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電氣網](作者杜君毅)作為汽車市場的“風向標”,各大汽車公司都在車展空氣的關注和影響下爭相展示自己的車型和發展戰略。從自主品牌發布的車型和計劃來看,新能源汽車數量的不斷增加及其宣傳可以看出,企業越來越重視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從中央政府頒布的政策來看,發展新能源汽車已成為中國的戰略之一。在節能減排的大趨勢下,自主品牌都做些什么?
比亞迪“542”戰略發布新能源產品密集上市
作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領軍企業,比亞迪在本屆車展上不遺余力地宣傳其新能源汽車和戰略。
542戰略是比亞迪基于雙驅戰略制定的明確戰略規劃,針對其未來新能源汽車的核心性能指標。比亞迪集團董事長王傳福在發布會上宣布了這一戰略:“5”意味著比亞迪車型的加速時間不到5秒;“4”代表極快的電動四輪驅動;“2”表示每100公里2升的油耗。
比亞迪計劃陸續推出多款車型,新款插電式混合動力SUV車型唐將于今年上市。這款車是542戰略下誕生的第一款車型。比亞迪秦電動版也出現在車展上。王傳福表示,“漢”將于2015年在上海車展推出,“明”將于2016年在北京車展推出。毫無疑問,比亞迪已經進入了一個產品密集上市的時期。
拜德·唐
在新能源領域,比亞迪堅持在公共交通領域推廣純電動,在私營領域推廣插電式。2008年,比亞迪推出了第一代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F3DM,隨后推出了純電動汽車e6,該車已在深圳投入800多輛出租車的使用。面向私人消費推出的比亞迪秦也逐漸打開了市場,進入了上海、天津等地。今年第一季度,銷量達到2000輛。
在電池行業發了財的比亞迪,在開發新能源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比亞迪也知道如何利用各種資源,與戴姆勒和廣汽合作,使比亞迪在新能源乘用車和公交車領域更具競爭力。
北汽通過增加資本和新能源,努力突破核心技術。
北汽集團近期在新能源領域的一系列舉措可謂慷慨大方:與北京三家大型國有企業共同投資20億北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將三級公司發展成為二級公司。水平的提高和注冊資本的增加可以表明北汽對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重視。
為了突破關鍵零部件的核心技術,北汽與德國西門子共同成立了一家汽車公司;
北京機電控股與韓國SK成立電池公司,此次北京車展展出的新一代電動汽車已開始采用合資公司的三元鋰電池。
此外,北汽還在美國投資了一家電動汽車開發公司。這家名為Atieva的公司參與了特斯拉電動汽車的研發和設計,該公司開發的第一輛汽車也在北汽的展臺上。
e150電動汽車II
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認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已經從示范期進入產業導入期。第二代E150EV和sic bo EV聯合展出,準備迎接“電動汽車進入家庭的第一年”北汽將純電動驅動作為第一戰略,同時開發其他技術路線的新能源汽車。未來五年,將投資50億元用于新能源汽車的產能擴張和產品研發,逐步形成覆蓋A00至C級的電動汽車產品線。
從一系列行動和戰略可以看出,北汽對新能源汽車的重視程度。尤其是在北京正式啟動私人消費市場后,北汽作為本土車企,面臨著來自比亞迪、江淮等各方的競爭和挑戰。為了快速突破,北汽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采取了更多與外國公司合作的形式,以提高技術實力。但是,從長遠來看,北汽應該在核心技術的自主研發方面進一步努力。
上汽新能源系統電力技術覆蓋范圍
