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上汽搶跑新能源市場 比亞迪奔馳“技術換技術”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新能源汽車是一個古老的話題,但在今年的北京車展上,由于霧霾天氣,“新能源”一詞有著特殊而現實的意義。據統計,本次車展共有2000多家廠商參加,首發車型118款,其中新能源車型79款。顯然,以“汽車讓未來更美好”為主題的北京車展,以汽車市場的發展為重點,帶領環保節能新勢力應對環境污染嚴重、限牌頻繁的新時代,展現了2014年中國汽車市場的新趨勢。

    上汽沖刺新能源市場,“雙動力驅動”推動競爭力轉型。

    作為自主品牌的領導者,上汽乘用車此前的競爭力主要取決于其精準的營銷、差異化的市場定位和卓越的產品做工。但從今年開始,上汽在技術體系建設上,尤其是在動力總成技術能力上,將發生顛覆性的變化。

    4月20日,自主品牌“最強動力總成”的新一代動力總成“CUBE-TECH”成為北京車展上汽展臺的焦點。該動力總成技術由上汽集團自主研發,與跨國汽車巨頭通用汽車聯合開發,包括MGE系列和SGE系列缸內直噴發動機、TST 6速動力換擋、TST 7速動力換擋和新一代發動機啟停系統。據認為,上汽乘用車在動力總成技術方面已達到國際標準。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上汽還集中展示了包括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在內的“中國最完整的新能源系統”。分析人士認為,此舉標志著上汽在新能源汽車產業化水平上超越了大多數合資企業,這不僅對上汽意義重大,對整個自主品牌陣營來說也將是一個巨大的突破。

    Tengshi, BYD, Roewe, Beijing, FAW

    賽克新能源汽車

    彌補電力短板

    長期以來,動力總成技術的滯后一直是制約我國自主品牌車企發展的一大瓶頸。特別是對于上汽而言,目前榮威和名爵的產品在造型、內飾和底盤調校方面足以相互競爭,但動力制約了上汽乘用車產品的進一步增強。因此,五年前,上汽集團就開始研發一種新的動力總成。

    然后,在2010年8月,在通用汽車自身發展陷入困境和上汽集團自身研發實力得到認可的雙重前提下,上汽集團和通用汽車共同宣布了共同開發新一代環保節能動力總成技術的計劃,包括高效小排量系列發動機和干式動力換檔。

    今年4月初,上汽乘用車最新一代動力總成“CUBE-TECH”一經媒體披露,便受到廣泛關注。被譽為“自主品牌最強動力總成”,率先突破了中國汽車工業的“動力瓶頸”。在北京車展上,上汽乘用車正式發布了這款動力總成。

    據上汽乘用車公司產品規劃總監儲健介紹,動力總成包括兩個系列,一個是MGE中大型發動機系列,另一個是SGE中小型動力總成系列。前者是上汽集團整合全球資源自主研發的動力總成系統,后者是上汽集團與美國通用汽車聯合研發的一系列發動機變速箱,上汽集團擁有全球自主知識產權。

    嚴建表示,上汽集團將在未來的產品中搭載這樣的系統。例如,上汽集團今年將發布一款名爵中型轎車,該車將配備最新的SGE缸內直噴渦輪增壓發動機和7速雙離合器動力總成系統。“我們做了這樣一個規劃展望,即通過上汽的這個動力總成系統,三個”超過20%“將實現改進:性能將提高20%以上,碳排放將減少20%以上,油耗將減少20%以下。上汽集團應該能夠在未來5-10年內在傳統發動機技術方面領先世界,從而確保我們未來的產品具有高度競爭力。”嚴健說。

    值得一提的是,上汽不僅是第一……

    中國汽車公司將與世界級跨國汽車巨頭共同開發動力總成的核心技術,同時在全球范圍內與國際大型汽車集團共享知識產權。因此,搭載“CUBE-TECH”的全系列自主研發車型將在歐洲和東南亞等世界范圍內銷售。同時,上汽的研發成果除了與榮威、名爵系列車型相匹配外,還具備對外輸出的能力,實現了對中國汽車產業的反饋。

    構建中國“最完整的新能源體系”

