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它是什么時候開始的,但一夜之間,人們開始談論車聯網。
在車聯網時代,車內系統智能化已經成為大勢所趨,不同的理解方式創造了不同的技術方向。如果將具有導航功能的收音機做成觸摸屏,最多只能稱之為人車交互。
人與車之間的相互聯系是另一個層次。首先,汽車制造商需要考慮汽車應該與人發生一些化學反應。其次,它們會使人與汽車之間的化學反應更加極端。寶馬是公認的能夠與駕駛員發生化學反應的汽車,強調駕駛樂趣以及人與車的融合。那么,在智能汽車時代,寶馬能帶來怎樣的人車互聯體驗呢?寶馬的解決方案是ConnectedDrive聯網駕駛。
在車聯網的幫助下,汽車和網絡高度集成。因此,所謂的聯網駕駛是指當汽車與網絡連接,駕駛員與汽車連接時,信息不應被淹沒,但應篩選出適合駕駛員更好駕駛汽車的信息,以使駕駛更安全、更快或更有趣。。。
事實上,ConnectedDrive的概念相當廣泛。互聯駕駛包括基于網絡的功能服務級別和駕駛輔助級別。簡單地說,就是網絡與車載系統之間的深層關聯。基于移動互聯網的接入為互聯駕駛提供了更多的現象空間。為了最大限度地發揮移動互聯網的潛力,寶馬互聯駕駛對功能進行了分類:
1.基于語音呼叫的功能:行程咨詢服務、呼叫中心遠程協助服務和遠程助理、緊急救援協助、道路救援服務、客戶服務中心和自動維護提醒;
2.基于網絡互聯的功能:實時交通信息、在線信息(新聞、股票和天氣信息)、應用程序:如遠程助手和移動辦公;
3.基于智能手機連接的功能:藍牙流媒體、音樂專輯封面顯示、手機連接功能;
這種設計一方面保留了直觀的通信運營商,同時兼顧了3G時代高效的數據采集,也可以有針對性地發揮智能手機的巨大潛力。
例如,寶馬的研究發現,中國消費者更年輕,對車載信息娛樂的需求更高,也更個性化。寶馬基于流行的社交網絡和音樂研發平臺,整合了百度音樂、豆瓣FM和新浪微博等中國車主經常使用的網絡應用程序。然而,這種網絡應用具有更新頻率快的特點。使用傳統思想在車內固化的做法沒有“互聯網思維”,也不是每個用戶都想使用這種功能。因此,寶馬在互聯駕駛應用程序中將主動權和選擇權交還給了用戶。用戶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應用程序下載到手機上,并且在駕駛時,手機會將手機連接到汽車上,系統會自動激活響應程序。手機的應用程序更新速度就是汽車系統的固件更新速度。
在導航過程中,固化的地圖永遠跟不上拆除重建的速度,因此越來越多的人放棄了線下地圖,轉而使用線上地圖。實時性是最大的痛點。在車聯網時代之前,寶馬iDrive系統的導航是這樣的。然而,在3G網絡的幫助下,我們不僅可以利用實時路況避開擁堵路段,選擇合適的出行時間,還可以通過互聯網找到最新位置的位置坐標,并以短信的形式直接發送到iDrive。此外,如果我們在陌生的城市下車后需要繼續導航,傳統的導航將失去意義。互聯駕駛在重新定義導航方面的創新是“最后一英里”的車外導航。用戶最容易迷路的最后一程可以借助智能手機導航完成,整個導航過程已經演變成一個完整的互聯網閉環服務。
然而,在駕駛輔助方面,寶馬ConnectedDrive聯網駕駛更注重駕駛過程中的安全輔助:
1.智能泊車:全景攝像頭、自動泊車;
2.智能駕駛輔助:主動巡航控制、車道偏離警告、遠光燈自動控制、碰撞危險警告和制動功能;
3.道路信息的智能感知和顯示:平視顯示系統、帶行人識別的寶馬夜視系統、限速標志識別等。
最直觀的例子是,傳統道路導航的速度限制通常可以以預先存儲的GPS信息的形式存儲在地圖數據包中。然而,由于GPS定位的誤差,系統無法準確確定車輛所在的車道。最常見的例子是,車輛經常在四環主路上,但導航員可能認為你在四環輔路上,并給出超速提示或錯誤的路線指引。
隨著越來越多的車輛配備了各種攝像頭,除了停車輔助之外,似乎沒有什么意義?不,在聯網駕駛的概念下,寶馬可以從GPS和前置攝像頭等各種數據源讀取道路信息,限速信息也在其中。據稱,中國市場道路限速標志的識別成功率為97.77%。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最新技術可以識別每條車道的限速標志。例如,在首都機場高速公路上,三條車道的限速分別為120公里/小時、100公里/小時和80公里/小時。系統可以根據車道給出正確、準確的限速提示。這是未來嗎?不,這是寶馬新車型所采用的技術。
請試著問自己一個問題,你想讓這輛車成為你的下一部智能手機嗎?還是藍牙耳機?還是家庭影院?還是別的什么?
