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宣布,所有專利將向公眾公布,鼓勵所有汽車制造商關注和使用特斯拉的專利技術,從而促進全球綠色汽車產業的發展。
特斯拉改變行業規則的決定震驚了業內人士,引發了熱議。公眾輿論喜憂參半。有一段時間,關于特斯拉開放所有專利的評論出現在許多報紙上。
第一電氣網發現,關于特斯拉公開專利的討論有三種觀點:一方持中立觀點,認為特斯拉公開專利一舉兩得;該支持者認為,特斯拉的公開專利將大大加速整個電動汽車行業的發展;另一方認為,特斯拉的公開專利有“陰謀”,而不是“活雷鋒”,馬斯克的“醉酒的意義不在酒里”,他關心“更大的一盤棋”。
積極觀點:這將加速電動汽車行業的發展。
1.中國商標專利局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專利部主任穆旭認為,特斯拉的專利開放將客觀上加速電動汽車的發展,特別是在特斯拉的電池結構、充電方案和電動發動機等專利集中領域,將形成以特斯拉為核心的產業鏈。毫無疑問,此舉將降低行業壁壘,整體降低行業成本,并將大大加速整個電動汽車行業的發展,引發電動汽車的技術飛躍和市場爆發。
2、網上車評人凌然對特斯拉的公開專利表示肯定:特斯拉公開專利應該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最大利益。因為特斯拉的領先地位和新技術的變革能力將有利于后期的新能源汽車制造,只有從這一點上我們才能看到開放專利的意義。
3.中聯達(北京)電動汽車動力技術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電動汽車商業模式研究學者謝子聰表示,他應該向馬斯克強烈的使命感致敬。無論特斯拉在“開放專利”中隱藏了多少商業設計元素,從解決汽車污染和化石能源枯竭問題的角度來看,“開放專利“正在向污染燃料汽車宣戰。特斯拉加速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態度和使命應該得到充分肯定。
相反的觀點:馬斯克的“醉酒的意義不是酒”
1.獨立汽車評論員陶然的父親張少華表示,特斯拉的公開專利有三個“陰謀”。
“開放計劃”之一:主導標準;馬斯克的第二個“開放計劃”:擴大市場;
馬斯克的第三個“開放計劃”:營銷需求。
2.許多外媒文章認為,特斯拉的專利自由化實際上為合作打開了更多的大門,尤其是對于戴姆勒和豐田等涉足電動系統的傳統汽車制造商來說。特斯拉的開業意味著更多的市場和機會。
3、比亞迪汽車新聞發言人李云飛表示,特斯拉在放開專利方面的態度非常好,只有放開那些原本人人使用、需要支付專利費的專利,才有意義。由于特斯拉使用的是松下的NCR18650鈷酸鋰電池,其許多電池和安全專利都與之相關,這對其他使用動力電池的車企來說毫無意義。電機控制公司也有專利,而且有商業產品,不需要特斯拉。
4.汽車評論員張志勇認為,特斯拉開放專利技術并不意味著開放所有核心技術,更不意味著開放可持續的研發能力。免費使用特斯拉的專利技術,實際上是特斯拉在市場形成規模之前的無奈,也是特斯拉建立行業領先地位的一場華麗。
5.《品質汽車》主編張耀虎質疑:“特斯拉不可能完全開放所有專利,發布的專利也不可能是核心。退一萬步,即使他放開了核心專利,其他公司如果有這些專利,也可能無法在市場上立足。”
6.《中國汽車報》姚思宇認為馬斯克使用的是逆向思維。由于特斯拉的產品規格與當地標準不兼容,他干脆放棄自己的專利,以“免費”為誘餌,讓更多人認可他的技術路線和解決方案。當特斯拉的專利成為慣例時,它自然而然地突破了“標準”壁壘,完全占領了市場。
中立觀點:特斯拉一舉兩得
1.《證券時報》作者金樹陽表示,特斯拉此舉可謂一舉兩得。一方面,它獲得了與領導者地位一致的聲譽,另一方面,在整個電動汽車的制造標準上,它肯定會留下特斯拉的品牌。
2.許多業內人士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開源環境將最大限度地挖掘技術人才,開放專利的決定也將有助于為特斯拉吸引人才。
