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BBC點評中國:霧霾 電動車與政府治理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霧霾已經成為北京揮之不去的陰影。最近,北京和其他鄰近的主要城市被霧霾籠罩,空氣污染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石化燃料汽車的尾氣排放是霧霾形成的罪魁禍首之一。當風靜止時,汽車排放的碳氫化合物和氮氧化物在太陽的紫外線下發生化學反應,產生二次污染物,形成光化學煙霧,這就是中國目前正在遭受的煙霧。1943年,也就是1950年之后,洛杉磯第一次大規模嚴重霧霾發生七年后,這一知識才得以揭示。當時,洛杉磯環保部門認為85%的霧霾來自汽車尾氣排放,因為當時洛杉磯有250多萬輛汽車,每天消耗1000多噸燃料。現在,截至2012年底,北京的車輛總數已超過500萬輛,是當時洛杉磯的兩倍多。

    洛杉磯是如何擺脫霧霾的?洛杉磯的煙霧控制并不總是一帆風順。與目前的中國一樣,不同利益集團之間也存在著改善公共環境的博弈。汽車制造業反對任何損害其利益的控制措施,而環保主義者則要求政府盡快立法出臺嚴格的環保措施。由于雙方的博弈,直到1975年,在霧霾的主要原因被揭露20多年后,所有汽車才通過立法安裝了排氣凈化器。當時,排氣凈化器是20世紀60年代發明的一項新的汽車環保技術,強制應用這項技術被認為是控制洛杉磯霧霾的一項具有實質意義的關鍵技術措施。由于洛杉磯是第一個強制使用廢氣凈化器的城市,它不僅治好了霧霾,還偷走了霧霾。為美國創造了一批世界領先的廢氣凈化器制造商,讓美國人掌握了廢氣凈化器最關鍵的核心生產技術。

    洛杉磯使用廢氣凈化器控制霧霾的經驗對中國有什么啟發?第一,環境治理和經濟發展不一定是對立的一對;二是環境治理,尤其是對當前霧霾的治理,最終取決于新技術的發展;

    第三,為了盡快有效控制霧霾,一個堅定而強大的政府將更加有效,因為一旦有了新技術,強大的政府就可以利用政府資源,大力支持新技術的盡快推廣和使用。

    中國或世界有控制霧霾的技術嗎?中國的大城市不僅人口密度高,而且擁有大量的汽車。中國大城市的汽車行駛率遠高于發達國家,城市每平方公里內行駛的汽車數量是發達國家的數倍甚至數十倍。如果不是廢氣凈化器幫助減少汽車排放,北京500多萬輛汽車的廢氣排放會嚴重刺激市民的眼睛。如果尾氣凈化器減少了污染,避免了對眼睛和喉嚨的嚴重刺激,那么它能否通過加倍凈化器的凈化功能來減少大氣中的懸浮顆粒物,提高大氣的能見度?

    尾氣凈化器的過濾器是由幾種稀有和貴金屬混合并噴涂在載體上制成的。即使可以通過噴灑更多的貴金屬來提高凈化器的凈化能力,恐怕世界上也不會有那么多金屬原料。因此,要實現兩權之美,不僅要發展汽車產業,還要減少排放、治理霧霾。在現有技術下,只有開發電動汽車才能使汽車實現零排放,或者開發燃燒酒精或乙醇的機動車會排水。

    對于人口密度高的城市來說,發展電動汽車將是解決空氣污染和市民交通便利需求的有效選擇。這一選擇不僅將為汽車行業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也將控制空氣污染。如果中國大城市70%以上的汽車都是電動的,并且零排放,那么懸浮在大氣中的尾氣光化學污染顆粒肯定會大幅減少,霧霾天數也會大幅減少。

    電動汽車的制造技術不僅在國內外有了長足的發展,而且已經開始進入市場。目前,電動汽車在歐洲的價格在10萬元至30萬元之間。一次充電后,續航里程約為100公里,充電時間約為5-8小時。盡管與傳統燃油車相比,電動汽車的技術性能需要提高,但由于其環保意義,歐洲各國政府正爭先恐后地使用價格補貼的經濟手段,同時提供公共免費充電站,以鼓勵電動汽車的開發和使用,改變人們的交通行為。然而,這種變化太慢了。畢竟,電動汽車才剛剛開始進入市場,依靠經濟手段來改變人們多年來形成的交通行為確實是無效的。幸運的是,歐洲沒有霧霾,政府和公民可以負擔得起電動汽車的發展。相比之下,由于中國的大城市普遍受到霧霾的困擾,解決空氣污染問題已成為中國的當務之急。用電動汽車取代傳統燃油車已成為一種技術選擇,可以在短時間內有效控制霧霾。

