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特斯拉正式進入中國,首批中國用戶從特斯拉首席執行官馬斯克那里收到了自己的Model S汽車鑰匙。特斯拉再次頻繁出現在媒體報道中。
在過去的一年里,我們聽到了太多關于特斯拉的贊揚:顛覆傳統汽車、股價飆升、馬斯克成為下一個喬布斯等等。事實上,隨著特斯拉的出現,我們可以看到汽車行業久違的劃時代創新,但除了它的成功,特斯拉還有很多路要走。
挑戰傳統:不具有顛覆性的力量。
2013年,特斯拉的收入為20.1億美元,全球銷量為2.23萬輛。特斯拉預測,2014年,Model S的銷量將超過3.5萬輛,產量將從目前的每周600輛增加到每周1000輛左右。
讓我們來看看2013年前五大汽車制造商的銷售數據:
豐田集團:998萬輛
大眾汽車:973.1萬輛
通用汽車:971.5萬輛
雷諾-日產-伏爾加聯盟:826.6萬輛。
現代起亞:756萬輛
從數據中可以看出,與傳統汽車相比,特斯拉的銷量和產量確實微不足道。即使年銷量翻了一番,特斯拉五年后的銷量仍然只有幾十萬輛,不具備顛覆這些老牌汽車制造商的實力。
因此,我們應該意識到,特斯拉并不是在顛覆傳統,而是讓消費者知道電動汽車的實用性。隨著特斯拉的逐漸普及,更多的企業參與到了這座城市。最終,消費者將逐漸意識到電動汽車是傳統汽車的可行替代品。
電池挑戰:提高充電效率
根據公開聲明,特斯拉的耗電成本相當于同級別汽車的10%左右。美國資深作家David Noland在駕駛Model S一年后寫下了以下經歷:
“Model S的實際耗電量比內置電表顯示的要多,平均充電效率為85%。此外,停車、軟件更新也在耗電,考慮到冬季耗電速度更快,特斯拉的耗電量約為同級別非電動汽車燃油成本的1/4。”
目前,電動汽車普及的困難之一是缺乏低成本、高效率的電池技術。馬斯克還承認,電動汽車單次充電里程短的缺點導致許多潛在用戶對電池驅動的電動汽車持謹慎態度。“當人們買車時,他們也在購買一個免費的概念,即可以去任何地方而不用擔心。”
進一步提高電池和充電效率可能是特斯拉的首要任務。
安全挑戰:仍需反復測試。
去年,三輛特斯拉電動汽車在六周內發生燃燒事故。一些業內人士推測,汽車起火可能與電池有關。這些燃燒事故不僅導致特斯拉股價下跌,也引發了人們對特斯拉安全的擔憂。
此外,除了電池風險,特斯拉的操作系統也面臨著安全風險。據介紹,黑客可以通過傳統技術破解特斯拉系統的六位數密碼,竊取系統數據,定位和跟蹤汽車并遠程解鎖。
盡管馬斯克發了一封長信向外界保證特斯拉的安全,并提出了一些改進措施,但畢竟特斯拉剛剛量產一年多,其安全能力仍需時間考驗。
進入中國的挑戰:充電網絡成問題
盡管特斯拉已經正式進入中國,但充電問題并沒有得到有效解決。
目前,特斯拉的超級充電網絡已經覆蓋了美國80%的住宅區,到德國年底可以覆蓋100%的住宅,基本可以滿足用戶的駕駛需求。
在中國,特斯拉的充電設施將首先沿京滬高速公路鋪設。然而,馬斯克最近表示,特斯拉將在中國建立一個獨立于國家電網的超級充電網絡,完全使用太陽能發電。
在中國,任何形式的發電都很難繞過國家電網。此外,由于目前國內民用電力的限制,如果你想在家給特斯拉充電,你需要換線……
這需要聯系物業、供電局和其他部門,這給消費者帶來了很多麻煩。
如果充電便利性得不到提高,將直接影響特斯拉在中國的布局。
生態平臺挑戰:封閉對抗開放?