3.全國證券汽車行業首席分析師曹禾認為,特斯拉的突出技術是在動力系統管理方面。此外,鑒于電動汽車在世界各地已經發展了多年,許多汽車制造商也進行了研發,因此特斯拉在其他方面的專利技術并沒有公眾想象的那么有價值。但總的來說,特斯拉開放所有專利技術的舉措無疑將推動整個電動汽車行業的發展,尤其是對于一些新的小型電動汽車制造商來說,這可以說減少了許多彎路。
針對這個問題,第一電氣網邀請專欄作家田永秋寫了一篇文章。他的主要觀點是,特斯拉的做法可能是一把雙刃劍。首先,“山寨”特斯拉在形狀上相似,但在精神上不同。他們只知道一個不知道另一個,他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將受到挑戰。一旦發生人員傷亡,特斯拉煞費苦心的形象將瞬間崩塌。其次,特斯拉可能成為全球電動汽車代工的零部件供應商、技術咨詢和服務提供商。第三,市場對新能源汽車的需求是多樣化的。特斯拉開放專利并不意味著所有電動汽車制造商都紛紛效仿。就充電標準而言,特斯拉在可預見的未來無法統一標準。
馬斯克和特斯拉在這個行業一直是一條活躍的鯰魚。在市場定位、電池、充電等方面,它們以漂亮的解決方案吸引了許多眼球,從而成為電動汽車行業的標桿和代名詞。但特斯拉并不是電動汽車行業的全部。這個行業不需要采用特斯拉披露的每一項專利,而是應該以特斯拉的勇氣大膽面對這個行業的關鍵問題。因此,請跟上評論的步伐。6月12日,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宣布,所有專利將向公眾公布,鼓勵所有汽車制造商關注并使用特斯拉的專利技術……
ogy,從而推動全球綠色汽車產業的發展。
特斯拉改變行業規則的決定震驚了業內人士,引發了熱議。公眾輿論喜憂參半。有一段時間,關于特斯拉開放所有專利的評論出現在許多報紙上。
第一電氣網發現,關于特斯拉公開專利的討論有三種觀點:一方持中立觀點,認為特斯拉公開專利一舉兩得;該支持者認為,特斯拉的公開專利將大大加速整個電動汽車行業的發展;另一方認為,特斯拉的公開專利有“陰謀”,而不是“活雷鋒”,馬斯克的“醉酒的意義不在酒里”,他關心“更大的一盤棋”。
積極觀點:這將加速電動汽車行業的發展。
1.中國商標專利局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專利部主任穆旭認為,特斯拉的專利開放將客觀上加速電動汽車的發展,特別是在特斯拉的電池結構、充電方案和電動發動機等專利集中領域,將形成以特斯拉為核心的產業鏈。毫無疑問,此舉將降低行業壁壘,整體降低行業成本,并將大大加速整個電動汽車行業的發展,引發電動汽車的技術飛躍和市場爆發。
2、網上車評人凌然對特斯拉的公開專利表示肯定:特斯拉公開專利應該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最大利益。因為特斯拉的領先地位和新技術的變革能力將有利于后期的新能源汽車制造,只有從這一點上我們才能看到開放專利的意義。
3.中聯達(北京)電動汽車動力技術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電動汽車商業模式研究學者謝子聰表示,他應該向馬斯克強烈的使命感致敬。無論特斯拉在“開放專利”中隱藏了多少商業設計元素,從解決汽車污染和化石能源枯竭問題的角度來看,“開放專利“正在向污染燃料汽車宣戰。特斯拉加速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態度和使命應該得到充分肯定。
相反的觀點:馬斯克的“醉酒的意義不是酒”
1.獨立汽車評論員陶然的父親張少華表示,特斯拉的公開專利有三個“陰謀”。
“開放計劃”之一:主導標準;馬斯克的第二個“開放計劃”:擴大市場;
馬斯克的第三個“開放計劃”:營銷需求。
2.許多外媒文章認為,特斯拉的專利自由化實際上為合作打開了更多的大門,尤其是對于戴姆勒和豐田等涉足電動系統的傳統汽車制造商來說。特斯拉的開業意味著更多的市場和機會。