    事實上,中國在電動汽車生產方面并不落后于歐洲和美國。例如,國產比亞迪的續航里程為200公里,單次充電后時速為87公里,價格在30萬元左右。中國的其他汽車工廠也生產價格在10萬元左右的電動汽車。中國去年售出了約1.8萬輛電動汽車。與2013年超過2100萬輛的銷量相比,電動汽車僅為千分之一。盡管中國也對電動汽車的價格進行補貼,但每輛車的價格約為6-7萬元。僅通過經濟手段推廣使用環保汽車是不被中國市場認可的。

    顯然,電動汽車在中國的普及和使用與控制大氣環境的迫切需要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反差。這種對比的直接解釋是,中國政府要么沒有真正的誠意控制空氣污染,要么缺乏行政權力,沒有使用所有可行的方法來控制空氣污染……

    政府被石油和其他利益集團綁架,以在環境控制和利益保護之間發揮平衡。

    事實上,中國市政府有強大的行政權力,可以出臺更多的行政措施來鼓勵電動汽車的發展和普及,例如允許政府公交車采用電動汽車,并在改變汽車使用價值取向方面向社會做出示范。中國是一個高污染的大國。和西方一樣,它只依賴市場經濟,而中國一百年都無法控制霧霾。只有在中國采取市場和行政權力雙軌制的管理措施,才能加強和加快電動汽車的普及,從而盡快有效減少城市的空氣污染源。

    本文作者是英國布魯內爾大學經濟學教授。霧霾已經成為北京揮之不去的陰影。最近,北京和其他鄰近的主要城市被霧霾籠罩,空氣污染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石化燃料汽車的尾氣排放是霧霾形成的罪魁禍首之一。當風靜止時,汽車排放的碳氫化合物和氮氧化物在太陽的紫外線下發生化學反應,產生二次污染物,形成光化學煙霧,這就是中國目前正在遭受的煙霧。1943年,也就是1950年之后,洛杉磯第一次大規模嚴重霧霾發生七年后,這一知識才得以揭示。當時,洛杉磯環保部門認為85%的霧霾來自汽車尾氣排放,因為當時洛杉磯有250多萬輛汽車,每天消耗1000多噸燃料。現在,截至2012年底,北京的車輛總數已超過500萬輛,是當時洛杉磯的兩倍多。

    洛杉磯是如何擺脫霧霾的?洛杉磯的煙霧控制并不總是一帆風順。與目前的中國一樣,不同利益集團之間也存在著改善公共環境的博弈。汽車制造業反對任何損害其利益的控制措施,而環保主義者則要求政府盡快立法出臺嚴格的環保措施。由于雙方的博弈,直到1975年,在霧霾的主要原因被揭露20多年后,所有汽車才通過立法安裝了排氣凈化器。當時,排氣凈化器是20世紀60年代發明的一項新的汽車環保技術,強制應用這項技術被認為是控制洛杉磯霧霾的一項具有實質意義的關鍵技術措施。由于洛杉磯是第一個強制使用廢氣凈化器的城市,它不僅治好了霧霾,還偷走了霧霾。為美國創造了一批世界領先的廢氣凈化器制造商,讓美國人掌握了廢氣凈化器最關鍵的核心生產技術。

    洛杉磯使用廢氣凈化器控制霧霾的經驗對中國有什么啟發?第一,環境治理和經濟發展不一定是對立的一對;二是環境治理,尤其是對當前霧霾的治理,最終取決于新技術的發展;

    第三,為了盡快有效控制霧霾,一個堅定而強大的政府將更加有效,因為一旦有了新技術,強大的政府就可以利用政府資源,大力支持新技術的盡快推廣和使用。

    中國或世界有控制霧霾的技術嗎?中國的大城市不僅人口密度高,而且擁有大量的汽車。中國大城市的汽車行駛率遠高于發達國家,城市每平方公里內行駛的汽車數量是發達國家的數倍甚至數十倍。如果不是廢氣凈化器幫助減少汽車排放,北京500多萬輛汽車的廢氣排放會嚴重刺激市民的眼睛。如果尾氣凈化器減少了污染,避免了對眼睛和喉嚨的嚴重刺激,那么它能否通過加倍凈化器的凈化功能來減少大氣中的懸浮顆粒物,提高大氣的能見度?

