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汽車開始駛入普通人的家中。現在,在過去的20年里,曾經罕見的東西已經成為街道和小巷交通擁堵的罪魁禍首。隨著汽車保有量的增加,其“霸道”的一面開始慢慢顯現,道路資源、車位資源、能源資源甚至空氣資源的缺乏讓人們意識到了汽車的“病”。
去年7月,剛剛三個月大的車云打電話給朋友,車云會議第一期討論了旅行的變化。當時,易卡租車還未滿月,門店仍在建設中;出租車APP被指責是“漲價”的罪魁禍首,介于生與死之間;
華晨寶馬自主品牌Zino的首款電動汽車尚未發布。
時隔半年,Zino E1通過電動汽車租賃開始了市場化運營。北京有1000多人在易卡體驗了電動汽車出行,燒錢運動讓出租車APP完成了互聯網出行和移動支付的初步啟蒙。后汽車時代的出行方式已經完成了第一輪進化。
電動汽車和汽車租賃同時進行。
新事物的實施將永遠面臨這樣的阻力。對于電動汽車來說,電池技術、充電標準和國家政策都是發展過程中需要面對的問題。
兩會期間,國家和地方政府的補貼以及國家電網對充電樁建設的下放,極大地促進了電動汽車的發展。至于電池技術和充電標準,以目前的電池技術,電動汽車仍難以擺脫里程焦慮。此外,充電站和充電樁的普及程度遠未達到電動汽車長途行駛的標準。因此,將電動汽車視為第一輛家用汽車并不那么現實。那么,電動汽車的推廣方向在哪里呢?目前,大多數汽車制造商的趨勢告訴我們答案:城市交通。
談到續航里程,華晨寶馬Zino品牌管理總監梁健首先發言:為什么所有制造商都認為續航里程在150到200公里之間,而不是三四百公里?這是很多爭論。在城市里,這個巡航范圍足以讓99%的人每天使用。絕大多數上班族每天的里程數約為50或60公里。Zino 1E的巡航里程為150公里,足以滿足人們的日常使用要求。
易卡后臺的數字也證實了易卡總經理詹靜的說法。在北京這樣的超大城市,正常行駛需求很少超過30公里,其中30到50公里的不到20%。
經過長時間的駕駛,當人們面臨交通擁堵和資源匱乏時,他們希望通過某種方式提高資源使用效率,減少休閑,也就是說,他們渴望改變出行方式。
梁健認為,出行方式的演變表現在三個方面:
1) 交通運輸的演變。如前所述,環境和能源需求要求我們的出行方式必須更加高效和清潔。新能源的出現,關鍵在于如何普及。
2) 制造商商業運營模式的演變。盡管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充滿好奇,但仍有許多擔憂。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應該使用創新的商業模式來讓消費者放心,讓他們更快地體驗和接受新能源汽車。
3) 消費者汽車概念的演變。隨著租賃市場的發展,客戶的需求也逐漸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越來越多的客戶接受租車的消費理念,這不僅僅是個人在不同地方旅行的臨時租車,許多企業客戶也愿意通過租賃來解決企業的長期汽車需求。
對于消費者來說,出行需求快速、方便、經濟,這也是分時度假受歡迎的原因。分時的優勢在于,租車的時間是碎片化的,這使得消費者使用更自由、更方便,需要時來,不需要時帶走。
電動汽車的特性與分時共享的需求相吻合電動汽車易于維護,維護成本低,因此人們不必擔心燃油補充。只要它停下來,它就是在加油,而且充電更方便。因此,電動汽車是很好地滿足分時需求的一種方式。這可能也是易卡、智諾以及國內外眾多企業一致選擇電動汽車進行分時租賃的原因。
另一方面,在長期的汽車租賃中,電動汽車也符合人們的期望。梁健認為,中國人仍然非常傳統,認為租房不如買房。例如,如果你結婚了,你必須買一件婚紗,而不是租。車里仍然有這樣的誤解。然而,考慮到使用汽車的成本,租車和買車是不一樣的。
租約……
f Zeno 1E提供除分時租賃外的長期租賃,您可以選擇租賃一年、兩年或三年。租房時,消費者的月租金包括除電費外的所有費用,如維護、保養和保險。換言之,你不需要一次性投入大筆資金,也不需要成為每月還貸款的車奴,不需要繳納額外的購置稅,不需要擔心維護,只需要支付和使用,租約到期后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更換汽車。