    上汽不僅在傳統動力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在新能源領域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在北京車展上,上汽集團投放市場的純電動汽車榮威E50和熱銷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榮威550PLUG-IN引起了極大關注。

    事實上,盡管近年來新能源汽車在國際車展上發揮了主導作用,但一些電動汽車的自燃和一些品牌長期未上市的電動汽車正在暴露一個公開的秘密:本土電動汽車的核心技術質量令人擔憂。

    但在這場爭議中,上汽憑借對新能源汽車發展路線的前瞻性思考,在其他品牌中走在了前列。早在2010年,上汽集團在其“十二五”規劃中就明確了純電動、混合動力和燃料電池三條新能源核心技術路線,并在2009-2013年的五年時間里,投入了50多億元用于上述三項核心技術的研發和突破。截至目前,上汽新能源汽車已經推出了包括榮威E50和550plugin插電式混合動力在內的多款車型。其中,榮威550插電式混合動力的市場表現搶眼,首批享受上海新能源汽車補貼并免費獲得上海牌照。

    “新能源汽車對消費者來說面臨著幾個障礙,即消費者在使用新能源時有幾個痛點:例如,他們會害怕新能源的一些技術是否穩定可靠,也會擔心購買插電式電池和充電樁。你能買到嗎?”Tamia Liu,上汽集團榮威品牌市場運營部總監(600104,股吧)在接受《財經周刊》采訪時表示,上汽集團在上海銷售榮威550 PLUG-in時特別注重解決這些痛點。榮威550 PLUG-IN自3月下旬在上海正式發售以來,目前已收到300份訂單,其中200多份是面向私人用戶的。

    據上海汽車集團乘用車公司副總經理蔣軍介紹,上汽乘用車已經開始了品牌戰略層面的新一輪調整。“隨著我們產品線的戰略調整,我們的品牌也必須進行相應的調整,這將是上汽乘用車未來12個月的重中之重。我們正在內部進行密集部署,一個是品牌的調整,另一個是產品線的調整。”蔣軍說。

    在蔣軍看來,隨著上汽集團技術實力的提升和對新能源領域核心技術的掌握,未來5-10年,上汽集團在傳統動力總成技術和新能源汽車技術領域無疑將站在市場前列。“這為我們的產品競爭力奠定了基礎。”蔣軍說。

    騰勢首秀:比亞迪和梅賽德斯-奔馳開創“以技術換技術”

    “我們在中國的合資企業基本上是用市場換取技術。應該說,梅賽德斯-奔馳和比亞迪應該是第一個創造技術與技術相結合的企業。從這里可以看出,我們這次所做的嘗試也是中國企業最需要的。”4月20日,在北京車展上,由深圳比亞迪戴姆勒新技術有限公司生產的DENZA Tengshi電動車終于向公眾揭開了神秘面紗。同日,騰勢相關負責人宣布,該車定價36.9萬元,將于今年9月正式上市。發布會期間,比亞迪董事會主席兼總裁王傳福在談到雙方合作時作了上述發言。

    據了解,騰勢首款純電動汽車的上市是戴姆勒與比亞迪密切合作的重要成果。深圳市比亞迪戴姆勒新技術有限公司,由雙方于20年成立……

    股份比例為50:50,是中國首家專注于新能源汽車的中德合資企業。在這家合資公司中,比亞迪和戴姆勒有著明確的分工。比亞迪主要提供汽車電池、電子控制和電機三大核心部件,以及在中國市場進行大規模道路測試的經驗,戴姆勒則提供其在車輛結構、車輛制造工藝、質量控制和安全測試標準方面的經驗。騰勢品牌的愿景是打造電動汽車領域的全球領導者。

    戴姆勒集團董事會成員、負責產品開發的Thomas表示:“騰勢電動汽車是戴姆勒和比亞迪在德國以外地區聯合開發的第一款產品,這無疑將成為戴姆勒在中國推廣電動汽車戰略的重要支柱。”。韋伯博士在接受《金融周刊》采訪時表示,騰勢電動汽車已經經歷了18個月的密集測試,總行程超過120萬公里。此外,騰勢成為首款按照C-NCAP標準在C-NCAP場地進行碰撞測試的電動汽車。根據C-NCAP評分標準,騰勢的測試結果達到了五星的最高安全得分。