與蘋果類似,特斯拉一直在構建一個封閉的體系,汽車設計、開發、生產、銷售和客戶服務的各個方面都是完全獨立的。
在產品方面,特斯拉通過采用封閉系統,可以最大限度地實現各種零部件、軟件和硬件之間的匹配;在銷售服裝方面,避開經銷商,直接面對用戶,可以大大降低銷售成本。
然而,封閉的生態系統也存在弱點:如果你自己生產汽車,量產能力將遇到瓶頸;
采用直銷模式將直接挑戰傳統汽車經銷商。由于經銷商的壓力,美國部分地區已頒布法律,禁止特斯拉在當地銷售。
此外,隨著智能汽車概念的逐漸普及,通用、寶馬、奧迪等傳統汽車制造商與谷歌、蘋果等科技公司展開了合作。目前尚不清楚特斯拉的智能操作系統未來是否具有競爭力。
面對這些挑戰,馬斯克指出,任何新技術問世后,進入主流應用都需要一段時間。特斯拉,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本周,特斯拉正式進入中國,首批中國用戶從特斯拉首席執行官馬斯克那里收到了自己的Model S汽車鑰匙。特斯拉再次頻繁出現在媒體報道中。
在過去的一年里,我們聽到了太多關于特斯拉的贊揚:顛覆傳統汽車、股價飆升、馬斯克成為下一個喬布斯等等。事實上,隨著特斯拉的出現,我們可以看到汽車行業久違的劃時代創新,但除了它的成功,特斯拉還有很多路要走。
挑戰傳統:不具有顛覆性的力量。
2013年,特斯拉的收入為20.1億美元,全球銷量為2.23萬輛。特斯拉預測,2014年,Model S的銷量將超過3.5萬輛,產量將從目前的每周600輛增加到每周1000輛左右。
讓我們來看看2013年前五大汽車制造商的銷售數據:
豐田集團:998萬輛
大眾汽車:973.1萬輛
通用汽車:971.5萬輛
雷諾-日產-伏爾加聯盟:826.6萬輛。
現代起亞:756萬輛
從數據中可以看出,與傳統汽車相比,特斯拉的銷量和產量確實微不足道。即使年銷量翻了一番,特斯拉五年后的銷量仍然只有幾十萬輛,不具備顛覆這些老牌汽車制造商的實力。
因此,我們應該意識到,特斯拉并不是在顛覆傳統,而是讓消費者知道電動汽車的實用性。隨著特斯拉的逐漸普及,更多的企業參與到了這座城市。最終,消費者將逐漸意識到電動汽車是傳統汽車的可行替代品。
電池挑戰:提高充電效率
根據公開聲明,特斯拉的耗電成本相當于同級別汽車的10%左右。美國資深作家David Noland在駕駛Model S一年后寫下了以下經歷:
“Model S的實際耗電量比內置電表顯示的要多,平均充電效率為85%。此外,停車、軟件更新也在耗電,考慮到冬季耗電速度更快,特斯拉的耗電量約為同級別非電動汽車燃油成本的1/4。”
目前,電動汽車普及的困難之一是缺乏低成本、高效率的電池技術。馬斯克還承認,電動汽車單次充電里程短的缺點導致許多潛在用戶對電池驅動的電動汽車持謹慎態度。“當人們買車時,他們也在購買一個免費的概念,即可以去任何地方而不用擔心。”
進一步提高電池和充電效率可能是特斯拉的首要任務。
安全挑戰:仍需反復測試。
去年,三輛特斯拉電動汽車在六周內發生燃燒事故。一些業內人士推測,汽車起火可能與電池有關。這些燃燒事故不僅導致特斯拉股價下跌,也引發了人們對特斯拉安全的擔憂。
此外,除了電池風險,特斯拉的操作系統也面臨著安全風險。據介紹,黑客可以通過傳統技術破解特斯拉系統的六位數密碼,竊取系統數據,定位和跟蹤汽車并遠程解鎖。
盡管馬斯克發了一封長信向外界保證特斯拉的安全,并提出了一些改進措施,但畢竟特斯拉剛剛量產一年多,其安全能力仍需時間考驗。
進入中國的挑戰:充電網絡成問題
盡管特斯拉已經正式進入中國,但充電問題并沒有得到有效解決。
目前,特斯拉的超級充電……
network已經覆蓋了美國80%的住宅區,到德國年底可以覆蓋100%的住宅區。基本可以滿足用戶的駕駛需求。
在中國,特斯拉的充電設施將首先沿京滬高速公路鋪設。然而,馬斯克最近表示,特斯拉將在中國建立一個獨立于國家電網的超級充電網絡,完全使用太陽能發電。
在中國,任何形式的發電都很難繞過國家電網。此外,由于目前國內民用電力的限制,如果你想在家里給特斯拉充電,需要換線,這需要聯系物業、供電局等部門,這給消費者帶來了很多麻煩。
如果充電便利性得不到提高,將直接影響特斯拉在中國的布局。
生態平臺挑戰:封閉對抗開放?
與蘋果類似,特斯拉一直在構建一個封閉的體系,汽車設計、開發、生產、銷售和客戶服務的各個方面都是完全獨立的。
在產品方面,特斯拉通過采用封閉系統,可以最大限度地實現各種零部件、軟件和硬件之間的匹配;在銷售服裝方面,避開經銷商,直接面對用戶,可以大大降低銷售成本。
然而,封閉的生態系統也存在弱點:如果你自己生產汽車,量產能力將遇到瓶頸;采用直銷模式將直接挑戰傳統汽車經銷商。由于經銷商的壓力,美國部分地區已頒布法律,禁止特斯拉在當地銷售。
此外,隨著智能汽車概念的逐漸普及,通用、寶馬、奧迪等傳統汽車制造商與谷歌、蘋果等科技公司展開了合作。目前尚不清楚特斯拉的智能操作系統未來是否具有競爭力。
面對這些挑戰,馬斯克指出,任何新技術問世后,進入主流應用都需要一段時間。特斯拉,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新能源汽車是個老話題,但在今年的北京車展上,由于霧霾天氣的肆虐,“新能源”這三個字卻有了特別且現實的意義。據統計,本屆車展共有2000余家廠商參展,首發車型118輛,其中新能源車型占了79輛。
1900/1/1 0:00:00發展新能源汽車已經是目前汽車廠商重點的計劃,其中由于自主品牌廠商在政策上的優勢更是加快了研發步伐。
1900/1/1 0:00:00埃隆馬斯克ElonMusk走了,帶著中國粉絲的尖叫、媒體的熱捧、政府的期待和同行企業的嫉妒。
1900/1/1 0:00:00在剛剛閉幕的北京車展上,亞洲首發新能源車79臺,成了北京車展的一大亮點。最近,山東省發改委公示了今年全省重點招商項目,新能源汽車也是亮點之一。
1900/1/1 0:00:00通過對市場上主要的電動汽車產品配備的動力鋰離子電池情況的比較,賽迪顧問的吳輝認為,汽車動力電池的成本已成為電動汽車產業化的必要條件。
1900/1/1 0:00:00在4月25日召開的廣東省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會議上深圳市市長許勤在發言時說,深圳市將堅持質量引領、創新驅動,切實加大統籌推進和政策支持力度,以推廣應用促進產業發展,以產業發展支撐推廣應用,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