觀念的轉變不可能一蹴而就,人們對電動汽車續航里程和充電條件的擔憂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消除。汽車制造商選擇從電動汽車租賃市場化開始。一方面,這兩種屬性的結合可以相互增益;另一方面,租賃的過程也是電動汽車與用戶相互理解的過程。用戶可以全方位了解電動汽車,汽車制造商也可以了解用戶的真實需求。對于租賃公司來說,租賃的過程也是一個培養人們習慣的過程。當人們意識到并享受到租賃的便利和好處時,他們會逐漸接受并習慣這種模式。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習慣革命
據說,過去半年真正的變化不是電動汽車的普及,也不是分時商業模式的推廣,而是出租車APP的市場變化。
自打車APP出現以來,其發展可謂一波三折。盡管IT曾因“漲價”事件被監管部門封禁,但隨著IT巨頭們意識到其巨大的商業前景和潛力,他們開始感到賓至如歸。移動互聯網產品改變人們出行方式的時代已經到來。
當然,也有人會說,現階段打車軟件的熱度是燒錢帶來的吸引力。不可否認,這是有原因的,但更深層次的原因是用戶體驗和需求的變化。最早的打車軟件市場之所以慘淡,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它在叫車后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反應。在旅行方式中,方便是人們永恒的追求。如果它不能帶來便利,人們自然會放棄它。如果它很方便,而且有廉價的經濟來吸引人們,它自然會蜂擁而至。
另一方面,燒錢并不是一個長期的解決方案。補貼取消后,用戶的積極性必然會有所回落。此時,仍然需要產品本身的競爭力。微創新中心創始人、知名科技媒體人金措道在整個討論過程中一直以用戶和消費者的身份向這三家公司提問。在他看來,對于傳統企業來說,硬漢必須學會“吃軟飯”:
首先是做軟件的能力,無論是出租車還是分時租賃。對于用戶來說,它不僅僅是一輛汽車,更是一種軟硬結合的解決方案。因此,軟件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用戶體驗的能力,如何將產品轉化為用戶體驗,用戶體驗對企業來說非常重要,你注意到了嗎,蘋果被用戶體驗劃分為開源軟件的世界;
最后,這是粉絲的能力。要想辦法把用戶變成粉絲,讓粉絲參與創新,這不僅增加了用戶的粘性,也讓產品有說服力。
在產品的兩面,一方是需求者,另一方是滿足者,產品是平衡點。如果產品能夠保持平衡,就必須更傾向于消費者一方,以滿足消費者的體驗和需求,才能在眾多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其中,也缺乏創新的商業模式。
在談到打車的商業模式時,滴滴打車產品總監Tam直言不諱地表示,滴滴打客的商業模式是我在交易中為你提供價值,然后收取你的錢或傭金。在這個過程中,滴滴打車解決了信息問題,提供了服務,并幫助乘客按時、經濟地到達。無論使用何種運輸方式或概念,這種目的都不會改變。
在中國,出租車是一種真正的公共交通,其覆蓋范圍僅次于公交車和地鐵,在衍生商業模式方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例如,未來很有可能實現一種模式,通過分布式調度來分配空出租車和有空行李箱的出租車的物流。從價值的角度來看,快速便捷的打車是一種價值,送貨上門是一種值,商業模式的拓展也是價值的拓展。
現階段,對于打車應用來說,拓展新商業模式最大的問題是,現階段其用戶群只占很小的比例。移動互聯網產品首先影響的是年輕人,年輕人愿意并愿意接受這種新的旅行方式變化,但大多數其他年齡段的人并沒有加入這個陣營,要么是因為條件有限,要么是由于想法不同。打車APP仍處于改變用戶習慣的階段,影響更多人做出改變,積累用戶群體。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汽車開始駛入普通人的家中。現在,在過去的20年里,曾經罕見的東西已經成為街道和小巷交通擁堵的罪魁禍首。隨著汽車保有量的增加,其“霸道”的一面開始慢慢顯現,道路資源、車位資源、能源資源甚至空氣資源的缺乏讓人們意識到了汽車的“病”。
去年7月,剛剛三個月大的車云打電話給朋友,車云會議第一期討論了旅行的變化。當時,易卡租車還未滿月,門店仍在建設中;出租車APP被指責是“漲價”的罪魁禍首,介于生與死之間;