    尾氣凈化器的過濾器是由幾種稀有和貴金屬混合并噴涂在載體上制成的。即使可以通過噴灑更多的貴金屬來提高凈化器的凈化能力,恐怕世界上也不會有那么多金屬原料。因此,要實現兩權之美,不僅要發展汽車產業,還要減少排放、治理霧霾。在現有技術下,只有開發電動汽車才能使汽車實現零排放,或者開發燃燒酒精或乙醇的機動車會排水。

    對于人口密度高的城市來說,發展電動汽車將是解決空氣污染和市民交通便利需求的有效選擇。這一選擇不僅將為汽車行業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也將控制空氣污染。如果中國大城市70%以上的汽車都是電動的,并且零排放,那么懸浮在大氣中的尾氣光化學污染顆粒肯定會大幅減少,霧霾天數也會大幅減少。

    電動汽車的制造技術不僅在國內外有了長足的發展,而且已經開始進入市場。目前,電動汽車在歐洲的價格在10萬元至30萬元之間。一次充電后,續航里程約為100公里,充電時間約為5-8小時。盡管與傳統燃油車相比,電動汽車的技術性能需要提高,但由于其環保意義,歐洲各國政府正爭先恐后地使用價格補貼的經濟手段,同時提供公共免費充電站,以鼓勵電動汽車的開發和使用,改變人們的交通行為。然而,這種變化太慢了。畢竟,電動汽車才剛剛開始進入市場,依靠經濟手段來改變人們多年來形成的交通行為確實是無效的。幸運的是,歐洲沒有霧霾,政府和公民可以負擔得起電動汽車的發展。相比之下,由于中國的大城市普遍受到霧霾的困擾,解決空氣污染問題已成為中國的當務之急。用電動汽車取代傳統燃油車已成為一種技術選擇,可以在短時間內有效控制霧霾。

    事實上,中國在電動汽車生產方面并不落后于歐洲和美國。例如,國產比亞迪的續航里程為200公里,單次充電后時速為87公里,價格在30萬元左右。中國的其他汽車工廠也生產價格在10萬元左右的電動汽車。中國去年售出了約1.8萬輛電動汽車。與2013年超過2100萬輛的銷量相比,電動汽車僅為千分之一。盡管中國也對電動汽車的價格進行補貼,但每輛車的價格約為6-7萬元。僅通過經濟手段推廣使用環保汽車是不被中國市場認可的。

    顯然,電動汽車在中國的普及和使用與控制大氣環境的迫切需要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反差。這種對比的直接解釋是,中國政府要么沒有真正的誠意控制空氣污染,要么缺乏行政權力,沒有使用所有可行的方法來控制空氣污染……

    政府被石油和其他利益集團綁架,以在環境控制和利益保護之間發揮平衡。

    事實上,中國市政府有強大的行政權力,可以出臺更多的行政措施來鼓勵電動汽車的發展和普及,例如允許政府公交車采用電動汽車,并在改變汽車使用價值取向方面向社會做出示范。中國是一個高污染的大國。和西方一樣,它只依賴市場經濟,而中國一百年都無法控制霧霾。只有在中國采取市場和行政權力雙軌制的管理措施,才能加強和加快電動汽車的普及,從而盡快有效減少城市的空氣污染源。

    本文作者是英國布魯內爾大學的經濟學教授。

    標簽:北京比亞迪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外地新能源車難有"戶口" 比亞迪秦上牌待破冰

    盡管比亞迪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秦”去年底全國上市以來反響不錯,但市場上卻遭遇叫好不叫座的尷尬,而罪魁禍首依然是困擾多時的上牌難題。除了深圳本土外,像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秦”都無法順利上牌。

    1900/1/1 0:00:00
    國外電動車能否沖出中國“霧霾”?

    在治理霧霾的環保壓力下,中國電動車市場的巨大潛力有望加速釋放,國外車企業紛紛押注中國。但在地方保護與本土車企的夾擊之下,國外電動車企業也面臨諸多挑戰。

    1900/1/1 0:00:00
    Model S大變身 XchangE自動駕駛技術解析

    對于大部分的人來說,那些國際知名車展最吸引人的地方不是又上市了哪些新車,或者又出了那些新的技術,而是那些有著濃重的未來主義風格的概念車們。

    1900/1/1 0:00:00
    外資品牌電動車能否沖出中國“霧霾”?

    在治理霧霾的環保壓力下,中國電動車市場的巨大潛力有望加速釋放,國外車企業紛紛押注中國。但在地方保護與本土車企的夾擊之下,國外電動車企業也面臨諸多挑戰。

    1900/1/1 0:00:00
    中國供應商耐世特 將為寶馬i3電動車提供零部件

    2014年下半年,寶馬i系列的兩款新能源車型i3和i8將引入中國市場。隨著寶馬新能源品牌的正式入華,其也將用不同方式實現本地化戰略。

    1900/1/1 0:00:00
    北汽新一輪人事調整到位 “新能源”徐和誼的第五軍

    在2013年5月份李峰晉升北汽股份總裁,而引發的北汽人事調整之后,2014年春節前后,北汽集團又一番大規模的人事調整已經各就各位、塵埃落定。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亚洲欧美色图