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馮立升任北汽總裁,引發北汽人事調整。2014年春節前后,北汽又一次大規模的人事調整已經完成。
此次變動涉及北汽集團及其子公司的最高領導,包括北京奔馳執行副總裁蔡素萍卸任,保留集團副總裁職務,分管人事,并擔任北汽昌河董事;接替蔡素萍的是北汽集團原副總裁陳洪亮。
北汽集團副總裁馬通利不再擔任動力總成公司總經理,但保留執行董事職務,同時負責集團辦公室的工作;北汽集團副總裁韓永貴出任北汽集團旗下海納川總經理。北汽集團公關與行政事務總監鄭剛出任北汽新能源公司總經理,原總經理方青出任北汽廣州公司總經理。
其中,引人關注的是,從昌河轉投北汽,并在北汽并購昌河的過程中盡力斡旋的老將蔡素萍沒有擔任北汽昌河的負責人,而之前并非科班出身的鄭剛擔任了新能源公司的負責人。
來自北汽的消息顯示,新能源公司的高層變動只是第一步。毫不奇怪,北汽新能源有限公司將于3月份正式成立,目前的籌備工作已接近尾聲。
北汽新能源有限公司將在過去由北汽集團保護的全資子公司完全上市,成為繼福田、海納川、鵬龍、北京之后北汽集團旗下的第五家股份制公司。這也是北汽上市前夕對其內部業務的又一次調整和梳理。
徐和誼想向華為學習。
“讓有能力的人,這是徐和誼一貫的選人用人風格。熟悉北汽的人士告訴筆者,很早以前,徐和誼就制定了北汽高層人員變動的三個原則:一是集團與下屬企業的交流;二是獨立企業與合資企業的交流;
第三,不同部門之間的交流。
在北汽昌河的用人問題上,徐和誼已經決定降低工資,以確保昌河團隊的穩定。目前,北汽只在銷售和金融領域派出了人員。昌河未來將是北汽的獨立品牌,北汽將在微型車領域采取雙品牌戰略。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以徐和誼為首的北汽集團的當務之急是北汽整體上市。自去年年中,北京現代的馮立全面接管北汽以來,徐和誼部署的核心之一是確保北汽管理體系的暢通。
一個細節是,一些集團副總裁不再是二級公司的一把手,還有馮立擔任集團二級公司北汽的總裁,領導集團副總經理,這有些不夠順利。
事實上,從不玩常識的徐和誼在去年年底的北汽集團首屆品牌大會上與筆者進行了交流,這已經為北汽的人事調整和機構改革奠定了基礎。
去年,北汽首次進入世界500強,徐和誼要求北汽用世界一流的企業標準來規劃未來發展。專業地向韓國現代標桿學習,因為梅賽德斯-奔馳包括美國公司都不適合亞洲公司,文化差異和管理理念差異太大。“徐和誼總結了這些年的經驗,這真的是一家亞洲企業,掌管著未來的大起大落。
從管理、體制機制改革等方面來看,徐和誼應該向華為學習。“尤其是在體制上,要打破國有企業的傳統體制,最困難的是打破它,尤其是在首都北京。當然,這是我的事,畢竟企業的上層建筑必須一點一點來。一切都是雞和蛋的關系。我總是在內部談論它。不要總是抱怨體制tem和上層。“徐和誼的話表明,人事調整可能只是機制改革的一步。
事實上,對華為的熱愛源于徐之前的一次智利之行。徐和誼在一家中餐館吃飯時,不小心撞上了一群來自華為的年輕人吃飯,他們的活力給徐和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現在華為的人才培養機制、人員的選擇、企業本身都很有進取心,這讓我覺得我們必須改革。”徐和誼回國后,向北汽的干部們推薦了一本書——《華為下一個會倒下嗎?》。
拆分新能源
隨著北汽新能源有限公司的正式成立,北汽的新能源業務正處于重要的戰略升級階段。
在最近的北汽新能源公司股東大會上,北汽高層明確表示,北汽新能源汽車項目是目前國家和北京的戰略發展方向,全集團高度重視。未來將在產品研發、營銷、,合資企業合作和市場研究。
“與北汽之前的成立一樣,北汽將引入其他戰略投資者,但也會引入外部聯系。知情人士告訴筆者,北汽新能源將在海洋電氣等過去對外合作的基礎上引入更多合作伙伴。
