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愉快地收到免費的上海品牌“上海DZ”稱號的同時,另一方面,家里卻有一個無法安裝的充電樁。目前,上海新能源汽車“早期采用者”的心情可謂喜憂參半。
今年,上海已有數千輛新能源汽車帶著綠色標志走上街頭。根據計劃,今年全市將建設6000個個人充電樁,明年將推廣1.3萬輛新能源汽車。在市政府的“綠色汽車雄心”下,上海也成為全國新能源車企的主戰場,消費者有了越來越多的選擇。
琳瑯滿目的環保汽車和優惠的汽車價格都非常吸引人。許多車主在購買新能源汽車后,都會遇到一段艱難的經歷。一個很難進入社區的問題是充電樁。
未開封的停車位證書
家住寶山大華某小區的程先生最近成了小區里的“祥林哥”。不管是物業經理、業委會主任還是居委會主任,他們都拉著問:“車位證能開嗎?”
今年年初,程先生一家買了第二輛車:一輛小巧精致的純電動汽車。買車的時候很興奮,上海品牌難拍,油價高,新能源汽車完美解決了各種問題;
用于通勤,在城市中短途行駛,純電動汽車完全可以勝任。
但充電仍然不方便。畢竟,外面的公共充電樁并不像加油站那樣無處不在。單元車庫里有插座,但停車位很難搶到。程先生最希望解決小區的收費問題,但他住在五樓。飛上樓風險太大,而且他沒有固定的停車位來安裝固定的充電樁。
最初,程先生通過汽車經銷商向電力公司申請安裝充電樁。起初一切順利,費用不由業主承擔,但卡在了關鍵環節:電力公司需要物業公司出具的停車位歸業主所有的證明。
程先生認為,雖然他沒有固定的停車位,但既然上海鼓勵私家車購買新能源汽車,社區也應該配合。他找到物業經理,提出選擇一個公共地面停車位,并為他開具了“停車位權屬證明”,以便安裝充電樁。“我從來不想占用這個停車位,只想安裝樁、停車位或公共停車位。”程先生解釋道。
面對程先生的要求,物業經理感到不解:雖然業主承諾不占用車位,但一張紙證明,公共停車位真的會變成私人停車位。更重要的是,物業公司只是委托管理。《物權法》規定,停車位歸小區業主所有,物業根本無權證明。
因此,物業經理將問題移交給了業委會。工業委員會主任也感到困惑。程先生的要求似乎很合理,但現在在社區停車很困難。新能源車主提出了要求,其他車主肯定有意見。更重要的是,去年年底,該小區業主大會投票決定在兩年內取消地面上的私人固定停車位,改為公共停車位,以改善小區的停車問題。今年,30戶家庭在出售財產時歸還了停車位。在這個時候,更難說服公眾頒發“轉公為私”的證書。
在撞了兩次墻后,程先生又去了居委會,但仍然沒有結果。最后,居委會、業委會和物業只能給出一個勉強的答案:待小區內的新能源汽車達到一定數量后,將開設帶充電樁的專用停車位。業委會主任也坦言,即使實現了,這個車位所有權證書也開不了。
程先生折騰了將近兩個月,最后去世了。他很苦惱:沒有固定的停車位就不能安裝充電樁嗎?如果固定停車位是擁有新能源汽車的前提,那么環保只能是少數人的事。業委會也擔心:未來這樣的業主會越來越多,矛盾還會繼續增加。如果有法律法規要求在社區安裝充電樁,那么做起來很容易。困難在于沒有法規,僅靠“環保理念”無法解決實際問題。
誰該負責是矛盾的焦點。
和程先生一樣,在上海和北京等大城市,也有很多沒有固定停車位的車主。
不久前,北京市交通委相關負責人坦言,截至10月底,北京市機動車保有量561.3萬輛,但停車位不足300萬個,不僅缺口較大,而且以每年5萬輛左右的速度增長。上海也是如此。據相關機構測算,上海中心城區停車缺口超過30%,部分小區停車缺口已超過60%。
住宅小區沒有固定的停車位是很常見的。如果這些車主想要購買電動汽車,他們肯定會遇到程先生面臨的困惑。盡管停車缺口是一個嚴重的傷害,但即使你有專屬停車位或私人停車位,安裝充電樁仍然不是那么簡單,各種棘手的矛盾也存在。這次的重點……
矛盾在于誰應對這個問題負責。
家住楊浦區新江灣市的鄭女士也對安裝充電樁有很多抱怨。她告訴作者,不久前她打算買一輛榮威E50電動汽車。買車時,她聽從了4S店銷售人員的建議,最好先把充電樁“修好”。我想,我有一個固定的停車位,所以這應該不是什么大問題。只要在地上打幾個洞來固定充電樁,然后拉一根電線。
然而,當我向該物業報告時,我沒想到它會被拒絕。該住宅物業引發了許多問題,比如鄭女士停車位上的充電樁。該財產不負責保管。如果遭到破壞,它只能承擔后果;例如,由于安裝充電樁而造成的安全隱患,如泄漏事故,物業不承擔責任,并且此類安全隱患是存在的。鄭女士在安裝充電樁之前,還需要征得大多數業主的同意;