再想想,當你在高速公路上超速行駛或在晚高峰堵塞二環主干道時,你可以使用什么功能?
然后,扔掉所有無用的功能。祝賀你,你得到了你想要的智能汽車系統。幸運的是,寶馬的互聯駕駛是這樣的。我不知道它是什么時候開始的,但一夜之間,人們開始談論車聯網。
在車聯網時代,車內系統智能化已經成為大勢所趨,不同的理解方式創造了不同的技術方向。如果將具有導航功能的收音機做成觸摸屏,最多只能稱之為人車交互。
人與車之間的相互聯系是另一個層次。首先,汽車制造商需要考慮汽車應該與人發生一些化學反應。其次,它們會使人與汽車之間的化學反應更加極端。寶馬是公認的能夠與駕駛員發生化學反應的汽車,強調駕駛樂趣以及人與車的融合。那么,在智能汽車時代,寶馬能帶來怎樣的人車互聯體驗呢?寶馬的解決方案是ConnectedDrive聯網駕駛。
在車聯網的幫助下,汽車和網絡高度集成。因此,所謂的聯網駕駛是指當汽車與網絡連接,駕駛員與汽車連接時,信息不應被淹沒,但應篩選出適合駕駛員更好駕駛汽車的信息,以使駕駛更安全、更快或更有趣。。。
事實上,ConnectedDrive的概念相當廣泛。互聯駕駛包括基于網絡的功能服務級別和駕駛輔助級別。簡單地說,就是網絡與車載系統之間的深層關聯。基于移動互聯網的接入為互聯駕駛提供了更多的現象空間。為了最大限度地發揮移動互聯網的潛力,寶馬互聯駕駛對功能進行了分類:
1.基于語音呼叫的功能:行程咨詢服務、呼叫中心遠程協助服務和遠程助理、緊急救援協助、道路救援服務、客戶服務中心和自動維護提醒;
2.基于網絡互聯的功能:實時交通信息、在線信息(新聞、股票和天氣信息)、應用程序:如遠程助手和移動辦公;
3.基于智能手機連接的功能:藍牙流媒體、音樂專輯封面顯示、手機連接功能;
這種設計一方面保留了直觀的通信運營商,同時兼顧了3G時代高效的數據采集,也可以有針對性地發揮智能手機的巨大潛力。
例如,寶馬的研究發現,中國消費者更年輕,對車載信息娛樂的需求更高,也更個性化。寶馬基于流行的社交網絡和音樂研發平臺,整合了百度音樂、豆瓣FM和新浪微博等中國車主經常使用的網絡應用程序。然而,這種網絡應用具有更新頻率快的特點。使用傳統思想在車內固化的做法沒有“互聯網思維”,也不是每個用戶都想使用這種功能。因此,寶馬在互聯駕駛應用程序中將主動權和選擇權交還給了用戶。用戶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應用程序下載到手機上,并且在駕駛時,手機會將手機連接到汽車上,系統會自動激活響應程序。手機的應用程序更新速度就是汽車系統的固件更新速度。
在導航過程中,固化的地圖永遠跟不上拆除重建的速度,因此越來越多的人放棄了線下地圖,轉而使用線上地圖。實時性是最大的痛點。在車聯網時代之前,寶馬iDrive系統的導航是這樣的。然而,在3G網絡的幫助下,我們不僅可以利用實時路況避開擁堵路段,選擇合適的出行時間,還可以通過互聯網找到最新位置的位置坐標,并以短信的形式直接發送到iDrive。此外,如果我們在陌生的城市下車后需要繼續導航,傳統的導航將失去意義。互聯駕駛在重新定義導航方面的創新是“最后一英里”的車外導航。用戶最容易迷路的最后一程可以借助智能手機導航完成,整個導航過程已經演變成一個完整的互聯網閉環服務。
