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北京車展再談小米造車 互聯網思維非萬能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即使在北京車展上,米粉也不時被問到:馬斯克來了,你為什么沒看到雷軍和小米的電動車?

    不可否認,互聯思維正在沖擊傳統思維,傳統邏輯中的頑固性和壁壘正在被互聯網思維一步步剝離,我們的手機、電腦甚至手表紛紛掉落。現在,互聯網的思維是針對我們一直遵循規則的汽車。

    Tesla, Beijing, Volkswagen, superior, model s

    無論是谷歌夢幻般的無人駕駛技術,還是IOS與安卓的車內大戰,特斯拉的火爆,以及愚人節前夕“小米造車”的信息泛濫,都意味著傳統汽車行業正在被互聯網思維像蛋殼一樣打破。在一片喧囂中,小米似乎已經將互聯網思維的主戰場從硅谷轉移到了太平洋西岸的中國。波折的劇情發生在4月5日,雷軍通過微博否認了這一傳聞。吊詭的是,“小米造車”的消息恰逢紅米NOTE的發布節點,恰逢愚人節。“小米造車”看起來就像雷軍自己釋放的煙霧彈。

    一旦事情進入公共關系的范疇,它們就會變得有趣。在公關背景下,雷軍和馬斯克是超越商業領域的極客和超級偶像,有著共同的互聯網基因,這讓雷軍和Musk相互欣賞。在特斯拉中國的定價公布之前,雷軍一口氣訂購了兩輛特斯拉。事實上,早在2012年10月,當馬斯克還沒有解決廬山真面目時,雷軍就支持微博:“特斯拉汽車很酷,據說明年3月將進入中國。是小米模式的汽車版嗎?”

    這條看似低調的微博,其實透露了雷軍對互聯網思維的理解。在他看來,小米模式和特斯拉都是互聯網思維的集中體現:極客精神、全鏈條融合、深度互動。在“小米造車”的擔憂背后,折射的現實是互聯網思維與傳統產業的碰撞加劇。公眾意識對互聯網思維的“癡迷和崇拜”也讓造車看起來像是一件幾分鐘就能完成的簡單事情。但是,用互聯網思維制造電動汽車真的那么簡單嗎?

    全鏈條整合已經成為當前互聯網思維最明確的標志。如今,小米可以通過購買獲得CPU、屏幕等核心硬件,可以由最好的代工生產,但顯然無法獲得手機行業的核心技術,這一點在電動汽車行業也有所體現。目前,電池、電機和電子控制是電動汽車的三大核心技術。一旦缺乏核心技術,一方面不得不嚴重依賴供應商,另一方面給產品質量帶來許多隱患。剛剛被萬向收購的菲斯克就是一個例子。Fisk Karma電動汽車使用了A123系統提供的電池,這些電池被推遲了一年,并被召回了幾次,而A123系統的倒閉直接導致了Fisk的破產。盡管特斯拉明智地選擇了松下作為電池供應商,并采取了股權捆綁,但看看日本人的臉是不可避免的。通過全鏈條集成很難獲得核心技術,這是不爭的事實。

    掌握核心技術,占領供應鏈頂層,只是打造電動汽車的第一步。車輛安全很難繞過。用互聯網思維制造的特斯拉并不像小米制造手機那么容易,因為一旦特斯拉充滿電池,就會制造悲劇。特斯拉采用NCR鈷酸鋰18650電池,電源由7000節電池組成。鈷酸鋰18650電池雖然功率優越,但在180攝氏度時會分解釋放氧氣,容易引發火災。特斯拉利用互聯網思維提供了一種安全解決方案,即監控和管理一個巨大的電池系統,就像控制數千臺服務器一樣。不幸的是,它仍然無法防止事故的發生。從去年10月到今年2月,總銷量達3萬輛的特斯拉發生了4起火災事故,概率為千分之一,其安全問題一直飽受詬病。