此外,由于充電樁的電壓為380伏,物業擔心這會影響整個社區的電力平衡。建議鄭女士盡量不要私自安裝,等等。很多問題擺在我們面前。在最后一刻,鄭女士只能放棄購買電動汽車的想法。
袁先生住在虹口區,他很幸運。他在自己的停車位安裝了一個充電樁,但這個過程也花了三個月的時間。與此同時,他也遇到了關于誰應該對此負責的各種困惑。例如,在申請之初,物業提出了許多擔憂,認為地下停車場的配線最初設計時,安裝充電樁時沒有線路設計可供使用,一旦重新拉電纜就會產生影響。袁先生只承擔了所有的責任,并向物業承諾,所有的鋼管和電線都會分開布置,永遠不會影響原線路。隨后,物業提出消防等安全隱患,袁先生親自到供電局出具了《電力公司關于安裝個人充電樁的指導意見》,最終說服了物業。
對于消費者來說,購買電動汽車是一件好事,它既經濟又環保。但練習起來太難了。用鄭女士的話說:“一個小小的充電樁這么復雜,誰還忍心做環保?”
誰來解決充電樁進入社區的問題?
一個又一個案例,消費者的實際困惑似乎將矛頭指向了物業或業委會。但為什么物業要“刁難”充電樁進入小區呢?據筆者了解,事實上,物業作為小區的管理方,并沒有故意阻撓業主建設充電樁的要求。從他們的角度來看,要平衡公用事業、整個社區的安全和其他業主的利益真的很困難。
各方似乎都有理由。誰來解決充電樁進入社區的問題?誰來承擔責任?也許我們應該跳出社區來解決這個問題?
從政策角度來看,積極鼓勵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是一件好事。關于充電樁建設,《電動汽車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也有明確目標:到2015年,在20個示范城市及周邊地區建設2000個充電站和40萬個充電樁,滿足電動汽車大規模商業化的需要。
上海電力還透露,正在重點推廣公共充電站,以緩解電動汽車充電困難。到2015年底,上海中心城區每5平方公里和郊區每10平方公里將設立一個公共充電設施。
然而,公共充電設施不能取代住宅充電樁。從消費者的體驗來看,充電樁很難進入社區,導致充電困難,這仍然會是一個現實的困惑,制約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因此,我們必須共同努力,解決充電樁進入社區的問題。
業內人士建議,政府應發揮帶頭作用,以便協調各方,有效解決問題。我們不妨學習一下北京的經驗。北京市發布了《關于推進物業管理區域安裝新能源乘用車自用充電設施的通知》。根據本通知要求,物業需與新能源乘用車生產企業、當地供電公司和安裝單位全力合作建設充電樁。如果他們不配合,或者向購車者和安裝單位收取額外費用,他們將受到懲罰。《通知》還要求,新建住宅區不低于18%的停車位應配備充電樁,這一標準將成為規劃審批的條件之一。
事實上,上海在制定相關政策措施方面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市新能源汽車推廣辦公室相關負責人此前透露,新辦法將努力明確物業在充電樁進小區方面的責任。例如,新方法可能會澄清,如果需要充電樁……
y業主在安全等方面符合要求,并得到相關部門的認可,物業不能拒絕安裝。
在政府主導協調的同時,業內人士認為,包括物業在內的市場各方應加強對新能源充電樁的基本認識。只有了解更多常識,深化環保理念,才能就推動充電樁進社區達成共識,共同解決問題。在愉快地收到免費的上海品牌“上海DZ”稱號的同時,另一方面,家里卻有一個無法安裝的充電樁。目前,上海新能源汽車“早期采用者”的心情可謂喜憂參半。
今年,上海已有數千輛新能源汽車帶著綠色標志走上街頭。根據計劃,今年全市將建設6000個個人充電樁,明年將推廣1.3萬輛新能源汽車。在市政府的“綠色汽車雄心”下,上海也成為全國新能源車企的主戰場,消費者有了越來越多的選擇。
琳瑯滿目的環保汽車和優惠的汽車價格都非常吸引人。許多車主在購買新能源汽車后,都會遇到一段艱難的經歷。一個很難進入社區的問題是充電樁。
未開封的停車位證書
家住寶山大華某小區的程先生最近成了小區里的“祥林哥”。不管是物業經理、業委會主任還是居委會主任,他們都拉著問:“車位證能開嗎?”