未來,北汽在新能源領域的技術合作、股權合作、合資企業將層出不窮。不僅如此,北汽新能源有限公司還將成立一家新的銷售公司,全面促進私人市場的消費。
“從替代的第一步來看,北汽新能源轉型的最大特點就是創新。新能源是一個新生事物,傳統的思維模式是不夠的。知情人士告訴筆者,北汽將不再把新能源汽車作為汽車來銷售,而是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產品來銷售,也不會依賴傳統的4S店模式。
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徐和誼委以公關出身的鄭剛重任,或許將北汽新能源公司定位為未來政府關系更多、項目更多的公司。然而,熟悉北汽的人士反駁稱,由于徐和誼的政府官員背景以及北汽作為北京地方國有企業的地位,北汽應該是最后一家在政府關系上大做文章的汽車公司。
然而,BA……
,作為北京的一家本土企業,無法逃脫當地保護的批評。此外,剛剛開始新工作的鄭剛也承受著很大的壓力。此外,考慮到其個人職業生涯,其“新能源之旅”有些火上澆油。
根據北汽新能源汽車的產品規劃,未來將形成覆蓋“高、中、低端”車型的產品陣容。到2015年,北汽新能源汽車的銷售規模預計將達到15萬輛,其中純電動汽車將達到5萬輛。
電動汽車中的火藥味是前所未有的
2014年將是北汽發展新能源的關鍵一年,也是北京新能源汽車的元年。根據計劃,未來四年,北京將推廣17萬輛新能源汽車,其中2014年將推廣2萬輛,2015年將推廣3萬輛,2016年和2017年將推廣6萬輛。因此,北京市設立了單獨的新能源汽車號牌和搖號制度。
然而,隨著最近北京市政府新能源補貼政策的出臺,北京的新能源市場成為眾矢之的。為了達到北京設定的門檻,包括比亞迪、華晨寶馬,甚至特斯拉在內的本土、合資和外資汽車公司都展示了他們的神奇力量。
2月中旬,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委托國家質檢總局對包括江淮汽車、北汽和比亞迪在內的申請補貼的新能源汽車進行測試,這在一定程度上引發了當地新能源汽車企業在政府和媒體公關方面的惡性競爭。
盡管根據北京官方統計,北京新能源搖號的申請量已經超過既定指標,但北京的新能源汽車私人消費市場仍處于培育期,大多數參與搖號的人并不一定有剛性的購買需求,而是采取測試的態度。
“基礎設施等,北京新能源牌照的獲得者中有一半最終可以購買新能源汽車,這很好。”業內人士提出這樣的擔憂是有道理的。為此,北京的新能源市場仍然需要各界人士團結一致,把蛋糕做大。
如果說在第一輪“十城千車”示范運營階段,急切的中國企業為了贏得資金而積極參與新能源,那么在新一輪示范運營中,私人消費呈上升趨勢,并且在寶馬和特斯拉正在采取實質性行動進入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的背景下,中國新能源企業需要告別依賴政府公關、拿項目、拿資金的時代,轉而采取更加務實和創新的行動。
另一方面,盲目保護不利于扼殺當地企業的活力和增長速度。面對華晨寶馬承諾的租賃模式、特斯拉的代租代售運營模式,在設定門檻的同時,地方政府也應在鼓勵新能源在商業模式和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取得成效。2013年5月,馮立升任北汽總裁,引發北汽人事調整。2014年春節前后,北汽又一次大規模的人事調整已經完成。
此次變動涉及北汽集團及其子公司的最高領導,包括北京奔馳執行副總裁蔡素萍卸任,保留集團副總裁職務,分管人事,并擔任北汽昌河董事;接替蔡素萍的是北汽集團原副總裁陳洪亮。
北汽集團副總裁馬通利不再擔任動力總成公司總經理,但保留執行董事職務,同時負責集團辦公室的工作;
北汽集團副總裁韓永貴出任北汽集團旗下海納川總經理。北汽集團公關與行政事務總監鄭剛出任北汽新能源公司總經理,原總經理方青出任北汽廣州公司總經理。