3、比亞迪汽車新聞發言人李云飛表示,特斯拉在放開專利方面的態度非常好,只有放開那些原本人人使用、需要支付專利費的專利,才有意義。由于特斯拉使用的是松下的NCR18650鈷酸鋰電池,其許多電池和安全專利都與之相關,這對其他使用動力電池的車企來說毫無意義。電機控制公司也有專利,而且有商業產品,不需要特斯拉。
4.汽車評論員張志勇認為,特斯拉開放專利技術并不意味著開放所有核心技術,更不意味著開放可持續的研發能力。免費使用特斯拉的專利技術,實際上是特斯拉在市場形成規模之前的無奈,也是特斯拉建立行業領先地位的一場華麗。
5.《品質汽車》主編張耀虎質疑:“特斯拉不可能完全開放所有專利,發布的專利也不可能是核心。退一萬步,即使他放開了核心專利,其他公司如果有這些專利,也可能無法在市場上立足。”
6.《中國汽車報》姚思宇認為馬斯克使用的是逆向思維。由于特斯拉的產品規格與當地標準不兼容,他干脆放棄自己的專利,以“免費”為誘餌,讓更多人認可他的技術路線和解決方案。當特斯拉的專利成為慣例時,它自然而然地突破了“標準”壁壘,完全占領了市場。
中立觀點:特斯拉一舉兩得
1.《證券時報》作者金樹陽表示,特斯拉此舉可謂一舉兩得。一方面,它獲得了與領導者地位一致的聲譽,另一方面,在整個電動汽車的制造標準上,它肯定會留下特斯拉的品牌。
2.許多業內人士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開源環境將最大限度地挖掘技術人才,開放專利的決定也將有助于為特斯拉吸引人才。
3.全國證券汽車行業首席分析師曹禾認為,特斯拉的突出技術是在動力系統管理方面。此外,鑒于電動汽車在世界各地已經發展了多年,許多汽車制造商也進行了研發,因此特斯拉在其他方面的專利技術并沒有公眾想象的那么有價值。但總的來說,特斯拉開放所有專利技術的舉措無疑將推動整個電動汽車行業的發展,尤其是對于一些新的小型電動汽車制造商來說,這可以說減少了許多彎路。
針對這個問題,第一電氣網邀請專欄作家田永秋寫了一篇文章。他的主要觀點是,特斯拉的做法可能是一把雙刃劍。首先,“山寨”特斯拉在形狀上相似,但在精神上不同。他們只知道一個不知道另一個,他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將受到挑戰。一旦發生人員傷亡,特斯拉煞費苦心的形象將瞬間崩塌。其次,特斯拉可能成為全球電動汽車代工的零部件供應商、技術咨詢和服務提供商。第三,市場對新能源汽車的需求是多樣化的。特斯拉開放專利并不意味著所有電動汽車制造商都紛紛效仿。就充電標準而言,特斯拉在可預見的未來無法統一標準。
馬斯克和特斯拉在這個行業一直是一條活躍的鯰魚。在市場定位、電池、充電等方面,它們以漂亮的解決方案吸引了許多眼球,從而成為電動汽車行業的標桿和代名詞。但特斯拉并不是電動汽車行業的全部。這個行業不需要采用特斯拉披露的每一項專利,而是應該以特斯拉的勇氣大膽面對這個行業的關鍵問題。因此,請跟上評論的步伐。
6月份特斯拉進口中國ModelS純電動跑車958輛,至此上半年共進口1545輛ModelS。
1900/1/1 0:00:00豐田研發的氫燃料電池車FCV將于明年3月正式上市,在日本市場的售價將接近700萬日元折合69萬美元,明年夏天將登陸美國和歐洲市場。
1900/1/1 0:00:00目前許多汽車廠商研發新的技術以提升電動車續航里程這一重要指標,如豐田研發氫燃料電池,特斯拉則依靠建立超級充電站,三菱則采取與東芝共同研發無線充電技術的方式提升續航里程。
1900/1/1 0:00:00一貫神奇的比亞迪,今天,可能會以巨量限售股大解禁,為中國建黨日、香港回歸紀念日“獻禮”么?公告顯示,本次解除限售股份數量883億股,占公司總股本35657,占公司A股股本56
1900/1/1 0:00:00“路還很長,”上個月,在談到電動汽車的制造時,魯冠球用了這個常見的中文比喻,“目前我們想專注于在美國的制造業務。我這一代成功不了,我兒子也要繼續。兒子成功不了,我孫子繼續。
1900/1/1 0:00:006月30日,作者從交管部門了解到,在電動汽車中關注度最高的“特斯拉”,全國共有20臺上牌,北京16臺,上海4臺,武漢這臺“特斯拉”上牌成功后,是全國第21臺。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