華晨寶馬自主品牌Zino的首款電動汽車尚未發布。
時隔半年,Zino E1通過電動汽車租賃開始了市場化運營。北京有1000多人在易卡體驗了電動汽車出行,燒錢運動讓出租車APP完成了互聯網出行和移動支付的初步啟蒙。后汽車時代的出行方式已經完成了第一輪進化。
電動汽車和汽車租賃同時進行。
新事物的實施將永遠面臨這樣的阻力。對于電動汽車來說,電池技術、充電標準和國家政策都是發展過程中需要面對的問題。
兩會期間,國家和地方政府的補貼以及國家電網對充電樁建設的下放,極大地促進了電動汽車的發展。至于電池技術和充電標準,以目前的電池技術,電動汽車仍難以擺脫里程焦慮。此外,充電站和充電樁的普及程度遠未達到電動汽車長途行駛的標準。因此,將電動汽車視為第一輛家用汽車并不那么現實。那么,電動汽車的推廣方向在哪里呢?目前,大多數汽車制造商的趨勢告訴我們答案:城市交通。
談到續航里程,華晨寶馬Zino品牌管理總監梁健首先發言:為什么所有制造商都認為續航里程在150到200公里之間,而不是三四百公里?這是很多爭論。在城市里,這個巡航范圍足以讓99%的人每天使用。絕大多數上班族每天的里程數約為50或60公里。Zino 1E的巡航里程為150公里,足以滿足人們的日常使用要求。
易卡后臺的數字也證實了易卡總經理詹靜的說法。在北京這樣的超大城市,正常行駛需求很少超過30公里,其中30到50公里的不到20%。
經過長時間的駕駛,當人們面臨交通擁堵和資源匱乏時,他們希望通過某種方式提高資源使用效率,減少休閑,也就是說,他們渴望改變出行方式。
梁健認為,出行方式的演變表現在三個方面:
1) 交通運輸的演變。如前所述,環境和能源需求要求我們的出行方式必須更加高效和清潔。新能源的出現,關鍵在于如何普及。
2) 制造商商業運營模式的演變。盡管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充滿好奇,但仍有許多擔憂。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應該使用創新的商業模式來讓消費者放心,讓他們更快地體驗和接受新能源汽車。
3) 消費者汽車概念的演變。隨著租賃市場的發展,客戶的需求也逐漸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越來越多的客戶接受租車的消費理念,這不僅僅是個人在不同地方旅行的臨時租車,許多企業客戶也愿意通過租賃來解決企業的長期汽車需求。
對于消費者來說,出行需求快速、方便、經濟,這也是分時度假受歡迎的原因。分時的優勢在于,租車的時間是碎片化的,這使得消費者使用更自由、更方便,需要時來,不需要時帶走。
電動汽車的特性與分時共享的需求相吻合電動汽車易于維護,維護成本低,因此人們不必擔心燃油補充。只要它停下來,它就是在加油,而且充電更方便。因此,電動汽車是很好地滿足分時需求的一種方式。這可能也是易卡、智諾以及國內外眾多企業一致選擇電動汽車進行分時租賃的原因。
另一方面,在長期的汽車租賃中,電動汽車也符合人們的期望。梁健認為,中國人仍然非常傳統,認為租房不如買房。例如,如果你結婚了,你必須買一件婚紗,而不是租。車里仍然有這樣的誤解。然而,考慮到使用汽車的成本,租車和買車是不一樣的。
租約……
f Zeno 1E提供除分時租賃外的長期租賃,您可以選擇租賃一年、兩年或三年。租房時,消費者的月租金包括除電費外的所有費用,如維護、保養和保險。換言之,你不需要一次性投入大筆資金,也不需要成為每月還貸款的車奴,不需要繳納額外的購置稅,不需要擔心維護,只需要支付和使用,租約到期后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更換汽車。
觀念的轉變不可能一蹴而就,人們對電動汽車續航里程和充電條件的擔憂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消除。汽車制造商選擇從電動汽車租賃市場化開始。一方面,這兩種屬性的結合可以相互增益;另一方面,租賃的過程也是電動汽車與用戶相互理解的過程。用戶可以全方位了解電動汽車,汽車制造商也可以了解用戶的真實需求。對于租賃公司來說,租賃的過程也是一個培養人們習慣的過程。當人們意識到并享受到租賃的便利和好處時,他們會逐漸接受并習慣這種模式。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習慣革命