其中,引人關注的是,從昌河轉投北汽,并在北汽并購昌河的過程中盡力斡旋的老將蔡素萍沒有擔任北汽昌河的負責人,而之前并非科班出身的鄭剛擔任了新能源公司的負責人。
來自北汽的消息顯示,新能源公司的高層變動只是第一步。毫不奇怪,北汽新能源有限公司將于3月份正式成立,目前的籌備工作已接近尾聲。
北汽新能源有限公司將在過去由北汽集團保護的全資子公司完全上市,成為繼福田、海納川、鵬龍、北京之后北汽集團旗下的第五家股份制公司。這也是北汽上市前夕對其內部業務的又一次調整和梳理。
徐和誼想向華為學習。
“讓有能力的人,這是徐和誼一貫的選人用人風格。熟悉北汽的人士告訴筆者,很早以前,徐和誼就制定了北汽高層人員變動的三個原則:一是集團與下屬企業的交流;二是獨立企業與合資企業的交流;
第三,不同部門之間的交流。
在北汽昌河的用人問題上,徐和誼已經決定降低工資,以確保昌河團隊的穩定。目前,北汽只在銷售和金融領域派出了人員。昌河未來將是北汽的獨立品牌,北汽將在微型車領域采取雙品牌戰略。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以徐和誼為首的北汽集團的當務之急是北汽整體上市。自去年年中,北京現代的馮立全面接管北汽以來,徐和誼部署的核心之一是確保北汽管理體系的暢通。
一個細節是,一些集團副總裁不再是二級公司的一把手,還有馮立擔任集團二級公司北汽的總裁,領導集團副總經理,這有些不夠順利。
事實上,從不玩常識的徐和誼在去年年底的北汽集團首屆品牌大會上與筆者進行了交流,這已經為北汽的人事調整和機構改革奠定了基礎。
去年,北汽首次進入世界500強,徐和誼要求北汽用世界一流的企業標準來規劃未來發展。專業地向韓國現代標桿學習,因為梅賽德斯-奔馳包括美國公司都不適合亞洲公司,文化差異和管理理念差異太大。“徐和誼總結了這些年的經驗,這真的是一家亞洲企業,掌管著未來的大起大落。
從管理、體制機制改革等方面來看,徐和誼應該向華為學習。“尤其是在體制上,要打破國有企業的傳統體制,最困難的是打破它,尤其是在首都北京。當然,這是我的事,畢竟企業的上層建筑必須一點一點來。一切都是雞和蛋的關系。我總是在內部談論它。不要總是抱怨體制tem和上層。“徐和誼的話表明,人事調整可能只是機制改革的一步。
事實上,對華為的熱愛源于徐之前的一次智利之行。徐和誼在一家中餐館吃飯時,不小心撞上了一群來自華為的年輕人吃飯,他們的活力給徐和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現在華為的人才培養機制、人員的選擇、企業本身都很有進取心,這讓我覺得我們必須改革。”徐和誼回國后,向北汽的干部們推薦了一本書——《華為下一個會倒下嗎?》。
拆分新能源
隨著北汽新能源有限公司的正式成立,北汽的新能源業務正處于重要的戰略升級階段。
在最近的北汽新能源公司股東大會上,北汽高層明確表示,北汽新能源汽車項目是目前國家和北京的戰略發展方向,全集團高度重視。未來將在產品研發、營銷、,合資企業合作和市場研究。
“與北汽之前的成立一樣,北汽將引入其他戰略投資者,但也會引入外部聯系。知情人士告訴筆者,北汽新能源將在海洋電氣等過去對外合作的基礎上引入更多合作伙伴。
未來,北汽在新能源領域的技術合作、股權合作、合資企業將層出不窮。不僅如此,北汽新能源有限公司還將成立一家新的銷售公司,全面促進私人市場的消費。
“從替代的第一步來看,北汽新能源轉型的最大特點就是創新。新能源是一個新生事物,傳統的思維模式是不夠的。知情人士告訴筆者,北汽將不再把新能源汽車作為汽車來銷售,而是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產品來銷售,也不會依賴傳統的4S店模式。
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徐和誼委以公關出身的鄭剛重任,或許將北汽新能源公司定位為未來政府關系更多、項目更多的公司。然而,熟悉北汽的人士反駁稱,由于徐和誼的政府官員背景以及北汽作為北京地方國有企業的地位,北汽應該是最后一家在政府關系上大做文章的汽車公司。