    可以說,目前騰勢的產品在電動汽車市場上相當有競爭力,這對面臨節能減排壓力的中國汽車行業具有重要意義。在騰勢的研發過程中,比亞迪與梅賽德斯-奔馳的合作最受業界認可。由于打破了常年依靠市場獲取技術、學習國外技術管理經驗的合資模式,中國從被動的技術進口國變成了技術的創造者和出口國。平等共贏已成為合資公司的關鍵詞,比亞迪在電動汽車方面的技術實力也構成了騰勢品牌成功的主導因素。

    對此,托馬斯?韋伯還告訴《金融周刊》:“因為合作伙伴本身就是一個全新的合作伙伴,雙方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來為合作伙伴增加價值,新的合作伙伴將開發新的技術和知識。”

    據了解,目前,中國三大汽車分銷集團已經為騰勢電動汽車建立了獨立的銷售和服務網點。前三個市場分別是北京(巨擘集團(601258,股吧))、上海(力行集團)和深圳(中盛集團)。戴姆勒大中華投資有限公司(Daimler Greater China Investment Co.,Ltd.)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唐世凱(Tang Shikai)表示:“現在騰訊選擇的經銷商都是多年從事汽車行業的經銷商,都是奔馳(Mercedes-Benz)的經銷商。騰訊經銷商獨立于奔馳(Mecedes-Ben),都有獨立的騰訊標準。”。

    品牌、產品、技術和渠道的獨立意味著騰勢將與比亞迪自己的電動汽車劃清界限。在這方面,王傳福還表示:“未來,比亞迪E6將專注于出租車市場。國內外已有多個城市運營,E6和K9是零排放公共交通的拳頭產品。我們已經在全球44個城市成功運營,并努力實現公共交通和出租車的零排放,這與我們的DENZA勢頭并不矛盾。此外,比亞迪還推出了他買了一把琴,價格很實惠。這是針對不方便購買家庭中的第一輛車和充電站的情況。在這兩種情況下,你可以買一輛雙模電動車Qin,而家里的第二輛車可能更適合買一輛零排放汽車。"

    在王傳福看來,騰勢的未來相當樂觀。他說:“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比亞迪和戴姆勒的合作共贏,以及自己的“中國心”,騰勢為中國客戶提供的高品質電動汽車產品必將為中國電動汽車行業的未來指明方向。”

    事實上,從騰勢電動汽車的首秀中,人們也可以看到,在汽車行業,技術主導的品牌將是永恒的真理,領先技術驅動的市場化將不可避免地改變汽車行業的發展趨勢。這不僅關系到自主品牌在中國的生存,也是未來汽車產業的命脈。

    中國一汽首批四款新能源汽車進入市場。

    4月20日,中國一汽集團董事長徐建一在北京正式發布《中國一汽新能源汽車戰略規劃》……

    自動顯示。根據規劃,到2020年,中國一汽將完成關鍵裝配資源布局,完成6個新能源汽車平臺、16款車型的全方位產業化準備,并具備批量投放市場的能力,占比超過15%。

    與此同時,中國一汽還公布了首批量產的四款新能源汽車,分別為B50-PHEV、奔騰B50-EV、威志-EV和歐朗-EV,價格從21.98萬元到25.88萬元不等。

    據悉,為實現2020年的總體目標,中國一汽制定了兩個階段性目標:2016年初步形成電機和電池系統的產業化能力,完成關鍵車型的商業化開發;

    2018年,通過新能源產品的規模化、產業化開發,支持實現四階段限油目標。新能源汽車是一個古老的話題,但在今年的北京車展上,由于霧霾天氣,“新能源”一詞有著特殊而現實的意義。據統計,本次車展共有2000多家廠商參加,首發車型118款,其中新能源車型79款。顯然,以“汽車讓未來更美好”為主題的北京車展,以汽車市場的發展為重點,帶領環保節能新勢力應對環境污染嚴重、限牌頻繁的新時代,展現了2014年中國汽車市場的新趨勢。

    上汽沖刺新能源市場,“雙動力驅動”推動競爭力轉型。

    作為自主品牌的領導者,上汽乘用車此前的競爭力主要取決于其精準的營銷、差異化的市場定位和卓越的產品做工。但從今年開始,上汽在技術體系建設上,尤其是在動力總成技術能力上,將發生顛覆性的變化。

