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拉爾海坦,一個瑞典南部的北歐小城,此前因為是薩博汽車的總部而聞名,后來卻因為一樁汽車企業間的并購而和萬里之外的中國聯系到了一起。正是在這里,北汽集團的收購團隊歷經漫長而又艱苦卓絕的談判,把薩博汽車部分知識產權收入囊中。
2009年12月11日晚上7:35分,位于北京市東南三環的北汽集團總部,在境外銀行的見證下,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鄭重地在北汽收購薩博知識產權協議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現在看來,北汽基于薩博技術平臺打造的紳寶汽車上市第一年就收獲了自主品牌B級車銷量冠軍的成績,彼時北汽能夠以2億美元完成收購,無論如何都是一筆劃算的買賣。
但這僅僅是徐和誼打造“大北汽”的開端而已。這位大學學習煉鐵專業、擁有管理學博士學位、出身首鋼集團的北汽掌門人有著清晰的思路。按照“木桶原理”,北汽旗下的北京現代、北京奔馳、北汽福田等業務板塊均發展良好,自主品牌乘用車則是最大的短板,如果按照打造世界級企業的要求,自主品牌才是北汽未來發展的關鍵所在。
自2006年10月全面掌舵北汽集團以來,徐和誼成功地把一個業務龐雜、一盤散沙的北汽打造成國內銷量前四的世界500強企業,這與其倡導的規模化、集團化理念不無關聯。在他的鐵腕推動之下,北汽集團已經形成了整車制造、零部件發展、自主研發、服務貿易和改革調整等五大發展平臺,是中國汽車產品門類最為齊全的汽車集團。
如果僅僅滿足于在國內做大規模,隨著完成對昌河汽車的收購,北汽沖擊“前三”的勢頭強勁,但徐和誼的目標顯然不僅于此。“中國汽車產業做強的話,需要有世界知名度的品牌和重量級的跨國公司,”全國兩會期間,徐和誼在接受作者采訪時的此番表述,可以解讀為未來北汽將在中國汽車產業由大變強的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借船出海、兼并重組和深化合資合作是徐和誼為北汽擬定的發展思路。因此除了借用薩博平臺打造紳寶品牌和國內幾項大手筆收購之外,徐和誼還親自策劃了北汽與戴姆勒深度合作的路線圖。3月28日,徐和誼赴德參加北汽與戴姆勒擴大合作的簽字儀式,在國家主席和德國總理默克爾的共同見證下,北汽與戴姆勒這對“老伙伴”的合作再進一步。徐和誼解釋說,目前戴姆勒股份公司占北汽股份公司12%的股份,未來將會實現彼此交叉持股,這也是北汽擴大國際合作的另一條路徑。
在行業觀察家看來,盡管徐和誼的鐵腕改革和冒險精神不時會招致內部的壓力和外界的爭議,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在徐和誼的合縱連橫和治理之下,一個“大北汽”帝國的雛形已經悄然顯現。
休克療法
北京市順義區機場東路,從首都機場T3航站樓驅車向東北方向行進約1公里,就會看到一個體量巨大、類橢圓形的奇特建筑。
附近居民和飛機起降時無意間俯瞰的乘客開始都會誤認為這是機場新建的航站樓,而對在這里工作的北汽人來說,也都接受了“T4航站樓”這一約定俗稱的叫法。這座正式名稱為“北京汽車產業研發基地”的建筑承載了北汽集團絕大多數的研發功能,同時,北汽集團總部的大部分職能部門也遷到此處辦公。
這已經是短短幾年內北汽集團的又一次搬遷。在北汽工作近20年一位”老北汽”員工對汽車商報作者回憶稱,2003年北汽總部從前門老樓搬到東南三環的北京汽車大廈時,大家興奮不已,認為 “夢想已經成為現實”,此時距離徐和誼從首鋼總公司副總經理的崗位上調任北汽控股副董事長和北京現代董事長一職僅僅不到一年的時間。
但當時的北汽發展前景遠不如想象美好,北京現代項目剛剛啟動,北汽福田和北京奔馳的中方股份控股權則全都不直接控制在北汽控股手中,而北汽的一些全資、控股和參股企業多達近30家,還有多家企業處于虧損狀態,北京的自主轎車夢依然沒有勾勒出清晰的輪廓。
2006年10月,徐和誼接任北汽控股董事長,他決定大手筆梳理北汽控股的資產體系,提出了集團化和規模化的戰略構想,“資產結構調整是我上任以來干的第一件事,”徐和誼回憶稱。