    另一個是互聯網上不可逾越的鴻溝……

    ng是銷售額和利潤。到目前為止,特斯拉只有一輛Model S,其產品線還需要豐富。更不樂觀的是,特斯拉在短時間內仍將受到產能和電池供應的困擾。2月,特斯拉宣布將籌集16億美元用于擴大產能。同時,我們將投資20億美元建造一座電池工廠,以解決電池供應的瓶頸,但這一過程顯然需要時間。此外,充電樁建設和銷售策略的隱患也讓馬斯克感到不堪重負。2月19日,特斯拉公布了2013年的財務數據,在不計算一些一次性項目(不符合美國通用會計準則)的情況下實現了約1億美元的利潤,結束了過去11年的持續虧損。另一方面,小米、雷軍正在瘋狂地擴大產能。2014年,小米手機的銷售目標是6000萬部,預計銷售額將超過800億元。可以說,目前電動汽車行業還處于起步和探索階段。現在,它可能只能用石頭來鋪路,很難像小米一樣創造奇跡。

    也許互聯網思維代表著“只有快速和牢不可破”。小米手機、特斯拉和谷歌眼鏡似乎都突然來到了這個世界。這種不斷強化的思維在一定程度上承載和延伸了我們的想象力。但米粉至少應該清楚一件事:

    所有的物理事物都不是憑空出現的,這是我們社會嘗試和測試過的基本常識。即使在北京車展上,米粉也不時被問到:馬斯克來了,你為什么沒看到雷軍和小米的電動車?

    不可否認,互聯思維正在沖擊傳統思維,傳統邏輯中的頑固性和壁壘正在被互聯網思維一步步剝離,我們的手機、電腦甚至手表紛紛掉落。現在,互聯網的思維是針對我們一直遵循規則的汽車。

    Tesla, Beijing, Volkswagen, superior, model s

    無論是谷歌夢幻般的無人駕駛技術,還是IOS與安卓的車內大戰,特斯拉的火爆,以及愚人節前夕“小米造車”的信息泛濫,都意味著傳統汽車行業正在被互聯網思維像蛋殼一樣打破。在一片喧囂中,小米似乎已經將互聯網思維的主戰場從硅谷轉移到了太平洋西岸的中國。波折的劇情發生在4月5日,雷軍通過微博否認了這一傳聞。吊詭的是,“小米造車”的消息恰逢紅米NOTE的發布節點,恰逢愚人節。“小米造車”看起來就像雷軍自己釋放的煙霧彈。

    一旦事情進入公共關系的范疇,它們就會變得有趣。在公關背景下,雷軍和馬斯克是超越商業領域的極客和超級偶像,有著共同的互聯網基因,這讓雷軍和Musk相互欣賞。在特斯拉中國的定價公布之前,雷軍一口氣訂購了兩輛特斯拉。事實上,早在2012年10月,當馬斯克還沒有解決廬山真面目時,雷軍就支持微博:“特斯拉汽車很酷,據說明年3月將進入中國。是小米模式的汽車版嗎?”

    這條看似低調的微博,其實透露了雷軍對互聯網思維的理解。在他看來,小米模式和特斯拉都是互聯網思維的集中體現:極客精神、全鏈條融合、深度互動。在“小米造車”的擔憂背后,折射的現實是互聯網思維與傳統產業的碰撞加劇。公眾意識對互聯網思維的“癡迷和崇拜”也讓造車看起來像是一件幾分鐘就能完成的簡單事情。但是,用互聯網思維制造電動汽車真的那么簡單嗎?

    全鏈條整合已經成為當前互聯網思維最明確的標志。如今,小米可以通過購買獲得CPU、屏幕等核心硬件,可以由最好的代工生產,但顯然無法獲得手機行業的核心技術,這一點在電動汽車行業也有所體現。目前,電池、電機和電子控制是電動汽車的三大核心技術。一旦缺乏核心技術,就……

    一方面,它不得不嚴重依賴供應商,另一方面,這給產品質量帶來了許多隱患。剛剛被萬向收購的菲斯克就是一個例子。Fisk Karma電動汽車使用了A123系統提供的電池,這些電池被推遲了一年,并被召回了幾次,而A123系統的倒閉直接導致了Fisk的破產。盡管特斯拉明智地選擇了松下作為電池供應商,并采取了股權捆綁,但看看日本人的臉是不可避免的。通過全鏈條集成很難獲得核心技術,這是不爭的事實。