然而,BA……
,作為北京的一家本土企業,無法逃脫當地保護的批評。此外,剛剛開始新工作的鄭剛也承受著很大的壓力。此外,考慮到其個人職業生涯,其“新能源之旅”有些火上澆油。
根據北汽新能源汽車的產品規劃,未來將形成覆蓋“高、中、低端”車型的產品陣容。到2015年,北汽新能源汽車的銷售規模預計將達到15萬輛,其中純電動汽車將達到5萬輛。
電動汽車中的火藥味是前所未有的
2014年將是北汽發展新能源的關鍵一年,也是北京新能源汽車的元年。根據計劃,未來四年,北京將推廣17萬輛新能源汽車,其中2014年將推廣2萬輛,2015年將推廣3萬輛,2016年和2017年將推廣6萬輛。因此,北京市設立了單獨的新能源汽車號牌和搖號制度。
然而,隨著最近北京市政府新能源補貼政策的出臺,北京的新能源市場成為眾矢之的。為了達到北京設定的門檻,包括比亞迪、華晨寶馬,甚至特斯拉在內的本土、合資和外資汽車公司都展示了他們的神奇力量。
2月中旬,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委托國家質檢總局對包括江淮汽車、北汽和比亞迪在內的申請補貼的新能源汽車進行測試,這在一定程度上引發了當地新能源汽車企業在政府和媒體公關方面的惡性競爭。
盡管根據北京官方統計,北京新能源搖號的申請量已經超過既定指標,但北京的新能源汽車私人消費市場仍處于培育期,大多數參與搖號的人并不一定有剛性的購買需求,而是采取測試的態度。
“基礎設施等,北京新能源牌照的獲得者中有一半最終可以購買新能源汽車,這很好。”業內人士提出這樣的擔憂是有道理的。為此,北京的新能源市場仍然需要各界人士團結一致,把蛋糕做大。
如果說在第一輪“十城千車”示范運營階段,急切的中國企業為了贏得資金而積極參與新能源,那么在新一輪示范運營中,私人消費呈上升趨勢,并且在寶馬和特斯拉正在采取實質性行動進入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的背景下,中國新能源企業需要告別依賴政府公關、拿項目、拿資金的時代,轉而采取更加務實和創新的行動。
另一方面,盲目保護不利于扼殺當地企業的活力和增長速度。面對華晨寶馬承諾的租賃模式、特斯拉的代租代售運營模式,在設定門檻的同時,地方政府也應在鼓勵新能源在商業模式和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取得成效。
霧霾成為北京揮之不去的陰影。最近,北京與其它比鄰的主要城市都籠罩在霧霾中,讓大氣污染又一次成為了人們關心的焦點。霧霾形成的主要元兇之一是石化燃料車的尾氣排放。
1900/1/1 0:00:00在治理霧霾的環保壓力下,中國電動車市場的巨大潛力有望加速釋放,國外車企業紛紛押注中國。但在地方保護與本土車企的夾擊之下,國外電動車企業也面臨諸多挑戰。
1900/1/1 0:00:002014年下半年,寶馬i系列的兩款新能源車型i3和i8將引入中國市場。隨著寶馬新能源品牌的正式入華,其也將用不同方式實現本地化戰略。
1900/1/1 0:00:00在全世界”國民幸福指數”排名中名列前茅的不丹王國日前與日本汽車制造商日產公司合作,將在其國內推廣電動汽車。同時還將在其首都廷布建立充電站網絡。
1900/1/1 0:00:00作為清華大學教授的蔡繼明,其身份無疑是多元的他曾經連任三屆政協委員,10年一共提交了33份關于城鎮化和土地制度改革的提案,有著”土地委員”的美稱;
1900/1/1 0:00:00受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和特斯拉效應共振,電動汽車板塊受到市場持續關注。電池作為新能源車的最重要組成部分,成本占比逾30。據外媒報道,比爾蓋茨看好鈉硫電池作為動力用電池,并頻頻增加投資。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