    4月20日,自主品牌“最強動力總成”的新一代動力總成“CUBE-TECH”成為北京車展上汽展臺的焦點。該動力總成技術由上汽集團自主研發,與跨國汽車巨頭通用汽車聯合開發,包括MGE系列和SGE系列缸內直噴發動機、TST 6速動力換擋、TST 7速動力換擋和新一代發動機啟停系統。據認為,上汽乘用車在動力總成技術方面已達到國際標準。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上汽還集中展示了包括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在內的“中國最完整的新能源系統”。分析人士認為,此舉標志著上汽在新能源汽車產業化水平上超越了大多數合資企業,這不僅對上汽意義重大,對整個自主品牌陣營來說也將是一個巨大的突破。

    Tengshi, BYD, Roewe, Beijing, FAW

    賽克新能源汽車

    彌補電力短板

    長期以來,動力總成技術的滯后一直是制約我國自主品牌車企發展的一大瓶頸。特別是對于上汽而言,目前榮威和名爵的產品在造型、內飾和底盤調校方面足以相互競爭,但動力制約了上汽乘用車產品的進一步增強。因此,五年前,上汽集團就開始研發一種新的動力總成。

    然后,在2010年8月,在通用汽車自身發展陷入困境和上汽集團自身研發實力得到認可的雙重前提下,上汽集團和通用汽車共同宣布了共同開發新一代環保節能動力總成技術的計劃,包括高效小排量系列發動機和干式動力換檔。

    今年4月初,上汽乘用車最新一代動力總成“CUBE-TECH”一經媒體披露,便受到廣泛關注。被譽為“自主品牌最強動力總成”,率先突破了中國汽車工業的“動力瓶頸”。在北京車展上,上汽乘用車正式發布了這款動力總成。

    據上汽乘用車公司產品規劃總監儲健介紹,動力總成包括兩個系列,一個是MGE中大型發動機系列,另一個是SGE中小型動力總成系列。前者是上汽集團整合全球資源自主研發的動力總成系統,后者是上汽集團與美國通用汽車聯合研發的一系列發動機變速箱,上汽集團擁有全球自主知識產權。

    嚴建表示,上汽集團將在未來的產品中搭載這樣的系統。例如,上汽集團今年將發布一款名爵中型轎車,該車將配備最新的SGE缸內直噴渦輪增壓發動機和7速雙離合器動力總成系統。“我們做出了這樣的規劃展望,即通過上汽集團的動力總成系統,將實現三個“20%以上”的改進:性能提高20%以上,碳排放減少20%以上,油耗減少20%以上。上汽集團應該能夠在t……

    未來5-10年,從而確保我們未來的產品具有高度競爭力。”嚴建說。

    值得一提的是,上汽集團不僅是第一家與世界級跨國汽車巨頭聯合開發動力總成核心技術的中國汽車公司,而且在全球范圍內與國際大型汽車集團共享知識產權。因此,搭載“CUBE-TECH”的全系列自主研發車型將在歐洲和東南亞等世界范圍內銷售。同時,上汽的研發成果除了與榮威、名爵系列車型相匹配外,還具備對外輸出的能力,實現了對中國汽車產業的反饋。

    構建中國“最完整的新能源體系”

    上汽不僅在傳統動力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在新能源領域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在北京車展上,上汽集團投放市場的純電動汽車榮威E50和熱銷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榮威550PLUG-IN引起了極大關注。

    事實上,盡管近年來新能源汽車在國際車展上發揮了主導作用,但一些電動汽車的自燃和一些品牌長期未上市的電動汽車正在暴露一個公開的秘密:本土電動汽車的核心技術質量令人擔憂。

    但在這場爭議中,上汽憑借對新能源汽車發展路線的前瞻性思考,在其他品牌中走在了前列。早在2010年,上汽集團在其“十二五”規劃中就明確了純電動、混合動力和燃料電池三條新能源核心技術路線,并在2009-2013年的五年時間里,投入了50多億元用于上述三項核心技術的研發和突破。截至目前,上汽新能源汽車已經推出了包括榮威E50和550plugin插電式混合動力在內的多款車型。其中,榮威550插電式混合動力的市場表現搶眼,首批享受上海新能源汽車補貼并免費獲得上海牌照。