但凡改革就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阻力,甚至觸碰很多人的利益,一旦不能實現當初的構想,就有可能陷入全盤失敗的境地。有行業觀察家把徐和誼對北汽的鐵血改革稱之為“休克療法”。這原本是醫療用語,后來被經濟學界引為專業術語,意在稱謂一整套激進的反危機措施和畢其功于一役的轉型方式。
大家都看到了最終的答案,徐和誼的思路得到了很好的貫徹。首先北汽控股通過一系列的資本運作奪回了北京現代、北京奔馳、北汽福田等主營業務的指揮權或控股權,對北京內燃機總廠和北京齒輪總廠等一些業績下滑嚴重或虧損的企業納入北汽資產管理公司,通過成立北汽研究總院做強研發體系,整合零部件平臺,同時加強境內和出口的服務貿易。
“休克療法”盡管帶來了一時的陣痛,但卻推動北汽這艘巨輪走向了正確的航向,北汽集團最終形成了整車制造、零部件發展、自主研發、服務貿易和改革調整等五大發展平臺,時至今日,北汽已經成為一個國內罕有的擁有1字頭至7字頭全套整車生產資質(即乘用車、商用車全系列)的大型企業集團。
正如十年前北京汽車大廈落成一樣,北京汽車產業研發基地的投入使用是北汽發展史上的又一次標志性事件,伴隨著北汽在2013年進入國內汽車銷量前四的隊列,也意味著北汽進入了“做大”的節點。
木桶原理
同“休克療法”一樣,“木桶原理”同樣是管理學的經典理論,指的是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要取決于最短的那塊木板,也就是說,對由多個部分構成的組織來說,劣勢部分往往決定整個組織的水平,擁有華中科技大學管理學博士學位的徐和誼深諳此道。
徐和誼清晰地認識到,對于已經走在集團化正確道路上的北汽集團而言,只靠“北現速度”、“福田奇跡”或者北京奔馳的拉動遠遠不夠,自主品牌業務的崛起才是最大的當務之急。
按照徐和誼的話來說,收購薩博部分知識產權讓北汽嘗到了甜頭,以薩博平臺為基礎打造紳寶品牌于2013年5月推出第一款車型,全年實現了1萬多臺的銷量,搶占了同類自主品牌車型的頭把交椅。
紳寶的優異成績也讓彼時對北汽用2億美元收購薩博部分知識產權的質疑聲戛然而止。“北汽最擅長的就是用業績說話,現在一些國內外同行都在說北汽真聰明,會做生意,實際上是北汽抓住了2009年金融危機的機會,現在恐怕想買都買不到。”徐和誼說。
徐和誼的思路是,集合國內、國際各方面的資源來共同開發自主品牌的產品,通過協同創新來縮短跟別人的差距,探索出適合北汽的自主創新之路。“應該說與薩博的合作讓北汽在自主品牌方面少走了很多彎路,而且起步就在一個比較高的水準上往上走,通過消化、吸收和創新培育自己的團隊,積累的經驗,這些都是很有價值的收獲。”徐和誼稱。
當然徐和誼并沒有忘記對國內有價值資源的整合。去年年底前通過對昌河汽車的收購,北汽依靠自主“雙品牌”戰略站在了新的起點。“本月下旬的北京車展(微博)上,北汽集團以BAIC品牌參展,主要突出北汽乘用車‘性能和越野’兩大主題,同時會看到全新的昌河汽車與北汽的自主品牌車型并列參展,這也是北汽展臺上的一大亮點。”徐和誼介紹說。
為了說服昌河汽車的加盟,徐和誼親自率團赴江西考察,與江西省政府和昌河管理層共商昌河汽車的發展戰略。最終以8000多萬元收購昌河汽車70%股份之后,徐和誼對昌河未來發展提出了自己的愿景:他希望到2017年末雙方共同投資130億元,實現昌河年產銷整車50萬輛,營業收入500億元的目標。
合資業務和商用車業務的高歌猛進也給了徐和誼足夠的底氣。一手締造了“北現速度”的徐和誼把這家企業推到了年度“百萬千億”的銷售目標,北京奔馳在整合銷售模式之后重回正軌,北汽福田位居國內商用車第一把交椅的地位多年穩固。但在徐和誼看來,合資企業對北汽的貢獻不僅僅是扮演現金奶牛的角色,更是對北汽自主品牌有機的反哺。
“通過合資合作,培養了自己的人才隊伍,也讓我們學會了如何管理,少走了很多彎路,這些都是合資合作留給北汽發展自主品牌的寶貴經驗。”徐和誼說。
大、強之辯
3月25日晚,上海虹口體育館座無虛席,北汽男排3:1力克老牌勁旅上海男排,以2:1的總比分實現了全國聯賽冠軍的衛冕。這次勝利對北汽男排來說意義重大,如果說去年的奪冠有運氣成分的話,今年的衛冕則標志著北汽男排實現了由準強隊到強隊的華麗轉身。