上汽集團在北京車展上展示了其新能源汽車榮威550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榮威E50純電動汽車和榮威950燃料電池汽車。這三款車分別代表了上汽選擇的三條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上汽在新能源領域實現了全系統動力技術覆蓋。
榮威950燃料電池汽車基于上汽榮威950平臺打造,以“動力電池+氫燃料電池系統”為雙動力源。據了解,上汽集團自2006年開始投資開發氫燃料電池汽車,迄今已投資超過10億元。目前,上汽集團擁有一支100多人的團隊,專門從事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研發,并計劃在2015年實現小批量生產。
賽克新能源汽車
自2009年以來,上汽集團已投入56億元用于整車和核心零部件的同步研發。除了產品,上汽集團也在探索推廣新能源汽車的商業模式。據了解,除了利用上汽乘用車的經銷商網絡進行常規銷售外,上汽還通過自建電商平臺“車享網”增加了新能源汽車的曝光率和知名度。
此前,上汽集團還與易泰租車等汽車租賃公司合作,開展電動汽車租賃。截至目前,上汽集團在上海擁有13家新能源汽車租賃門店,覆蓋上海大部分地區。下一步,上汽將嘗試“分時”模式,旨在讓消費者以最低成本接觸新能源汽車。在大規模啟動之前,上汽集團已經與上海的一些大學聯合啟動了“分時租賃”試點。
[第頁]
江淮汽車新開發的新型電動汽車iEV5。
江淮純電動汽車家族中有一位新成員和悅iEV5,一款正在全面向前發展的純電動汽車,出現在北京車展上。與前四代iEV產品相比,專為電動汽車設計的底盤不僅在外觀上發生了巨大變化,而且在內飾和性能上也有所提高。
在新能源領域,江淮是一家發展迅速的企業。通過迭代研發的技術路線,江淮推出新型電動汽車的周期非常短。從第一代到第四代,新產品的升級沒有太大變化。然而,定向購買模式的成功推廣,使江淮電動車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數量最多的車型。
230304024622174966/4.jpg“/>
江淮iEV5
iEV5的推出無疑是江淮在新能源技術上的一次突破。它不再是某款車型的修訂版,巡航里程也增加到了200公里。這款車計劃在今年下半年上市,然后江淮將在2016年推出百公里油耗為5L的混合動力產品。
江淮汽車為新能源汽車預留了四個整車平臺:純電動乘用車平臺(iEV)、增程電動乘用車(iREV)、重型混合動力乘用車平臺和純電動商用車平臺(iECV)。這四個車輛平臺包括A0、A和B乘用車平臺以及一個商用車平臺。
江淮在乘用車領域選擇純電動和增程混合動力技術路線,先生產產品,批量進入市場,測試產品技術和制造技術,探索新能源汽車運營的商業模式。然后集中優勢資源,在電控和電機核心技術上取得突破,成本滿足商業化要求。
一汽的四款新能源汽車即將上市銷售。
在新能源領域被擱置的一汽集團終于在本屆北京車展上宣布,首批奔騰B50 PHEV、奔騰B50EV、威志EV和歐朗EV四款新能源汽車正式上市并進入市場銷售階段,售價區間為21.98萬-25.98萬元。
盡管一汽集團一口氣推出了四款上市車型,但這四款新能源汽車均基于傳統汽車平臺打造,并更換了新能源動力系統,外觀略有變化。這四款車此前曾多次參加國內車展的“走秀”,但沒有具體的量產上市信息。政策的頻繁出臺和私人消費市場的曙光,是一汽集團選擇在此時上市的主要原因。
從公布的價格和車型參數來看,奔騰B50 PHEV的節油率為60%,其他三款純電動汽車的性能參數相似,續航里程可達150公里,20多萬元的價格仍然“高歌猛進”。類似的價格和定位也可能在同一扇門內引發競爭。
奔騰B50電動汽車
單從產品的角度來看,一汽并沒有帶來太多的驚喜。然而,更多的車型進入市場有利于私人消費,一汽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決心并不局限于這四款車型。根據一汽的發展規劃,到2020年完成裝配資源布局,建設插電式混合動力和純電動平臺,控制核心裝配資源;實現6個新能源汽車平臺、16款車型的全方位產業化準備,具備批量投放市場的能力;市場占有率超過15%。
為了實現2020年的總體目標,一汽制定了兩個階段性目標:2016年初步形成電機和電池系統的產業化能力,完成關鍵車型的商業化開發;