今年年初,程先生一家買了第二輛車:一輛小巧精致的純電動汽車。買車的時候很興奮,上海品牌難拍,油價高,新能源汽車完美解決了各種問題;
用于通勤,在城市中短途行駛,純電動汽車完全可以勝任。
但充電仍然不方便。畢竟,外面的公共充電樁并不像加油站那樣無處不在。單元車庫里有插座,但停車位很難搶到。程先生最希望解決小區的收費問題,但他住在五樓。飛上樓風險太大,而且他沒有固定的停車位來安裝固定的充電樁。
最初,程先生通過汽車經銷商向電力公司申請安裝充電樁。起初一切順利,費用不由業主承擔,但卡在了關鍵環節:電力公司需要物業公司出具的停車位歸業主所有的證明。
程先生認為,雖然他沒有固定的停車位,但既然上海鼓勵私家車購買新能源汽車,社區也應該配合。他找到物業經理,提出選擇一個公共地面停車位,并為他開具了“停車位權屬證明”,以便安裝充電樁。“我從來不想占用這個停車位,只想安裝樁、停車位或公共停車位。”程先生解釋道。
面對程先生的要求,物業經理感到不解:雖然業主承諾不占用車位,但一張紙證明,公共停車位真的會變成私人停車位。更重要的是,物業公司只是委托管理。《物權法》規定,停車位歸小區業主所有,物業根本無權證明。
因此,物業經理將問題移交給了業委會。工業委員會主任也感到困惑。程先生的要求似乎很合理,但現在在社區停車很困難。新能源車主提出了要求,其他車主肯定有意見。更重要的是,去年年底,該小區業主大會投票決定在兩年內取消地面上的私人固定停車位,改為公共停車位,以改善小區的停車問題。今年,30戶家庭在出售財產時歸還了停車位。在這個時候,更難說服公眾頒發“轉公為私”的證書。
在撞了兩次墻后,程先生又去了居委會,但仍然沒有結果。最后,居委會、業委會和物業只能給出一個勉強的答案:待小區內的新能源汽車達到一定數量后,將開設帶充電樁的專用停車位。業委會主任也坦言,即使實現了,這個車位所有權證書也開不了。
程先生折騰了將近兩個月,最后去世了。他很苦惱:沒有固定的停車位就不能安裝充電樁嗎?如果固定停車位是擁有新能源汽車的前提,那么環保只能是少數人的事。業委會也擔心:未來這樣的業主會越來越多,矛盾還會繼續增加。如果有法律法規要求在社區安裝充電樁,那么做起來很容易。困難在于沒有法規,僅靠“環保理念”無法解決實際問題。
誰該負責是矛盾的焦點。
和程先生一樣,在上海和北京等大城市,也有很多沒有固定停車位的車主。
不久前,北京市交通委相關負責人坦言,截至10月底,北京市機動車保有量561.3萬輛,但停車位不足300萬個,不僅缺口較大,而且以每年5萬輛左右的速度增長。上海也是如此。據相關機構測算,上海中心城區停車缺口超過30%,部分小區停車缺口已超過60%。
住宅小區沒有固定的停車位是很常見的。如果這些車主想要購買電動汽車,他們肯定會遇到程先生面臨的困惑。盡管停車缺口是一個嚴重的傷害,但即使你有專屬停車位或私人停車位,安裝充電樁仍然不是那么簡單,各種棘手的矛盾也存在。這次的重點……
矛盾在于誰應對這個問題負責。
家住楊浦區新江灣市的鄭女士也對安裝充電樁有很多抱怨。她告訴作者,不久前她打算買一輛榮威E50電動汽車。買車時,她聽從了4S店銷售人員的建議,最好先把充電樁“修好”。我想,我有一個固定的停車位,所以這應該不是什么大問題。只要在地上打幾個洞來固定充電樁,然后拉一根電線。
然而,當我向該物業報告時,我沒想到它會被拒絕。該住宅物業引發了許多問題,比如鄭女士停車位上的充電樁。該財產不負責保管。如果遭到破壞,它只能承擔后果;例如,由于安裝充電樁而造成的安全隱患,如泄漏事故,物業不承擔責任,并且此類安全隱患是存在的。鄭女士在安裝充電樁之前,還需要征得大多數業主的同意;
此外,由于充電樁的電壓為380伏,物業擔心這會影響整個社區的電力平衡。建議鄭女士盡量不要私自安裝,等等。很多問題擺在我們面前。在最后一刻,鄭女士只能放棄購買電動汽車的想法。
袁先生住在虹口區,他很幸運。他在自己的停車位安裝了一個充電樁,但這個過程也花了三個月的時間。與此同時,他也遇到了關于誰應該對此負責的各種困惑。例如,在申請之初,物業提出了許多擔憂,認為地下停車場的配線最初設計時,安裝充電樁時沒有線路設計可供使用,一旦重新拉電纜就會產生影響。袁先生只承擔了所有的責任,并向物業承諾,所有的鋼管和電線都會分開布置,永遠不會影響原線路。隨后,物業提出消防等安全隱患,袁先生親自到供電局出具了《電力公司關于安裝個人充電樁的指導意見》,最終說服了物業。
對于消費者來說,購買電動汽車是一件好事,它既經濟又環保。但練習起來太難了。用鄭女士的話說:“一個小小的充電樁這么復雜,誰還忍心做環保?”