    掌握核心技術,占領供應鏈頂層,只是打造電動汽車的第一步。車輛安全很難繞過。用互聯網思維制造的特斯拉并不像小米制造手機那么容易,因為一旦特斯拉充滿電池,就會制造悲劇。特斯拉采用NCR鈷酸鋰18650電池,電源由7000節電池組成。鈷酸鋰18650電池雖然功率優越,但在180攝氏度時會分解釋放氧氣,容易引發火災。特斯拉利用互聯網思維提供了一種安全解決方案,即監控和管理一個巨大的電池系統,就像控制數千臺服務器一樣。不幸的是,它仍然無法防止事故的發生。從去年10月到今年2月,總銷量達3萬輛的特斯拉發生了4起火災事故,概率為千分之一,其安全問題一直飽受詬病。

    另一個是,互聯網思維中不可逾越的鴻溝是銷售額和利潤。到目前為止,特斯拉只有一輛Model S,其產品線還需要豐富。更不樂觀的是,特斯拉在短時間內仍將受到產能和電池供應的困擾。2月,特斯拉宣布將籌集16億美元用于擴大產能。同時,我們將投資20億美元建造一座電池工廠,以解決電池供應的瓶頸,但這一過程顯然需要時間。此外,充電樁建設和銷售策略的隱患也讓馬斯克感到不堪重負。2月19日,特斯拉公布了2013年的財務數據,在不計算一些一次性項目(不符合美國通用會計準則)的情況下實現了約1億美元的利潤,結束了過去11年的持續虧損。另一方面,小米、雷軍正在瘋狂地擴大產能。2014年,小米手機的銷售目標是6000萬部,預計銷售額將超過800億元。可以說,目前電動汽車行業還處于起步和探索階段。現在,它可能只能用石頭來鋪路,很難像小米一樣創造奇跡。

    也許互聯網思維代表著“只有快速和牢不可破”。小米手機、特斯拉和谷歌眼鏡似乎都突然來到了這個世界。這種不斷強化的思維在一定程度上承載和延伸了我們的想象力。但米粉至少應該清楚一件事:

    所有的物理事物都不是憑空出現的,這是我們社會嘗試和測試過的基本常識。

    標簽:特斯拉北京大眾優越Model S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江淮汽車宣布推進資產重組 股票繼續停牌

    4月29日,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就重大資產重組進展發布公告,稱其股票將繼續停牌,每五個交易日發布一次進展公告。

    1900/1/1 0:00:00
    奧迪薄石:插電式混動技術最適合中國市場

    在一汽大眾奧迪工作了快五年的薄石,每次登臺亮相都會秀幾句中文,而他也憑借著對中國市場日益深入的理解,與他的小伙伴嘗試著一起為奧迪在中國的持續領先保駕護航,勾勒出一幅新的奧迪未來藍圖。

    1900/1/1 0:00:00
    吉利謀局"一個品牌" 多元布局新能源

    吉利汽車的品牌整合是近來大汽車界的一大話題。在北京車展前夜,吉利公布了最新的品牌戰略,并亮出了全新LOGO藍金色“六塊腹肌”標識。

    1900/1/1 0:00:00
    車外氣囊/感知網絡/激光大燈 十大未來汽車技術來襲

    本文為讀者盤點了充滿創意的未來十大汽車技術,包括車外氣囊,感知網絡和自動駕駛等。2016未來汽車開發者計劃,點擊報名1以前的汽車安全氣囊都是在車內。

    1900/1/1 0:00:00
    比亞迪汽車"542"戰略能否"彎道超車"

    北京車展期間,正在全球風靡一時的豪華電動車品牌特斯拉的創始人埃倫穆斯克來到北京,與中國汽車媒體人大談顛覆創新。

    1900/1/1 0:00:00
    長安集團副總裁劉波:長安怎么做新能源汽車

    第一電動網作者邱鍇俊4月22日下午4點16分,北京會議中心的一個會議室,一群作者等來了長安集團副總裁劉波。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亚洲欧美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