2018年,通過新能源產品的規模化、產業化開發,支持實現四階段限油目標。
一汽也制定了具體的實施路徑。一是建設4個新能源乘用車產品平臺,實現A0-C新能源汽車全覆蓋。完善兩個新能源商用車產品平臺,覆蓋城市公交車和卡車。
廣汽的“2531”戰略加速了新能源的發展。
廣汽增程混合動力車型傳祺GA5在2014年北京車展上展出,并將于今年投產。廣汽集團總經理岑慶紅認為,增程電動汽車是目前“更現實、更具國家技術含量的路線”。
根據廣汽發布的“2531”新能源汽車戰略,2013-2020年,將以純電動驅動為導向,形成B/C級插電式混合動力通用汽車平臺、B/a級增程通用汽車平臺和a/A0級純電動通用汽車平臺,實現自主品牌所有產品的電動化。
到2015年,廣汽集團計劃生產1萬輛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其中乘用車6000輛,商用車4000輛。到2020年,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產能將達到11萬輛,其中乘用車8萬輛,商用車3萬輛,形成滿足市場實際需求的產能。
4月23日,廣汽集團與比亞迪簽署新能源公交車合作協議。廣汽集團和比亞迪將在從化明珠工業園建設“廣汽比亞迪新能源客車總部、出口基地和研發中心”項目,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及相關技術,開發生產純電動客車、混合動力客車、傳統商用中巴及關鍵零部件產品。協議還提到,“雙方的合作不僅滿足當地使用,還將為未來海外市場開辟新能源公交車的出口業務。”
與乘用車相比,廣汽在新能源公交車領域的表現更值得期待。廣汽與比亞迪的合作引人注目。廣汽在客車領域擁有成熟的客車技術和生產經驗,比亞迪在新能源技術方面具有優勢。雙方在新能源公交車領域的戰略合作,對進一步豐富產品、降低成本有很大好處。
奇瑞推出輕型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
奇瑞為此次車展帶來了兩款新概念車,其中一款是Arrizo 7,這是一款由碳纖維制成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這款車融合了輕量化碳纖維、智能車載系統等多項技術亮點,整車節油效果可達50%左右。它計劃于2015年上市,其價格和定位將成為能否獲得市場認可的重要因素。
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Ariza 7
奇瑞董事長尹同躍表示,奇瑞目前正在全力研發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新型輕量化結構、增程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等前沿技術,未來兩年將有搭載這些技術的新車型上市。
奇瑞自2010年進入新能源汽車市場以來,先后推出了M1 EV和QQ 3 EV兩款純電動汽車。QQ 3 EV這款緊湊型轎車在山東等地以親民的價格熱銷,目前已突破萬輛。奇瑞新能源汽車技術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新文表示:“雖然電動汽車的私人購買沒有大規模增長,但不可否認的是,私人市場是電動汽車最大的市場。”三、四級城市將成為奇瑞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重要戰場。
近日,兩輛奇瑞S15EV純電動汽車從強湖出發,行駛1500多公里到達北京。這輛尚未大規模生產的新車表現不錯。新能源產品的不斷推出和改進將成為企業搶占這一市場的重要砝碼。[第一電氣網](作者杜君毅)作為汽車市場的“風向標”,各大汽車公司都在爭相發展……
在車展空氣的關注和影響下,制定他們的模式和發展戰略。從自主品牌發布的車型和計劃來看,新能源汽車數量的不斷增加及其宣傳可以看出,企業越來越重視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從中央政府頒布的政策來看,發展新能源汽車已成為中國的戰略之一。在節能減排的大趨勢下,自主品牌都做些什么?