誰來解決充電樁進入社區的問題?
一個又一個案例,消費者的實際困惑似乎將矛頭指向了物業或業委會。但為什么物業要“刁難”充電樁進入小區呢?據筆者了解,事實上,物業作為小區的管理方,并沒有故意阻撓業主建設充電樁的要求。從他們的角度來看,要平衡公用事業、整個社區的安全和其他業主的利益真的很困難。
各方似乎都有理由。誰來解決充電樁進入社區的問題?誰來承擔責任?也許我們應該跳出社區來解決這個問題?
從政策角度來看,積極鼓勵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是一件好事。關于充電樁建設,《電動汽車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也有明確目標:到2015年,在20個示范城市及周邊地區建設2000個充電站和40萬個充電樁,滿足電動汽車大規模商業化的需要。
上海電力還透露,正在重點推廣公共充電站,以緩解電動汽車充電困難。到2015年底,上海中心城區每5平方公里和郊區每10平方公里將設立一個公共充電設施。
然而,公共充電設施不能取代住宅充電樁。從消費者的體驗來看,充電樁很難進入社區,導致充電困難,這仍然會是一個現實的困惑,制約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因此,我們必須共同努力,解決充電樁進入社區的問題。
業內人士建議,政府應發揮帶頭作用,以便協調各方,有效解決問題。我們不妨學習一下北京的經驗。北京市發布了《關于推進物業管理區域安裝新能源乘用車自用充電設施的通知》。根據本通知要求,物業需與新能源乘用車生產企業、當地供電公司和安裝單位全力合作建設充電樁。如果他們不配合,或者向購車者和安裝單位收取額外費用,他們將受到懲罰。《通知》還要求,新建住宅區不低于18%的停車位應配備充電樁,這一標準將成為規劃審批的條件之一。
事實上,上海在制定相關政策措施方面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市新能源汽車推廣辦公室相關負責人此前透露,新辦法將努力明確物業在充電樁進小區方面的責任。例如,新方法可能會澄清,如果需要充電樁……
y業主在安全等方面符合要求,并得到相關部門的認可,物業不能拒絕安裝。
在政府主導協調的同時,業內人士認為,包括物業在內的市場各方應加強對新能源充電樁的基本認識。只有了解更多常識,深化環保理念,才能就推動充電樁進社區達成共識,共同解決問題。
節能、減排、降耗也許在部分高能耗、高污染、資源性企業的經營者眼中,這一連串字眼多少是令人頭痛的:要達到排放標準就需要更新設備,而如果超量排放也需要付出日益高昂的代價,
1900/1/1 0:00:00跌跌不休的油價未波及到新能源商用車的升溫,由于政府采購力度加大,11月新能源商用車產量暴增至3617輛,比10月新增2367輛,環比增長19倍。
1900/1/1 0:00:00就目前來看,比亞迪的電池產能還遠遠達不到其電動汽車制造的需求,不過,其已投產的全球最大電池工廠相信很快將解決這一問題。
1900/1/1 0:00:00一邊開心地領到“滬DZ”打頭免費滬牌,一邊是家門口怎么也裝不上的充電樁,目前滬上新能源車的“嘗鮮者”們的心情可謂喜憂參半。
1900/1/1 0:00:00搭載松正4代插電式深混動力系統的48輛公交車車型6120CHEVPG5于8月16日在天津上線運營,經過近4個月的實際運營,系統穩定可靠,
1900/1/1 0:00:0012月4日,在洛寧縣產業集聚區洛陽阿帕奇電動汽車有限公司洛陽產業園總裝車間內,技術人員正在裝配、調試車輛。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