據說,過去半年真正的變化不是電動汽車的普及,也不是分時商業模式的推廣,而是出租車APP的市場變化。
自打車APP出現以來,其發展可謂一波三折。盡管IT曾因“漲價”事件被監管部門封禁,但隨著IT巨頭們意識到其巨大的商業前景和潛力,他們開始感到賓至如歸。移動互聯網產品改變人們出行方式的時代已經到來。
當然,也有人會說,現階段打車軟件的熱度是燒錢帶來的吸引力。不可否認,這是有原因的,但更深層次的原因是用戶體驗和需求的變化。最早的打車軟件市場之所以慘淡,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它在叫車后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反應。在旅行方式中,方便是人們永恒的追求。如果它不能帶來便利,人們自然會放棄它。如果它很方便,而且有廉價的經濟來吸引人們,它自然會蜂擁而至。
另一方面,燒錢并不是一個長期的解決方案。補貼取消后,用戶的積極性必然會有所回落。此時,仍然需要產品本身的競爭力。微創新中心創始人、知名科技媒體人金措道在整個討論過程中一直以用戶和消費者的身份向這三家公司提問。在他看來,對于傳統企業來說,硬漢必須學會“吃軟飯”:
首先是做軟件的能力,無論是出租車還是分時租賃。對于用戶來說,它不僅僅是一輛汽車,更是一種軟硬結合的解決方案。因此,軟件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用戶體驗的能力,如何將產品轉化為用戶體驗,用戶體驗對企業來說非常重要,你注意到了嗎,蘋果被用戶體驗劃分為開源軟件的世界;
最后,這是粉絲的能力。要想辦法把用戶變成粉絲,讓粉絲參與創新,這不僅增加了用戶的粘性,也讓產品有說服力。
在產品的兩面,一方是需求者,另一方是滿足者,產品是平衡點。如果產品能夠保持平衡,就必須更傾向于消費者一方,以滿足消費者的體驗和需求,才能在眾多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其中,也缺乏創新的商業模式。
在談到打車的商業模式時,滴滴打車產品總監Tam直言不諱地表示,滴滴打客的商業模式是我在交易中為你提供價值,然后收取你的錢或傭金。在這個過程中,滴滴打車解決了信息問題,提供了服務,并幫助乘客按時、經濟地到達。無論使用何種運輸方式或概念,這種目的都不會改變。
在中國,出租車是一種真正的公共交通,其覆蓋范圍僅次于公交車和地鐵,在衍生商業模式方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例如,未來很有可能實現一種模式,通過分布式調度來分配空出租車和有空行李箱的出租車的物流。從價值的角度來看,快速便捷的打車是一種價值,送貨上門是一種值,商業模式的拓展也是價值的拓展。
現階段,對于打車應用來說,拓展新商業模式最大的問題是,現階段其用戶群只占很小的比例。移動互聯網產品首先影響的是年輕人,年輕人愿意并愿意接受這種新的旅行方式變化,但大多數其他年齡段的人并沒有加入這個陣營,要么是因為條件有限,要么是由于想法不同。打車APP仍處于改變用戶習慣的階段,影響更多人做出改變,積累用戶群體。
在2013年,通用所有型號的混合動力車總銷量大約為26萬輛。
1900/1/1 0:00:00意大利設備供應商康隆Cannon集團宣布以供應商身份參與了寶馬碳素纖維增強材料電動車的生產。
1900/1/1 0:00:00美國電動車廠特斯拉從2013年底開始不僅銷售成績在各地狂飆,股價在近日更是創下歷史新高截至2014年2月25日以21765美元作收,一年來連番五倍。
1900/1/1 0:00:002013年,電動車的銷量差不多翻了一番,但大多數電動車充電一次最多跑100英里約合161公里。
1900/1/1 0:00:00在嚴峻的環境、能源困局下,車輛的部分電氣化或完全電氣化是支撐汽車保有量繼續增長的重要應對手段。
1900/1/1 0:00:003月11日,新能源小客車新增5款車型進入《北京市示范應用新能源小客車生產企業及產品目錄》簡稱目錄,加上此前2月底公布入選的兩款車型,共有7款新能源車型可供消費者選擇。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