然而,在駕駛輔助方面,寶馬ConnectedDrive聯網駕駛更注重駕駛過程中的安全輔助:
1.智能泊車:全景攝像頭、自動泊車;
2.智能駕駛輔助:主動巡航控制、車道偏離警告、遠光燈自動控制、碰撞危險警告和制動功能;
3.道路信息的智能感知和顯示:平視顯示系統、帶行人識別的寶馬夜視系統、限速標志識別等。
最直觀的例子是,傳統道路導航的速度限制通常可以以預先存儲的GPS信息的形式存儲在地圖數據包中。然而,由于GPS定位的誤差,系統無法準確確定車輛所在的車道。最常見的例子是,車輛經常在四環主路上,但導航員可能認為你在四環輔路上,并給出超速提示或錯誤的路線指引。
隨著越來越多的車輛配備了各種攝像頭,除了停車輔助之外,似乎沒有什么意義?不,在聯網駕駛的概念下,寶馬可以從GPS和前置攝像頭等各種數據源讀取道路信息,限速信息也在其中。據稱,中國市場道路限速標志的識別成功率為97.77%。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最新技術可以識別每條車道的限速標志。例如,在首都機場高速公路上,三條車道的限速分別為120公里/小時、100公里/小時和80公里/小時。系統可以根據車道給出正確、準確的限速提示。這是未來嗎?不,這是寶馬新車型所采用的技術。
請試著問自己一個問題,你想讓這輛車成為你的下一部智能手機嗎?還是藍牙耳機?還是家庭影院?還是別的什么?
再想想,當你在高速公路上超速行駛或在晚高峰堵塞二環主干道時,你可以使用什么功能?
然后,扔掉所有無用的功能。祝賀你,你得到了你想要的智能汽車系統。幸運的是,寶馬的互聯駕駛是這樣的。
四月,陽光明媚,春意盎然,而新能源汽車與這春天里的萬物一樣,正在全國蓬勃發展,2014年4月9日上午,安徽省合肥市副市長王翔一行蒞臨中國質量檢驗協會團體會員單位安徽安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1900/1/1 0:00:00本屆車展的又是一個極其火爆的車展,國際車企在中國的走勢較強,車展也體現了國際車企的中國市場戰略,新能源和新技術是提升品牌的,推新車賺錢是核心要務。
1900/1/1 0:00:00杭州“限牌”對杭州汽車城沖擊不小,但變化中抓機遇、困境中求發展成為杭州汽車城上下一致的行動,在先后推出一系列應變之策后,杭州汽車城近日又在新車市場開辟新能源汽車專區,與廠商互惠共贏,
1900/1/1 0:00:002013年,國內汽車產銷雙雙超過2000萬輛,增速高于年初預計,再次刷新全球記錄,已連續五年蟬聯全球第一。
1900/1/1 0:00:00“未來三年,我們整個規劃的努力,都是往純電動方向過渡。”近日,蘇州金龍海格客車新能源研究所所長張衛林在接受作者采訪時,透露了海格客車未來三年的研發規劃。
1900/1/1 0:00:00高油價時代加之霧霾天氣的因素,推廣新能源汽車被提到更高的維度。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