比亞迪“542”戰略發布新能源產品密集上市
作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領軍企業,比亞迪在本屆車展上不遺余力地宣傳其新能源汽車和戰略。
542戰略是比亞迪基于雙驅戰略制定的明確戰略規劃,針對其未來新能源汽車的核心性能指標。比亞迪集團董事長王傳福在發布會上宣布了這一戰略:“5”意味著比亞迪車型的加速時間不到5秒;“4”代表極快的電動四輪驅動;“2”表示每100公里2升的油耗。
比亞迪計劃陸續推出多款車型,新款插電式混合動力SUV車型唐將于今年上市。這款車是542戰略下誕生的第一款車型。比亞迪秦電動版也出現在車展上。王傳福表示,“漢”將于2015年在上海車展推出,“明”將于2016年在北京車展推出。毫無疑問,比亞迪已經進入了一個產品密集上市的時期。
拜德·唐
在新能源領域,比亞迪堅持在公共交通領域推廣純電動,在私營領域推廣插電式。2008年,比亞迪推出了第一代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F3DM,隨后推出了純電動汽車e6,該車已在深圳投入800多輛出租車的使用。面向私人消費推出的比亞迪秦也逐漸打開了市場,進入了上海、天津等地。今年第一季度,銷量達到2000輛。
在電池行業發了財的比亞迪,在開發新能源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比亞迪也知道如何利用各種資源,與戴姆勒和廣汽合作,使比亞迪在新能源乘用車和公交車領域更具競爭力。
北汽通過增加資本和新能源,努力突破核心技術。
北汽集團近期在新能源領域的一系列舉措可謂慷慨大方:與北京三家大型國有企業共同投資20億北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將三級公司發展成為二級公司。水平的提高和注冊資本的增加可以表明北汽對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重視。
為了突破關鍵零部件的核心技術,北汽與德國西門子共同成立了一家汽車公司;
北京機電控股與韓國SK成立電池公司,此次北京車展展出的新一代電動汽車已開始采用合資公司的三元鋰電池。
此外,北汽還在美國投資了一家電動汽車開發公司。這家名為Atieva的公司參與了特斯拉電動汽車的研發和設計,該公司開發的第一輛汽車也在北汽的展臺上。
e150電動汽車II
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認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已經從示范期進入產業導入期。第二代E150EV和sic bo EV聯合展出,準備迎接“電動汽車進入家庭的第一年”北汽將純電動驅動作為第一戰略,同時開發其他技術路線的新能源汽車。未來五年,將投資50億元用于新能源汽車的產能擴張和產品研發,逐步形成覆蓋A00至C級的電動汽車產品線。
從一系列行動和戰略可以看出,北汽對新能源汽車的重視程度。尤其是在北京正式啟動私人消費市場后,北汽作為本土車企,面臨著來自比亞迪、江淮等各方的競爭和挑戰。為了快速突破,北汽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采取了更多與外國公司合作的形式,以提高技術實力。但是,從長遠來看,北汽應該在核心技術的自主研發方面進一步努力。
上汽新能源系統電力技術覆蓋范圍
上汽集團在北京車展上展示了其新能源汽車榮威550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榮威E50純電動汽車和榮威950燃料電池汽車。這三款車分別代表了上汽選擇的三條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上汽在新能源領域實現了全系統動力技術覆蓋。
榮威950燃料電池汽車基于上汽榮威950平臺打造,以“動力電池+氫燃料電池系統”為雙動力源。據了解,上汽集團自2006年開始投資開發氫燃料電池汽車,迄今已投資超過10億元。目前,上汽集團擁有一支100多人的團隊,專門從事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研發,并計劃在2015年實現小批量生產。