    “新能源汽車對消費者來說面臨著幾個障礙,即消費者在使用新能源時有幾個痛點:例如,他們會害怕新能源的一些技術是否穩定可靠,也會擔心購買插電式電池和充電樁。你能買到嗎?”Tamia Liu,上汽集團榮威品牌市場運營部總監(600104,股吧)在接受《財經周刊》采訪時表示,上汽集團在上海銷售榮威550 PLUG-in時特別注重解決這些痛點。榮威550 PLUG-IN自3月下旬在上海正式發售以來,目前已收到300份訂單,其中200多份是面向私人用戶的。

    據上海汽車集團乘用車公司副總經理蔣軍介紹,上汽乘用車已經開始了品牌戰略層面的新一輪調整。“隨著我們產品線的戰略調整,我們的品牌也必須進行相應的調整,這將是上汽乘用車未來12個月的重中之重。我們正在內部進行密集部署,一個是品牌的調整,另一個是產品線的調整。”蔣軍說。

    在蔣軍看來,隨著上汽集團技術實力的提升和對新能源領域核心技術的掌握,未來5-10年,上汽集團在傳統動力總成技術和新能源汽車技術領域無疑將站在市場前列。“這為我們的產品競爭力奠定了基礎。”蔣軍說。

    騰勢首秀:比亞迪和梅賽德斯-奔馳開創“以技術換技術”

    “我們在中國的合資企業基本上是用市場換取技術。應該說,梅賽德斯-奔馳和比亞迪應該是第一個創造技術與技術相結合的企業。從這里可以看出,我們這次所做的嘗試也是中國企業最需要的。”4月20日,在北京車展上,由深圳比亞迪戴姆勒新技術有限公司生產的DENZA Tengshi電動車終于向公眾揭開了神秘面紗。同日,騰勢相關負責人宣布,該車定價36.9萬元,將于今年9月正式上市。發布會期間,比亞迪董事會主席兼總裁王傳福在談到雙方合作時作了上述發言。

    據了解,騰勢首款純電動vehi的上市……

    e是戴姆勒與比亞迪密切合作的重要成果。深圳市比亞迪戴姆勒新技術有限公司是雙方于2010年共同成立的,持股比例為50:50,是中國第一家專注于新能源汽車的中德合資企業。在這家合資公司中,比亞迪和戴姆勒有著明確的分工。比亞迪主要提供汽車電池、電子控制和電機三大核心部件,以及在中國市場進行大規模道路測試的經驗,戴姆勒則提供其在車輛結構、車輛制造工藝、質量控制和安全測試標準方面的經驗。騰勢品牌的愿景是打造電動汽車領域的全球領導者。

    戴姆勒集團董事會成員、負責產品開發的Thomas表示:“騰勢電動汽車是戴姆勒和比亞迪在德國以外地區聯合開發的第一款產品,這無疑將成為戴姆勒在中國推廣電動汽車戰略的重要支柱。”。韋伯博士在接受《金融周刊》采訪時表示,騰勢電動汽車已經經歷了18個月的密集測試,總行程超過120萬公里。此外,騰勢成為首款按照C-NCAP標準在C-NCAP場地進行碰撞測試的電動汽車。根據C-NCAP評分標準,騰勢的測試結果達到了五星的最高安全得分。

    可以說,目前騰勢的產品在電動汽車市場上相當有競爭力,這對面臨節能減排壓力的中國汽車行業具有重要意義。在騰勢的研發過程中,比亞迪與梅賽德斯-奔馳的合作最受業界認可。由于打破了常年依靠市場獲取技術、學習國外技術管理經驗的合資模式,中國從被動的技術進口國變成了技術的創造者和出口國。平等共贏已成為合資公司的關鍵詞,比亞迪在電動汽車方面的技術實力也構成了騰勢品牌成功的主導因素。

    對此,托馬斯?韋伯還告訴《金融周刊》:“因為合作伙伴本身就是一個全新的合作伙伴,雙方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來為合作伙伴增加價值,新的合作伙伴將開發新的技術和知識。”

