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知名財經雜志《巴倫周刊》發表的最新署名文章指出,特斯拉汽車即將建設的超級電池工廠“千兆工廠”的計劃可能會收到良好的效果,但也存在相當大的隱憂。例如,一旦市場需求低于特斯拉此前的預期,這家“千兆工廠”將面臨生產設備利用率嚴重短缺的問題,因此特斯拉通過降低電池生產成本來推動“廉價電動汽車”量產的承諾將淪為“空談”。
千兆工廠計劃備受爭議。
業內分析人士指出,衡量特斯拉未來發展前景的因素主要由兩個方面決定。一個是電動汽車的產量能否迅速擴大;二是能否有效降低電動汽車的電池成本。
為了確保可靠的電池供應并降低成本,特斯拉首席執行官馬斯克上個月宣布,他將大力投資建設一家電池工廠,以擴大產能。
根據馬斯克的最新聲明,該工廠將于2017年提前投產,鋰離子電池的年產量將超過2013年全球各種用途鋰離子電池總產量,滿足特斯拉50萬輛電動汽車的年產量。根據需求,電池組的每千瓦時成本預計將降低30%以上。
然而,特斯拉看似雄心勃勃的工廠計劃一直備受爭議。《巴倫周刊》指出,馬斯克通過建設“超級工廠”來降低鋰電池成本的計劃是“合乎邏輯的”,但實現這一最終目標的前提必須是“確保每年銷售50萬輛電動汽車”,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消化”電池工廠的正常產能。
數據顯示,2013年,特斯拉銷售了超過2.2萬輛電動汽車,總價值超過20億美元。該公司預計今年將出貨3.5萬輛,目前的出貨數據距離50萬輛的目標仍有很大差距。
事實上,《巴倫周刊》在去年6月指出:“特斯拉必須在2016年之前大幅降低電池成本,否則該公司計劃中的廉價汽車的目標根本無法實現。”
分析人士指出,特斯拉設定了50萬輛的銷售目標,當然也有自己的邏輯。如果電池成本下降,毛利率必然會提高,整車價格也會下降。一旦廉價的電動汽車得到推廣,那么電動汽車市場的“瓶頸”就會打開,50萬輛的銷售目標自然不會成為問題。
除了《巴倫周刊》的“銷量必須達標”,馬斯克的“千兆工廠”計劃本身也受到了質疑。美國媒體分析指出,電池制造主要是機械設備的制造和生產,而電動汽車的制造主要體現在組裝上。后者涉及人力資源,因此升級相對容易,可以通過投資培訓資金來實現;
前者的升級“要困難得多”。一旦需要購買新設備,原有設備只能作為“廢金屬”出售。
分析人士指出,近年來電池技術的發展將突飛猛進。很有可能在2020年之前,這項技術將攀升到一個“新水平”,特斯拉“千兆工廠”的建設期將持續三到五年。一旦工廠成立,就不容易做出改變。
松下尚未就合作發表立場。
目前,根據特斯拉既定的發展計劃,積極建設“千兆工廠”已得到美國州政府的“支持”。截至目前,包括亞利桑那州和內華達州在內的美國四個州的政府正在積極說服特斯拉在該州建設“千兆工廠”,特斯拉也在積極評估其選址。
然而,這家大型電動汽車制造商仍然需要一兩個大型合作伙伴來分擔“千兆工廠”項目的巨大成本。然而,到目前為止,特斯拉電池供應商松下尚未做出投資“千兆工廠”的決定。
事實上,為了滿足特斯拉激增的電池需求,松下已經大幅擴大了其在本國的電池產能,并為此毫不猶豫地剝離了一些消費品業務,大幅重組其業務。然而,面對是否投資“千兆工廠”的決定,該公司的業績并不那么樂觀。美國媒體近日報道稱,松下公司總裁津賀和弘日前在東京表示,松下尚未決定是否投資“千兆工廠”,因為這將增加公司的投資風險。
據路透社報道,松下將在本財年和下一財年花費3000多億日元進行重組,公司下一財年的目標是實現3100億日元的營業利潤。分析師表示,如果松下不嚴格計算新財年的投入產出比,新財年的營業利潤將“難以實現”。
去年10月,松下從特斯拉手中贏得了一份為期四年的鋰離子電池供應合同。松下承諾在2017年之前為特斯拉目前的Model s純電動豪華跑車和名為Model X的新一代SUV汽車提供20億個鋰離子電池。美國知名財經雜志《巴倫周刊》發表的最新署名文章指出,特斯拉汽車即將建設的超級電池工廠“千兆工廠”的計劃可能會收到良好的效果,但也存在相當大的隱憂。例如,一旦市場需求低于特斯拉此前的預期,這家“千兆工廠”將面臨生產設備利用率嚴重短缺的問題,因此特斯拉通過降低電池生產成本來推動“廉價電動汽車”量產的承諾將淪為“空談”。
千兆工廠計劃備受爭議。
業內分析人士指出,衡量特斯拉未來發展前景的因素主要由兩個方面決定。一個是電動汽車的產量能否迅速擴大;
二是能否有效降低電動汽車的電池成本。
為了確保可靠的電池供應并降低成本,特斯拉首席執行官馬斯克上個月宣布,他將大力投資建設一家電池工廠,以擴大產能。