賽克新能源汽車
自2009年以來,上汽集團已投入56億元用于整車和核心零部件的同步研發。除了產品,上汽集團也在探索推廣新能源汽車的商業模式。據了解,除了利用上汽乘用車的經銷商網絡進行常規銷售外,上汽還通過自建電商平臺“車享網”增加了新能源汽車的曝光率和知名度。
此前,上汽集團還與易泰租車等汽車租賃公司合作,開展電動汽車租賃。截至目前,上汽集團在上海擁有13家新能源汽車租賃門店,覆蓋上海大部分地區。下一步,上汽將嘗試“分時”模式,旨在讓消費者以最低成本接觸新能源汽車。在大規模啟動之前,上汽集團已經與上海的一些大學聯合啟動了“分時租賃”試點。
[第頁]
江淮汽車新開發的新型電動汽車iEV5。
江淮純電動汽車家族中有一位新成員和悅iEV5,一款正在全面向前發展的純電動汽車,出現在北京車展上。與前四代iEV產品相比,專為電動汽車設計的底盤不僅在外觀上發生了巨大變化,而且在內飾和性能上也有所提高。
在新能源領域,江淮是一家發展迅速的企業。通過迭代研發的技術路線,江淮推出新型電動汽車的周期非常短。從第一代到第四代,新產品的升級沒有太大變化。然而,定向購買模式的成功推廣,使江淮電動車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數量最多的車型。
230304024622174966/4.jpg“/>
江淮iEV5
iEV5的推出無疑是江淮在新能源技術上的一次突破。它不再是某款車型的修訂版,巡航里程也增加到了200公里。這款車計劃在今年下半年上市,然后江淮將在2016年推出百公里油耗為5L的混合動力產品。
江淮汽車為新能源汽車預留了四個整車平臺:純電動乘用車平臺(iEV)、增程電動乘用車(iREV)、重型混合動力乘用車平臺和純電動商用車平臺(iECV)。這四個車輛平臺包括A0、A和B乘用車平臺以及一個商用車平臺。
江淮在乘用車領域選擇純電動和增程混合動力技術路線,先生產產品,批量進入市場,測試產品技術和制造技術,探索新能源汽車運營的商業模式。然后集中優勢資源,在電控和電機核心技術上取得突破,成本滿足商業化要求。
一汽的四款新能源汽車即將上市銷售。
在新能源領域被擱置的一汽集團終于在本屆北京車展上宣布,首批奔騰B50 PHEV、奔騰B50EV、威志EV和歐朗EV四款新能源汽車正式上市并進入市場銷售階段,售價區間為21.98萬-25.98萬元。
盡管一汽集團一口氣推出了四款上市車型,但這四款新能源汽車均基于傳統汽車平臺打造,并更換了新能源動力系統,外觀略有變化。這四款車此前曾多次參加國內車展的“走秀”,但沒有具體的量產上市信息。政策的頻繁出臺和私人消費市場的曙光,是一汽集團選擇在此時上市的主要原因。
從公布的價格和車型參數來看,奔騰B50 PHEV的節油率為60%,其他三款純電動汽車的性能參數相似,續航里程可達150公里,20多萬元的價格仍然“高歌猛進”。類似的價格和定位也可能在同一扇門內引發競爭。
奔騰B50電動汽車
單從產品的角度來看,一汽并沒有帶來太多的驚喜。然而,更多的車型進入市場有利于私人消費,一汽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決心并不局限于這四款車型。根據一汽的發展規劃,到2020年完成裝配資源布局,建設插電式混合動力和純電動平臺,控制核心裝配資源;實現6個新能源汽車平臺、16款車型的全方位產業化準備,具備批量投放市場的能力;市場占有率超過15%。
為了實現2020年的總體目標,一汽制定了兩個階段性目標:2016年初步形成電機和電池系統的產業化能力,完成關鍵車型的商業化開發;
2018年,通過新能源產品的規模化、產業化開發,支持實現四階段限油目標。
一汽也制定了具體的實施路徑。一是建設4個新能源乘用車產品平臺,實現A0-C新能源汽車全覆蓋。完善兩個新能源商用車產品平臺,覆蓋城市公交車和卡車。
廣汽的“2531”戰略加速了新能源的發展。
廣汽增程混合動力車型傳祺GA5在2014年北京車展上展出,并將于今年投產。廣汽集團總經理岑慶紅認為,增程電動汽車是目前“更現實、更具國家技術含量的路線”。
根據廣汽發布的“2531”新能源汽車戰略,2013-2020年,將以純電動驅動為導向,形成B/C級插電式混合動力通用汽車平臺、B/a級增程通用汽車平臺和a/A0級純電動通用汽車平臺,實現自主品牌所有產品的電動化。
