實施意見》,意見指出,到2020年,新增集中式充換電站500座,分散式充電樁18萬個。
1900/1/1 0:00:00第一電動網(特約作者文竹)這幾天,很多電池行業的朋友都在討論工信部最新的發言:“工信部將組織開展對三元鋰電池的風險評估,在評估完成前,
1900/1/1 0:00:00新能源汽車領域龐大的補鏈條與虛高的產銷數據讓業界為新能源汽車產銷躍居世界第一彈冠相慶時,也將推動新能源汽車市場快速發展的補貼政策推上風口浪尖。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