根據馬斯克的最新聲明,該工廠將于2017年提前投產,鋰離子電池的年產量將超過2013年全球各種用途鋰離子電池總產量,滿足特斯拉50萬輛電動汽車的年產量。根據需求,電池組的每千瓦時成本預計將降低30%以上。
然而,特斯拉看似雄心勃勃的工廠計劃一直備受爭議。《巴倫周刊》指出,馬斯克通過建設“超級工廠”來降低鋰電池成本的計劃是“合乎邏輯的”,但實現這一最終目標的前提必須是“確保每年銷售50萬輛電動汽車”,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消化”電池工廠的正常產能。
數據顯示,2013年,特斯拉銷售了超過2.2萬輛電動汽車,總價值超過20億美元。該公司預計今年將出貨3.5萬輛,目前的出貨數據距離50萬輛的目標仍有很大差距。
事實上,《巴倫周刊》在去年6月指出:“特斯拉必須在2016年之前大幅降低電池成本,否則該公司計劃中的廉價汽車的目標根本無法實現。”
分析人士指出,特斯拉設定了50萬輛的銷售目標,當然也有自己的邏輯。如果電池成本下降,毛利率必然會提高,整車價格也會下降。一旦廉價的電動汽車得到推廣,那么電動汽車市場的“瓶頸”就會打開,50萬輛的銷售目標自然不會成為問題。
除了《巴倫周刊》的“銷量必須達標”,馬斯克的“千兆工廠”計劃本身也受到了質疑。美國媒體分析指出,電池制造主要是機械設備的制造和生產,而電動汽車的制造主要體現在組裝上。后者涉及人力資源,因此升級相對容易,可以通過投資培訓資金來實現;
前者的升級“要困難得多”。一旦需要購買新設備,原有設備只能作為“廢金屬”出售。
分析人士指出,近年來電池技術的發展將突飛猛進。很有可能在2020年之前,這項技術將攀升到一個“新水平”,特斯拉“千兆工廠”的建設期將持續三到五年。一旦工廠成立,就不容易做出改變。
松下尚未就合作發表立場。
目前,根據特斯拉既定的發展計劃,積極建設“千兆工廠”已得到美國州政府的“支持”。截至目前,包括亞利桑那州和內華達州在內的美國四個州的政府正在積極說服特斯拉在該州建設“千兆工廠”,特斯拉也在積極評估其選址。
然而,這家大型電動汽車制造商仍然需要一兩個大型合作伙伴來分擔“千兆工廠”項目的巨大成本。然而,到目前為止,特斯拉電池供應商松下尚未做出投資“千兆工廠”的決定。
事實上,為了滿足特斯拉激增的電池需求,松下已經大幅擴大了其在本國的電池產能,并為此毫不猶豫地剝離了一些消費品業務,大幅重組其業務。然而,面對是否投資“千兆工廠”的決定,該公司的業績并不那么樂觀。美國媒體近日報道稱,松下公司總裁津賀和弘日前在東京表示,松下尚未決定是否投資“千兆工廠”,因為這將增加公司的投資風險。
據路透社報道,松下將在本財年和下一財年花費3000多億日元進行重組,公司下一財年的目標是實現3100億日元的營業利潤。分析師表示,如果松下不嚴格計算新財年的投入產出比,新財年的營業利潤將“難以實現”。
去年10月,松下從特斯拉手中贏得了一份為期四年的鋰離子電池供應合同。松下承諾在2017年之前為特斯拉目前的Model s純電動豪華跑車和名為Model X的新一代SUV汽車提供20億個鋰離子電池。
日前,波士頓電池完成了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分別進行的夏季和冬季兩個階段的商用測試。
1900/1/1 0:00:00當艾倫馬斯克ElonMusk在美國“60Minutes”節目中,用“我們應當消除電動汽車一定會外觀丑陋,速度緩慢的誤解”,回答“怎么想到要去創辦一家汽車公司并取得成功”提問時,
1900/1/1 0:00:00據《美國汽車新聞》報道,特斯拉同美國汽車經銷商已經就直銷模式陷入激烈對峙,隨著各州對于特斯拉未來電池廠項目的爭奪以及部分政客的卷入,特斯拉同經銷商之間的沖突進一步升級。
1900/1/1 0:00:00在告別了2013年底新能源客車產量的爆發性增長后,2014年前兩個月新能源客車產量持續走低。2月,國內客車企業共生產新能源客車118輛,環比下降81,非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產量更是交出了白卷。
1900/1/1 0:00:00近日,一位美國電動遙控車模達人尼克凱思NicCase打造了一臺名為“Bullet”的遙控車模,創下了188
1900/1/1 0:00:002014年3月29日,剛參加完澳門國際環保合作發展論壇及展覽簡稱MIECF的揚子江8米純電動穿梭巴士,一出展廳即投入到威尼斯人度假村至澳門廣場的接駁專線,為澳門市民服務,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