到2015年,廣汽集團計劃生產1萬輛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其中乘用車6000輛,商用車4000輛。到2020年,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產能將達到11萬輛,其中乘用車8萬輛,商用車3萬輛,形成滿足市場實際需求的產能。
4月23日,廣汽集團與比亞迪簽署新能源公交車合作協議。廣汽集團和比亞迪將在從化明珠工業園建設“廣汽比亞迪新能源客車總部、出口基地和研發中心”項目,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及相關技術,開發生產純電動客車、混合動力客車、傳統商用中巴及關鍵零部件產品。協議還提到,“雙方的合作不僅滿足當地使用,還將為未來海外市場開辟新能源公交車的出口業務。”
與乘用車相比,廣汽在新能源公交車領域的表現更值得期待。廣汽與比亞迪的合作引人注目。廣汽在客車領域擁有成熟的客車技術和生產經驗,比亞迪在新能源技術方面具有優勢。雙方在新能源公交車領域的戰略合作,對進一步豐富產品、降低成本有很大好處。
奇瑞推出輕型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
奇瑞為此次車展帶來了兩款新概念車,其中一款是Arrizo 7,這是一款由碳纖維制成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這款車融合了輕量化碳纖維、智能車載系統等多項技術亮點,整車節油效果可達50%左右。它計劃于2015年上市,其價格和定位將成為能否獲得市場認可的重要因素。
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Ariza 7
奇瑞董事長尹同躍表示,奇瑞目前正在全力研發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新型輕量化結構、增程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等前沿技術,未來兩年將有搭載這些技術的新車型上市。
奇瑞自2010年進入新能源汽車市場以來,先后推出了M1 EV和QQ 3 EV兩款純電動汽車。QQ 3 EV這款緊湊型轎車在山東等地以親民的價格熱銷,目前已突破萬輛。奇瑞新能源汽車技術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新文表示:“雖然電動汽車的私人購買沒有大規模增長,但不可否認的是,私人市場是電動汽車最大的市場。”三、四級城市將成為奇瑞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重要戰場。
近日,兩輛奇瑞S15EV純電動汽車從強湖出發,行駛1500多公里到達北京。這輛尚未大規模生產的新車表現不錯。新能源產品的不斷推出和改進將成為企業搶占這一市場的重要砝碼。
作為特斯拉在中國首批交付的車主之一,汪東風在談及自己這幾天的駕駛感受時告訴作者,“就像是從功能機進化到智能機,一旦用過智能機,很難再退回到功能機。
1900/1/1 0:00:00特斯拉加速進軍中國市場,比亞迪發力電動汽車,廣東、上海等地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政策也在逐步落實,在此背景下,2014年一季度景順長城、海富通、嘉實等基金公司在不斷加碼新能源汽車股票。
1900/1/1 0:00:00以服裝業務起家的杉杉股份,目前在鋰電池材料業務上發展得格外起勁,尤其近來的電動車商機更使其信心爆棚。
1900/1/1 0:00:00第一電動網作者胡笑菲2014北京車展共展出89款新能源汽車,其中全球首發首發79款,占全部118款全球首發車的70。
1900/1/1 0:00:004月29日,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就重大資產重組進展發布公告,稱其股票將繼續停牌,每五個交易日發布一次進展公告。
1900/1/1 0:00:00在一汽大眾奧迪工作了快五年的薄石,每次登臺亮相都會秀幾句中文,而他也憑借著對中國市場日益深入的理解,與他的小伙伴嘗試著一起為奧迪在中國的持續領先保駕護航,勾勒出一幅新的奧迪未來藍圖。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