北汽集團何嘗不希望如此。2013年,伴隨著對昌河收購的完成,北汽集團完成了由“四小”向“四大”的邁進,躋身國內四大汽車集團。數據顯示,2013年,北汽集團實現整車銷量216.4萬輛,同比增長18.8%;營業收入達2658.7億元,同比增長31.8%。這一年,北汽集團首次躋身財富世界500強,排名第336位,完成了后來者居上的華麗一跳。
而在業務規模上,北汽在2013年完成了多項大手筆的運作。在收購昌河之前,也通過與云南地方政府、云南景成集團和鎮江汽車的合作,完成了西南和華東兩大產業基地的規劃,形成了以北京為中心,再加上華中和華南基地的戰略布局。
北京市政府也給北汽集團制定了新的目標:即2025年,北汽集團實現躋身全球品牌100強,國內汽車行業前三的地位。但如果就此認為徐和誼僅僅熱衷于北汽的規模化,則是對這位鐵腕管理者的嚴重誤讀。
在徐和誼看來,“大”固然重要,但“強”才是北汽追求的終極目標。這也是中國汽車行業已經位居世界產銷第一大國,但汽車強國的路徑依然模糊的背景下,值得汽車全行業思考的課題。
“同由大變強相比,由小變大要容易得多,我們是制造業大國,但無論是鋼鐵還是汽車,沒有一個強的,在我看來汽車產業要想稱得上強大,一方面要在全球有叫得響的品牌,另一方面是要在世界范圍內有一個重量級的跨國公司。”徐和誼對何為中國汽車工業變強的衡量指標有著清晰的理解。
在完成對北汽集團化、規模化的布局之后,徐和誼小心地探索著北汽集團的強企之路。其中與戴姆勒集團的深化合作就是一次有益的嘗試。與大多數國內其他企業與外方汽車公司單純成立合資公司不同,徐和誼推動北汽謀劃了一個與戴姆勒交叉持股的路線。
2013年戴姆勒集團以6.25億歐元收購北汽股份12%股份,將北京奔馳的股份出讓1%給北汽股份,北汽股份將北京梅賽德斯-奔馳銷售公司股份出讓1%給戴姆勒。徐和誼介紹說,今年北汽集團將實現對戴姆勒的持股。這種合作雙方之間深度合作、交叉持股的業務模式對北汽探索國際化,由大變強的路徑都是益處良多。
為了更好打開國際市場和開拓新能源業務,徐和誼走馬換將,兩年內先后成立北汽國際公司和北汽新能源公司,把一手打造北汽自主品牌的功勛人物董海洋(點擊查看最新人物消息)調任北汽國際總經理,全力開拓海外業務;把原集團公關總監鄭剛調任北汽新能源公司掌舵。在徐和誼看來,開拓國際業務是北汽在世界范圍內由大變強的必由之路,而新能源業務則代表著北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中國體育界把北汽男排的成功總結為“北汽模式”,但關于北汽集團的發展則沒有這樣的提法,如果非要總結的話,筆者認為,徐和誼提到過北汽要從一個傳統的制造業企業轉變為制造服務型和創新型企業,這種由傳統向創新的轉變以及由大北汽向新北汽的轉變,或許能成為中國汽車行業的“北汽模式”。
4月8日,在北京CBD街頭,標著“尾氣的回憶”的一瓶瓶汽車尾氣竟被公開出售,這是擁有新型電動汽車技術的北京鴻遠藍翔公司在叫賣“收藏級別”的汽車尾氣。
1900/1/1 0:00:00在以新能源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與產業變革中,汽車企業扮演著什么樣的角色?對此,業內幾乎是一致的聲音:以新能源為突破口,占領國際競爭的戰略制高點,是中國車企的使命。
1900/1/1 0:00:00第一電動網CEO龐義成說,小型純電動汽車企業是推動汽車工業變革的力量。因為小型純電動汽車企業由市場催生,是完全不同的企業形態。小型電動車企業如果希望承擔更大的責任,需要繼續推動變革。
1900/1/1 0:00:00近日,在“電動汽車用動力鋰離子電池及其系統產業化”項目驗收評審會上,驗收專家組認為,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八院811所承擔的該項目按計劃完成了全部研究內容,實現了研究目標,
1900/1/1 0:00:00小米要造電動汽車的消息,經過近一個月的爆炒,實現了和特斯拉搶頭條的新聞效果。汽車業、IT圈、廣告界人士為小米電動車獻計獻策兼獻媚,展現了為小米義務宣傳的忠心,也貢獻了頭腦風暴。
1900/1/1 0:00:00在廣州,有一家經銷商集團旗下竟只經營一個自主品牌,近兩年在快速的品牌經營擴張中,不再招攬自主品牌的生意,而全部拓展合資高端品牌。汽車限購真是個充滿辯證邏輯的事情。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