    據了解,目前,中國三大汽車分銷集團已經為騰勢電動汽車建立了獨立的銷售和服務網點。前三個市場分別是北京(巨擘集團(601258,股吧))、上海(力行集團)和深圳(中盛集團)。戴姆勒大中華投資有限公司(Daimler Greater China Investment Co.,Ltd.)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唐世凱(Tang Shikai)表示:“現在騰訊選擇的經銷商都是多年從事汽車行業的經銷商,都是奔馳(Mercedes-Benz)的經銷商。騰訊經銷商獨立于奔馳(Mecedes-Ben),都有獨立的騰訊標準。”。

    品牌、產品、技術和渠道的獨立意味著騰勢將與比亞迪自己的電動汽車劃清界限。在這方面,王傳福還表示:“未來,比亞迪E6將專注于出租車市場。國內外已有多個城市運營,E6和K9是零排放公共交通的拳頭產品。我們已經在全球44個城市成功運營,并努力實現公共交通和出租車的零排放,這與我們的DENZA勢頭并不矛盾。此外,比亞迪還推出了他買了一把琴,價格很實惠。這是針對不方便購買家庭中的第一輛車和充電站的情況。在這兩種情況下,你可以買一輛雙模電動車Qin,而家里的第二輛車可能更適合買一輛零排放汽車。"

    在王傳福看來,騰勢的未來相當樂觀。他說:“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比亞迪和戴姆勒的合作共贏,以及自己的“中國心”,騰勢為中國客戶提供的高品質電動汽車產品必將為中國電動汽車行業的未來指明方向。”

    事實上,從騰勢電動汽車的首秀中,人們也可以看到,在汽車行業,技術主導的品牌將是永恒的真理,領先技術驅動的市場化將不可避免地改變汽車行業的發展趨勢。這不僅關系到自主品牌在中國的生存,也是未來汽車產業的命脈。

    中國一汽首批四款新能源汽車上市……

    紅盤。

    4月20日,中國一汽集團董事長徐建一在北京車展上正式發布《中國一汽新能源汽車戰略規劃》。根據規劃,到2020年,中國一汽將完成關鍵裝配資源布局,完成6個新能源汽車平臺、16款車型的全方位產業化準備,并具備批量投放市場的能力,占比超過15%。

    與此同時,中國一汽還公布了首批量產的四款新能源汽車,分別為B50-PHEV、奔騰B50-EV、威志-EV和歐朗-EV,價格從21.98萬元到25.88萬元不等。

    據悉,為實現2020年的總體目標,中國一汽制定了兩個階段性目標:2016年初步形成電機和電池系統的產業化能力,完成關鍵車型的商業化開發;2018年,通過新能源產品的規模化、產業化開發,支持實現四階段限油目標。

    標簽:騰勢比亞迪榮威北京一汽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進口電動車有望獲得關稅優惠 細則待定

    盡管一再呼吁特斯拉們未能位列新能源車補貼范圍,但未來有可能享受到包括關稅等在內的一系列政策。

    1900/1/1 0:00:00
    珠三角地區明年將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4.5萬輛

    作者從25日上午召開的全省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會議上獲悉,到2016年6月,珠三角地區將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45萬輛,其中廣州市1萬輛,深圳市25萬輛,珠三角地區其余7市1萬輛。

    1900/1/1 0:00:00
    江蘇今年推廣5321輛新能源汽車 財政補貼消費者

    4月25日江蘇省政府召開全省新一輪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會,副省長史和平出席會議并講話,《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同步下發。

    1900/1/1 0:00:00
    長安自主轎車產能不足 逸動純電動車將代工

    發展新能源汽車已經是目前汽車廠商重點的計劃,其中由于自主品牌廠商在政策上的優勢更是加快了研發步伐。

    1900/1/1 0:00:00
    中國市場“出位” 特斯拉急尋合伙人

    埃隆馬斯克ElonMusk走了,帶著中國粉絲的尖叫、媒體的熱捧、政府的期待和同行企業的嫉妒。

    1900/1/1 0:00:00
    還原神話背后的特斯拉:充電網絡成入華難題

    本周,特斯拉正式進入中國,第一批中國用戶從特斯拉CEO馬斯克手中接過屬于自己的ModelS車鑰匙,特斯拉再一次頻繁出現在媒體的報道中。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亚洲欧美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